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脊椎动物史上一幕最大的悲剧大约发生在七千万年以前。称霸地球近一亿五千万的恐龙一瞬间消声匿迹,留下的只是那些末代龙子龙孙的躯体,尸横遍野。恐龙的突然绝迹,给科学研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恐龙绝灭之后,大地暂时成了一片茫茫的真空世界。我的故事就从这时开始。揭开哺乳动物时代的帷幕就象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之后,倖存者从废墟上爬起重建家园一样,七千万年前的生物界也有倖存者。但它们不属恐龙家族,而是小型原始的哺乳类。顾名思义,哺乳即幼仔靠母体乳汁成长,胎生。胎生是生物进化上的一个飞跃,比低等脊椎动物其幼仔的成活率高得多。这些小型原始的哺乳类,也称兽类,它们出现的时间,几乎与恐龙相同。不知因为什么,竟被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曾上游 《化石》1996,(1):11-12
特大恐龙之谜曾上游在种群庞杂的恐龙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支是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的蜥脚类恐龙。此类恐龙包括原蜥脚类(Prosauropada)和蜥脚类(Sauropoda)两个次亚目,出现于三迭纪,至侏罗纪达到极盛,进入白垩纪渐趋衰落并绝灭。蜥脚...  相似文献   

3.
大约在65百万年前,正值中生代与新生代交换之际,称霸地球达一亿多年之久的恐龙突然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从而酿成古生物史上的最大悲剧。是谁导演了这场悲剧?这个千古之谜一直是世界科学界热烈争论和探讨的重大课题。美国《科学文摘》曾将其列为当代科学尚未解决的最大悬案之一。气候骤变论围绕恐龙的绝灭,各种假设和推测比比皆是。气候骤变论是最流行的一种。有些学者根据深海地质钻探的资料,推测65百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发生过异常变化,温度的突然升高,使恐龙这种散热能力较弱的动物一时不能适应,造成内分泌系统混乱,特别是雄性生殖系统的严重破坏,致使恐龙断子绝孙,另一些学者推测,在距今70—80百万年前,北冰洋的成水因多种因素逐渐变成淡水,北冰洋堤岸发生缺口,使较冷的和较轻的北冰洋水流入其他大洋,形成一层冷流,洋水水温骤降了约20℃,同时也使大陆空气变冷,  相似文献   

4.
在地史上的中生代,长颈恐龙的肺部所产生的巨大浮力,足以使长颈恐龙浮于水面而游动,但是为什么它的身体竟有5米之多的部位始终沉没于水中?这个离奇的不解之谜,引起了各国古生物学者的巨大兴趣。学者D.G.德庇在挖掘长颈恐龙化石时,往往在其胃部发现许多被食而未消化的小动物化石及许多石块,终于揭开了这个不解之谜。原来,长颈恐龙与鳄鱼一样,会把许多石块食进胃中,以增加体重来使身体沉没于水中,将鼻与眼伸出水面,来捕获猎物。此外,学者J.A.比松还研究了长颈恐龙的四只脚,根据其脚是前端呈尖状的翼型,断定长颈恐龙不是依靠脚蹼来游动的,它如同海豹、企鹅一样,借助于上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万物之尊的人类,我们为自己独特的身体结构感到自豪,尤其为我们拥有的灵巧双手感到自豪,因为人类依赖双手改变了自然。不过,从某个角度看,人类的手却非常原始,因为它拥有现生四足动物的原始状态:五个手指(或脚趾)。在演化过程中,许多动物类群,后出现的"进化"物种却因适应而出现一种趋势,即手指或脚趾退化,逐渐变少,只有一个脚趾的马就是我们熟悉的例子。恐龙也是这样。原始的恐龙有五个手指,后来变为四个,再变为三个;著名的霸  相似文献   

6.
恐龙灭绝之谜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叙述恐龙灭绝之因的一种新解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和第三纪初期,当太阳系穿过宇宙间银河系庞大氢云团高氘幅射区时,大量对生命有害的氘粒子流射向地球,与氧化合生成氘氧重水混入氕氧轻水中,使自然水的含氘量急剧增加而大大超过当时地球生物所能承受的低氘量,致使长期生活在低氘水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大中型恐龙因不能适应而严重氘中毒,以至难以生存繁衍而纷纷衰退、坏变、死亡和灭绝,以水的低氘含量为基础的当时地球自然生态环境也随之消失。而那些逐渐承受和适应水的高氘含量环境的生物,如一些小型恐龙和有亲缘关系的各种变温爬行动物和恒温哺乳动物,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把进化变异的机体新基因传衍下去,一起繁衍生息到水的含氘量为0.015%D/H正常值的现代。  相似文献   

7.
被视为恐龙的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aulC.SERENO 《动物学报》2004,50(6):991-1001
尽管于 2 0世纪 2 0年代在亚洲地表层首次发现长有羽毛的恐龙和著名的“龙骨突位点” ,关于鸟类起源的争论仍没有休止。来自化石的证据表明 ,鸟类在进化分支上应归于兽脚类的特殊分支。本文主要阐明完好无损的化石揭示的鸟和非鸟类恐龙的亲密关系和鸟类羽毛及鸟类出现以前的羽毛的起源证据 ,分析体型缩小对飞行进化的重要意义及从新的角度论述鸟类如何飞上了天  相似文献   

8.
9.
不久前,在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米克河、奥特曼和埃德蒙顿地层里找到数百颗恐龙的牙齿。经磨片以及醋酸盐浸蚀面,可在牙本质上见到明显的环。环有两种:一种是欧文氏轮廓线,表明在牙本质沉积期稍有营养和代谢变异。另一种环较大,其中有狭窄的过渡钙化带(冬季生  相似文献   

10.
小鸡胚成就大事业 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意大利都灵附近的乡下,有一个年轻的女士扶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向农家乞讨鸡蛋,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请您行行好,给我一两个鸡蛋好吗?我的小宝宝需要营养。”  相似文献   

11.
小鸡胚成就大事业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意大利都灵附近的乡下,有一个年轻的女士扶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向农家乞讨鸡蛋,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请您行行好,给我一两个鸡蛋好吗?我的小宝宝需要营养。"而每当接过农民赠与的鸡蛋,她又会再问一句:"您家有公鸡吗?"在无数的白眼、辱骂和少数的  相似文献   

12.
张晓梅  王孝理 《化石》2016,(1):13-19
恐龙,这个地球上曾经无比强大的远古霸主,如今,仍然以其神秘莫测的身影和足迹激发着人类——当今地球霸主的无限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人类的探索中,恐龙留下了太多的待解之谜——起源之谜、兴盛之谜、演化之谜,还有灭绝之谜. 虽然人类至今还没有破解所有的生命密码,但有一个密码却无疑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生命形式中,那就是:一个物种一旦产生,它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基因尽可能长久地生存和延续.  相似文献   

13.
吴根耀 《化石》1997,(2):11-12
古比奥:恐龙灭绝之谜从这里揭开吴根耀古比奥是意大利北亚平宁山区的一个乡镇,位于滨海城市安科纳以西80公里。它在20世纪突变论(曾译灾变论)与渐变论(曾译均变论)的论战中的地位,无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第。70年代后半叶,科研人员在这里发育良好的海...  相似文献   

14.
以往人们名英国乡村医生曼特尔为第一个恐龙化石的记述者。因为他曾于1822年,在他的妻子的协助下第一次发现了恐龙化石,并于1824年正式研究了这个产于英国威尔顿层的禽龙牙齿化石。最近英国里丁大学的哈尔士特德,同样在他妻子的启示下,根据R.格雷斯的历史小说《米尔顿先生的妻子》提供的线索,进行了考察。发现在1677年,R.普浴特所著的牛津州的自然历史一书中,曾描述了一件  相似文献   

15.
1979年《化石》杂志第2期,曾以“一个古地理上的难解之谜”为题,记述了1973年我国广东南雄地区古新世地层中,发现“东方蕾贫齿兽”而引起的一系列疑问。这是因为贫齿兽作为一种特征性动物,无论是现生种,还是已发现的化石,从来也没有超出过美洲的范围,而且它们在北美的分布也只有上新世很短一段时间,其他都局限于南美的范围内(包括部分中美洲地区)。所以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就象有袋类是现代澳洲大陆的象征一  相似文献   

16.
据爱德蒙顿消息,去年在加拿大阿尔伯脱省某地发现了一件非常珍贵而稀有的恐龙脑颅化石,经过长达半年的修复和初步的研究之后,有关人员认为这块恐龙脑颅化石将为探讨鸟类和恐龙类的进化关系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在外力作用下,以Macroolithusyaotunensis,Macroolithusrugustus和Nanhsiungoolithuschuetienensis为代表的三种蛋壳可能出现外压失稳而破坏;以Ovaloolithuschinkangkouensis为代表的,由于临界外压值较大,不能肯定是失稳的形式发生破坏,也有可能存在以受压破损形式发生破坏的可能性。这一成果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恐龙蛋在蛋窝中不同的排列方式,揭示由这些蛋化石为代表的恐龙生殖行为的奥秘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1):I0003-I0004
科学时报2007年10月19日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邓子新领衔的研究成果“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与赞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
李志恒 《化石》2020,(2):77-78
正恐龙的后代——鸟类,是如何躲过六千六百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的,一直是科学家亟欲待答的问题。陨石撞击地球以及火山频繁活动导致的大量火山灰在大气中布满,导致地球终年不见天日,依赖光合作用的植物大量死亡,进一步造成植食性恐龙失去了主要的食物来源,最终导致食物链最顶端的肉食性恐龙,如暴龙等相继灭绝。在这一食物链崩溃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