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春霖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4):231-234
多种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支原体、原生动物和病毒,都能诱发植物维管组织病害。容易培养的真菌和细菌的病原作用早已确立,而难养菌在植物病害中所起的作用却不易阐明。多数情况下,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染病植物体存在病毒体,却常常把这些病害看成是病毒所致。  相似文献   

2.
植物疫霉菌病害生防因子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疫霉菌病害的生防因子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对疫霉菌的拮抗作用包括抗生、重寄生、捕食和竞争作用等。一些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抑制疫霉菌的生长,并引起菌丝、孢子囊及游动孢子消解。疫霉菌的重寄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它们可以寄生疫霉菌的菌丝及繁殖结构。土壤中的蚂蚁、线虫、螨类、变形虫及其它原生动物对疫霉菌有破坏和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常年危害农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而防治病害的最有效措施是抗病育种。生物技术的发展给抗病育种开辟了新途径。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抗病毒病害,抗细菌病害,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在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须基因工程与基础研究并重,要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农业技术有机结合以及加强基因工程与环境生态平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辣椒易发生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引致的病害,基因工程技术为辣椒抗病育种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晚近以离体再生植株和转基因技术等为基础的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植物激素与植物病害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概述了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植原体及线虫等侵染性因子致病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代谢的变化,病害发展与激素变化之间的联系,内源激素变化方式和激素病理代谢机制,以及激素参与的抗病反应和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在植物病害的研究中,有一类属于典型黄化的病害,病征特点:植株黄化、侧枝丛生、矮化、萎缩、花器变叶等。例如桑树萎缩病、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柑桔黄龙病、翠菊黄化病、三叶草变叶病等均属黄化型病害。这类病害,最早认为是生理病害所致,后来有许多工作者又认为是病毒病害,因为在这类病株中未发现有真菌、细菌、线虫等病原,它们又能用人工嫁接方法感染或通过叶蝉、木虱以及菟丝子等媒介传播。但长期以来对这类病害未能采用通常分离病毒的方法分离出病毒粒子,电子显微镜观察也未能见到分离的病毒粒子。许多人把未能分离到病毒的原因归于病毒不稳定或含量过低。最近  相似文献   

7.
类菌原体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黄文晋,崔晓江,林木兰,彭学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是多方面的,如病毒、类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等。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寻各种病害的诱因,进而采取预防、治疗以至根除病害的...  相似文献   

8.
真菌病害占作物病害种类的一半以上,病原真菌是目前已知种类最多的作物病原菌。从作物根际与/或体内分离筛选具有生防活性的微生物,并应用于病害的防控,是除作物品种改良与化学防治外的另一种高效的病害防控策略。【目的】本研究拟筛选并分离鉴定对重要作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甘蔗内生细菌,为开发生物防治作物真菌病害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初步筛选对病原真菌具有拮抗能力的甘蔗叶片内生细菌,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其种属;进一步检测候选拮抗内生细菌对甘蔗鞭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致病发育过程关键步骤:有性配合/菌丝生长、冬孢子萌发的抑制率,田间试验检测其对甘蔗鞭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检测候选拮抗内生细菌对稻梨孢菌(Pyricularia oryzae)附着胞形成、离体叶片及盆栽条件下叶片病斑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自甘蔗叶片的细菌菌株,编号为CGB15,经分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GB15菌株能有效抑制甘蔗鞭孢堆黑粉菌有性配合/菌丝生长,对峙培养条件下使真菌菌落呈现光滑;抑制冬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用自身次生代谢产物抗性筛选宁南霉素高产菌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南霉素是诺尔斯链霉菌西昌变种产生的一种胞嘧啶核苷肽型新抗生素,它对多种病毒、细菌和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毒性低、残留量小,无蓄积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它的原始菌株 16A—6发酵单位仅 700U/ml~1000U/ml,严重阻碍了它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甘薯病毒是一种常年发生的系统性病害。由于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了病毒,其体内的病毒会不断积累,使病情逐年加重,最终导致甘薯品种种性退化,产量和品质同步下降,大面积生产上,常年一般团甘薯病毒病减产叨叽以上。甘薯病毒种类复杂,已报道的有10多种,我国主要有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潜隐病毒。病株表现为花叶、皱缩、黄化,老叶出现紫红色羽状斑驳或环斑,块根表皮粗糙,皮色变浅,出现龟裂。由于甘薯病毒种类多,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且与细胞质共存于细胞中,不同于一般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病害,目前尚无法采用杀菌剂抗生素等药…  相似文献   

11.
植物光毒素     
介绍了植物光霉素的概念和结构,阐述了光霉素对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昆虫和植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期待基因跨越甘蔗细胞厚厚的纤维素细胞璧,一直是甘蔗基因工程的难点。甘蔗是世界十大粮食作物之一,90年就产出10亿吨。然而,靠传统方法来培育甘蔗新品种,需要15年之久。此外,许多蔗种都易受病害侵扰,使得育种工作近似于赌博。由细菌、病毒和真菌引起的各种病害,每年给蔗农带来数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两种典型病害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明确土壤病害与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两种典型病害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值表现为糊头病的土壤对照组根茎腐病组;而真菌变化更明显,两种病害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对照组。物种分类注释表明,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种类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只是不同类别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真菌中含有一些与病害发生有关的特有属,且比例变化较大,说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少分别介绍除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之外的其它植物保护用抗菌素的研究进展。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抗菌素一、链霉素这是第一个成功应用于植物细菌病害防治的抗菌素。据报道,它可防治40种以上的病害,主要病原菌是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黄杆菌属(Xanthomonas)及欧文氏菌属(Erwinia)。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活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抑制细菌细胞质膜的功能,抑制细菌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抑菌功效。指出黄酮类化合物是今后抗病源微生物药物开发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健康毛黄堇植株和患根腐病毛黄堇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差异,探讨其与毛黄堇病害发生的关系,为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技术,比较健康和患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差异。结果:患病根际土细菌群落α多样性降低,真菌群落α多样性升高。健康和患病植株细菌、真菌门水平的组成结构及相对丰度差异均较小,细菌优势门为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真菌为子囊菌门。属水平上组成结构复杂,优势细菌属为Subgroup_6等,优势真菌属为曲霉属。患病植株差异标志物种主要为小单孢菌科细菌和核盘菌科真菌。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与毛黄堇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致病真菌相对丰度增加可能是导致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源抗菌肽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多肽,具有分子量小、高效、稳定、作用机制独特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以及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介绍了微生物来源,尤其是细菌源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植物附生微生物与叶部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单卫星 《生态学杂志》1992,11(1):48-53,74
人们早已发现绿色植物叶面(phylloplane)栖居有大量微生物。在一百多年前微生物学家就从植物叶面分离到许多真菌和细菌。1910年Potter首先证实,叶面附生微生物在干扰真菌引起的叶部病害中起着重要作用。至本世纪上半叶,叶面微生物仍为人们所忽视。相反,在这期间土壤微生物得到很大发展,在土传植物病原菌生物防治研究方法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后来的植物叶部病害生物防  相似文献   

19.
吴小琼  莫涛 《蛇志》2009,21(4):329-330
碘酊是碘和碘化钾的醇溶液。为广谱杀菌剂。对大部分的细菌、病毒、真菌、细菌芽胞都具有杀灭作用,常用于手术野、麻醉部位皮肤消毒。脊髓硬膜下或硬膜外麻醉是现代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在麻醉结束以后通常用3L敷贴覆盖穿刺点的皮肤以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0.
植物光毒素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激发植物光毒素产生单线态氧或自由基,破坏核酸、脂质和蛋白质等,对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昆虫和其他植物产生毒性,在植物的防护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