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VP39是草鱼呼肠孤Ⅲ型病毒(GCRV GenotypeⅢ, GCRV-Ⅲ)S9基因编码的蛋白,为研究VP39蛋白在GCRV-Ⅲ感染草鱼细胞过程中行使的生物学功能,将克隆VP39基因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39,通过原核表达得到VP39-HIS融合蛋白;利用VP39蛋白溶液免疫小鼠,制备鼠抗VP39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对抗体进行评估;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探究GCRV-Ⅲ感染细胞过程中VP39蛋白表达动力学;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VP39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序列并进行分析。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 VP39-HIS融合蛋白可良好溶于PBS中,蛋白大小约为39 kD; 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实验所制备的VP39多克隆抗体在1:10000稀释比例下,既能识别原核表达的VP39-HIS融合蛋白,也能识别GCRV-Ⅲ感染CIK细胞后表达的VP39蛋白,具有良好的效价与特异性;在病毒侵染过程中, VP39前期表达量较少,在中后期大量表达;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两条多肽与VP39蛋白有高度亲和性,经过在NCBI上比对后发现草鱼基因组中有7个基因与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GST融合基因表达系统表达Lpp20-GST融合蛋白,并利用凝血酶切除GST标签.方法:IPTG诱导重组质粒Lpp20/pGEX-4T -1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表达,菌体经反复冻融、溶菌酶裂解及超声破菌后,发现Lpp20-GST融合蛋白以部分可溶性的形式表达.采用GST蛋白纯化系统对其纯化,得到Lpp20- GST融合蛋白,再用凝血酶进行GST标签的切除,所得产物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高效表达出Lpp20-GST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4.5kDa,凝血酶成功切除了GST标签,Western Blot证实Lpp20蛋白能被鼠抗Lpp20单克隆抗体识别.结论:成功表达和纯化了重组Lpp20蛋白,为深入研究Lpp20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胡楠  董战旗  陈婷婷  潘敏慧 《昆虫学报》2015,58(11):1222-1228
【目的】家蚕Bombyx mori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核衣壳蛋白VP39为病毒装配所必需。本研究旨在初探VP39在病毒侵染家蚕细胞过程中的功能及特征,以期为家蚕抗病毒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原核表达得到多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验证VP39表达时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以免疫荧光手段观测VP39表达定位及影响病毒增殖现象。【结果】制备了VP39多克隆抗体。VP39在病毒感染后大量定位于家蚕细胞核,部分定位于胞质,而过表达的VP39定位于家蚕细胞胞质;过表达VP39后抑制BmNPV感染家蚕细胞。【结论】在BmN-SWU1细胞中过表达VP39会影响BmNPV的扩散,导致BmNPV感染细胞数目大量减少。该结果为VP39调控宿主与病毒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PreS1结合蛋白。方法表达纯化了PreS1-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融合蛋白,利用该蛋白与血浆进行Pull—down实验,并设立GST与血浆Pull—down,GST、PreS1-GST与PBS Pull—down对照,Pull-down产物进行双向电泳分离(2-DE),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结果成功表达纯化出PreS1-GST融合蛋白,通过双向电泳分析发现一个PreS1特异结合蛋白,经质谱鉴定为含锚蛋白重复序列的蛋白57(ANKRD57)。结论锚蛋白重复序列的主要功能是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ANKRD57与PreS1特异结合后的生理功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MDV-1 VP22增强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VP2 DNA免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被膜成分中的VP22具有蛋白转导功能.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VP2与MDV—VP22同时插入pcDNA3.1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COS-1细胞中进行暂态表达.结果表明:VP22并不能促进VP2向周围未转染细胞转导,即VP22对VP2没有明显的蛋白转导作用,相反,VP2影响VP22在细胞内的正常定位.然而,通过小鼠股四头肌免疫注射PEI包裹的裸质粒DNA进行DNA免疫,以间接ELISA测定VP2抗体效价,FACS检测T细胞亚类.发现,虽然VP22没有明显促进VP2的体液免疫应答,但脾脏淋巴细胞分群结果表明,VP22-VP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免疫组和VP2质粒免疫组的CD3^+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eGFP-VP2组和对照组(P〈0.05),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免疫组小鼠CD8^+/CD4^+T细胞的比例与VP2质粒免疫组相比,明显增强(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这表明VP22对VP2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具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4。方法:从病人粪便中分离的毒株中提取病毒dsRNA为模板,经RT—PCR获得编码VP4截短蛋白基因片段cDNA(1—1253bp),将VP4基因片段克隆于pGEX-4T-2融合表达载体中,经dot印迹筛出阳性重组子,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工程菌经IPTG诱导,1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工程菌能正确表达VP4蛋白片段,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为研制轮状病毒重组疫苗、亚单组疫苗、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做了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7.
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A组4型进行生物化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的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结构蛋白全长或部分片段的GST融合蛋白,纯化CV-A4病毒颗粒,制备兔抗CV-A4 VP1~VP4蛋白及抗CV-A4病毒颗粒抗血清。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结合SDS-PAGE电泳法,对CsCl密度梯度纯化的CV-A4的空心颗粒(EP)与实心颗粒(FP)的蛋白组分、纯度、多聚蛋白酶剪切进行分析。以微量中和法测定以上6种抗原免疫的兔或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评估免疫原性。WB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了抗体特异性。EP由VP0、VP1和VP3构成,而FP的VP0被剪切,故由VP1-VP4构成。EP和FP比例分别为41%和59%。CsCl密度分别为1.26 g/cm3和1.34 g/cm3,纯度分别为70.5%和96.3%。中和试验显示,兔抗全病毒抗体具有中和作用,而兔抗CV-A4VP1~VP4结构蛋白抗体不具有中和作用。免疫原性强弱为:FP>EP>VP1-VP4。本研究建立了CV-A4纯化病毒结构蛋白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重组病毒蛋白及2种病毒颗粒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对包...  相似文献   

8.
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进而为其特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以犬细小病毒VP2基因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蛋白质分析软件PROSPECT分析,根据VP2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的亲水性和抗原性,把VP2基因分成不同区段,设计相应引物并扩增出相应片段。按常规方法克隆入pGEX-4T-2载体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下游,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片段的表达,经超声处理后SDS-PAGE电泳。所得可溶性蛋白再经间接ELISA、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K2和K4片段获得了良好的可溶性表达,其表达的GST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别为38.3 KD和41 KD,ELISA、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与CPV阳性抗体特异结合的良好抗原性。结论: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获得了高效可溶性表达。  相似文献   

9.
将鸡贫血病毒(CAV)VP1蛋白449个氨基酸中的424个氨基酸(占95%)编码序列分二段,分别克隆入表达性载体pGEX-5X-3,在大肠杆菌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获得了高效表达.以表达产物免疫小鼠4次,制备了抗CAV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对CAV感染的MSB1细胞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为阳性.这表明表达物保留了天然VP1相关的抗原性.用此抗CAV抗体和所建立的IFA方法对临床CAV凝似病料成功地进行了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0.
将口蹄疫病毒(FMDV)的VP1基因,通过pPROex-HT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获得大小为31ku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表达的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建立了猪FMDV VP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通过对80份田间血清样品的检测表明,该方法与FMDV液相阻断ELISA(国标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6.25%,表明建立的VP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旨在构建植原体免疫主导膜蛋白Im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初步表达。以重组克隆质粒pMD18-T-Imp为模板,PCR扩增Imp基因片段。构建表达载体pET-28a(+)-Imp,转化宿主菌E.coliBL21(DE3)。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质粒作PCR鉴定、酶切鉴定及IPTG诱导表达鉴定。PCR及双酶切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T-28a(+)-Imp构建成功。经IPTG诱导BL21(pET-28a(+)-Imp)表达约20 kD的蛋白,与预期的携带6×His-Tag的目的蛋白(19.5 kD)大小相符,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果显示,构建的表达载体pET-28a(+)-Imp在E.coliBL21(DE3)中能够达一定量表达,为进一步纯化Imp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猪丹毒丝菌C43065株表面保护性抗原A(SpaA)N端保护区(SpaA-N),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利用PCR方法从猪丹毒丝菌C43065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paA基因片段,构建pMD18-spaA重组质粒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以pMD18-spaA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spaA-N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spaA-N,经序列测定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再经IPTG诱导表达GST-SpaA-N融合蛋白并纯化。结果:扩增得到的spaA基因长1881bp,编码由62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诱导表达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64000的GST-SpaA-N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获得了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GST-SpaA-N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猪丹毒丝菌免疫保护性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PHD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43.1b(+)-PHD2,实现Nus-PHD2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方法用SacⅠ酶切pET-43.1b(+)制备线性化载体,设计与线性化载体两端具有至少15个同源序列的特异性引物,以真核重组质粒pCMV6-Entry-EGLN1为模板,PCR法扩增PHD2目的基因。采用In-Fusion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43.1b(+)-PHD2,并将其导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并鉴定表达出的融合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PHD2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结果显示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融合蛋白可以与PHD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实现了Nus-PHD2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为PHD2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方法从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ltMNPV)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了细胞凋亡抑制基因〖STBX〗p49〖STBZ〗的完整ORF并将其克隆于pMD18T载体,其序列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将基因重组于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 C,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稳定表达,表达的P49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30%左右,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离纯化重组表达的SpltMNPV P49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得到效价高于1∶10000的抗重组P49蛋白多克隆抗体。应用制备的抗体对受SpltMNPV感染的Sl细胞中P49蛋白的表达时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49蛋白在细胞感染后3h内便可检测到,并在整个感染期间维持着低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胆汁三烯结合蛋白(BBP)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BBP纯化制品。方法:根据天然BBP的基因序列和大肠杆菌偏好密码子设计并合成BBP基因的引物,PCR扩增优化的BBP基因序列,克隆至载体pEasy-T3;测序正确后,将该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采用Ni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PCR扩增获得了优化后的BBP基因序列,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BBP;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全菌蛋白的40%以上;变性、复性后经Ni2+柱纯化,获得纯度达98%以上的重组蛋白。结论:优化并合成了BBP全基因序列,获得了高纯度重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鉴定其生物活性及筛选小分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的sRNA伴侣蛋白Hfq.方法:利用PCR方法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出基因hfq,并插入含6xHis标签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fq,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相似文献   

17.
RMNDSA通过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通过PCR扩增RMND5A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上,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再通过IPTG进行诱导表达GST-RMND5A融合蛋白.通过尿素洗涤包涵体并切胶回收纯化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抗体活性.结果说明,获得了RMND5A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及高效价的特异性兔抗RMND5A多克隆抗体,为RMND5A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从猪丹毒丝菌C43311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表面保护性抗原A的spaA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用spaA基因N端免疫保护区(spaA-N)的特异引物从重组质粒pMD18-spaA中扩增得到spaA-N片段,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spaA-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GST-SpaA-N,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产物.测序结果表明spaA基因片段大小为1881bp,与已报道的不同血清型菌株spa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3%~99%之间.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约为64kDa,与预期的大小相近.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GST-SpaA-N能与C43311株SpaA蛋白的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原核融合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RT PCR方法扩增了编码猪瘟病毒石门株 (CSFVshimenstrain)囊膜糖蛋白E2全基因 ,然后将其克隆到pMD 1 8T质粒中 ,获得重组质粒pMD E2。再以pMD E2为模板 ,另行设计两对引物 ,同时扩增其中一段适于在E .coli中表达且抗原反应性较好的基因片段 (E2蛋白A D抗原区基因序列 ) ,将扩增的两片段串联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32a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ET 2e。用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插入目的基因的正确性。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经pET 2e转化、IPTG诱导的受体菌可表达目的蛋白 ,克隆在硫氧还蛋白 (thioredoxinprotein ,TrxA)基因下游的E2蛋白基因与TrxA基因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 ,并且具有免疫学反应活性 ,这为猪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  相似文献   

20.
通过PCR方法从植物乳杆菌JPP2中扩增出胆盐水解酶(BSH)相关基因bsh3,利用中间克隆载体pMD19-T将其构建于表达载体pET-28b上,并转化入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成功构建重组BSH的工程菌。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正确克隆出目的基因。诱导表达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特异性蛋白质条带,其分子量约为38kDa。此单克隆体系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BSH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