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步甲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绿步甲Carabus(Coptolabrus)smaragdinus Fischervon Waldheim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在山东嘉祥,该虫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4月至10月活动,分别与7月上旬、9月中旬产卵。卵期平均为8d;幼虫共2龄,历期分别为4d,13~15d;预蛹期约为15d;蛹期为7~8d。成、幼虫以蜗牛和多种鳞翅目昆虫为食。  相似文献   

2.
幼虫密度对马铃薯块茎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观察了块茎中不同虫口密度(5、10、15、20、25、30头/块茎)对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生长发育、后代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幼虫密度显著影响马铃薯块茎蛾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的结果表明:幼虫的发育历期(7.1~9.1d)、蛹的历期(8.8~9.9d)、雌雄成虫的历期(分别为6.4~12.9d,6.7~11.6d)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延长;幼虫存活率(70.3%~93.3%)、蛹的羽化率(69.8%~91.7%)随幼虫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单头蛹重(9.2~11.4mg)、单雌产卵量(136.8~166.0粒)、成虫的雌∶雄比(0.54~2.17)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对其后代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的结果表明:卵的发育历期(3.0~4.4d)、幼虫的发育历期(6.2~10.8d)、蛹的历期(8.1~10.0d)、雌雄成虫的历期(分别为7.4~11.8d,6.6~10.5d)、世代发育历期(24.4~36.1d)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从延长;卵的孵化率(73.1%~79.0%)、幼虫存活率(55.0%~96.8%)、蛹的羽化率(63.3%~93.3%)、世代的存活率(25.6%~71.5%)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单头蛹重(8.9~9.9mg)、单雌产卵量(93.5~155.6粒)、成虫的雌∶雄比(0.45~2.20)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种群趋势指数(I)(7.44~76.43)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密度建议以1头/13.0~26.0g块茎为宜。  相似文献   

3.
烟草粉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粉斑螟是贮烟主要害虫之一,在安徽合肥每年发生3代,主要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第1代,第2代成虫出现的高峰期分别为5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下至9月上旬。第1代卵的历期5-6天,幼虫平均历期56天,蛹的平均历期8.5天。麦蛾茧蜂Microbracon bebets Say寄生其幼虫,一种螨吸食其卵。实际损失率(y)与词查损失率(X)之间存在显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1.26565x 9.12613×10^3(r=0.888879)。  相似文献   

4.
不同菜豆品种(系)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绍勤  邓望喜  谢宪高 《生态学报》2002,22(8):1354-1357
在温度 (2 7± 1 )℃、湿度为 70 %± 5 %的实验室条件下 ,测定了菜豆属矮生菜豆 (无架 )、西宁豆、83 -B架豆、白花架豆、新春架豆等 5个菜豆品种 (系 )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的各虫态发育历期 ,成虫寿命 ,卵、幼虫和蛹的存活率 ,蛹重 ,成虫产卵量和持续产卵期在 5个品种 (系 )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α=0 .0 5 )。其中美洲斑潜蝇在选择性弱的品种 83 -B架豆上表现为幼虫、蛹的历期最长 ,蛹的存活率最低 ;在选择性强的白花架豆上则表现为卵 -蛹的历期最短 ,幼虫存活率最高 ,蛹重最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受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主要化学物质变化对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 种群变动的影响,本研究以受思茅松毛虫危害程度不间(轻度、中度和重度)的马尾松针叶喂养思茅松毛虫幼虫,测定思茅松毛虫饲养种群的特征参数和小同受害程度马尾松针叶营养物质与次生物质含量,用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植株受害程度加重,针叶黄酮含量增加,可溶性糖、蛋白质、多糖含量减少,各龄幼虫平均历期延长、死亡率升高.单宁和总酚含最的变化与各龄幼虫平均历期、死亡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2)除6龄幼虫外,其他各龄幼虫的平均历期、死亡率均与松针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有直接的和综合的相关性;(3)随受害程度加重,7龄幼虫体重、幼虫平均取食量、蛹重、化蛹率、雌性比、每雌生殖力减小.单宁、总酚含量的变化对7龄幼虫体重、幼虫平均取食量、蛹重、幼虫平均死亡率、化蛹率、雌性比、每雌生殖力都没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松针营养和次生物质含量对思茅松毛虫种群参数有重要影响,其重要性依次为可溶性糖>蛋白质>多糖>黄酮,单宁和总酚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不同食料对亚洲玉米螟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食料对亚洲玉米螟的发育、存活、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显著。取食玉米雌穗的幼虫发育快、历期短,取食棉花茎秆的幼虫发育慢、历期长。无论是2代还是3代,均表现为食玉米雌穗的幼虫滞育率高.食棉铃和棉茎的滞育率低。饲以玉米雌穗的种群世代存活率最高,棉铃次之,棉茎最低;以玉米雌穗、棉铃与棉茎为食料的种群趋势指数依次为42.28、25.77和0.64。影响第三代玉米螟种群增长的主要虫期是第二代5龄幼虫的滞育或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7.
黑广肩步甲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述了黑广肩步甲CalosomamaximocicziMorawitz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在山东栖霞地区,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5月中旬至9月末发生,8月产卵。卵期平均为5d;幼虫共3龄,历期分别为5~6d,4~5d,5~6d;预蛹期约为25d;蛹期为24~27d。成、幼虫以多种鳞翅目幼虫为食。  相似文献   

8.
不同龄期幼虫饥饿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白蛾低龄(2龄)幼虫短时间的饥饿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不明显;美国白蛾中龄(4龄)幼虫饥饿2,4,6d使美国白蛾的历期相应增长,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都相应降低,交配率与对照之间没有差异;老熟(6龄)幼虫短时间饥饿(4d)的存活率、羽化率、交配率、产卵量都稍有下降;长时间饥饿(12d)的老熟幼虫有70%左右因饥饿而提前化蛹,提前化蛹的蛹体外没有薄茧的包裹。提前化蛹的美国白蛾的羽化率、交配率均非常低,产卵量很少。  相似文献   

9.
周蕊  陈力 《昆虫知识》2006,43(3):389-391
在30℃下,研究了饲养密度对洋虫Palembus dermestoides(Fairmaire)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用Weibull频数分布函数探讨了饲养密度对洋虫幼虫存活率的变动影响。结果表明:饲养密度对幼虫存活率影响明显,存活曲线均属于Ⅰ型;但对幼虫体重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饲养密度以0.51~1.53头/cm2为宜,密度过低或过高都使幼虫存活率下降、历期延长,在低密度下幼虫化蛹后的蛹较重,更适合种群的繁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黑广肩步甲Calosoma maximociczi Morawitz各虫态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在山东地区,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5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发生,6月初开始产卵,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66℃,有效积温41.7日度,在25℃下卵期平均为3.69±0.25d;幼虫共3龄,历期分别为3d~5d、4d~5d;平均气温28℃下,预蛹期约为8d~14d,蛹期为10d~15d.成、幼虫以多种鳞翅目幼虫为食.  相似文献   

11.
孙君帅  黄寿山 《生态学报》2010,30(6):1494-1499
为评价幼虫寄生蜂马尼拉陡胸茧蜂对甜菜夜蛾的控害潜能,编制了寄主和寄生蜂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测定了马尼拉陡胸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年龄特征生命表参数为:净生殖力(种群趋势指数)R0(I)=122.0172,内禀增长率rm=0.1522,世代平均历期T=40.8556(d),周限增长率λ=1.1644;马尼拉陡胸茧蜂寄生甜菜夜蛾幼虫的生殖力表参数为:R0(I)=20.2479,rm=0.3045,T=9.8788,λ=1.3559。马尼拉陡胸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a=0.8952,Th=0.0205,Namax=48.78(头)。通过生命表参数比较和功能反应模型分析,可见马尼拉陡胸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寄生能力强,繁殖速率高,对甜菜夜蛾种群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从世代平均历期T的比较可知,在甜菜夜蛾繁殖1代的时间内,马尼拉陡胸茧蜂可以繁殖4个世代,在时间上天敌对害虫的发生是"超前的"而不是"跟随的"。因此在放蜂技术上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潜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受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主要化学物质变化对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种群变动的影响, 本研究以受思茅松毛虫危害程度不同(轻度、 中度和重度)的马尾松针叶喂养思茅松毛虫幼虫, 测定思茅松毛虫饲养种群的特征参数和不同受害程度马尾松针叶营养物质与次生物质含量, 用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随植株受害程度加重, 针叶黄酮含量增加, 可溶性糖、 蛋白质、 多糖含量减少, 各龄幼虫平均历期延长、 死亡率升高。单宁和总酚含量的变化与各龄幼虫平均历期、 死亡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2)除6龄幼虫外, 其他各龄幼虫的平均历期、 死亡率均与松针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有直接的和综合的相关性; (3)随受害程度加重, 7龄幼虫体重、 幼虫平均取食量、 蛹重、 化蛹率、 雌性比、 每雌生殖力减小。单宁、 总酚含量的变化对7龄幼虫体重、 幼虫平均取食量、 蛹重、 幼虫平均死亡率、 化蛹率、 雌性比、 每雌生殖力都没有显著影响。总体上, 松针营养和次生物质含量对思茅松毛虫种群参数有重要影响, 其重要性依次为可溶性糖>蛋白质>多糖>黄酮, 单宁和总酚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黑紫蛱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紫蛱蝶Sasainia funebris(Leech)一年发生1代,11月份以四龄幼虫在寄主植物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眠起.6月化蛹,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各虫态历期:卵6.5—7天,幼虫共6龄,计300天左右,蛹12—13天,成虫10—13天。同时,还记述了该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天敌情况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食卵自相残杀现象常见于瓢虫中,业已明确取食同胞卵对于初孵瓢虫至关重要,但取食非同胞卵的营养价值是否高于蚜虫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在幼虫期除取食蚜虫外兼捕食非同胞卵是否影响其雌成虫的生殖表现。【方法】在异色瓢虫幼虫期设置3个饲喂处理,即仅饲喂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对照)、除饲喂蚜虫外还分别给各龄幼虫饲喂少量非同胞卵(分散食卵)以及除饲喂蚜虫外仅给高龄幼虫饲喂较多非同胞卵(集中食卵)等,观察雌成虫体型大小、产卵前期、连续10 d的逐日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形态和生殖特性。【结果】饲喂处理对瓢虫雌成虫体型大小无显著影响,对照、分散食卵和集中食卵3种饲喂处理下的雌成虫身体体积分别为92.30,89.73和93.98 mm~3;饲喂处理对雌成虫产卵前期也无显著影响,3种饲喂处理下雌成虫产卵前期分别为7.50,7.74和7.70 d;但饲喂处理对雌虫生殖力具有显著影响,分散食卵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羽化后10 d分散食卵和对照下累计产卵量分别为185和205粒,但集中食卵(88粒)比对照或分散食卵的产卵量显著降低;饲喂处理对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对照、分散食卵和集中食卵3种饲喂处理下的卵孵化率分别为63.10%,72.58%和66.61%。【结论】结果说明,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偶尔取食非同胞卵不影响其成虫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但高龄幼虫捕食较多非同胞卵可降低其雌成虫的生殖力。  相似文献   

15.
琥珀蚕Antheraea assamensis Helfer,1837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柞蚕属(Antheraea)昆虫,利用其茧缫制的琥珀蚕丝,具有金黄色光泽,产量少,价格极其昂贵,现今只有印度从事琥珀蚕丝的研究及生产工作。本文通过野外考察,收集资源进行室内饲养,记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琥珀蚕在云南西双版纳1年发生34代,喜高温多湿,喜食天竺桂、香樟、假柿木姜子等多种樟科植物,以蛹越冬。成虫首次出现在3月上中旬,第3代出现在9月底10月初。室内饲养244代,喜高温多湿,喜食天竺桂、香樟、假柿木姜子等多种樟科植物,以蛹越冬。成虫首次出现在3月上中旬,第3代出现在9月底10月初。室内饲养2428℃,80%28℃,80%95%条件下,卵期895%条件下,卵期812 d,幼虫4眠5个龄期,历期2412 d,幼虫4眠5个龄期,历期2435 d,蛹期1835 d,蛹期1830 d,成虫430 d,成虫412 d。  相似文献   

16.
石吉朝 《昆虫知识》1993,30(3):132-134
<正>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is(Walker)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县一年发生3~4代,第三代部分幼虫滞育越冬,形成局部的下一世代。目前对三化螟成虫发生期的中短期预测多采用分龄分级推算法,即根据田间调查幼虫、蛹发育进度(分龄、分级),统计各龄、级虫数占调查总虫数的百分率,然后从最高发育期(蛹壳)向下依次逐级(龄)累加百分率,以调查日期加上累加百分率达16%、50%、84%的蛹级(或虫龄)的相应历期(不足部分从下级蛹或虫龄取出补足),推算出成虫羽化始盛、高峰和盛末期。这种预测方法,是以当代幼虫全部能转化为蛹并羽化为依据的。在本地,用此法预测越冬代及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不同因子对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离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广星  孔繁瑶 《动物学报》1990,36(2):130-135
本文研究了二氧化碳、温度、犊血清和鸡胚提取物等对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O.columbianum)感染性幼虫(L_3)发育至第四期幼虫(L_4)的影响;对培养前后虫体的形态学(着重在头部、口、排泄系统、肠和尾部)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18.
烟青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围食膜的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塔  蔡秀玉 《昆虫学报》1992,35(1):123-124
昆虫的围食膜是衬在昆虫中肠内一种网状的结构,它可充作虫体抵御外来病原侵染的一道屏障。关于鳞翅目昆虫幼虫感染了昆虫病毒后围食膜的病变问题,国内外鲜有报道。尤锡镇和康慧娟(1985)曾以实验证明家蚕围食膜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有灭活作用,而且认为核型多角体病毒不能侵染和破坏围食膜。Derksen和Granados(1988)则证明染病幼虫的围食膜因不同杆状病毒(包括两种核型多角体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幼虫耐饥力及饥饿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力的影响.选取初孵幼虫(幼虫孵化1 h内)、2、4、6、8和10日龄的幼虫进行饥饿处理,测定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分析其耐饥力;进一步选取8日龄幼虫分别饥饿1、2、3和4d后再复食,分别统计和分析饥饿胁...  相似文献   

20.
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其寄主范围广,尤其对城市园林树种威胁严重。本研究测定了小线角木蠹蛾幼虫分别取食3种喜食寄主(洋白蜡、银杏和国槐)和4种普通寄主(旱柳、栾树、香椿、毛桃)后的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和消化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β-1,4-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寄主对小线角木蠹蛾幼虫的消化酶和解毒酶都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取食普通寄主的幼虫3种解毒酶的平均活性(P450、GST和CarE酶活性分别为21.12、4876.86、0.035μmoL/min/mg protein)均高于取食喜食寄主的幼虫(P450、GST和CarE酶活性分别为15.87、3760.55、0.027μmoL/min/mg protein),且普通寄主的平均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更高(普通寄主总酚、类黄酮和单宁含量分别为173.10、110.07、88.77 mg/g,喜食寄主为105.22、14.05、55.74 mg/g);而取食普通寄主与喜食寄主的幼虫EG和CBH酶活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仅取食普通寄主的幼虫β-葡糖苷酶活性和木聚糖酶活性略高于取食喜食寄主的幼虫,幼虫的消化酶活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和寄主营养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未在普通寄主和喜食寄主中表现出明显趋势。因此本研究认为小线角木蠹蛾的寄主适应性与寄主次生代谢物质(总酚、类黄酮和单宁)含量的关联性更强,而与营养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