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大连新港石油污染区域海底沉积物中分离获得1株石油高效降解菌AH07。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AH07为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KT831449。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菌株AH07的最优生长条件,即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pH 7.0。为了进一步了解并提高菌株AH07的降解性能,选用5种氮源考察不同氮源对菌株石油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有机氮源,NH_4NO_3为最佳无机氮源;28℃、150 r/min振荡培养10 d,菌株AH07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为58.25%和31.98%。  相似文献   

2.
快速筛选复杂有机物降解微生物混合菌系,在污染物治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首次尝试利用MicroRespTM技术分析微生物酶液活性的方法,快速标定高效降解菌及混合菌系的石油烃降解能力,并采用传统的摇瓶培养检测法予以验证.通过微生物胞内、胞外及混合酶液的活性分析,考察了不同酶系(胞外、胞内及混合酶液)、菌系对石油烃分子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 结合MicroRespTM技术的酶液活性测定法能够快速检测石油烃代谢酶系的降解能力,其灵敏度好、通量高,与传统的菌株摇瓶培养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其中,7株菌株的120种全组合菌系活性测定试验在12 h周期内1次完成.筛选周期由传统摇瓶培养所需的7 d缩短10倍以上.以酶活性测定结果为指导设计的复配菌系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最高石油烃降解率达(56.1±1.6)%.表明本筛选方法精度高、通量高,可用于石油烃降解功能菌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从受污海水中分离筛选了具有石油烃降解能力的降解菌Bac1020,经PCR扩增得到1 497 bp长16S rDNA序列,通过Blast比对,与主要石油烃降解菌属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鉴定其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降解菌(Acinetobactersp.)在72 h内生长稳定,对石油烃的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建立了快速筛选及鉴定石油烃降解菌的方法,应用于海洋石油烃污染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4.
杨洋  邵宗泽 《生物资源》2017,(6):423-433
烃类物质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深海可能含有特殊的烃降解微生物。本研究通过对西南印度洋中脊与印度洋中部深海沉积物中石油降解菌的富集培养和分离鉴定,从6个站点的样品中共分离得到800株菌,通过BOX-PCR去重复菌株后,对其中183株菌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这些菌分属于23个属;其中,γ-变形菌纲的食烷菌属(Alcanivorax)和放线菌纲的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占优势。此外,还发现了食烷菌属2个潜在的新种、假海栖菌属(Pseudooceanicola)1个潜在新种。高通量测序结果证明,富集菌群中γ-变形菌纲是优势菌,主要包括食烷菌属、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等。结合可培养菌与高通量测序结果,食烷菌属、盐单胞菌属、海杆菌属、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海源菌属(Idiomarina)与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是沉积物样品中常见的石油烃降解菌,迪茨氏菌属(Dietzia)、红球菌属(Rhod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与副球菌属(Paracoccus)等可能也参与了烃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胜利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经富集培养分离出50株细菌,其中33株菌在以石油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菌株的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有16株菌在石油初始浓度为2 500 mg·L-1的培养液中振荡培养4 d降解率超过30%,其中PU-34、PU-15、PU-2、PU-4、PU-1降解能力较高,4 d能够使石油烃类含量分别减少58.38%、55.55%、55.17%、53.09%、52.36%,在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技术中具有应用前景.结合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这5株菌进行菌种鉴定,确定PU-34为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sp.),PU-15和PU-2为戈登氏菌(Gordonia sp.),PU-4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PU-1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6.
敌敌畏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能降解DDVP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方法:采用DDVP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基,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划线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编号为DDW-1,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气相色谱测定菌株DDW-1对DDVP的降解能力,并进行底物广谱性测试和降解酶定位实验.结果:该菌株鉴定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 sp.).降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为7.0,在该条件下,500mg·L-> DDVP经过DDW-1菌株代谢3d后,降解率达63.7%.结论:菌株DDW-1能降解DDVP,该菌株产胞内酶.  相似文献   

7.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石油污染土壤的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28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分别为短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微球菌属;对4个石油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嗜油微生物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污染严重的土壤样品中嗜油菌的数量相对较多;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切胶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受污染的土壤中,My cobacterium和B acillus在污染程度较低的样品中分布的较为集中,F lavobacterium和A zosp ira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样品中丰度较高。属于B eta p roteobacterium类群的细菌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占有优势,同时还有一些不可培养的菌群存在。气质联用(GC-M 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程度及污染物中芳香烃类的含量对细菌多样性有着显著影响。在石油污染程度高,芳香烃类含量高的样品中细菌的多样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二氯甲烷降解菌的紫外线诱变及降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碳查氏平板上稀释涂布降解菌,平板倒置,皿盖中央放一块无菌棉花吸附二氯甲烷,利用二氯甲烷在培养温度下的特性,提供气态碳源供菌生长,可获得非水溶性有机废气降解菌的单菌落。二氯甲烷降解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盐杆菌和放线菌分枝杆菌。经紫外线诱变处理,混合突变株摇瓶降解工艺条件:2^#培养基、pH7.0、温度25-28℃、摇床转速100转/分。温度高转速快二氯甲烷挥发多,菌体能利用的碳源少从而影响的生长和降解,应用本研究工艺,控制进气量小于1.5mg/L,在生物膜填料塔中发大试验,二氯甲烷的降解率达85%。  相似文献   

9.
从大港油田区石油污染盐碱化土壤和油泥中筛选得到10株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RNA序列分析确定这些菌株为苍白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迪茨菌属、棒状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微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通过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10株菌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除B07仅能耐受3%盐度外,其他菌株均能耐受5%或者更高的盐度环境,其中B02和B05在盐度高达11%时仍具有较高的生长活性;10株菌均能耐受p H为9的碱度环境,B01、B03、B04、B06、B09能耐受p H为10的环境,其中,B03和B04在p H为11时仍具有较高的生长活性。研究表明石油烃降解菌在不同微生物种属中广泛存在,并具有较好的耐盐碱特性,有望在石油污染盐碱化土壤修复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宁夏盐池原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研究菌株的降解特性及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为该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高效菌源和理论依据.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的方法筛选石油降解菌,结合菌株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根据菌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和原油降解率,筛选2株高效菌株制备单一...  相似文献   

11.
王艺雅  张其中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0):2512-2528
【背景】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氨氮、亚硝态氮是水体中主要的氮源污染物。水体氨氮超标不仅会损伤水生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系统,还会导致体表及内脏充血。亚硝态氮过高会阻碍血液运载氧气能力,导致鱼虾缺氧、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肠炎、烂鳃,甚至窒息死亡。部分光合细菌有去除水体氨氮、亚硝态氮的能力,且对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目的】从广东养殖水体分离、纯化、筛选出生物活性好的光合细菌(编号SP3)进行种属鉴定,优化培养条件,检测其去除水体氨氮和亚硝态氮的能力,为养殖水体去除氨氮和亚硝态氮提供目标菌株。【方法】用双层平板法从混合菌液中分离得到光合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碳源利用试验、对无机电子供体的利用试验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种属鉴定;测定菌株SP3在不同pH、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的OD600,优化培养条件;通过测定7d内SP3菌株在不同浓度氨氮(氯化铵配制)和亚硝态氮(亚硝酸钠配制)中OD600的变化趋势,确定该菌株对不同氮源的利用情况;用纳氏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测定SP3菌株降解水体氨氮和亚硝态氮的能力。Genome walking扩增获得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S),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nirS在氨氮、亚硝态氮去除过程中的表达动态。【结果】筛选出的菌株SP3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能以醋酸盐、丙酮酸盐、丙酸盐、丁酸盐、乳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苹果酸、果糖、葡萄糖作为碳源,不能以乙醇和丙酮作为碳源;能利用硫化钠、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作为无机电子供体;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与沙氏外硫红螺菌(Ectothiorhodospira shaposhnikovii)序列相似度为99%;菌株SP3适宜pH为6.0-8.5,适宜盐度为0-3%;菌株SP3以铵盐作为氮源时生长状态明显优于亚硝酸盐;以初始菌液浓度8.6×109CFU/mL、起始氨氮量84.15±0.58 mg/L的条件培养7 d,水体氨氮累计去除量为79.45±0.29 mg/L,氨氮累计去除率达到94.42%;在同样菌浓度和2mg/L亚硝酸钠的条件下培养5d,水体亚硝态氮含量低于检测限0.003mg/L。在菌株SP3去除氨氮、亚硝态氮过程中nirS相对表达量上调。【结论】菌株SP3为沙氏外硫红螺菌(E.shaposhnikovii),能有效去除水中氨氮和亚硝态氮,具有净化水质作用,在水产养殖和污水处理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固氮微生物是生物固氮的主体,其菌种的选育更是生物固氮研究的基础。本实验室分离鉴定出一株新的固氮菌,并对其固氮相关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固氮菌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特征分析、生理生化特征分析、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基因组扫描对固氮菌进行鉴定。利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检测固氮菌的泌铵能力。固氮酶活性的测定使用乙炔还原法。【结果】从玉米根部分离到一株固氮菌株GXGL-4A,菌体短杆状,大小约为1.5μm×0.5μm,单个或常见2个菌体细胞串联在一起,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阴性。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Kosakonia oryzae Fo8A1d 16S r RNA基因序列有95%的相似性,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组扫描,将其命名为K.radicincitans GXGL-4A。对其进行固氮基因nif H的检测,经PCR扩增得到预期的296 bp条带;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得发酵液中铵态氮含量为2.5 mg/L,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泌铵能力。乙炔还原法测其固氮酶活性,以乙烯生产量表示,结果显示GXGL-4A菌株在无氮培养基上能够有效地还原乙炔,达到232.94 nmol C2H4/(m L·h)。【结论】菌株GXGL-4A是一株可较好地分泌铵的新的固氮菌,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能够高效净化甲醛的光合细菌菌株。方法 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滇池湿地公园入口处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光合细菌,将其命名为PSB2-3,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16S rDNA分子鉴定及净化甲醛能力的测定。结果 经鉴定这株光合细菌为荚膜红假单胞菌。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厌氧条件,温度30℃,pH 7.0~8.0,接种量25%~30%;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CH3COONa和(NH4)2SO4。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该菌株对甲醛的耐受浓度可达60 mmol/L,96 h可将其降解73.35%,64 h可将40 mmol/L的甲醛全部降解,32 h可将20 mmol/L的甲醛全部降解。结论 菌株PSB2-3对甲醛具有很高的耐受浓度及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背景】泡梨是云南省常见的一种腌渍水果,在云南加工食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味道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而目前对泡梨中微生物种群的系统分析和发酵原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乳酸菌在云南泡梨中的分布及应用,阐明乳酸菌种类对泡梨发酵中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从云南省4个不同地区采集12份泡梨样品,经菌落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分离与鉴定。利用分离的乳酸菌为菌种进行泡梨的制备,采用GC-MS技术对人工接种的复合乳酸菌发酵与自然发酵泡梨进行风味物质的分析与感官评价。【结果】分离鉴定出79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3株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1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1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2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1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植物乳杆菌为泡梨发酵中的优势菌。将分离所得乳酸菌用于泡梨制备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弄清临沂市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情况,为科学防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从115份乳样中,分离出6种127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占36.22%,无乳链球菌33株,占25.98%,停乳链球菌21株,占16.53%,大肠埃希菌17株,占13.39%,乳房链球菌8株,占6.3%,沙门菌2株,占1.57%;主要病原菌均对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结论临沂市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首选药物为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因此,治疗奶牛乳房炎应通过药敏试验,合理地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6.
脱氮除硫菌株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确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期稳定运行的脱氮除硫反应器污泥中,分离获得两株具有脱氮除硫功能的芽孢杆菌。经形态观察、生理试验和16SrDNA序列比对,将两菌株归入芽孢杆菌属,菌株CB归类于Bacillus pseudofirmus,菌株CS则与Bacillus hemicellulosilytus和Bacillus halodurans最为接近。以Biolog板检测,菌株CB的基质多样性不明显,菌株CS则可利用Biolog板中多种碳源。菌株CB和菌株CS都能以硝酸盐氧化硫化物,其中菌株CB对硝酸盐、硫化物的转化能力大于CS,菌株CB对硝酸盐的亲和力也大于菌株CS。  相似文献   

17.
商品鸡盲肠内容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健康商品鸡盲肠为菌源,对附着其上的乳酸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就所获得的菌株的耐酸耐胆汁、黏附特性、抑菌性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从商品鸡盲肠中分离出6株乳酸菌,根据耐酸耐胆汁试验,病原菌生长抑制试验以及肠道黏膜粘附试验,筛选出2株优势菌株CX001和CX005,经乳杆菌属的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短乳杆菌。  相似文献   

18.
产生辅酶Q10的光合细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水塘污泥中富集分离的13株光合细菌产生的CoQ10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筛出CoQ10含量较高的菌株2c并对其进行系统鉴定。菌株2c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杆状,菌体大小0.6μm~0.9μm×1.2μm~2.0μm,单极生鞭毛,片层状光合内膜,位于细胞质膜下并与之平行。光照厌氧或黑暗好氧条件下均可生长,光照下菌体产生红色素,菌体含有细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最适生长温度30~35℃,pH7.0~8.0。多种有机化合物均可作为光合作用的电子供体和碳源,蛋白胨和硫酸铵是其生长的较好氮源,酵母膏对其生长有明显刺激作用。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2c在系统进化树上与GenBank中序列号为AY751758、DQ001155、DQ001158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聚为一族。菌株2c至少能稳定传代15次。初步确定菌株2c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9.
水质净化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水产养殖环境和养殖生物体中选育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乳酸菌,以期为水产养殖提供专用高效的菌种资源。【方法】在低温和常温条件下从皮皮虾、南美白对虾肠道及养殖池底质活性污泥中分离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乳酸菌,对筛选的优良菌株采用形态、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对菌株的发酵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低温和常温条件下从3种介质中共分离到乳酸菌136株,经水质净化能力筛选,发现常温分离的r13对模拟水体中亚硝态氮去除效果较强,72 h能将11.5 mg/L的亚硝态氮彻底去除,且对13.0 mg/L氨氮的去除率达到29.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r1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6.0 g/L,葡萄糖20.0 g/L,乙酸钠4.0 g/L,柠檬酸氢二铵2.0 g/L,K_2HPO_4 2.0 g/L,番茄汁50 m L/L;培养条件为:初始p H 6.0,接种量5%,装液量45/50,培养温度为34°C;在上述优化培养条件下发酵72 h,菌液的生物量达28.4 g/L湿重,有效活菌浓度达4.4×10~9 CFU/m L。  相似文献   

20.
合成聚β-羟基丁酸(PHB)鞘细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富集培养和划线分离等手段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合成PHB鞘细菌FQ4 0 ,其生物学特征为 :杆菌 ,大小 (0 .6~ 1.5 ) μm× (1.5~ 5 .5 ) μm ;革兰氏染色阴性 ;具衣鞘 ,丝状体很长 ,偶见假分枝 ;亚端生鞭毛 ;胞内具PHB颗粒 ;菌落为光滑型和丝状型两种。经鉴定该菌株为鞘细菌类球衣菌属中的浮游球衣菌 (Sphaerotilusnatans)。对其合成PHB研究表明 :细胞内可积累大量的PHB颗粒 ,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 3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