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海南乐东洪帽剖面鹿母湾组孢粉化石,共计26属60种,其中苔藓类植物孢子1属3种,蕨类植物孢子18属30种,裸子植物花粉7属27种,组成以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 porites-Ephedripites-Exe-sipollenites为特征的孢粉组合.依据组合中主要分子和重要分子地质时限的讨论以及与相关孢粉组合进行比较,将洪帽剖面鹿母湾组的地质时代归为Aptian期-早Albian期. 相似文献
2.
广西百色盆地早第三纪沟鞭藻和疑源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初步研究了百色盆地那读组的沟鞭藻和疑源类,描述了11属25种,其中1新属、4新种、1新变种和2新组合种。根据藻类化石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了4个组合。较详细地讨论了其沉积环境(淡水湖相沉积),并认为它所代表的地质时代为早第三纪中晚期,即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可能以渐新世为主。 相似文献
3.
长城系串岭沟组球形疑源类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天津蓟县古元古代长城系串岭沟组页岩中保存有丰富的球形疑源类化石。本文对这一微化石组合进行了光学生物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以往一些被作为属征的结构,如,膜壳壁的厚薄、网状纹饰和褶皱等,很可能是生物降解和成岩作用的结果。因此,以前描述的10个不同属的球形疑源类的系统分类有待于重新研究和厘定,也许把它们都归入光面球藻属Leiosphaeridia更合适。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球形疑源类壁的超微结构一致,都分为三层,中间层为电子密度低的较厚层,内层和外层为电子密度高的较薄层。这一特征与现生绿藻非常类似而与蓝藻包鞘明显不同,表明串岭沟组的球形疑源类可能与绿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疆大湾沟晚奥陶世疑源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大湾沟剖面晚奥陶世地层发现保存良好的疑源类组合。该组合包括17属27种,以棘刺类(特别是Baltisphaeridium)占优势;其次为梭形类,以Navifusa为代表。大湾沟疑源类组合与世界其它地区同期组合对比表明,在晚奥陶世时疑源类古生物地理分区性减弱,不及早—中奥陶世明显。该组合中有13个种仅分布于“Caradoc”—“Ashgill”期,地理分布广泛,因而颇具生物地层学潜力。 相似文献
5.
黔东早—中寒武世凯里组疑源类组合及其界线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台江八郎和丹寨两条剖面凯里组中疑源类化石的分析,研究,台江剖面产疑源类化石有17属35各(12未定种),其中以Leiosphaeridia,Synsphareidium,Cymatiosphaera,Pterospermella最为丰富,可划分为3个组合,即Cymatiosphaera cf.cristata-Fimbriaglomerella memebrancea组合,Cristallinium-Micrhystridium-Pterospermella组合和Dictyotidium-Granomarginata组合,丹寨平寨剖面凯里组所产疑源类化石有:13属21种(5未定种),同样划分为3个组合,即Leiosphaeridia-Tasmanites组合,Retisphaeridium-Micrhystridium tentatium组合和Baltisphaeridium-Bubomorpha hunjiangensis组合,本文对两条剖面中的凝源类化石的组成,相对含量做了详细的统计,发现在八郎剖面9-2层和平寨剖面3层疑源类的丰度,分异度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由早寒武世向中寒武世疑源类组合面貌的转变,这一疑源类转变层位正好是与三叶虫划分的中,下寒武统界线的层位位置相一致,这充分表明疑源类化石可作为划分中,下寒武统的极有价值的微体生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6.
贵州桐梓奥陶系十字铺组疑源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贵州桐锌红花园Llanvirn期十字铺组产出保存良好的疑源类,可以和国内外,外同期疑源类组合进行对比。十字铺组凝源类的丰富和多样性表明其沉积环境应为正常浅海相。Arbusculidi-um,Coryphidium和Striatotheca等典型分子的出现,表明Llanvirn期扬子地台属于环冈瓦纳疑源类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7.
《古生物学报》2016,(1)
通过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渐新世—上新世3个钻井剖面412个沟鞭藻样品的系统分析,发现了较丰富的沟鞭藻化石。根据沟鞭藻化石丰度、分异度变化以及特征性的环境指示种,对琼东南盆地渐新世至上新世的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研究区从早渐新世早期海水开始入侵,至早渐新世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一直持续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沟鞭藻化石数量和种类明显出现低谷,发生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海退;中中新世至晚中新世,沟鞭藻化石较丰富,丰度和分异度增加,海水明显比早中新世沉积时期加深;早上新世早期,指示海侵的化石属种较丰富,反映了温暖浅海的沉积环境;早上新世晚期,指示一种开阔的海洋环境,水体较深;晚上新世早期,沟鞭藻化石属种面貌反映了热带浅海环境,但水体可能比早上新世晚期沉积时要浅;晚上新世晚期,指示海侵的沟鞭藻化石属种达到最繁盛时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自下而上可分4个岩性段:第1段为1.5-5m具帐篷和板裂构造的"盖帽白云岩";第2段是90-120m白云质灰岩夹黑色页岩,富含燧石结核;第3段为40-70m的白云岩夹燧石层和燧石结核;第4段10-20m为黑色碳质页岩夹碳酸盐岩透镜体.根据对该区九龙湾、王丰岗、田家园子、九曲脑、晓峰河、樟村坪等多条陡山沱组剖面的重新调查,确认第2和第3段分别含有不同的疑源类组合,二者被之间出现的δ13C负漂移(EN2)所分隔.下组合以Tianzhushania和高分异的具刺疑源类出现为特征.上组合与下组合的区别是:(1)Tianzhushania绝迹;(2)出现大量表面光滑,介于90-150μm的球状膜壳;(3)高分异的具刺疑源类既包括下伏上延的种类,又含有首次出现的新类型;(4)还出现可能为单细胞原生动物的微化石;(5)管状化石震旦圆圆茎(Sinocyclocylicus guizhouensis)首现. 相似文献
9.
在湖北宜昌秭归青林口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二段燧石结核中发现大量微体化石,其中包括大型带刺疑源类8属9种(含1个未定种):Appendisphaera?hemisphaerica,A.magnifica,Dicrospinasphaera zhangii,Eotylotopalla dactylos,Mengeosphaera chadianensis,Taedigerasphaera lappacea,Tanariumsp.,Tianzhushania spinosa,以及Variomargosphaeridium lithoschum。同时在宜昌秭归金瓜墩剖面陡山沱组二段发现一些新的具刺疑源类化石材料,结合过去的报道,总结该剖面陡山沱组二段的疑源类化石组成:共7属9种(含3个未定种和1个相似种),及1个不定种,包括Appendisphaera magnifica,Appendisphaera sp.,Dicrospinasphaera zhangii,Knollisphaeridiumsp.,Mengeosphaera chadianensis,Mengeosphaera sp.indet.,Tianzhushania spinosa,Variomargosphaeridium lithoschum,Weissiella cf.brevis,以及Weissiella sp.。在宜昌三斗坪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二段发现具刺疑源类Variomargosphaeridium lithoschum。这些化石材料丰富了对峡东地区陡山沱组二段具刺疑源类化石组成的认识,表明峡东地区陡山沱组具刺疑源类下组合与上组合在化石组成上的差别或许小于过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陕西宁强赵家坝组阿伦尼克期疑源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描述陕西宁强早奥陶世Arenig期赵家坝组的疑源类,根据Arbusculidium,Coryphidi-um和Striatotheca等典型分子,将其归入环冈瓦纳疑源类古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1.
湖北宜昌地区庙坡组是达瑞威尔阶/桑比阶界线附近的地层,该段地层产出分异度较高,丰度适中的疑源类组合。该组合包括16属,28种,其中7个未定命名种,可与国内、外同期疑源类组合进行对比。庙坡组疑源类组合既产出晚奥陶世特征分子,也产出阿伦尼格期(弗洛阶上部—达瑞威尔阶底部)的特征分子,显示出一定的过渡特色。组合以Baltisphaeridium(17%—52%),Leiosphaeridia(6%—78%)占优势;反映了其沉积环境为离岸较远的外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一些疑源类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湖北宜昌黄花场大湾组底部的疑源类有14属34种,其中9新种和8未定种,主要由下列4属Baltisphaeridium,Gorgonisphaeridium,Peteinosphaeridium及Veryhachium的分子组成,约占总类型的53.0%,其次为Leiosphaeria及Tectiheca两属的分子,约占14.7%。其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属早奥陶世Arenigian期。 相似文献
13.
贵州黄花冲下奥陶统湄潭组疑源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州黄花冲奥陶系湄潭组Azygograptus suecicus带疑源类组合研究表明,该组合可以与扬子区陕南、川东南、黔北、黔南、湘西、鄂西等地同期组合对比,并根据特征分子产出判别该组合应划归环冈瓦纳疑源类生物地理区。鄂西宜昌大湾组疑源类组合与黄花冲湄潭组疑源类组合的差异系环境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4.
15.
E.B.PESTCHEVITSKAYA 《古生物学报》2003,42(1):45-55
Horologinella属最初的定义包含小个体的和具特有的滴漏器形的微体化石.归到该属的不同类型可分成形态构造不同的两类:具板式和非板式类型,进一步证实了在Horologinella属的分类上颇混乱的情形.在本组合中,具板式类型极少见,与这类孢粉类型有关的形态学、地层分布及古环境特征的资料非常少见.文中描述了中西伯利亚北部阿纳巴尔湾早白垩世的H. anabarensis Pestchevitskaya的许多保存良好的标本,利用这些保存良好的标本可以研究Horologinella类型的详细板式形态.前、后腰区和顶区的反映板式及第一块顶板片的对应位置和反映纵沟的构造,说明Horologinella具板式的类型与膝沟藻目的沟鞭藻囊孢,尤其是与瑞提膝沟藻亚目的分子有很密切的关系.古生物学和孢粉学的资料显示H.anabarensis和有利于微体浮游植物组合发育的浅海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两种新的沟鞭藻囊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三、四段2各新的沟鞭藻类化石,即Nenjiangella granulata gen.et sp.nov.和Valensiella dictyophora sp.nov.。这两种代表较开阔的微咸水-淡水湖相沉积环境,是识别嫩江组三、四段的主要樗在地层划分对比与恢复古沉积环境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内一套以灰岩、白云岩夹岩溶角砾岩及砂泥岩为主并含石膏、盐岩的沉积地层,产丰富海相动物化石,时代属中三叠世早期。本文从重庆市统景镇雷口坡组3块样品中获得了大量微体植物化石,是该组微体植物化石的首次发现,对其生物群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组合中见有Aratrisporites granulatus,A.paraspinosus,Lundbladisporasp.和Taeniaesporites kraeuseli等常见于三叠纪的陆生植物孢粉以及海相疑源类Sulcusicystisechinatus,时代为中三叠世,与海相动物化石所示时代一致。后者或许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化石。 相似文献
18.
山西永济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着重报道了山西永济白草坪组(一般认为系中元古界上部相当于蓟县系的层位),以具刺疑源类为主的微化石群,计有4类6属15种,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组合,1亲近种,2未定种,新属是具细网状纹饰的复杂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 Yan gen.nov.,4新种是Shuiyousphaeridium membraniferum Yan sp.nov.,Dictyosphaera incrassate Yan sp.nov.,Foliomorpha stipuliferaYan sp.nov.,Manicosiphoninema shuiyouense Yan sp.nov.。本微化石群以球形疑源类为主体,以具刺疑源类的大量发育为特征,并伴生有推测是绿藻和褐藻的化石,其组合面貌与蓟县上前寒武系各组皆有明显区别,具有更高的进化程度,从生物地层标志推测白草坪组所在的汝阳群应归入震旦系。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可能是横裂甲藻的原始分子,它在地层对比和藻类进化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浙江江山晚奥陶世长坞组疑源类化石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所描术的长坞组凝源类轻度炭化,有较高的分异度,包含36属47种,4比较种,4未知种。其中两新种:Cymatiogalea jiangshanensis sp.nov.和Leiofusa crassa sp.nov.。确定了长坞组时代为晚奥陶世Ashgillian期,伴生的三叶虫、腕足类、腹足类及头足类化石也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0.
陕西宁强早志留世宁强组疑源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宁强早志留世宁强组中产有丰富的疑源类化石,其中大部分为西欧、北美同期地层中的常见分子。描述疑源类11属21种,包括2新种:Elektoriskos minutus sp.nov.和Palaeohystrichosphaeridium ningqiangense sp.no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