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禹  罗明锡 《人与生物圈》1998,(1):27-39,44
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转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是在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Wikinson G.G.and P.E Fisher,1987)。但是它已在地学、资源与环境等领域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国际上,GIS在动物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已有许多报导(EngM.A.,1991;Kangas J.et al,1993;Kauz R.S.,1992;Michael E.Hodgson,1988;Norton T.W.,1991;Shaw D.M.and S.F.Atkinson,1988;Tappan G.G.,1991;Yonzon P.and R.Jones,1991),在国内,这方面的报道不多(欧阳志云等,1995)。本文介绍运用GIS评价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华南虎栖息地适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履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所赋予的“中国森林生态保护系统优先保护区—梅花山”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重点项目—华南虎”的跨世纪重任,福建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决定把“华南虎资源持续跟踪调查及其活动规律研究”作为今年重  相似文献   

3.
华南虎目前处于极危状态。野生个体已极为少见,只有中国一些动物园内饲养着 53只。按其亲缘关系分为上海系和贵阳系,上海系的华南虎携带优秀的多子基因,但其子代的生活力不强;而贵阳系的虎虽然产子率不高,但子代的生活力很强,现存的6只贵阳系华南虎具有极高的基因保存与基因研究价值,应建立基因库。这些虎分散饲养于22个单位,大大降低了适龄虎的交配繁殖机会,浪费了本已有限的珍贵资源,是抑制其种群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其种群的年龄结构非常合理,育龄虎占种群的62.3%,幼龄虎为28.3%,高龄虎很少,仅为9.4%,今后种群的发展乐观。  相似文献   

4.
圈养华南虎交配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地点 在上海动物园虎山进行观察,虎山由半放养区和笼舍区构成。半放养区模仿野外环境,面积约250m^2。笼舍在半放养区后,共5间,每间由活动铁门隔开。  相似文献   

5.
圈养华南虎食物通过消化管时间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苹果皮作标记物 ,对 4只圈养成年健康华南虎的食物通过消化管的时间进行试验性测定 ,结果平均值为 18 36± 3 5 8h (13 83~ 2 2 5 7h) ,其中 9∶30投喂的为 2 1 97± 0 74h ,16∶4 0投喂的为 15 2 0± 0 87h ,牛肉、混合饲料间和虎个体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华南虎圈养种群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虎谱系》307 只登录个体的统计表明, 其圈养的历史有46 年。在人工繁殖的38 年中产122 胎287仔。现存圈养华南虎分散在全国22 家单位, 有57 只个体, 性比M∶F = 1185 , 能成功繁殖后代的个体仅5 只(只占818 %) , 是一个衰退的种群。通过SPARKS 和GENES 软件分析发现: 从1977 年开始, 圈养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便逐渐下降而近交系数却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7.
华南虎血液及生物化学某些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凌铭德  李克东 《动物学报》1998,44(4):430-434
用血液及生物化学的常规测定方法对61例华南虎的血液常规,30余例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经生物学统计获得了华南虎的血液和生物化学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东北虎和华南虎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锡然  黄恭情 《动物学报》1993,39(3):334-337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首次研究了东北虎核型、G-带,C-带和Ag-NOR以及华南虎的G-带,C-带,并就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虎在染色体数目、G-带、C-带带型和Ag-NORs特征上,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华南虎是世界上密切关注的旗舰物种,在过去的10 年间没有发现野生华南虎存在的证据,因此它是极度濒危的虎亚种。福建梅花山圈养华南虎群体是整个圈养华南虎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 12 只华南虎。基于组合长度为 3934 bp 的线粒体序列分析发现梅花山圈养华南虎拥有 3 种线粒体单倍型; 而基于 20 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分析显示梅花山圈养华南虎一共有71 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是3. 55,等位基因丰度的平均值是3. 32,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 PIC) 分别为0. 513 和0. 445。这些提示梅花山华南虎圈养群体维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胥执清 《四川动物》2003,22(3):184-190
近20年来,关于华南虎的数量及保护、拯救工作的报道频频见于各种学术期刊、杂志和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近几年来更常见于Internet网。有关华南虎野生数量的变化众说纷纭,多是“估计”值,本文就各估计值做一归纳统计,以阐述其走向濒危的过程,分析原因,并建议在目前国家财力不是十分雄厚的情况下,华南虎的保护拯救工程应积极寻求国际资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Levett,2001),可感染鼠科、猴科和犬科等多种动物(Desvars et al.,2012).人或动物通过接触带菌动物的粪便、尿液污染的水和土壤而感染(娄银莹等,2019),可造成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出血性素质...  相似文献   

12.
虎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珉  张恩迪  李冰 《四川动物》2007,26(1):216-220
回顾了关于虎的遗传变异、种群结构、系统分类等保护遗传学研究,发现虎在遗传进化上面临的最严重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遗传多样性低,圈养种群存在近交退化。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好虎现存的种群,建议划分虎的进化单元与保护管理单元,人工促进同一进化单元虎的基因交流;同时建立虎的基因文库,保护虎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关切东北虎的命运时,自己的命运却与虎的命运搅到一起,既盼望虎的归来,又受到虎的伤害。能否真正相安无事地与虎共舞,将是对人类智慧的一次考验。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是虎(Panthera tigris)的发源地,且历史上分布有5个亚种,其中:里海虎(P.t.virgata)在20世纪20年代绝迹,目前在中国野外生存的有东北虎(P.t.altaica)、华南虎(P.t.amoyensis)、孟加拉虎(P.t.tigris)和印支虎(P.t.corbitti)4个亚种~([1]).东北虎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地,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南部林区及朝鲜北部山地.它是虎体型最大的一个亚种,亦是目前  相似文献   

16.
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是全球极危鸟类,估计其种群数量为360~600只。根据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查阅,勺嘴鹬在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勺嘴鹬在中国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其中江苏省的东台市和如东县的滩涂湿地是目前已知的勺嘴鹬全球数量最大的迁徙停歇地。东台市滩涂单次调查记录的勺嘴鹬最大数量为144只,如东县滩涂单次调查记录的勺嘴鹬最大数量为103只。广东省雷州半岛的滩涂和福建省闽江口的滩涂为勺嘴鹬在中国最大的两个越冬地。滩涂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非法捕猎、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干扰是勺嘴鹬面临的主要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勺嘴鹬,我们建议加强对勺嘴鹬关键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加强对滩涂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中国沿海勺嘴鹬的调查研究以及同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中国海湿地是中国各类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范围包括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等5个行政区。该区海岸湿地总面积约为1.54×104km2。海岸湿地处于海陆的交错地带,是脆弱的生态敏感区。由于受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中国南中国海湿地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本文在对中国南中国海地区海岸湿地的现状、类型及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南中国海地区海岸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以便切实保护中国南中国海沿海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持续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Even with global support for tiger (Panthera tigris) conservation their survival is threatened by poaching, habitat loss and isolation. Currently about 3,000 wild tigers persist in small fragmented populations within seven percent of their historic range. Identifying and securing habitat linkages that connect source populations for maintaining landscape-level gene flow is an important long-term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endangered carnivores. However, habitat corridors that link regional tiger populations are often lost to development projects due to lack of objective evidence on their importance. Here, we use individual based genetic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landscape permeability models to identify and prioritize movement corridors across seven tiger populations within the Central Indian Landscape. By using a panel of 11 microsatellites we identified 169 individual tigers from 587 scat and 17 tissue samples. We detected four genetic clusters within Central India with limited gene flow among three of them. Bayesian and likelihood analyses identified 17 tigers as having recent immigrant ancestry. Spatially explicit tiger occupancy obtained from extensive landscape-scale surveys across 76,913 km2 of forest habitat was found to be only 21,290 km2. After accounting for detection bias, the covariates that best explained tiger occupancy were large, remote, dense forest patches; large ungulate abundance, and low human footprint. We used tiger occupancy probability to parameterize habitat permeability for modeling habitat linkages using least-cost and circuit theory pathway analyses. Pairwise genetic differences (FST) between populations were better explained by modeled linkage costs (r>0.5, p<0.05) compared to Euclidean distances, which was in consonance with observed habitat fragmentation.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highlight that many corridors may still be functional as there is evidence of contemporary migration. Conservation efforts should provide legal status to corridors, use smart green infrastructure to mitigate development impacts, and restore habitats where connectivity has been l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