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元峰  胡炜 《水生生物学报》2020,44(6):1222-1229
文章采用组织切片、生化组分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 研究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肉质差异。结果显示: 大鳞副泥鳅、泥鳅和北方泥鳅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为 (3589.17±2326.01)、(2809.7±1818.69) 和(2511.93±1949.03) μm2。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是大鳞副泥鳅最高[分别为(17.07±0.31)%和(2.57±0.38)%], 依次为泥鳅[分别为(14.57±0.59)%和(1.37±0.12)%]和北方泥鳅[分别为(12.33±0.15%和0.57±0.0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依次为泥鳅(74.38)、大鳞副泥鳅(65.11)和北方泥鳅(60.14); 呈味氨基酸含量依次为泥鳅(32.60±1.64)%、大鳞副泥鳅(27.75±2.13)%和北方泥鳅(24.86±1.00)%; 除亚油酸以外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北方泥鳅(24.43±0.26)%、泥鳅(24.18±1.99)%和大鳞副泥鳅(7.86±0.24)%。大鳞副泥鳅的肌肉生长相关基因myod的表达量高, myog和mrf4的表达量低; 泥鳅和北方泥鳅的myog和mrf4的表达量高, myod的表达量低。elovl5等8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大鳞副泥鳅整体表达水平最高, 北方泥鳅次之, 泥鳅最低。结果表明, 大鳞副泥鳅肉质油润, 但是质地相对粗糙; 泥鳅营养价值高且鲜味程度高; 北方泥鳅肉质细嫩, 但是氨基酸营养价值不高, 鲜味程度较差。三种鳅的上述肉质差异可能与肌肉生长和脂肪代谢活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估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水生生物毒性的大小,以大鳞副泥鳅作为受试动物,研究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其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鳞副泥鳅24h、48h、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5.93μg/L、17.28μg/L、14.11μg/L,安全浓度为2.30μg/L。低浓度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鳞副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起诱导作用,高浓度对其起抑制作用,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鳞副泥鳅有较强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人工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的产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振山  吴清江 《遗传学报》1998,25(5):416-421
首次获得人工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大鳞副泥鳅克隆鱼。方法是:用紫外线210mJ/cm~2辐射浸泡在人工合成卵巢液中的泥鳅卵,使其染色体遗传失活,再与大鳞副泥鳅精子“受精”。在室温26℃条件下“受精”后15min开始,每隔2min一组,将“受精卵”置于39℃温水中热休克处理2min,以阻止第一次有丝分裂的发生,结果表明:二倍诱导率距“受精”后15~19min和27~29min出现两个高峰,最高二倍诱导率为61.1%,经染色体和形态特征鉴定表明,鱼苗为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其染色体数(2n=48)和外部形态均与父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肠呼吸抑制胁迫对气呼吸鱼类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鳃和肠道呼吸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初步探究其生理反馈调节机制,本文选取大鳞副泥鳅成熟个体(n=60)进行肠呼吸抑制胁迫实验。分别对实验组(肠呼吸抑制,n=30)与空白对照组(n=30)的大鳞副泥鳅饲养驯化2周,测定其整体静止代谢率、呼吸频率、鳃和肠道各段的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Na+/K+ATP酶(NKA)、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肠呼吸抑制胁迫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鳞副泥鳅整体静止代谢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部呼吸频率显著加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部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后肠琥珀酸脱氢酶和Na+/K+ATP酶显著降低(P0.05)。同时实验组大鳞副泥鳅后肠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大鳞副泥鳅鳃和前中肠的过氧化氢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后肠则有显著性升高(P0.05)。当大鳞副泥鳅肠呼吸受到抑制时,会加强其鳃部有氧呼吸代谢,弥补肠呼吸缺失部分,满足机体生理需求,而气呼吸的后肠会有一定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对大鳞副泥鳅的鳞片作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具圆鳞;基区、侧区和顶区均具有辐射沟及环沟,二者交织成网状,将鳞片分割成块状,可增加鳞片的柔软度;次级辐射沟发出部位可作为确定年轮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两种泥鳅中PdSox8和PdSox9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以地高辛标记的大鳞副泥鳅PdSox8和PdSox9基因片段为探针,研究了二者在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染色体组中的定位。结果表明,在大鳞副泥鳅中PdSox8、PdSox9分别于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4和第2号即14和12染色体上,信号位点距着丝粒的相对距离分别为40.2%和67.5%,在泥鳅中,则分别位于t9、t6上,信息位点距着丝粒的相对蹁分别为58.3%和30.8%。  相似文献   

7.
两种泥鳅RAPD标记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7个引物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及其自交与杂交子代进行了RAPD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RAPD谱带主要呈孟德尔式遗传,该类带纹明亮稳定,在泥鳅子代中占99.11%;在大鳞副泥鳅子代中占100%;在杂交子代中占99.36%。也存在非孟德尔式遗传谱带,该类带纹较暗、稳定性差,在泥鳅子代中为0.89%;在杂交子代中为0.64%;在大鳞副泥鳅中未见此类带纹。实验结果说明RAPD谱带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区优势“泥鳅”品种营养品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洞庭湖区“泥鳅”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但优势种只有泥鳅属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caud-atus(cantor))和副泥鳅属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urnus dabryanus Sauvage)两种,其他品种仅偶有所见。关于泥鳅的养殖、细胞遗传学、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国内外已作过一些研究,但有关营养品质尚未见报道。材料与方法材料 1988年3月在洞庭湖区捕获,随机取(雌雄比为3:2)2.5公斤的1冬龄10—12厘米长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去净骨骼及内脏,洗净,  相似文献   

9.
PCR扩增泥鳅和大鳞副泥鳅SRY盒基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特异扩增人SRY基因保守区的一对引物,研究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基因组中SRY盒基因的扩增。结果表明,该引物可以在泥鳅中扩增出四条带,其长度分别为200,550、940和1000bp。在大鳞副泥鳞中扩增出三条带,大小为200,550和900bp。经Southern杂交显示出二者的阳性带为200和550bp。阳性带在雌雄个体间和两个物种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由G蛋白β2亚基类似物1基因(GNB2L1)编码的蛋白激酶C受体(RACK1)是一个高度保守的锚定蛋白,属于WD40结构域蛋白家族成员,在细胞信号转导等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RACE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分别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精巢组织的GNB2L1基因c 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大鳞副泥鳅GNB2L1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115 bp,开放阅读框(ORF)长965 bp,编码317个氨基酸;泥鳅GNB2L1基因c 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长965 bp,编码317个氨基酸;两种泥鳅GNB2L1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他鱼类的RACK1蛋白的同源性为94%~97%,且不同进化地位物种的GNB2L1基因均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以GNB2L1基因为标记基因,构建的鱼类系统发育树显示,大鳞副泥鳅和泥鳅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最近。RT-PCR结果显示,GNB2L1基因在大鳞副泥鳅成体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脑组织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以上结果表明,GNB2L1基因为一个进化保守基因,可能在大鳞副泥鳅的细胞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鳞副泥鳅3个Dmrt基因DM保守区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玲花  严镇钧  曾庆韬 《遗传》2008,30(11):1448-1452
摘要: 利用简并PCR克隆技术, 扩增和克隆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Dmrt基因的DM结构域, 获得了3个具有不同DM序列的克隆。结果表明, 在大鳞副泥鳅基因组中存在Dmrt基因家族的多个成员。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不同进化地位脊椎动物的Dmrt基因存在高度的进化保守性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为(22 ± 1)℃的静水条件下, 研究了辛硫磷和甲苯咪唑等2种常用水产杀虫剂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 辛硫磷对大鳞副泥鳅的24 h、48 h和96 h 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66 mg·L–1、0.55 mg·L–1和0.52 mg·L–1, 安全质量浓度为0.11 mg·L–1; 甲苯咪唑对大鳞副泥鳅的24 h、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56 mg·L–1、0.54 mg·L–1和0.54 mg·L–1, 安全质量浓度为0.15 mg·L–1。结果提示辛硫磷和甲苯咪唑对大鳞副泥鳅均属于高毒药物, 因此在渔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该药物的使用浓度, 避免其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南四湖泥鳅和大鳞副泥鳅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南四湖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进行了初步分析。共用10个10bp的OPG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引物,筛选出结果好的5个引物,从泥鳅4个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42个片段,共有片段12个,特有片段5个;从大鳞副泥鳅3个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01个片段,共有片段18个,特有片段5个,在总扩增出的243个片段中,共有片段仅4个。所有扩增片段大小介于0.2-3kb之间。用PoPGen32软件计算出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依此进行UPGMA聚类得到的分子系统树与形态分类学的结果一致,这7个体被聚成2大类,正对应着形态学的2个种:泥鳅和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14.
南平  郭变 《四川动物》2011,30(5):696-700,封3
目的 采用SCGE技术检测敌敌畏对大鳞副泥鳅DNA的损伤效应.方法 设置敌敌畏0.64 μg/L、1.28μg./L、1.92μg/L、2.56μg/L、3.20μg/L 5个浓度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15尾大鳞副泥鳅/组),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各浓度敌敌畏处理组在分别处理l d、2 d、3 d后对大鳞...  相似文献   

15.
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元军  李殿香 《四川动物》2005,24(2):159-160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手段研究南四湖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形态整体差异不显著,但体长/吻腹长指标差异显著;1龄鱼、3龄鱼雌性个体体长、体重大于雄性个体,2龄鱼则呈相反趋势;t检验表明,仅3龄鱼雌雄个体间体长、体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泥鳅雄核发育纯合二倍体的产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汉勤  易泳兰  陈宏溪 《水生生物学报》1987,11(3):241-246,i005
以机械方法挑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属间杂交受精卵的雌核,得到泥鳅雄核发育单倍体胚胎。将这种单倍体胚胎的囊胚细胞核移植到大鳞副泥鳅去核卵中,获得了243个原肠胚胎,其染色体鉴定表明,29.6%的核移植体的染色体发生了加倍。在另一实验组中,从769个核移植卵得到了5尾2cm以上的个体。尾鳍染色体鉴定、肌肉LDH同工酶电泳和形态鉴别表明,这5尾核移植体为泥鳅雄核发育纯合二倍体。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代谢调控在大鳞副泥鳅应对氨暴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暴露于30 mmol/L NH4Cl溶液中以研究高浓度环境氨对其血浆、肝脏及肌肉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氨暴露会显著影响大鳞副泥鳅血浆、肝脏及肌肉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P0.05)。随着氨暴露时间的延长,大鳞副泥鳅血浆中丙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氨暴露12h后,其肝脏组织中游离谷氨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在暴露72h后迅速下降(P0.05)。而游离丙氨酸含量在氨暴露的前24h内基本保持恒定,随后开始显著上升(P0.05)并持续至72h。在氨暴露大鳞副泥鳅12h后,肌肉中游离谷氨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随后快速下降至初始水平并持续到实验结束(P0.05),且在暴露72h和96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游离丙氨酸含量随着氨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并在暴露12h和48h时出现2个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氨暴露下,其血浆、肝脏及肌肉中游离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且谷氨酰胺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显著提高,说明在高环境氨条件下,大鳞副泥鳅会利用谷氨酰胺合成酶将谷氨酸和NH_4~+合成无毒的谷氨酰胺以降低氨毒性。随着氨暴露时间的延长,大鳞副泥鳅血浆和组织有明显的丙氨酸累积且游离谷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其可通过代谢这些特定氨基酸生成丙氨酸以降低体内氨的累积。  相似文献   

18.
大鳞副泥鳅mtDNA经11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I,BglI,BglⅡ,EcoRI,HpaI,KpnI,PstI,SacI,SalI,XbaI和XhoI)单酶完全酶解获得23个酶切位点,这些酶酶切位点数依次分别是:2、7、0、3、3、0、3、1、1、2和1。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大鳞副泥鳅mtDNA平均分子量为10.33±0.22×106u(原子质量);其分子长约16720±350碱基对(bp)。采用双酶完全酶解法构建了大鳞副泥鳅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19.
两种泥鳅中PdSox8和PdSox9的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重杰  周荣家  余其兴 《遗传》2000,22(3):153-156
以α-32P-dCTP标记的大鳞副泥鳅的PdSox8和PdSox9基因片段为探针,研究了二者在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中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果表明两种探针在6尾大鳞副泥鳅(3♀3 ♂)和6尾泥鳅(3♀3 ♂)的经EcoRI和HindIII完全酶切的基因组DNA中检测到了较丰富的阳性杂交带,并讨论了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未发现性特异杂交带。 Abstract:With the α-32 P-dCTP-labeled PdSox8 and PdSox9 fragments of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as probes, the 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were analyzed in two species of loaches P. dabryanus and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entiful positive bands were observed in the genomic DNA of 6 individuals(3♀3♂) of P. dabryanus and 6 individuals(3♀3♂) M.anguillicaudatus, which were digested thoroughly by EcoRI and HindIII. The possible reasons were discussed. No sex-specific band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20.
鲑鱼GnRH的一种类似物:(D-Arg~6,Trp~7,Leu~8,Pro~9NET)-LHRH(sGnRH—A)和多巴胺拮抗物domperidone对诱导鱼类GtH分泌和排卵具有非常高的活性。sGnRH-A和DOM同时一次注射能促使大鳞副泥鳅和鲤鱼的GtH大量迅速释放,并有效地诱导它们以及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等排卵或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