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用几丁糖预防下腹部纵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几丁糖涂布皮下脂肪层对减少下腹部手术纵切口术后因脂肪液化而非感染性部分裂开的效果。方法:对皮下脂肪组织厚达4cm以上的切口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应用“几丁糖”于皮下脂肪层涂布后作连续缝合切口;对照组50例,切口不予涂布几丁糖,而作连续缝合,结果: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98.2%显著高于对照组82%(P<0.01)脂肪液化1.79%显著低于对照组18%(P<0.1)术后平均日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肪组织厚达4cm以上的切口,应用医用几丁糖涂布脂肪层3后连续缝合对预防下腹手术纵切口脂肪液化及裂开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几丁糖预防甲状腺手术后术野粘连及疤痕形成的效果。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在48例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几丁糖预防术后术野粘连及疤痕形成,其中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炎6例,甲状腺腺瘤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0例,甲状腺癌1例。结果:全组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1例发生粘连及明显的疤痕。结论:几丁糖可有效预防甲状腺手术后术野粘连及疤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人工流产术的远期并发症宫颈宫腔粘连发生率可达0.91%~1.87%[1],困扰着患者和临床医生。典型的宫颈宫腔粘连为人流术后1-3个月阵发性下腹痛、宫腔积血,人流术后闭经或经量明显减少,B超显示宫腔积血或子宫直肠凹陷有液性暗区,探针检查宫颈宫腔时有阻塞感,扩张宫颈后流出陈旧性血液或经子宫碘油造影可证实[1]。宫腔宫颈粘连的后果可引起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再次妊娠流产。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一直是妇科医生关注的话题,我院采用人流术后宫腔注入医用几丁糖的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  相似文献   

4.
几丁糖膜预防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几丁糖为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无毒性、组织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理化性状稳定等特性,是一种生物学性状优良、极具发展潜力的植人材料。有关几丁糖膜预防术后粘连的基础研究较多,但国内还未形成正式的产品。本文就几丁糖膜预防术后粘连的机制、膜的制备及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对宫腔防粘连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常规无痛人流手术,按照术前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50例)和几丁糖组(50例)、透明质酸钠组(50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后第14 d子宫内膜厚度和术后粘连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几丁糖组和透明质酸钠组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后第14 d天子宫内膜厚度和术后粘连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几丁糖组和透明质酸钠组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患者予以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处理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术后粘连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医用几丁聚糖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用几丁聚糖是从虾/蟹壳中藉生物提取的几丁质(chi tin)经脱乙酰基后为几丁糖(chito san),再经深加工达到医用级水平的天然生物材料,是继纤维素后的世上第二大天然资源,据报导有100万~1000万亿吨之多。目前仅利用了数万吨,其中大约25%用于医学领域。早在1811年,法国布Brac on not发现了蘑菇中含有几丁质,当时称之为Fung in,1823年法国科学家Odier在昆虫表面坚硬的皮质中发现了这种物质,并用希腊语chitin将其命名,因此沿用迄今。尽管发现是如此之早,但对其研究却十分缓慢。一百多年后,1977年4月第一届几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颈淋巴清扫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周围自体肌肉组织封堵胸导管瘘口预防术后乳糜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10例口腔癌患者,在颈淋巴清扫术中发现并确诊为乳糜瘘后,立即行瘘口缝扎并应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周围自体肌肉组织封堵瘘口,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此方法治疗后,10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乳糜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经此法治疗无效后,二次手术探查行瘘口缝扎及应用医用生物胶黏合封堵治疗后有效。术后随访10例患者3个月均未发现有乳糜瘘复发,亦未出现局部刺激反应及变态反应。结论:术中医用生物胶黏合封堵胸导管瘘口是预防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理想、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天然降解性生物材料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整形外科与生物医用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互为依存且互促发展,本文将近年来新型的生物医用材料结合本研究所多年来的科研。重点阐述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及医用几丁糖的基本情况,并努力探索他们在整形外科中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几丁糖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几丁糖膜的基础性研究报道较多,但还未形成产品。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几丁糖膜在创伤敷料、术后防粘连、硬膜修复等方面的作用及制备,为进一步形成产品作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方式对兔眼玻璃体进行温敏性几丁糖填充,比较其眼压及并发症差异。方法:将18只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只,右眼均为手术眼,实验组白兔行玻璃体切割术并注入温敏性几丁糖,对照组通过1 m L注射器抽取玻璃体并填充温敏性几丁糖,术后随访1月,对比两组白兔术后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手术前眼压(7.76±2.21)mm Hg与术后眼压(7.49±2.98)mm Hg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前眼压(7.80±2.04)mm Hg与手术后眼压(5.17±0.96)mm Hg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9),明显高于实验组22.2%(2/9)。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温敏性几丁糖操作简单,但并发症较多,且易造成眼压改变;而玻璃体切割术后填充温敏性几丁糖并发症相对较少,眼压波动较小,但应注意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创面应用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两组术后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及拔管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手术后的引流量,止血效果明确、安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明胶—几丁糖膜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几丁糖膜以及研究其止血性能。方法 在透析后的几丁糖与明胶混合液中加入戊二醛交联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几丁糖膜。取新西兰兔4只,在背部两侧对称性剪开直径1cm渗血伤口,分别用纱布和几丁糖膜止血,观察与创面的粘附情况,记录出血时间,以膜或纱布中Hb光度吸收值表示出血量。结果 几丁糖膜与创面粘附良好,几丁糖膜组、纱布组的出血时间分别为78.25±6.42秒、119.05±11.39秒,Hb光度吸收值为0.76±0.51、1.63±0.72,明显优于纱布对照组(P<0.01)。结论 几丁糖膜具有一定的止血性能。  相似文献   

13.
医用弹力袜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医用弹力袜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应用医用弹力袜,于同期使用传统弹力绷带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使用医用弹力袜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均少于使用传统弹力绷带治疗患者.结论:医用弹力袜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缩短住院日,减轻术后不适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昆虫来源几丁糖的基本特性及其与河虾来源几丁糖的差别,用同一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以河虾壳(shell of Procambarus clarkii)、家蝇蛹壳(pupa shell ofMusca domestica vicinaMacquart)、地鳖虫壳(shell of Euplyphaga Walker)和黄粉虫蜕(exuviate of Tnebrio molitorL.)为来源制备的几丁糖在灰份、脱乙酰度、分子质量等及红外图谱上进行比较研究。昆虫来源几丁糖,其灰份低于河虾壳来源几丁糖;家蝇蛹壳几丁糖分子质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来源的几丁糖;从几丁糖质量角度看,采用家蝇蛹壳和地鳖虫壳可制备脱乙酰度较高的几丁糖;4种来源的几丁糖红外光谱图谱基本一致,具有几丁糖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现有医用雾化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带有去除水分子功能的医用雾化器,并在临床上,与原有雾化器比较使用30天后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本设计与原有雾化器在各治疗指标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几丁质(chitin)又称甲壳素,化学名称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多聚体,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纤维素。几丁质脱乙酰基即为几丁糖(chitosan)。几丁质、几丁糖及其衍生物具有非常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而且可以自然降解。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化学性能,几丁质、几丁糖及其衍生物已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粘连、缓释药物、降胆固醇、调节凝血功能和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国内已有关于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粘连、缓释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发生的原因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5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研究组)及同期50例单纯宫颈病变患者(对照组),测量并计算两组的子宫体积,分析宫腔粘连的病因,比较宫内节育器与Foley球囊用于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并随访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其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二次探测宫腔粘连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子宫体积显著小于正常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50例中、重度患者中,86%(43/50)患者为宫腔操作后继发的宫腔粘连;80%(40/50)有与妊娠相关的宫腔操作手术史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内节育器与Foley球囊用于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其宫腔评分、妊娠发生率及获活胎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粘连患者中,术后自然妊娠者宫腔粘连评分明显低于术后未妊娠者,妊娠获活胎者宫腔粘连评分显著低于妊娠未获活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体积偏小与中、重度宫腔粘连的发生有关,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与妊娠相关的宫腔操作是宫腔粘连发生的高危因素;宫内节育器与Foley球囊用于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相似;术后宫腔评分与宫腔粘连患者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关系,可能作为宫腔粘连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医用几丁糖 (水溶性 )涂治 (浅、深 ) °烧伤 52例 ,强力碘液对照治疗 °烧伤 1 2例。观察医用几丁糖涂治 °烧伤创面后促进愈合的作用 ,抑制细菌生长和止痛的作用。方法 :凡是住院 °烧伤病员先直接涂几丁糖治疗 40例 ,观察有效后 ,按患者入院顺序随机编入治疗组 (几丁糖 A组 )和对照组 (强力碘 B组 )。创面清洁后分别涂上几丁糖和强力碘治疗。结果 :A组共治愈 52例 ,B组治愈 1 2例 ,其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 ,A组浅 °1 0 .73± 1 .98天 ,深 °2 2 .47± 3.0 6天 ;B组浅 °1 4 .83± 1 .75天 ,深 °30 .33± 4.39天。 A组创面没发生感染 ,B组深 °创面有不同程度感染。A组涂药后疼痛减轻 ,B组创面疼痛加重。结论 :本组临床研究表明 ,A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提前 4- 9天 (与对照组相比 P<0 .0 1 ) ,证明几丁糖确实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和抑菌作用 ,同时能减轻创面疼痛  相似文献   

19.
肌腱与腱周组织粘连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使用屏障材料预防肌腱粘连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使用的不可吸收材料常常会导致严重免疫反应或阻隔肌腱营养而导致肌腱愈合不良,且常需二次手术取出,已基本淘汰。可吸收膜和水凝胶等具有良好通透性及组织相容性的可吸收大分子材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使用自体或异体组织材料重建腱鞘也可预防肌腱粘连,但自体组织重建腱鞘损伤较大且手术复杂,异体组织常常受到安全性、伦理学等诸多限制,而组织工程化腱鞘可能是未来预防肌腱粘连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郭效朋  沈尊理 《生物磁学》2011,(16):3179-3182
肌腱与腱周组织粘连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使用屏障材料预防肌腱粘连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使用的不可吸收材料常常会导致严重免疫反应或阻隔肌腱营养而导致肌腱愈合不良,且常需二次手术取出,已基本淘汰。可吸收膜和水凝胶等具有良好通透性及组织相容性的可吸收大分子材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使用自体或异体组织材料重建腱鞘也可预防肌腱粘连,但自体组织重建腱鞘损伤较大且手术复杂,异体组织常常受到安全性、伦理学等诸多限制,而组织工程化腱鞘可能是未来预防肌腱粘连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