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鹤  黄宝琦  王娜 《古生物学报》2017,56(2):238-248
南海北部陆坡较高的沉积速率,为研究亚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提供了绝佳的材料。本次研究对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20°08.52′N,115°49.84′E,水深903m)0—35.21m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属种进行统计,运用沉积物粗组分、底栖有孔虫丰度、特定环境下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含量(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Uvigernia,Bulimina,Chilostomella oolina和Globobulimina pacifica)及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BFAR)等指标综合研究MIS7期(约24.3万年)以来的南海北部初级生产力和中层水海水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该站位自MIS7期以来表层海水的营养总体呈现间冰期高、冰期低的特点,而底层水的溶解氧含量在间冰期低、冰期高,这可能受到东亚季风冬季风带来营养元素的影响。该站位水深903m,处于南海中层过渡带,本次研究的结果反映了南海北部中层水MIS7期以来营养与溶解氧含量特征。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近岸沉积物中的有孔虫特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海南岛近岸7-170 m水深、180个站位沉积物表层样的有孔虫分析表明,研究区浮游有孔虫类型较少、共发现浮游有孔虫19种,单个站位最多含有浮游有孔虫16种,而且浮游有孔虫含量(丰度)亦较低.底栖有孔虫则较为丰富,仅在较粗砂中底栖有孔虫丰度相对较低.常见近40多个底栖有孔虫属种,多数样品中以含有螺旋式与平旋式玻璃质底栖有孔虫为主,少数样品以胶结壳、列式玻璃质壳或大型底栖有孔虫为优势特征.本研究在详细阐述了底栖有孔虫主要特征属种的基础上进行了有孔虫分区,从而揭示其所包含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3.
底栖有孔虫群落及其地球化学组成是海底冷泉区发育的重要指示标志之一。对南海北部东沙西南海域4个含碳酸盐结核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底栖有孔虫群落分析,以探讨该区底栖有孔虫对冷泉活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底栖有孔虫群落组合总体具有玻璃壳含量高、胶结壳含量低的特征,主要属种以Cibicides pseudoungerianus,Globocassidulina subglobosa为主,其次Discanomalina semipunctata,Gyroidina soldani,Lenticulina orbicularis和Cibicides lobatulus也有较高含量。该区底栖有孔虫群落组成与邻近正常沉积区有显著差异,总体上含碳酸盐结核区底栖有孔虫以玻璃壳表生种为主,而正常沉积区的胶结壳和内生种则相对有较高含量。Cibicides属底栖有孔虫和D.semipunctata通常附生于蠕虫管壁、珊瑚枝或碳酸盐结核表面,它们在东沙西南区域大量出现可能与该区硬底质沉积密切相关。我们提出D.semipunctata可作为南海北部硬底质类型冷泉活动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北部湾中部海域水深2.4m到61m、共计18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浮游有孔虫丰度非常低,种类也较稀少,仅在南侧水深较大的少数站位有发现,且含量不超过5%;而底栖有孔虫则较丰富,多数样品中以含有螺旋式与平旋式的玻璃质壳类型为主,暖水或大型底栖有孔虫分子常见。和其它海区相较而言,该海域底栖有孔虫中胶结壳类含量偏高,可能与沉积物底质颗粒较粗及海水盐度较低有关。该研究详细报道了底栖有孔虫主要属种在北部湾的分布特征。与海洋环境对比显示,水深和沉积物底质类型是影响这些属种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湾外温暖水团则是控制暖水种分子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渤海莱州湾海域24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群落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常见的底栖有孔虫42种。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主要以玻璃质壳为主(平均丰度达70.9%),瓷质壳含量次之,胶结壳含量最低;玻璃质壳占有孔虫全群的百分含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从黄河口向外海方向,有孔虫分异度和丰度都逐渐增大。该海域底栖有孔虫平面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盐度和底质沉积物类型,大体可分为两个组合分区,I区为Ammonia beccarii-Quinqueloculina spp.组合,代表盐度较低的近岸海陆过渡浅水环境;II区为Cribrononionsub-incertum-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组合,代表盐度较高的远岸内陆架环境。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野鹿荡DF20钻孔21 m长沉积物岩芯开展了详细微体古生物学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仅在下部部分层位少见,含丰富的底栖有孔虫化石。研究共识别出47属66种底栖有孔虫,尤其以Ammonia beccarii var.,Cribrononion vitreum,Cribrononion subincertum,Elphidium advenum,Pseudononionella variabilis,Stomoloculina multangula,Elphidium magellanicum,Pararotalia nipponica,Elphidium hispidulum和Ammonia compressiuscula等近岸和内陆架浅水分子高含量为主。其中Ammonia beccarii var.最高达87.5%,平均含量超过50%。结合钻孔底部沉积物中贝壳的初步测年资料,该钻孔底栖有孔虫组成和变化揭示了野鹿荡地区近七千年来沉积环境存在一个由相对较深的近岸浅水海洋环境向海陆过渡相半咸水环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南黄海西北陆架边缘的30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底栖有孔虫数据,与相应站位的水深、底层水温、盐度、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含量等环境参数作了分析研究。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有孔虫种群分布与水深、夏季底层水温(Ts)和冬季底层水盐度(Sw)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数值对应关系。利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WA-PLS)建立了底栖有孔虫数据与上述环境因子之间的数值转换函数。水深、Ts与Sw转换函数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是10.8%、11.5%和12.5%,与利用其他指标建立的此类转换函数水平(8%—20%)相当。利用此类统计建模方法建立近岸底栖有孔虫分布与浅海环境因子之间的数值关系是一项新的尝试,结果表明在我国近海底层水体古环境研究中底栖有孔虫转换函数是一种具有一定潜力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舟山港区4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底栖有孔虫33属60种。研究海域各站位均发现浮游有孔虫壳体,个体细小、属种单一,未发现活体个体。研究海域底栖有孔虫组合以玻璃质壳为主,平均含量86.71%,有孔虫丰度均值为1 676枚/50克,总体有孔虫组合为Ammonia beccarii vars.-A.maruhasii-Epistominella naraensis。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大个体有孔虫(Ammonia beccarii vars.等)与小个体有孔虫(Epistominella naraensis)分布与潮流搬运呈密切相关关系,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搬运机制。与前人研究相比,研究海域有孔虫组合呈现以下变化:(1)胶结质壳有孔虫含量增加,个别站位出现15.89%的高值;(2)出现耐污染属种;(3)环境敏感属种畸形比例增加。研究表明,沉积搬运作用和环境参数变化是影响研究区有孔虫组合的重要因素,为有孔虫作为环境指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西藏岗巴白垩纪中期微体生物群与古海洋事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中期沉积了一大套深灰色至黑色的泥页岩。其中的微体化石组合反映当时古海洋发生了重要变革。据有孔虫丰度与分异度、浮游有孔虫与底栖有孔虫比率及具旋脊与不具旋脊浮游有孔虫比率的研究,认为西藏南部赛诺曼晚期R.cushmani带上部海洋水体开始发生含氧量的变化,在W.archaeocretacea带下部缺氧事件最盛,土仑期开始环境逐步恢复正常,这与全球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主要海区水体缺氧是一致的。化石组合变化显示出与岩性韵律基本一致的14个周期。生物组合的周期性变化受气候旋回的影响,可能受米兰柯维奇周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对台湾海峡西北部平潭岛海域33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底栖有孔虫丰度、分异度变化较大,所出现的属种类型以玻璃质壳体为主,其次为瓷质壳,胶结壳最少。底栖有孔虫分布受水深、盐度、底质类型、底流和沿岸上升流等因素共同影响。应用‘PAST’软件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底栖有孔虫可划分为四个组合:组合Ⅰ(Hanzawaia-Pseudorotalia-Bolivina)主要分布于水深大于20m的深水区,受水深和底流影响明显;组合Ⅱ(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spp.)主要分布于近岸浅水环境;组合Ⅲ(Quinqueloculina-Ammonia annectens-Spiroloculina)主要分布于海湾内高盐度区,推测受到沿岸上升流影响;组合Ⅳ(Elphidium advenum-Ammonia annectens)分布于组合Ⅰ与组合Ⅲ之间的局部区域,可能受浙闽沿岸流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L2-X井中新世地层沉积连续,含丰富的有孔虫化石,是研究区较为典型的中新统钻井剖面之一。在L2-X井1 490~2 640 m井段内分析有孔虫岩屑样品127个,共鉴定有孔虫71属110种,其中浮游有孔虫12属37种,底栖有孔虫59属73种。根据浮游有孔虫标志种,在中新世地层中共识别出10个有孔虫化石带或联合化石带。依据有孔虫分异度、丰度及组合特征,对早中新世—中中新世的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井段2 565~2 640 m(下中新统下部),受白云运动影响,为浅水大陆架向深水大陆坡过渡的沉积环境,之后开始稳定地接受深水大陆坡沉积;井段2 050~2 040 m(N8b亚带,中中新统下部),浮游有孔虫的含量急剧降低,这表明L2-X井在该时期可能发生了一次快速沉降,水体进一步加深;井深1 680 m之上(N13带,中中新统上部),浮游有孔虫的百分含量升高、玻璃质底栖有孔虫逐渐占据优势,底栖深水种逐渐消失,指示了在该界面之上,L2-X井的水体逐渐变浅,由深水大陆坡逐渐向浅海外陆架沉积环境转变。L2-X井识别出的胶结质壳有孔虫,形态类型以M4a和M4b占主导地位,可用于指示...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利用多元分析技术对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调查期间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5种,平均密度为406个/m2。大型底栖动物数量空间变化明显,呈现从近岸到外海降低的变化特征。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向前引入法对环境因子进行逐步筛选,Monte Carlo置换检验结果显示,水深、无机氮和溶解氧是影响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古新世与始新世界线(P/E)事件中底栖大有孔虫的绝灭(BEE)以及演替(LFT)在古近纪底栖大有孔虫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有良好的海相界线地层,在宗浦Ⅱ剖面中,对底栖大有孔虫动物群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全球界线事件对该地区造成明显影响。在界线附近,底栖大有孔虫出现大量灭绝,总灭绝率达71%,界线之上开始出现复苏,底栖大有孔虫的新生率为72%。事件过后,底栖大有孔虫SBZ4动物群被SBZ5-SBZ13动物群代替,以古新统宗浦组的Miscellanea miscella,Lockhartia hai mei,Glomalveolinapri maeva的灭绝和Operculina属的消失及始新统遮普惹组Nummulites willcox,Alveolina ellipsoidalis和Orbi-tolites complanatus出现为特征。在古新世界线顶部,碳稳定同位素值出现明显负偏,峰值为-7.9‰,与全球同一时期碳稳定同位素事件表现一致;氧稳定同位素表现则与全球事件不太相同,这可能是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有孔虫是海洋环境中一种重要的原生动物,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潟湖作为海陆交互连接带,生境梯度明显,但目前学术界对此类水体中有孔虫种群的研究报道有限。本文以中国典型潟湖广东省汕尾市品清湖为例,于2021年至2022年间系统调查了该湖不同区域20个采样点的水环境参数(水深、盐度和pH值等)、沉积物的环境特征(粒度和污染物含量等)及有孔虫的群落组成。结果显示品清湖现今水质大部分均为四类或劣四类,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超标严重;重金属Cu、Zn和Hg浓度相对较高,部分区域浓度达到二类标准。该湖表层沉积物中共鉴定出底栖有孔虫15属35种,以玻璃质壳(Hyaline)为主,瓷质壳(Porcelaneous)次之,胶结质(Agglutinated)含量最低,优势属种为Ammonia aomoriensis, Elphidium advenum, Elphidium hispidulum和Spiroloculina laevigata,丰度及分异度呈现西部入海口高,东部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品清湖有孔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和水体Cu浓度,分别解释了34.2%和14.9%的有孔虫群落信息。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底栖有孔虫壳体的微量元素含量在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Mg/Ca、Sr/Ca、B/Ca、Cd/Ca等是反演古海洋环境要素的有效指标。但是,有孔虫属种间、个体间甚至个体内部的壳体微量元素受到"生命效应"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测试手段等因素,也会影响元素含量的测试结果。这些差异是有孔虫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严重制约着元素指标的校准和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底栖有孔虫壳体主要微量元素指标的研究进展,首次系统地归纳了不同类群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并结合有孔虫个体间以及个体内的差异信息,理清了元素指标的主要功能和关键问题,概述和分析了"生命效应"对元素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浙江岸外东海内陆架MD06-3040柱状样完整保存有10.6 cal.kaPB以来的全新世沉积记录,采取257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有孔虫和介形虫定量分析.依据丰度上的优势成分和特征种的分布,识别出6个底栖有孔虫组合和4个介形虫组合.应用属种组合和不同生态(表生/内生、内陆架/中-内陆架、暖水)种的丰度,探讨了研究区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迁.分析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全新世早期海面快速上升,沉积环境由滨岸内陆架(10.6-9.8Cal.kaBP)、内陆架外缘(9.8-7.8 cal.kaBP)转变至中陆架内侧并达全新世最高海面(7.8-3.4 Cal.kaBP).台湾暖流在8.O Cal. kaBP起开始发育,并在5.7-2.8和0.7-O cal.kaBP二个时期派生出明显的上升流.台湾暖流及其所派生的上升流是造成东海陆架泥质快速沉积的最主要原因.依据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bulloides的丰度变化,推测浙闽沿岸流在4.9-3.2 Cal.kaBP时期最为强盛.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部岗巴地区Cenomanian-Turonian界线附近发生过一次与大洋缺氧事件有关的集群灭绝事件。其后,随着海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逐渐增加,海洋中微体古生物,尤其是有孔虫逐渐得到了恢复以至繁盛。从Turonian早期至Santonian晚期,有孔虫动物群的复苏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残存期,复苏期及辐射期,其复苏的型式为渐变式复苏。  相似文献   

18.
西藏聂拉木地区侏罗纪有孔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西藏聂拉木地区侏罗纪有孔虫15属33种,描述其中17种,包括3个新种。该区有孔虫组合特征由早侏罗世的底栖大有孔虫与小有孔虫混生类型过渡为晚侏罗世的底栖小有孔虫组合。生物及岩相分析说明本区侏罗纪处于一个海侵阶段,这与全球海平面升降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对南海东沙海域DH-CL5PC岩心开展了碳酸钙含量、钙质生物壳体保存状况,有孔虫群落结构组成及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发现该岩心MIS 3期碳酸钙含量极低、5个层位钙质生物壳体出现显著溶解现象。发生溶解层位各门类钙质生物化石丰度显著降低,底栖有孔虫与浮游有孔虫丰度比例(底栖/浮游)大于1,有孔虫壳体化学溶蚀特征明显。分析其原因认为,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及潜在的钙质生物溶解作用共同导致了该岩心的碳酸钙含量极低,而甲烷的有氧氧化过程所形成的偏酸性环境可能是导致钙质生物壳体发生显著溶解的主要原因。根据有孔虫群落结构和钙质生物化石保存状况的差异性,推测DH-CL5PC岩心所在区域MIS 3期以来至少经历过5次甲烷渗漏至海底附近低氧或富氧区域的过程,而各期次甲烷渗漏的强度可能有所差异。钙质生物壳体溶解现象结合其他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演地质历史时期甲烷渗漏过程和强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沙群岛西科1井上新世有孔虫及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西沙群岛西科1井上新世有孔虫较发育,其中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pp.,Orbulina universa,Globorotalia menardii和Globorotalia sp.等较丰富;Dentoglobigerina altispira,Globigerinoides quadrilobatus和Gs.trilobus等丰度较低。底栖有孔虫以大型底栖类占绝对优势,其中Amphistegina lessonii,Amphistegina madagascariensis和A.radiata等含量较高;Calcarina hispida,Cycloclypeus pillaria,Operculina bartschi和Operculina sp.等较常见;Amphistegina sp.,Anomalinoides globulosus,Cycloclypeus carpenteri,Cycloclypeus sp.,Heterostegina(Vlerkina) sp.,Homotrema sp.,Marginopora vertebralis和Planorbulinella larvata等稀少出现。小底栖类型出现少量小粟虫类和串珠虫类。根据有孔虫丰度、分异度、浮游有孔虫与底栖有孔虫比例以及环境指示类型的丰度变化,结合珊瑚、钙藻和钙质超微等化石分布特征,对上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可分为3个演化阶段:374.95~304.25 m为礁前斜坡,303.14~288.91 m为礁顶,287.47~231.86 m为礁前斜坡。通过对结壳状有孔虫形态的分析,探讨了此类有孔虫在生物礁建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