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小型猪下颌骨升支部植入自行设计的钛板,通过机械力限制下颌骨生长,建立一种无髁状突直接损伤或破坏的发育性偏颌畸形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发育性偏颌畸形提供一种可靠的动物建模方法.方法:4月龄贵州小型猪(8只)单侧下颌骨升支后缘植入并螺钉固定末端卷曲的T形钛板,对侧假手术作为对照.术后24周处死动物,进行下颌骨大体形态观察、咬合关系观察下颌骨组织学检查.结果:大体观察显示小型猪下颌骨发生向植入侧的偏斜,牙列发生代偿性倾斜.组织学检查显示,植入侧后缘成骨活性低,骨质致密,未见明显成骨活动.对照侧成骨活跃,骨小梁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骨活动存在.结论:通过植入钛板影响下颌骨生长发育的方法,能够有效建立小型猪发育性偏颌畸形的动物模型.可能主要是机械力的作用直接导致骨骼大小与形态的改变;肌力等局部环境改变的变化、手术所造成的创伤与瘢痕也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该方法成功率较高,为发育性偏颌畸形的发生、发展以及对骨性偏颌畸形的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而有效的建立动物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2.
梁鑫  张波  刘苹  翁土军  张莉  贺龙珠  李芳菲  屈晨  王萍 《遗传》2015,37(6):561-56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GFR2)是参与调控骨骼发育的重要分子,在调控软骨内成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FGFR2功能增强对小鼠下颌骨髁突生长发育的影响,文章以FGFR2功能增强型点突变(Fgfr2+/S252W)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番红固绿染色研究Fgfr2+/S252W小鼠下颌骨髁突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组织形态;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X型胶原(Col X)在3周龄小鼠髁突肥大软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1周龄、3周龄和6周龄突变型小鼠下颌骨髁突的软骨细胞层宽度都比同窝野生型窄,钙化软骨细胞层退化时间早,骨小梁钙化绿染程度深;Col X在突变型小鼠下颌骨髁突的表达高于同窝野生型小鼠(P<0.001)。结果表明,FGFR2功能增强可导致小鼠下颌骨髁突软骨层组织形态异常,抑制髁突软骨内成骨,从而导致下颌骨髁突发育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及人重组BMP2对颅缝牵引成骨的作用,并用Micro-CT进行影像学评价,为进一步了解生长因子对颅缝的改建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雄性6周龄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0)对照组,(1)富血小板血浆组(PRP),(2)富血小板血浆结合10μg rhBMP-2组(PRP/rhBMP-2)。用镍钛牵开弹簧给予兔矢状颅骨缝持续200 g等张牵引力牵引33天。牵引结束后,采集所有兔矢状颅骨缝标本行Micro CT精细扫描及三维重建及硬组织切片观察成骨情况。结果:Micro CT重建兔矢状颅骨缝显示,对照组和PRP组的骨缝牵开,骨缝牵开体积比PRP/rhBMP-2凝胶组大(P0.05)。PRP的局部应用不仅促进了骨缝间的新骨形成,而且加速骨缝纤维组织的创伤愈合。PRP/rhBMP-2组牵引后骨缝可见有新骨再生及骨缝融合现象。PRP/rhBMP-2凝胶组平均骨缝融合程度约为颅骨厚度的15.3±9.5%。实验前后PRP/rhBMP-2凝胶组治疗区颅骨平均厚度较对照组和PRP凝胶组有增厚表现(P0.05)。结论:PRP和PRP/rhBMP-2的局部应用都能有效促进骨缝牵引成骨时新骨加速形成。Micro CT显示:PRP凝胶可以诱导骨缝骨形成并加速了骨缝伤口的愈合,缝形态存在;PRP/rhBMP-2组新骨再生导致了骨缝牵引时过早产生了骨缝融合现象,提示今后在骨缝牵引成骨临床应用时需要避免高浓度生长因子在骨缝局部应用而导致的骨缝早闭。  相似文献   

4.
胶原蛋白/BMP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成骨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胶原膜(含87.5 mg I型胶原蛋白)为载体, 复合3.5 mg rhBMP-2(人基因重组骨形成蛋白-2), 制备胶原蛋白/BMP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首先在兔背阔肌中埋置, 预构新生骨组织, 并采用ALP染色、Von Kossa染色和HE染色等观察复合材料的成骨过程和组织形态。然后将形成的新骨组织游离移植修复自体下颌骨体部洞穿性缺损; 并设以胶原为载体的rhBMP-2复合骨修复材料直接修复为对照组, 骨缺损不修复组为空白组。采用X线、抗压强度、硬组织切片、四环素荧光染色、骨形态计量检查, 观察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质量和效果。结果表明, 胶原蛋白/BMP复合材料在兔背阔肌中4~6周成骨, 胶原材料于3~5周降解; 成骨过程为是以软骨成骨为主的方式, 新骨形态为编织骨, 可见明显的微血管分布; 游离移植修复自体下颌骨缺损, 6周缺损区为骨性愈合, 与对照组在抗压强度(P = 0.041)、新骨量(P = 0.034)均有显著性差异。胶原蛋白/BMP复合材料在骨骼肌中形成的新生骨组织可作为供骨修复一定范围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5.
以胶原膜(含87.5 mg I型胶原蛋白)为载体, 复合3.5 mg rhBMP-2(人基因重组骨形成蛋白-2), 制备胶原蛋白/BMP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首先在兔背阔肌中埋置, 预构新生骨组织, 并采用ALP染色、Von Kossa染色和HE染色等观察复合材料的成骨过程和组织形态。然后将形成的新骨组织游离移植修复自体下颌骨体部洞穿性缺损; 并设以胶原为载体的rhBMP-2复合骨修复材料直接修复为对照组, 骨缺损不修复组为空白组。采用X线、抗压强度、硬组织切片、四环素荧光染色、骨形态计量检查, 观察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质量和效果。结果表明, 胶原蛋白/BMP复合材料在兔背阔肌中4~6周成骨, 胶原材料于3~5周降解; 成骨过程为是以软骨成骨为主的方式, 新骨形态为编织骨, 可见明显的微血管分布; 游离移植修复自体下颌骨缺损, 6周缺损区为骨性愈合, 与对照组在抗压强度(P = 0.041)、新骨量(P = 0.034)均有显著性差异。胶原蛋白/BMP复合材料在骨骼肌中形成的新生骨组织可作为供骨修复一定范围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下颌骨牵张成骨中不同牵张频率的作用下新骨组织中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筛选出最佳牵张频率。方法:选用16只3月龄的幼年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第1组为对照组,分别对第2、3、4组动物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后进行牵张,第2组牵张频率为2次/天,第3组牵张频率为4次/天,第4组牵张频率为6次/天,于完成牵张后4周时分别处死动物,取牵张区新骨组织和对照组右下颌骨颏孔区骨组织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牵张组牵张区新生骨组织中成骨细胞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次/天牵张组和4次/天牵张组牵张区中成骨细胞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2次/天牵张组,但6次/天牵张组和4次/天牵张组成骨细胞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随着牵张频率的增加,牵张区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可能术后成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骨牵引钉道周围皮温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骨牵引术后钉道酒精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钉道周围皮温测定方法,观察30例骨牵引钉道酒精护理的住院病例每周的皮温变化,并与自身体温对照,计算出钉道周围皮温与体温的温差(△T)。结果:骨牵引术后2周时钉道周围皮温最低,骨牵引术后5周时最高。与2周时上道周围皮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牵引术后钉道酒精护理可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相应局部皮温升高。皮温测定对预测骨牵引钉道炎症情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骨骨折在颌面部损伤中最为常见,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造成,本文根据骨的生物力学特点,应用现代计算力学方法——有限元法,探讨在各种荷载的作用下,下颌骨各截面应力分布,力的传递,以及下颌骨的变形。计算结果表明:荷载直接作用点的应力大,结构薄弱部应力大;同时给出了各种不同荷载作用下的下颌骨变形,并探讨了肌肉收缩时对下颌骨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矫治器对儿童骨性Ⅲ类错上下颌骨发育及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性Ⅲ类错患儿2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比较矫正前1个月和佩戴矫治器6个月后患儿软组织变化情况,评价患儿外貌改善情况;同时比较矫治前后患儿头颅侧位片指标差异,评价上下颌骨发育状况。结果:治疗后患儿面凸角由负变正,全面凸角显著减少,上唇突点与审美线之间的距离显著减少(P0.05);但下唇突点与审美线之间的距离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SNA、ANB、Wits值、FMA、SND、SN-MP、SN-PP都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骨性Ⅲ类错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侧貌,促进患儿上颌发育,改变下颌骨生长方向,并使两者变得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0.
湖北咸宁飞仙洞新发现的大熊猫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7年9月,咸宁市古田乡新铺村农民周远文在飞仙洞采石场采集到一较完整的大熊猫头骨化石,即交我馆.我们随即来到现场进行清理,在距头骨采集地点约1米处,找到了大熊猫下颌骨及少量肢骨化石,包括肱骨、髂骨、肘骨、腰带骨等.本文仅对大熊猫头骨及下颌骨化石作一简要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牙种植体过盈植入对种植体-骨界面接触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直径为3.3mm的ITI种植体和成人离体下颌骨,模拟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内,过盈量为0.5mm,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分析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种植体周围骨最大应力为48.796 MPa,应力分布均匀.种植体所受应力主要集中于颈部,最大应力值为87.832 MPa.结论:过盈量为0.5mm时,种植体-骨界面所产生的应力值在骨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范围内,种植体所受到的应力值远远小于钛的屈服强度,从生物力学角度,周围骨所受应力在骨组织能够承受范围,种植体也不会断裂,过盈联结在临床种植时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徐国皓  谷方  孙红丽  李婷  杨建军 《生物磁学》2013,(10):1878-1882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牙种植体过盈植入对种植体-骨界面接触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直径为3.3 mm的ITI种植体和成人离体下颌骨,模拟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内,过盈量为0.5 mm,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分析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种植体周围骨最大应力为48.796 MPa,应力分布均匀。种植体所受应力主要集中于颈部,最大应力值为87.832 MPa。结论:过盈量为0.5 mm时,种植体-骨界面所产生的应力值在骨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范围内,种植体所受到的应力值远远小于钛的屈服强度,从生物力学角度,周围骨所受应力在骨组织能够承受范围,种植体也不会断裂,过盈联结在临床种植时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髋臼粉碎性骨折采用骨牵引与手术治疗的疗效的比较。方法:将118例髋臼粉碎骨折患者分为骨牵引组(74例)和手术组(44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骨牵引组解剖复位10例(13.5%)、满意复位26例(35.1%),自我感觉优8例(10.8%)、良24例(32.4%);手术组解剖复位9例(40.9%)、满意复位12例(54.5%),自我感觉优7例(31.8%))、良9例(40.9%)。结论:手术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疗效明显优于骨牵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髋臼粉碎性骨折采用骨牵引与手术治疗的疗效的比较。方法:将118例髋臼粉碎骨折患者分为骨牵引组(74例)和手术组(44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骨牵引组解剖复位10例(13.5%)、满意复位26例(35.1%),自我感觉优8例(10.8%)、良24例(32.4%);手术组解剖复位9例(40.9%)、满意复位12例(54.5%),自我感觉优7例(31.8%))、良9例(40.9%)。结论:手术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疗效明显优于骨牵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对脊柱侧弯患者下颌骨三维重建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下颌骨对称性,为进一步揭示脊柱侧弯与错牙合畸形的相互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3例脊柱侧弯患者(其中特发性38例,先天性35例)及40例身体姿势无异常志愿者拍摄锥形束CT并经三维重建后,对下颌骨左右侧结构进行测量分析,对比不对称指数。结果:(1)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脊柱畸形及身体姿势失平衡程度较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严重。(2)脊柱侧弯患者下颌骨体长度、下颌升支长度、下颌骨总长度不对称指数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3)脊柱侧弯组中下颌角点成角不对称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先天性脊柱侧弯组髁突顶点成角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侧弯患者下颌骨结构偏斜,提示脊柱形态及身体姿势对下颌骨发育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伦敦《今日考古》杂志报道,最近在以色列港市海法以南的卡梅尔山一座洞穴里,发现了距今6万多年的一具尼安德特人骨,为人类早期历史研究提供了新资料。这具人骨发现在最晚冰期地层中,它的发现有可能为解答以下问题提供线索:尼安德特人当时在该地是如何生活的?尼安博特人是不是以后被现代人取代的一个不同的种,抑或是早期人类发展的一个特化支系?该卡梅尔山洞穴距海法以南15公里、地中海海岸3公里。发掘工作是由一支法以多学科工作队主持的。发掘人员清理洞穴内的居住文化层时,在一处浅坑穴中发现一具尼安德特人骨。其左手搁放在胸前,右手置于腹部,除一枚上齿外,颅骨全无,下齿和下颌骨仍存:保存完整的颈椎骨说明尼安德特人生前成直立姿势,可能已经产生了语言;下肢骨大多散失,骨盆属尼安德特类型,较之现代人稍宽。这具人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矫治器对儿童骨性III类错??上下颌骨发育及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性Ⅲ类错??患儿2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比较矫正前1个月和佩戴矫治器6个月后患儿软组织变化情况,评价患儿外貌改善情况;同时比较矫治前后患儿头颅侧位片指标差异,评价上下颌骨发育状况。结果:治疗后患儿面凸角由负变正,全面凸角显著减少,上唇突点与审美线之间的距离显著减少(P<0.05);但下唇突点与审美线之间的距离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SNA、ANB、Wits值、FMA、SND、SN-MP、SN-PP都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骨性Ⅲ类错??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侧貌,促进患儿上颌发育,改变下颌骨生长方向,并使两者变得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8.
颞颌关节是体内唯一左右联动的关节,其主要构成部分是下颌骨的髁状突,它不仅是关节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下颌骨的发育中心,常易遭受很多疾病的罹患,如:肿瘤、外伤、畸形等。由于髁状突处于临近骨结构的包围中,目前所采用的X线平片或体层,因有周围骨结构的重叠,很难清楚显示该部分复杂病变的细节。即使CT的横、冠状面扫描,虽可避免相邻结构的重叠,但对髁状突区各种因素造成的病变,缺乏立体角度显现,  相似文献   

19.
潘悦容 《人类学学报》1994,13(2):125-125
埃及北部中新世灵长类新材料在埃及北部中新世的Moghara组发现两种灵长类新材料:一种为Simons(196)描述过的一种古老的猴类(Prohylobatestandyi),材料为5块下颌骨;另一种为个体大的几乎完整的右肽骨.这些化石发现的意义在于它...  相似文献   

20.
为积累国人颏孔的资料和进行种族、地域的比较,本文对南京地区国人下颌骨颏孔的形状、位置和方向进行了观察。并对颏孔的大小及其与下颌骨各缘的距离进行了测量。
本文所用材料为南京地区出土的733个完整的成人下颌骨(共1466侧颏孔)。将下颌骨置于标准水平面上,在牙槽上加压,使下颌骨尽可能与平面接触,观察两侧颏孔的形的形状、开放方向及位置。通过颊孔的中心点O作水平线OA向后至下领支后缘, OB线向前至下领骨正中线;通过O点作垂线OC向下至基底缘、OD向上至牙槽缘;测量各线及颊孔的最大纵径和最大横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