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牧干扰下的蝗虫-植物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康乐 《生态学报》1995,15(1):1-11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和蝗虫群落在不同放牧强度影响下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盛度变化。比较了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在放牧梯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放牧干扰活动会明显地影响植物和蝗虫群落结构,但蝗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非与植物完全同步。蝗早与植物间的联系列多地表现在植物起着蝗虫栖息地条件的作用,而并不完全是食料植物作用。文中对放牧实践与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放牧干扰下的蝗虫-植物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和蝗虫群落在不同放牧强度影响下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盛度变化。比较了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在放牧梯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放牧干扰活动会明显地影响植物和蝗虫群落结构,但蝗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非与植物完全同步。蝗虫与植物间的联系更多地表现在植物起着蝗虫栖息地条件的作用,而并不完全是食料植物的作用。文中对放牧实践与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草原蝗虫营养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康乐  陈永林 《昆虫学报》1994,37(2):178-189
本文采用嗉囊内含物显微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的选食特性和食物利用诺。根据11种蝗虫嗉囊内含物分析的结果,定量地研究了蝗虫的营养生态位以及生态位的重叠和宽度。11-种蝗虫依据生态位分化的特点,被划分为5个不同的营养需求类群:禾草取食者、禾草-杂草取食者、杂草-禾草取食者、杂草取食者和杂食者。作者通过对蝗虫食性及生物量的研究,提出了蝗虫潜在严重值和实际严重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就蝗虫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共存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郭中伟  李鸿昌 《昆虫知识》2002,39(6):401-405
蝗虫多样性既是草原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 ,反过来也影响着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蝗虫多样性状况与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其中的科学问题包括 :(1 )蝗虫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异机理 ;(2 )蝗虫多样性对草原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3 )蝗虫多样性空间格局与草原生态系统演化中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关联 ;(4 )蝗虫种群暴发的多样性阈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调控 ;(5 )蝗虫多样性和稳定性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等。深入发掘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科学内涵 ,将一个物种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耦合起来研究 ,从重要物种蝗虫的生物多样性入手 ,深入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问题 ,将为减少或减轻我国西部草原蝗灾发生提供科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荒漠草原蝗虫营养生态位及种间食物竞争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宁夏荒漠草原 1 2种蝗虫为对象 ,对荒漠草原蝗虫的营养生态位和种间食物竞争模型进行了研究 .采用嗉囊内含物分析技术分析了 1 2种蝗虫的取食特性和食物利用谱 ,并根据嗉囊内含物的分析结果 ,定量研究了蝗虫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和宽度 .依据生态位分化的特点 ,1 2种蝗虫可划分为 4个不同营养需求类群 :杂草取食者、杂草 禾草取食者、禾草 杂草取食者、禾草取食者 .通过蝗虫的取食频率、生物量以及种群密度 ,提出了蝗虫种间食物竞争力评估模型 ,对 1 2种蝗虫种间食物竞争的作用力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草原蝗虫个体大小及生活型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颜忠诚  陈永林 《生态学报》1997,17(6):666-670
根据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蝗虫的形态测量指标,对23种蝗虫进行了个体大小及生活型量化划分的探讨,结果表明,23种蝗虫可以划分为大、中、小3个类群,生活型表现为从典型的地栖型到典型的植栖型的渐为特征。个体在小与生活型紧密相关,个体大的种类常为地本型,而个体小的种类多为植栖型。  相似文献   

7.
王世贵  廉振民 《昆虫学报》1998,41(2):218-222
祁连山山地草原四种蝗虫成虫期的食物消耗量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王世贵(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杭州310036)廉振民(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蝗虫作为初级消费者之一,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定量地分析蝗虫对其生境中喜食植物的消耗量以及对摄...  相似文献   

8.
草原蝗虫形态特征与扩散能力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忠诚  陈永林 《生态学报》1998,18(2):171-175
利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23种蝗虫的形态测量数据,对蝗虫的扩散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原蝗虫的扩散能力与形态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围栏封育后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蝗虫丰富度的变化,比较了蝗虫在羊 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以毛足棒角蝗为主导种的大针茅草原蝗虫生 物量是以小翅雏蝗为主导种的羊草草原蝗虫生物量的4~5倍;围栏封育后,羊草草原蝗 虫的生物量增加 24%,而大针茅蝗虫的生物量略有减少;围栏措施改变蝗虫的结构组成, 使毛足棒角蝗、鼓翅皱膝蝗、宽须蚁蝗、亚洲小车蝗等旱生和中旱生的地栖或兼栖偏地栖 种类的发生减少,条纹鸣蝗、小翅雏蝗、红腹牧草蝗等中生的植栖或兼栖偏植栖种类增加, 短星翅蝗及狭翅雏蝗的生物量在大针茅草原增加而在羊草草原减少.  相似文献   

10.
放牧对蝗虫栖境结构的改变及其对蝗虫栖境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颜忠诚  陈永林 《生态学报》1998,18(3):278-282
放牧是草原植被利用的主要形式,牲畜的牧食极易改变蝗虫生存的栖境结构,本研究表明:在重牧区蝗虫发生的密度最高,而轻牧区蝗虫发生的密度最低,这说明,不同的牧压强度所形成的栖境对蝗虫栖境选择的适合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5):572-577
采用无底样框法对四子王旗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的蝗虫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比较了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蝗虫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及群落中蝗虫种类和数量随季节的动态变化,并对蝗虫种群分布与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蝗虫的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均存在一定差异,说明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其中,轻度放牧和重度放牧样地中蝗虫种群总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不同种类的蝗虫群落与放牧强度之间关系表现复杂。  相似文献   

12.
荒漠草原蝗虫群落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种-面积关系模型,计算出宁夏荒漠草原蝗虫群落最小调查面积;通过2×2联列表,用点相关系数和相关系数公式对蝗虫种间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用模糊聚类法将调查蝗虫划分为4个类群;以6项聚集指标和新提出的混合度指数,对9种蝗虫种群及群落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排序归类。最后依据种群数量、混合度指数、分布型相似性提出群落格局的“主导分布型”新概念,认为宁夏束颈蝗种群分布型为宁夏荒漠草原蝗虫群落空间格局的“主导分布型”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蝗虫二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蝗虫二新种(直翅目:蝗总科)郑哲民,李善堂,丁树中(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甘肃省草原总站兰州750046)1990与1991年,甘肃省草原总站对甘肃省草原地区进行蝗虫灾害调查,采到许多标本,经鉴定有2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21日晚,内蒙古二连浩特遭到一次蝗虫军团的“袭击”。大量蝗虫积聚街道,给口岸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5.
荒漠草原三种蝗虫成虫种内和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荒漠草原三种蝗虫成虫种内和种间竞争的研究贺达汉方成郑哲民(宁夏农学院农学系,永宁750105)(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Intra_andInterspecificCompetitionamongtheAdultsofThreeGr...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种草原蝗虫对植物高度选择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忠诚  陈永林 《昆虫知识》1997,34(4):228-230
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发生期及个体大小不一致的3种草原蝗虫对植物高度选择情况.结果表明:蝗虫对植物高度的选择与其本身发生时期及个体大小相关,是物种长期进化的结果,同时,还探讨了蝗虫对植物高度的选择与温度、温度及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作者于1976、1979年在巴里坤草原自然和罩笼条件下,观察优势种蝗虫取食范围、取食程度等研究结果。根据斑腿蝗亚科蝗虫主要取食双子叶植物,蝗亚科蝗虫取食单子叶植物,而斑翅蝗亚科中一部分种类取食双子叶植物,一部分取食单子叶植物这个事实,提出:斑腿蝗亚科较原始,蝗亚科最进化,斑翅蝗亚科介于两者之间。这种系统是否与蝗虫的头部形态结构有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其实每次草原蝗灾暴发,造成严重危害,都不是一种蝗虫引起的,而是几种模样迥异,习性不同的蝗虫共同泛滥为害的结果。在内蒙古草原可引起蝗灾的蝗虫包括有毛足棒角蝗、褐色雏蝗、宽须蚁蝗、皱膝蝗、白边痂蝗、小翅雏蝗、宽翅曲背蝗、红腹牧草蝗、条纹鸣蝗、异爪蝗、狭翅雏蝗等等。本文中的所有图片都是中国科学院康乐研究员所拍摄,这是他在草原上十多年研究期间积累下来的,是研究草原蝗虫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刊为首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在时间、空间和食物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对于这些资源利用的格局是通过对存在于三种类型植被中蝗虫种的生态位宽度、资源利用的分化和重叠以及每种蝗虫的种群大小来分析的。常用的生态位指数和主成份分析技术用来阐明蝗虫种间的关系。在放牧形成的异质性草原环境中,11种蝗虫根据它们在三维生态位方面的分化和重叠程度被划分成数个种组。种群的大小是根据种群实际生物量所含热能值来确定的。生态位宽度比较说明,在某一维生态位宽的种,在另一维上必定变窄。生态位重叠的差异说明共存的蝗虫种在资源利用上的分化。生态位重叠的补偿规律在本项研究中并不明显。本项研究结果说明,蝗虫种资源利用的分化主要归因于蝗虫的适应性分化和蝗虫——植物协同进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不是蝗虫种间竞争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原光合植被覆盖度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举凤  何亮  陆绍娟  吕渡  黄涛  曹琦  张晓萍  刘宝元 《生态学报》2020,40(16):5620-5629
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论文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同期降水数据,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揭示了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2002—2016年光合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fPV)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2—2016年间多年平均fPV草甸草原为46.5%,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分别为36.3%和22.4%;草甸草原fPV随时间变化呈不显著增长趋势(线性变化斜率为0.29%/a),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fPV呈不显著下降趋势(线性变化斜率分别为-0.04%/a和-0.21%/a);相应时期年降水量随时间变化都呈现不显著波动上升趋势。(2)内蒙古草原的月植被覆盖度对月降水量存在明显的1—2个月滞后效应和显著的累积效应,且表现出草原类型越干旱,滞后效应越明显的特征;相比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被对降水量变化更加敏感。(3)内蒙古3类草原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对降水量的响应,均表现出年、季、月尺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