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南、藏北中侏罗世缅甸贝内部构造的研究及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缅甸贝内部构造及解剖学特征的研究和对比,对该属进行了修订和整理.发现过去置于该属中的90余种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理解的9个以上属的内容.经与相近属内部和外部特征的比较,对缅甸贝的起源和演化做了初步研究.提出该属在晚 Bajocian 期起源于 Formosarhynchia,早 Bathonian 期得到了爆发性的发展和辐射,并在中、晚 Bathonian 期朝3个方向演化.通过对该属时空分布、共生生物、群落结构、伴生沉积岩及介壳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综合分析,认为 Burmirhynchia-Holcothyris 群落主要生活于近岸浅水、含盐度偏低、水深可能小于 30m 的低能环境.  相似文献   

2.
青南、藏北中侏罗世缅甸贝内部构造的研究及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缅甸贝内部构造及解剖学特征的研究和对比,对该属进行了修订和整理.发现过去置于该属中的90余种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理解的9个以上属的内容.经与相近属内部和外部特征的比较,对缅甸贝的起源和演化做了初步研究.提出该属在晚 Bajocian 期起源于 Formosarhynchia,早 Bathonian 期得到了爆发性的发展和辐射,并在中、晚 Bathonian 期朝3个方向演化.通过对该属时空分布、共生生物、群落结构、伴生沉积岩及介壳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综合分析,认为 Burmirhynchia-Holcothyris 群落主要生活于近岸浅水、含盐度偏低、水深可能小于 30m 的低能环境.  相似文献   

3.
异珊瑚目在我国的分布及 Hexaphyllia 的微细构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异珊瑚目的分布异珊瑚目是个体细小、构造较简单、地质历程较短的一类珊瑚.对其分类位置,有关学者持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学者主张与四射珊瑚和六射珊瑚并列.自 McCoy 1849年在英国发现异珊瑚类化石以来,在世界各地陆续有所发现.据已有资料,如欧洲的英国、比利时、联邦德国、奥地利、苏联,亚洲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翼股蛤(Pteroperna)是 J.Morris 和 J.Lycett 于1853年建立,但该属的分类位置当时并不明确,仅仅在讨论中提到可能为 Pterinea的亚属。Cox(1940)讨论 Pteroperna 时则将其作为翼蛤科(Pteriidae)的属而沿用至今。笔者于1984年在唐古拉山雁石坪地区测制侏罗纪地层剖面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到许多隶属于 Pteroperna costatula 的标本,它们的壳饰特征、壳体形状和英国侏罗纪大鲕状灰岩(Great O(?)lite)中产出的同种标本几无差异。标本大多保存良好,特别是它们的壳层和其围岩在弱酸中可产生差异溶蚀,利用酸蚀法可得到许多暴露出铰系构造和软体印痕的标本,其中有一些反映出个体发育各个阶段的生长特  相似文献   

5.
Polygrapta一名是1946年Novojilov建立的叶肢介化石Estheria的一个亚属,属Limnadidae科,产自苏联哈坦加地区晚二叠世鞑靼阶米萨依拉帕组。主要特征是壳椭圆形一卵圆形,初生壳小,背缘直。壳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小点联接组成的单枝或分叉的射线状装饰,线脊间布满小点。共包括10个种。1954年Novojilov将Polygrapta改为属级,并建立Polygraptinae新亚科,包括Polygrapta,Pteriograpta,Cyclograpta,Rhombograpta和Opsipolygrapta五个属,隶属于Bairdestheriidae科。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组的 Buchia 化石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2年,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一队四分队马万昌、付磊等同志,在饶河县东安镇西部(插图1)出露的灰色粉砂质板岩、页岩中发现一些双壳类化石,并测制剖面,建立了东安镇组。因标本少,经顾知微教授等鉴定,仅2属5种。1983年,袁福盛等又进行了较详细的化石采集工作,获得了数量较多的双壳类化石标本,经笔者重新研究,化石以Buchia为主,共4属,计16种,其中包括2新种,1亲近种,2比较种,3未定种及2归属存疑的未定种。所定各种多  相似文献   

7.
Calymenesun granulosa Lu的背壳及接合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乃仁 《古生物学报》1993,32(5):587-595
描述了Calymenesun granulosa Lu的腹边缘及结合构造,并讨论了此种三叶虫的卷曲机制。认为当其卷曲完善时,尾“边缘“及部分胸肋纳入头颊下,以往描述了尾边缘的部分实际上是尾背结合沟所在位置。卷曲形式为半螺旋卷曲。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的珊瑚材料,由青海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晚古生代课题组,采于青海西部东昆仑山西段柴达木盆地的西南缘,即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巴克台沟,位东经92°50′,纬度36°80′处。这个珊瑚群全由单体类型组成,有Plerample-xus,Wannerophyllum、Lytvolasma、Lophophylli-dium,Timorphyllum及Stereostylus;它们保存在一套约130m厚的深灰色泥质、白云质灰岩  相似文献   

9.
张采繁(1982)在建立 Thinnfeldia orientalisZhang 一种时,既未作表皮特征描述,也未作详细讨论。本文根据几块保存完好的同种标本的研究,对其特征作了增订。标本系周志炎等于1977年在湖南衡阳县杉桥煤矿塘冲老井井下的下侏罗统观音滩组搭坝口段一层局部可采煤层顶板的灰色泥岩中采集的。同层产出的还有Clathropteris,Nilssonia,Ctenis 等化石,均因标本破碎,难以确定种名。角质层采用舒氏溶液浸解法处理后,制作薄片和扫描电镜样品进行观察。在研究 Thinnfeldia orientalis Zhang 的同  相似文献   

10.
张一勇 《古生物学报》1990,29(3):300-308
我国早第三纪早期沉积中具孔类花粉相当普遍,除榆科和桦科花粉占有显著位置外,胡桃科的具三孔花粉也很常见,这类花粉的鉴定和对它在孢粉地层学上的意义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笔者近年来在我国古新统和下始新统发现的一些与胡桃科Engelhardia类花粉相似、可归于Momipites Wodehouse,  相似文献   

11.
1982年夏,笔者在检查湘西凤凰山江千公坪剖面时,采获一批晚寒武世三叶虫化石,其中包括本文记述的新种Tamdaspis brevilimbus sp. nov。Tamdaspis最初见于苏联哈萨克,为(1977)所建。其后相继在我国新疆(张太荣,1981)和安徽(仇洪安等,1983)发现。最近在哈萨克又找到一些新材料(Apollonov et al.,1984)。安徽的材料,经钱义元、仇洪安鉴定,认为是一新属,命名为Psiloyuepingia Qian et Qiu,1983。Tamdaspis是一个比较特征的刺尾虫类(ceratopygids)三叶虫(尽管尾部缺乏侧刺)。  相似文献   

12.
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 Gu et Zhi 的叶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解剖研究所用的D-1标本是笔者于1984年5月在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二采区新开辟的运输巷侧壁砂岩中采到的,其层位经对比与田宝霖和张连武(1980)描述的水城汪家寨矿区综合地层柱中龙潭组下部第8分层的中部砂岩相当。该叶片沉积时受水流冲击,以中脉为对称轴向远轴侧对折成约20°角状(图版Ⅰ,图2)。  相似文献   

13.
一、笔石分布与特征1953年,穆恩之在研究辽宁太子河流域寒武纪和奥陶纪笔石时,将上寒武统凤山组燕州层顶部发现的笔石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寒武纪笔石带——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带(包括在三叶虫 Quadraticephalus 带中).1955年,他对此带笔石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包括辽宁辽阳五顶山的 Dictyonema  相似文献   

14.
前言对科达茎的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多的历史.初期仅仅是对次生木质部或木材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以后才开始认识到初生维管构造对科达茎分类的重要性,但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上,直至本世纪70年代以后才逐步开展对科达茎初生维管系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前言榆林、神木、府谷煤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1982至1983年本单位陕北中生代课题组对该煤田区开展了多方面的煤田地质工作.笔者在测制考考乌素沟剖面时于延安组第二段中部采得大量双壳纲化石,经鉴定为 Hunanella-Margaritifera (Qiyangia)动物群.计有5属21种,这个动物群在我国北方神木地区为首次发现,对于我国  相似文献   

16.
吴乃琴 《古生物学报》1992,31(3):346-349
对Brachyspira asperella Yu et Zhang的40个个体的测量统计表明,此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区分出3个生长阶段:幼年期壳体生长速度缓慢,壳形卵圆形,胎壳乳突状,壳口圆形;成年期生长迅速,壳高显著大于壳宽的增长率,壳形卵圆形-长卵圆形,壳口卵圆形;老年期生长速度缓慢,壳形长卵圆形,壳饰强烈。这3个生长期代表了此种的个体发育过程。研究化石腹足类种的个体发育过程不仅能了解这一类群的系统发生史、生物演化过程及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能提高物种研究程度,避免分类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椭圆楔叶(Sphenophyllum oblongifolium(Germ.et Kaulf.)Unger)是北半球石炭、二叠纪广泛分布的重要植物之一。它的叶为长楔形至长椭圆形,六枚组成一轮,呈三对型排列,上两对等大,向两侧伸展,下一对较小,沿轴下垂或斜伸;叶端平截,具细齿;叶脉二歧分叉,直达前缘齿内。这些特征是古植物学家所熟知的,并以此很容易与Sphenophyllum的其它各种相区别。自该种在我国正式描述(Halle,1927;斯行健,1934,1953,1954;Stockmans和Math-ieu,1939,1957;Asama,1970;黄本宏,1976,  相似文献   

18.
白垩纪双壳类Isodomella在藏北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世宣 《古生物学报》1992,31(4):377-394
产于西藏北部改则县川巴和麻米附近的1个双壳类动物群,包括 Isodomella choinbaensis sp. nov. 和 Caestocorbula (Parmicorbula) perlonga sp. nov. 等9种,时代为早白垩世 Valanginian 至早 Aptian 期.从 Isodomella 揭示出的铰齿看,它应归入 Corbiculidae 科;所共生的种类反映 Isodomella 为与正常海有密切联系的半咸水生活的种类.Isodomella 被认为是日本特有的属,在日本以外尚属首次发现.这个属的动物从日本到藏北的迁移路线,很可能是经我国台湾、南海,绕中南半岛折向西北,又经我国滇西、藏东到达藏北的.这个动物群与东特提斯北部边缘的动物群联系密切,说明川巴和麻米所在的拉萨地块当时已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对北祁山东段和鄂尔多斯西缘新材料的研究表明,甘肃景泰红水堡晚石炭世早期的杂羊齿属(Palaeoweichselia)与西欧的模式标本存在明显差异,遂另建一新属-Reticalethopteris gen.nov.。新属与Neuralethopteris是脉延羊齿类植物中分别代表网状叶脉和羽状叶脉的一对姐妹属。  相似文献   

20.
文中定为 Notoconularia damxungensis sp. nov. 的锥石标本系笔者之一于1985年参加中、英联合拉萨-格尔木地质构造考察期间采集的.化石产地在拉萨以北约100km的当雄县城东4km的查那拉,产出层位为旁多群上部.旁多群由李璞(1955)建立,以拉萨地区林周以北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