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白背飞虱和褐稻虱发生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低纬高原的复杂条件下,白背飞虱和褐稻虱的越冬虫源,其平面分布北界为北纬25°07′,垂直分布高限为海拔1480m。越冬临界温度白背飞虱为8.82℃,褐稻虱为9.27℃。冬春相对湿度在60%以上,干燥度在10以下,具有冬秧、冬早稻、春秧及再生稻和落粒自生苗存活的地区都能越冬。夏秋随西南(东南)气流方向迁飞,主害代从南向北梯向传递特点是:北纬23°以南为5、6月主害带区;北纬23~24°为6、7月主害带区;北纬24~25°为7、8月主害带区;北纬25°以北为8月主害带区。防治对策:一是分区治理,压低虫源;二是掌握对象田,狠治主害代。 相似文献
2.
南岭稻区褐稻虱、白背飞虱数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褐稻虱、白背飞虱是南岭稻区主要害虫。两种飞虱均属迁飞性害虫,为害虫源来自外地迁入。有关它们的数量预测国内未见报道,为此,南岭稻区迁飞性害虫科研协作组近年来开展了这一课题研究,试图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飞机网捕褐稻虱及白背飞虱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977—1978年我们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利用“运五型”飞机携带活动型捕虫装置在高空三期飞行的107个航段中,网捕到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稗飞虱Sogatella panicicola(Ishihara)、黑边黄脊飞虱Toya propinqua(Fieber)、白脊飞虱Unkanodes sapporona(Matsumura)、褐背飞虱Delphacodes sameshimai(Matsumura & Ishih- 相似文献
4.
野生稻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知识》1992,29(1):5-7
采用国际水稻所制定的《水稻系统评价标准》,对广西1400多份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筛选鉴定,明确了广西野生稻资源中的药用野生稻绝大多数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具有强的抗性,而普通野生稻则多为感虫。 相似文献
5.
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的识别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室内条件下信息化合物及稻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2种卵寄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无显著差异,各自的引诱比例(头数)分别为57.50%(23头)和42.50%(17头)。稻虱缨小蜂对2种飞虱4组材料,完整卵、磨碎卵、带卵叶鞘和若虫为害叶鞘的行为反应,除了在褐飞虱完整卵上的搜索时间极显著地长于在白背飞虱完整卵上的以外,其余的均不存在差异。挥发物捕集结果表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组成相非常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水稻挥发物、稻飞虱利它素及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中的作用不明显。文中就稻虱缨小蜂识别2种寄主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昆虫知识》2015,(4)
【目的】粤北地区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BPJ)后期回迁重点区域。阐释后期褐飞虱回迁对粤北稻区的影响,可为其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对2006—2012年粤北地区秋季回迁的褐飞虱主要峰次进行轨迹模拟,用气象制图工具Gr ADS分析2011年粤北褐飞虱回迁的降落机制,解析粤北地区后期回迁褐飞虱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结论】(1)粤西北地区主要虫源地分布于湖南南部、福建南部和江西,粤东北地区虫源地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东南沿海稻区。其中,地形因素是造成两地虫源差异的主要原因。(2)通过粤北地区2011年秋季几个迁入高峰日各气象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能为主降区输入褐飞虱虫源;低层切变线和强降雨过程是造成粤西北褐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主要因素。(3)2011年粤北晚稻褐飞虱出现两个回迁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随着晚稻进入分蘖抽穗期,良好的食料条件加之两次较大的回迁峰加重了褐飞虱对晚稻的危害。(4)8—9月份虫源地适宜的温度以及降水条件造成褐飞虱增殖暴发重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昆虫学报》2015,(4)
【目的】粤北地区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BPJ)后期回迁重点区域。阐释后期褐飞虱回迁对粤北稻区的影响,可为其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对2006—2012年粤北地区秋季回迁的褐飞虱主要峰次进行轨迹模拟,用气象制图工具Gr ADS分析2011年粤北褐飞虱回迁的降落机制,解析粤北地区后期回迁褐飞虱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结论】(1)粤西北地区主要虫源地分布于湖南南部、福建南部和江西,粤东北地区虫源地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东南沿海稻区。其中,地形因素是造成两地虫源差异的主要原因。(2)通过粤北地区2011年秋季几个迁入高峰日各气象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能为主降区输入褐飞虱虫源;低层切变线和强降雨过程是造成粤西北褐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主要因素。(3)2011年粤北晚稻褐飞虱出现两个回迁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随着晚稻进入分蘖抽穗期,良好的食料条件加之两次较大的回迁峰加重了褐飞虱对晚稻的危害。(4)8—9月份虫源地适宜的温度以及降水条件造成褐飞虱增殖暴发重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8.
福建莆田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发生规律与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中莆田县,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本通过系统监测.揭示这两种飞虱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并从品种、气候、天敌等因素分析其发生原因。同时就采用抗虫品种、高效低毒新农药、讲究科学用药、保护利用天敌资源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我县地处海南岛东部,气候温和,终年无霜雪,1971—1978年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仅出现5天,禾苗终年生长。为摸清褐稻虱在我县的发生规律,掌握防治关键,进行了室外饲养观察、田间系统调查和防治策略的探讨,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褐稻虱在东南亚、日本等地的严重发生,引起了亚洲水稻生产国家的注意和重视。现将国外一些地区褐稻虱的发生概况和研究进展综述于下。 一、发生概况 六十年代以前,在亚洲地区褐稻虱的暴发频率较低,为害较轻。但近年随着各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品种、栽培制度及耕作技术上发 相似文献
11.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除为害水稻外,是否还有其它寄主植物,这是多年来褐稻虱研究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日人持田(Mchida,1977)曾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了综述;国际水稻研究所(1978)就菲律宾的一些禾本科植物和杂草,进行测定;我国有关单位于七十年代也先后进行饲养观察,发表报道。游草Leersia hexandra(Linn.)Swartz是否是褐稻虱的寄主植物,尤为各方面所关注。1980年春季,湖南省农科院雷惠质同志,在全国第四次褐稻虱科研协作会上,又一次作了褐稻虱能以卵在游草上越冬,并能正常繁殖成为本地有效虫源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为了重新了解褐稻虱对游草取食的适应性,我们以游草为食料,一测定褐稻虱成虫在游草上的生殖能力,二考察褐稻虱若虫在游草上的成活率。现将观察结果整理报道,请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13.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N.oryzaeMatsumura)又名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农民一般称火蠓虫,为本省十大病虫害消灭对象之一。以往仅局部地区的中稻常严重受害,近几年来由于本省水稻改制,大面积发展双季稻,在早稻孕穗至抽穗灌浆期,稻飞虱(以褐稻虱为主)常大发生,群集禾丛下部为害,使成片的稻株倒伏烂掉,甚至有全部失收的后果。如1957年7月上、中旬,郴县专区大面积严重发生稻飞虱(褐稻虱占89%)达563,958亩,主要为害早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共栖时的互作效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笼罩试验方法,研究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共栖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96 h内,随时间的延长,2种飞虱对不同稻株的栖息率渐趋增加,最终达21.5~25.0%,不表 现种间差异;脉冲试验使白背飞虱的雌性率和短翅率提高 22. 1%和 398. 1%;排除试验使 白背飞虱的增殖、雌性率和雌虫短翅率各下降 8. 8%、20. 8%和 48. 0%;种间作用对增殖。 性比和翅型产生正的或负的效应.文中还讨论了种间作用存在的意义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á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是我国稻区的主要迁飞性害虫,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以重庆市秀山县1983~2007年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运用基于马尔可夫链理论的转移概率预测法,构建了1~5阶转移概率矩阵,根据每一阶概率矩阵单独进行回报的历史符合率计算各阶转移概率矩阵的权重,以预报年前5a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连续发生状态预测第6年的发生级别.回报20a的结果历史符合率均达到90%,对2008年的预测也符合当年田间实际发生情况.该方法构建的5阶转移概率矩阵及其权重对于秀山县及其邻近地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害虫的长期可预测性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若虫间的互作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罩笼试验方法,研究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若虫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两种飞虱若虫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互作用过程.褐飞虱或白背飞虱的羽化、性别、翅型、雌虫体长和体重等生物学特性的表现都受到来自异种飞虱存在的影响.随褐飞虱比例的增加,白背飞虱的上述反应愈趋明显;反之,随白背飞虱比例的增加,褐飞虱则少有这种变化.种间密度制约效应远大于种内密度制约效应,表明两种飞虱诸种生物学特性对种间作用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0.
水稻白背飞虱、褐飞虱取食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āth)和褐飞虱Nilaparvate lugens(St1)在水稻上混合发生,以口针刺入维管束组织吸食汁液,并排出蜜露。对褐飞虱的吸食和排蜜露,Suenaga(1959)、Sogawa(1970)、Sogawa和Cheng(1979)、Heinrichs等(1981)、顾秀慧等(1987)、都健等(1991)均有研究报道,但白背飞虱的取食报道很少,两种飞虱种群的系统取食动态未见报道。本文于1987年采用茚三酮法,同时逐日测定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所排的蜜露量,以蜜露的多少来表示相对取食量,分析取食动态,为制订防治对策,调整防治适期,合理评价和利用抗性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