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冬1号、科冬58等十多个品种小麦的幼穗、幼胚的愈伤组织经一年多的继代培养,从中挑选出胚性强,分散性好的组织块进行扩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品种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效量和时间是不同的。AgNO_3、弱散射光和脯氨酸对某些品种形成胚性愈伤组织有效。这说明改变培养条件能克服品种问的差异。用 MS、改良 AA、B_5等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椰乳等成份进行悬浮培养发现不同品种愈伤组织对不  相似文献   

2.
1960年 Harary 用胰蛋白酶分离出新生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作了单层培养,维持自发性搏动达40天。此后,其他学者培养成功了大鼠胎鼠及人胚的心肌细胞。我国于1978年首由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开展了心肌细胞培养工作,作了中医中药的实验性研究。我们于  相似文献   

3.
自Isaacs及Lindenman在研究流感灭活病毒干扰现象中发现了一种称之为干扰素的物质之后,近2-3年来,一些学者报告在感染虫媒病毒的鸡胚细胞培养中、动物机体中,都证明有干扰素的产生。我们以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鸡胚组织培养,在病毒培养液中发现了一种同干扰素类似的物质。 (一)干扰素的制备取9日龄的鸡胚去头及爪,置于盛有玻璃珠的瓶中,加适量的Hanks液摇动处理。按300毫升维持液加经处理的鸡胚组织2.0克,置于2,500毫升容积的大方瓶中培养。  相似文献   

4.
人胚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第一次报告鸡胚心肌发育的电子显微镜研究以来,其他学者陆续报告了小鼠等动物胚胎心肌的电镜研究,人胚心肌细胞间连接、人胚心的刺激传导系发生学的研究和人胚心肌发生的电镜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国内对人胚心肌细胞的研究不多,本文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索鸡胚胎干细胞培养的优化条件,比较不同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离体培养的效果。方法:用传至第2代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与鸭胚成纤维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后制作饲养层,比较这2种饲养层以及不用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离体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在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的培养体系中,鸡胚胎干细胞均可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而且2种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均可作为较好的饲养层细胞用于鸡胚胎干细胞的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     
1957年,Isaacs等在研究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将灭活的流感病毒与鸡胚绒毛尿囊膜块一同培养,再用活的流感病毒攻击,发现病毒繁殖被抑制。说明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细胞后,细胞产生了一种干扰病毒繁殖的物质,当时称此物质为干扰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宫颈癌鸡胚模型,探讨其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Hela细胞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影响宫颈癌鸡胚移植瘤成活可能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生物学特性。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宫颈癌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后瘤易于生长,具有较强的血管诱导作用。光镜下显示移植后瘤具有与人宫颈癌相似的组织结构。结论该模型容易建立,能动态观察宫颈癌诱导血管生成的全过程,可用于宫颈癌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切割胚盘实验为了探讨鸟类的发育机理,有目的地进行人工切割胚胎实验。早在三、四十年代,很多学者将鸡或鸭胚用切割或移植组织块的方法,研究早期鸟胚发育的情况。如将胚盘前端纵切,  相似文献   

9.
鸡X期胚盘细胞体外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立新  尹春光 《动物学报》2002,48(4):549-553
为证实经遗传修饰的鸡X期胚盘细胞具有参与受体胚胎发育和形成嵌合体的能力,本研究将由鸡X期胚盘制成的细胞悬液与经脂质体包埋的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S1共孵育后,直接显微注入同期受体胚盘(140枚);或对转染后供体细胞进行G418抗性筛选性后显微注入同期受体鸡胚盘(140枚);或将供体细胞体外培养48h,再与脂质体-P^GSI复合物共孵育后显微注入同期受体鸡胚盘(190枚),制备转基因嵌合体鸡,并应用PCR和RAPD方法,对鸡胚和雏鸡不同组织或血液中的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直接注射组孵化率(5.7%)显著(P<0.01)高于G418筛选处理组(1.4%)和培养48h处理组(2.1%);G418筛选处理组不同胚龄鸡胚组织、器官中外源DNA的PCR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其它二个组。实验结果证明,体外培养48h并经遗传修饰的胚盘细胞仍然具有形成嵌合体的能力,利用早期胚盘细胞途径制备转基因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江西铅山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的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长期安全保存江西铅山红芽芋种质资源,本文以江西铅山红芽芋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对象,研究了包埋玻璃化冻存过程中各因素对细胞活力和愈伤组织成活率的影响,优化建立了江西铅山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体系。将约0.2 g胚性愈伤组织块包埋成海藻酸钙凝胶珠后,在25℃下转入MS+2 mg/L TDZ+1 mg/L NAA+0.75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于14 h/d光周期下预培养1 d;预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块用2 mol/L甘油和0.4 mol/L蔗糖的混合物在25℃下装载40 min;采用PVS2在25℃下脱水30 min,更换PVS2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1 d;再将胚性愈伤组织块置于37℃恒温水浴中化冻3 min,然后用MS+2 mg/L TDZ+1 mg/L NAA+1.2 mol/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洗涤3次,每次10 min;洗涤后的胚性愈伤组块转入MS+2 mg/L TDZ+1mg/L NAA固体培养基上先暗培养7 d再转到14 h/d光周期中培养。7 d后胚性愈伤组织块开始恢复生长,并且在30 d内分化出胚状体;将胚状体再次转入MS+2 mg/L TDZ+1 mg/L NAA固体培养基上,60 d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的平均成活率约为60%,并且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冻后再生苗没有发生形态性状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此结果为长期安全保存江西铅山红芽芋种质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鸡胚肝脏液晶类脂滴冰冻蚀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胚肝脏组织中液晶类脂滴在不同温度及不同降温速度等条件下,呈现出液晶、结晶及各向同性态,并且三相之间可以互相转变.以冰冻蚀刻复型的方法,证实鸡胚发育中肝脏类滴液晶态为迟晶型液晶,并对0℃处理后的类脂满结晶进行了观察.最后对鸡胚肝脏液晶类脂滴与低密度脂蛋白的相似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新城疫Ⅰ系和Ⅳ系疫苗病毒的分离纯化,以及对其结构蛋白的初步鉴定。 将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的冻干苗(NDV Ⅰ系和Ⅳ系)复壮2次,使其鸡胚感染滴度达10~6,血凝滴度为640(0.1ml)以上。按常规接种9~10日龄受精SPF鸡胚,35℃培养,收集36~72小时鸡胚尿囊液,测定血凝及滴度,置-20℃冰箱备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31P-NMR方法对回转器旋转的鸡胚脑细胞内磷酸单脂(PME)、磷酸双脂(PDE)及ATP和pH值进行了定量分析, 以研究对脑细胞磷脂代谢及能量代谢的模拟微重力生物效应. 实验结果显示出: 对E13鸡胚旋转24 h引起了ATP和PME及pH值水平的显著性升高. E15鸡胚经24 h旋转对脑细胞磷脂代谢及能量代谢产生类似影响, 但皆未达显著性差异水平. 还利用孔雀石绿方法测量旋转对鸡胚脑细胞 ATPase活性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观察到: E13和E15鸡胚经24 h的旋转引起了ATPase活性的显著下降, 前者比后者更敏感. 停止旋转24 h后, 鸡胚脑细胞所出现的上述变化, 除ATP仍然高于对照外, 其他指标皆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专一性颇强的Ca~(++)螯合剂EGTA改变眼腔内的Ca~(++)水平,研究细胞外钙在鸡胚水晶体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我们用特制的鸡胚去壳培养“摇篮”,在39℃培养箱中培养鸡胚。发育至20期时,向右侧眼腔内注射EGTA水溶液;同胚未注射的左侧眼作为对照。注射后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固定,并剥出水晶体进行  相似文献   

15.
鸡Ⅹ期胚盘细胞体外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立新  尹春光 《动物学报》2002,48(4):549-553
为证实经遗传修饰的鸡X期胚盘细胞具有参与受体胚胎发育和形成嵌合体的能力 ,本研究将由鸡X期胚盘制成的细胞悬液与经脂质体包埋的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S1共孵育后 ,直接显微注入同期受体胚盘 (14 0枚 ) ;或对转染后供体细胞进行G418抗性筛选后显微注入同期受体鸡胚盘 (14 0枚 ) ;或将供体细胞体外培养 4 8h ,再与脂质体 PGS1复合物共孵育后显微注入同期受体鸡胚盘 (190枚 ) ,制备转基因嵌合体鸡 ,并应用PCR和RAPD方法 ,对鸡胚和雏鸡不同组织或血液中的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直接注射组孵化率(5 7% )显著 (P <0 0 1)高于G418筛选处理组 (1 4 % )和培养 4 8h处理组 (2 1% ) ;G418筛选处理组不同胚龄鸡胚组织、器官中外源DNA的PCR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其它二个组。实验结果证明 ,体外培养 4 8h并经遗传修饰的胚盘细胞仍然具有形成嵌合体的能力 ,利用早期胚盘细胞途径制备转基因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将流感病毒接种于鸡胚尿囊腔培养,收集鸡胚尿囊液及羊水,经甲醛灭活后,采用蔗糖速率区带超离心的方法进行提纯经脱糖、紫外照射后,按照《WHO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试制出含有A1型、A3型和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性感冒Ⅲ价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7.
继1984年香叶天竺葵组织培养研制成功后,日本钟纺公司近来又完成了紫罗兰的组织培养工作,并成功地实现了商业化生产。通常,从诱导植株形成的方式来说,组织培养可分为愈伤组织(未分化的组织块)培养、器官(分化的组织块)培养和诱导胚状体发生的细胞悬浮培养。此次钟纺公司是采用器官培养来获得紫罗兰的。该公司先将紫罗兰叶切片分化得到的绿色组织块在大罐中增殖,从而得到大量的组织块,在28℃下培养2周后便可收获,所用时间仅为土壤栽培时间的1/26。所得原料经萃取得到的香料,其香气品质、成分的稳定均与土壤栽培的紫罗兰萃取后得到的香料一样。目前,该公司正对该技术申请5项专利。  相似文献   

18.
心肌细胞培养是从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心肌形态,功能、病理和药理研究的有用工具,近年国外进展较快。本实验室自1978年初建立培养方法后,曾对附子Ⅰ号(消旋去甲乌药硷)及秃毛冬青Ⅱ号(3,4—二羟基苯乙酮)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最近又对长期体外培养维持搏动达106天的心肌细胞的功能、形态及其对药物的反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毒栋通过鸡胚悬浮组织块连续传代50一100代后对小白鼠的神经外毒力逐渐下降,但其表现程度不完全一致,原来神经外毒力较低的SA4毒株则下降比较多,直至完全丧失。脑腔毒力的变化在不同毒株之同的差异更为明显;P3及Lm株经培养200代左右其毒力始格保持恒定,而SA4株毒力(LD50)则自181代以后开始下降1一2log。 2.对小白鼠脑腔毒力下降的SA4株对恒河猴脑腔致病力亦有一定的减弱,主耍表现在猴子于感染病毒后的发病溉伏期及病程比原毒株延长约一倍。 3.通过鸡胚组织块连续传代后的病毒对小白鼠的致病力和免疫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SA4株当其脑腔毒力开始下降,腹腔毒力完全丧失后,则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小白鼠的 免疫性,而P3及Lm株的神经外毒力虽有下降,但仍然保持一定的致病力,因而仍然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鸡胚浸出液制作细菌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鸡胚浸出液制作的肉汤和琼脂平板培养基均能适合副鸡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用平板计数法、麦氏比浊法和离心称重法分别对副鸡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培养产物进行含菌量、菌泥湿重测定,结果表明,鸡胚浸出济培养基培养的沙门氏菌产量是普通培养基培养的沙门氏菌产量的20倍以上,培养的副鸡嗜血杆菌产量是普通培养的3倍以上,而鸡胚浸出液培养基与普通培养基对大肠杆菌的培养数量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