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强弱势籽粒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抽穗当天,强势粒(上部一次枝梗籽粒)子房中总RNA、mRNA含量都高于弱势粒(下部二次枝梗籽粒),蛋白质含量却低于弱势粒.抽穗后第5天,强势粒子房中总RNA含量仍然高于弱势粒,mRNA含量两者差异不大,蛋白质含量依然低于弱势粒.抽穗后0~5d,强势粒子房中总RNA、mRNA含量变化不大,蛋白质含量下降显著;弱势粒子房中总RNA含量上升显著,mRNA含量、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抽穗当天和抽穗后第5天,强势粒子房中有一些小分子rRNA带出现;弱势粒则相反,小分子rRNA基本上看不见.  相似文献   

2.
杉木败育种子及其涩粒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种子的涩粒(败育种子)约占种子数的30—70%,涩粒率高是杉木种子发芽率低的根本原因之一。试验表明,立地条件、授粉方式、胚胎发育、光照、涩粒物质及母株的遗传性等都与涩粒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涩粒物质的成分很复杂,其中含萜类物质。还含有多种矿质元素。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质量,较大幅度地降低涩粒率。  相似文献   

3.
4.
不同供水条件对小麦强、弱势籽粒中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淀粉含量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山农12、鲁麦21和济南17为材料,设灌溉和旱作2种栽培处理,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强、弱势籽粒中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和表面积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强、弱势籽粒均含有A(>9.8 μm)、B(2.0~9.8 μm)、C(<2.0 μm)3种类型的淀粉粒,但不同类型淀粉粒的分布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在强势籽粒中,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均表现为三峰分布,而弱势籽粒中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则表现为双峰分布.与弱势粒相比较,强势粒中C型淀粉粒(<2.0 μm)的体积百分比为7.25%~9.31%,表面积百分比为34.88%~41.51%,而弱势粒的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33%~6.40%和26.31%~33.54%.强、弱势籽粒中<0.6 μm和0.6~2.0 μm范围内的淀粉粒数目存在明显差异,强势粒为1.86%~6.13%和83.77%~87.77%,而弱势粒为25.72%~37.42%和52.77%~58.48%.与灌溉栽培相比较,旱作栽培条件下籽粒中B、C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而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显著减少;弱势粒中<0.6 μm的淀粉粒数目显著增加,强势籽粒中淀粉粒的数目无显著变化.与弱势粒相比较,强势粒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C型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所占比例较大,而强势粒中的淀粉含量较低,且A、B型淀粉粒比例也较小.与灌溉栽培相比较,旱作栽培条件下强、弱势籽粒中B、C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增加,蛋白质含量也显著增加,淀粉含量降低.表明水分亏缺能提高籽粒中B、C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及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动粒与细胞有丝分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动粒与细胞有丝分裂杨新林,王永潮(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细胞室,北京100875)关键词动粒,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由间期进入有丝分裂期时伴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体至少由两类微管组成:一类是星状微管...  相似文献   

6.
人参总皂甙对人GM-CSF和GM-CSFR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SL  Chen D  Wang YP  Liu YG  Jiang R 《生理学报》2003,55(4):487-492
为探讨人参调控粒细胞发生的生物学机制,采用造血祖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免疫沉淀和蛋白印迹等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人参总皂甙(total saponins of Panax ginaeng,TSPG)对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GM-CSFRα)表达的影响。结果:(1)经TSPG(50μg/m1)诱导制备的骨髓基质细胞、胸腺细胞、脾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显著提高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集落产率;(2)经TSPG(50μg/ml)诱导后,上述细胞的GM-CSF蛋白(诱导24h)和mRNA(诱导12h)表达显著提高;(3)经TSPG(50μg/ml)诱导24h骨髓造血细胞的GM-CSFRα蛋白表达增强;(4)经TSPG(50μg/ml)刺激后2min,GM-CSFRα和Shc发生酪氨酸磷酸化,5min时达高峰,随后去磷酸化。上述结果表明,TSPG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促进淋巴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合成与分泌GM-CSF,诱导骨髓造血细胞表达GM-CSFRα,并刺激GM-CSFRα和Shc的酪氨酸可逆磷酸化,从而通过调控GM-CSF的信号转导过程,促进CFU-GM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8.
从黑色食品的流行谈小麦的粒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黑色食品的流行谈小麦的粒色与应用裴自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纵观人类食品的发展趋势,对食品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食饱阶段(追求温饱)→食好阶段(讲究色香味)→食疗保健阶段(保健益寿)。为此国务院制定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  相似文献   

9.
利用火焰干燥涂片方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 比较了栽培一粒小麦和野生一粒小麦 10个不同材料的核型。细胞学观察表明,它们的核型很相似,可能同属小麦的A染色体组。它 们都具有7对染色体(2n=14), 即5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两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所有材料的第5对染色体都带有随体。  相似文献   

10.
为发掘小麦小穗粒数相关基因位点,以384个重要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利用3个环境获得的表型和55K SNP芯片分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142个SNP和小穗粒数显著关联,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3.27%~6.09%。有8个SNP在2或3个环境下与小穗粒数显著关联,其中AX-109986855、AX-109875224和AX-109843323位于2D染色体523.12~526.25 Mb区段,AX-111054388和AX-110671159在2B染色体上物理距离仅0.62 Mb。这8个SNP位点中,每个SNP的2个等位变异在3个环境的小穗粒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例如,2D染色体上AX-109843323位点G/G等位变异在3个环境的平均小穗粒数分别比C/C等位变异增加0.32、0.37和0.39粒。8个SNP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在供试材料的分布比例为5.20%~76.80%,其中7个优异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低于45.00%。进一步分析小穗粒数优异等位变异对穗粒数的影响,发现8个SNP位点具有优异等位变异的材料穗粒数(48.45~53.61粒)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白血病)伴贫血的疗效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6月确诊并治疗的慢粒白血病伴贫血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研究组联合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营养状况量化评分水平差异;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缓解比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疗效更高。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营养状况量化评分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相关实验室指标:RBC、Hct及HGB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给予慢粒白血病患者联合使用G-CSF及rHuEPO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RBC、Hct、HGB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道一粒癀的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涡鞭毛虫(甲藻)着丝粒/动粒蛋白的检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ACA血清、抗人着丝粒蛋白B的单抗和多抗、抗CHO细胞动粒蛋白的单抗,对典型涡鞭毛虫隐沟虫(隐甲藻)(Crypthecodiniumcohnii)和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虫(尖尾藻)(Oxyrrhismarina)的着丝粒/动粒蛋白进行了检查。用ACA血清作的荧光观察表明,隐沟虫的这些蛋白虽结合在核骨架上,但在间期时并不形成点状的前着丝粒。免疫印迹检查表明两种涡鞭毛虫的着丝粒蛋白B彼此一致,而且与四膜虫和眼虫的也高度一致。但用ACA血清作免疫印迹检查时,尖尾虫的蛋白虽与四膜虫和眼虫的相近,与隐沟虫的却有极大的差异。以抗动粒蛋白的单抗作此种检查时,尖尾虫与眼虫的反应带相同,而隐沟虫则与源真核生物(Archezoa)贾第虫(Giardialamblia)的相同;而且隐沟虫和贾第虫都与几种原细菌有两条相同的反应带,其中50kD的一条是尖尾虫和眼虫都没有的。上述发现不仅从一个新的方面支持了认为应把尖尾虫从典型涡鞭毛虫分出来独立为一个门的主张(李靖炎,1990),而且指出典型涡鞭毛虫在后真核生物(Metakaryota)中间是非常原始的。  相似文献   

15.
汪黔生 《遗传学报》1992,19(2):145-149
经温和固定和展片的玉米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粗线期染色体,在电镜下,着丝粒和大量的电子致密的染色粒清晰可辨。其数量和位置自减数分裂早偶线期至早双线期是稳定和可重复的。为此,我们对粗线期的10条双价体中各条分别进行详细的染色粒分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的染色粒图。总共识别和定位了达430±12(根据7套染色体组计数平均)染色粒。染色粒图可用于确定原位杂交法定位基因的详细分布区域,染色体重排中断点的定位,识别外源单价体和由于不联会或脱联会而产生的单价体等。  相似文献   

16.
17.
生物磁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磁粒崔亚丽李铮甘化民赵文明(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西安710049;美国美联(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710043)关键词生物磁粒分离技术生物磁粒(biomag,又称磁珠)是一种分子生物学分离技术,它利用表面修饰的磁性颗...  相似文献   

18.
朊粒蛋白PrP~(Sc)寡聚体的形成与跨膜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粒蛋白(prionprotein,PrP)传染致病机制一直是朊粒(prion)研究领域的焦点.由正常型朊粒蛋白(PrPC)向致病型朊粒蛋白(PrPSc)的转变是致病的关键步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rPC向PrPSc转变的结构变化特征、PrPSc由单体形成寡聚体的组装机制、以及PrPSc寡聚体的跨膜机制与细胞毒性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小麦花后水分亏缺和复水对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水分亏缺对小麦花后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的相关变化,以盆栽小麦旱作品种‘长旱58’为材料,自花后9 d起,设置正常供水(WW)、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MD)和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 (SD)3个水分处理,比较干旱胁迫后复水处理对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强弱势粒灌浆动态、旗叶光合性能、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籽粒形成关键酶活性变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WW相比,MD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小麦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对强势粒则无显著影响,而SD处理则显著降低了穗粒数、千粒重、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WW处理。(2)MD处理植株旗叶在小麦灌浆过程中维持了与WW基本相同的净光合速率,同时在小麦花后9~20 d时MD处理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变化不明显,而在SD处理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则急剧下降;另外,与WW相比,在整个灌浆期MD处理下旗叶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而SD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呈大幅下降趋势。(3)MD处理提高了小麦弱势粒蔗糖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同时使灌浆中后期有较高的果聚糖水解酶(FEH)活性和较低果聚糖含量,显著增强了茎鞘同化物质转运,提高茎鞘储藏物质对粒重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中度水分胁迫后复水处理小麦植株具有较好的叶片性能、花后较多的茎鞘同化物向籽粒转运以及较高的弱势粒库活性,从而提高旱作小麦弱势粒灌浆速率,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进而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丁毅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6,23(4):268-275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