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巴马小型猪腹泻的细菌并筛选出对其敏感的特效药物。方法通过常规细菌学检测、分子生物学鉴定、生化试验等方法对疑似细菌感染的巴马小型猪进行分析,同时选用呋喃妥因、美满霉素、庆大霉素等25种药物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判定巴马小型猪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血清型为O138;药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仅对青霉素、链霉素、头孢曲松和呋喃妥因4种药物敏感,对磷霉素、磺胺脒、左氟沙星等高度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广泛存在耐药性,该研究结果为防治相关实验动物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月采集大连金州湾沿岸畜禽养殖场猪、牛、鸡和某中学人粪便样品。经改良的生化鉴定方法鉴定,得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猪源75株、牛源78株、鸡源69株、人源68株,占粪大肠菌比率分别为85.23%、92.86%、80.23%、80.00%。为验证改良的生化鉴定方法准确性,从中随机选取8株E.coli,扩增16S rRNA序列并与Genebank中E.coli16S序列比对,确定这8株细菌与E.coli同源相似率达99%以上,进而验证改良的生化鉴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集我院泌尿系统感染高龄患者的尿液,作常规尿标本培养和分离,应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双纸片确证法完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结果:129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有62株,占48.1%;在17种常用抗生素敏感试验中,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100%),无耐药株出现,对第一、二、三和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哌拉西林高度耐药(均超过了95%)。结论:泌尿系统感染高龄患者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升高,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严格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水平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性水平传播的实验研究。方法采取双纸片法(K-B)检测细菌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供体菌,耐利福平大肠埃希菌(对其他抗生素敏感)作为受体菌进行接合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结果3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46.7%;接合培养后,接合菌携带23kb和25kb大质粒,而无供体菌中一系列小质粒;供体菌和接合菌均携带I型整合子。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产ESBLs菌株可通过质粒和整合子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导致耐药性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开封市鼓楼区从业人员开展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调查。方法对2300名健康从业人员分离到2010株大肠埃希菌用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5.0%以上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氯林克霉素和红霉素耐药,80%以上对先锋V、头孢三嗪、头孢哌酮敏感。71.0%菌株呈多重耐药性,耐药谱以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为主。结论导致大肠埃希菌高耐药性的原因是:(1)本地区抗生素使用造成的选择性压力;(2)抗生素的滥用;(3)不良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高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存在现状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Tris-ED-TA纸片裂菌法检测148株大肠埃希菌的AmpC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产酶株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48株大肠埃希菌中6株检出AmpC酶,检出率为4.1%。所有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MIC为0.12~0.25μg/ml;对头孢吡肟的MIC值也较低,为0.5~32.0μg/ml,仅1株耐头孢吡肟。所有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耐药,MIC为32~128μg/ml;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加酶抑制剂复合物耐药性较强。结论深圳市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检出率为4.1%。产酶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中段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检测ESBLs用表型确证试验,药敏结果分析用WHONET 5.5软件,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儿科门诊和病房送检的1755份中段尿标本中共检出85株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8%,男女比为6:11; <3岁的婴幼儿组57例,占67.1%;3~6岁育龄前儿童17例,占20.0%;>6岁儿童11例,占12.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占60.0%;85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为90%以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呋新酯、左旋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可以选用的抗菌素已极为有限,临床要谨慎用药,并及时根据药敏结果修正药物种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女性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非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药品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非产ESBLs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无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高,耐药率低。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敏感。结论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需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基因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索的耐药性及其基因分型,了解其耐药性趋势与传播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鉴定技术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77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药物的耐药性;K—B法鉴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FINGERPRINT Ⅱ软件进行细菌基因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和氨曲南的耐药性明显增高,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的首选药物;经ESBLs确证试验,ESBLs阳性率为28.60%(22/77);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经PFGE指纹图谱分析,除第62株和第70株相似性系数为78.27%外,其余相似度均低于70.0%;ESBLs大肠埃希菌阴性株中除少数几对菌株相似性系数较高外,其余呈散在分布,且电泳带存有6条以上的不同条带,为流行病学无关的不同克隆。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索耐药性明显增高,且呈多重耐药趋势;该研究尚不能证明存在大肠埃希菌爆发性流行感染,提示可能存在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优势克隆;PFGE基因分型方法是耐药性与流行状况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某医院各科室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状况和致病性,了解大肠埃希菌在该院流行情况。方法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多重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仅对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85株菌分为4个基因型,其中B2型25株,致病性最强;D型37株,致病性次之。菌株间亲缘关系表明可能存在院内流行。结论实验获得菌株具有较强耐药性和致病性,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着竹鼠养殖业不断发展,人工养殖技术的限制导致细菌性疾病不断发生,其中大肠杆菌病成为防治的重点。【目的】分离导致四川绵阳某规模化竹鼠养殖场竹鼠死亡的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耐药情况分析,为竹鼠细菌性疾病防治提供案例支撑。【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遗传进化分析、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从竹鼠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肺脏、肝脏、肾脏病变严重,脾脏组织病变程度不大;药敏试验表明该株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多粘菌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新霉素、红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等7种药物耐药;该菌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I、aph(3′)-II]和氯霉素类耐药基因(cmlA、floR)。【结论】该竹鼠养殖场疾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该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氯霉素类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2.
禽病原性大肠杆菌1型菌毛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旋涡混合法使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566、1794和TK3菌毛脱落,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后进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收集密度为110至115g/cm3的蛋白带,经SDSPAGE测定,3株菌菌毛蛋白的分子量分别在175、170和170kD;提纯菌毛保留了甘露糖敏感性凝集豚鼠红细胞的能力,证明它们为1型菌毛;从1794株提取的1型菌毛免疫BALB/C小鼠产生的高免血清在Western blot中与3个菌株的相应菌毛蛋白均呈阳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受检的3株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均表达了1型菌毛,其分子量在175~170kD之间,3个菌株的1型菌毛间具有较强的抗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弄清临沂市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情况,为科学防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从115份乳样中,分离出6种127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占36.22%,无乳链球菌33株,占25.98%,停乳链球菌21株,占16.53%,大肠埃希菌17株,占13.39%,乳房链球菌8株,占6.3%,沙门菌2株,占1.57%;主要病原菌均对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结论临沂市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首选药物为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因此,治疗奶牛乳房炎应通过药敏试验,合理地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比例及对临床上常用的2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方法收集2003 2004年该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试验方法检测ESBLs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2003年与2004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分别为46.11%(184/399)、57.44%(386/672)(P=0.0003);2年来,ESBLs阳性菌对临床常用的24种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上升非常显著(P=0.0005);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但2004年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比2003年显著上升(χ^2=37.785,P=0.0005).结论尽早开展产ESBLs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有效控制产ESBLs菌的播散与流行是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基因的分布以及与耐药谱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9月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76株进行qnr基因检测,并通过DNA直接测序确定;分析qnr基因在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及测序分析,76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有qm基因阳性菌株46株,阳性率为60. 5% ;对阳性菌株进行DNA测序、BLAST比对,其中25株为qnrB基因,17株为qnrS基因阳性,12株基因阳性,未检测到qwC和qnrD基因。在46株qnr基因阳性菌株中有38株为产ESBL菌株,而在qnr阴性菌株中仅有5株ESBL阳性。结论该院ICU分离大肠埃希菌qnr基因携带严重,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多伴随呈现为产ESBL菌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文山州人民医院分离的8 820株E.coli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对被检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ESBLs)E.coli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2年产ESBLs菌株阳性率最高,达65.40%;2014年检测出E.coli株数1 721株,占19.51%;E.coli菌株科室分布,泌尿外科最多1 961株;标本类型以中段尿为主;年龄分布集中在>45~60岁组,检出2 433株,占27.59%;药敏试验显示,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结论 E.coli菌株检出率上升,产ESBLs菌株阳性率呈现先迅速上升后有缓慢下降的趋势。E.coli耐药形势严峻,医院应加强监测及耐药性分析,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分级制度,定期反馈临床监测数据,为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猪只消化道疾病是养猪业上一大重要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是引起猪腹泻的一种常见病原菌,可以引起不同日龄的猪腹泻,但主要以幼龄猪为主。【目的】旨在分离鉴定引起四川省眉山市一规模化养猪场病猪大规模腹泻的病原菌。【方法】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方法从发病猪肝脏、胃以及污染的饲料分离鉴定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毒力基因的检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腹泻猪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胃中分离到一株蜡样芽胞杆菌,并且追溯到传染源是该猪场饲料。通过检测这两株菌相应的毒力基因发现大肠杆菌不属于肠外致病性型,蜡样芽胞杆菌检测到了nheA、nheB、nheC、bceT、entFM 5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表明常规的氨基糖苷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较好,红霉素、氟苯尼考、头孢氨苄、头孢哌酮对蜡样芽胞杆菌抑菌效果较好,而蜡样芽胞杆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常规药物不敏感。【结论】饲料存在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混合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证实大肠杆菌Nissle 1917作为自然菌株存在于动物猪体内,并能从猪粪便中分离。建立大肠杆菌Nissle 1917的原位杂交鉴定方法。【方法】采集135份健康断奶仔猪的新鲜粪便制备DNA模板,以人源大肠杆菌Nissle 1917为阳性对照菌株,分别针对Nissle 1917的I型菌毛亚单位Fim A、F1C菌毛亚单位Foc A及两个质粒pMUT1和pMUT2的相关基因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其中427 bp大小的质粒片段pMUT2(a)作为目的片段回收纯化,用地高辛随机引物标记法制成DNA探针。【结果】从其中的2份DNA模板中扩增出上述5对特异性引物PCR预期大小相符的片段,初步认为大肠杆菌Nissle 1917可能存在于猪体内。应用制备的探针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的方法从2份阳性粪便样品中筛选出2株阳性菌落,通过血清学检验、PCR扩增和测序进一步鉴定为阳性Nissle 1917菌株。【结论】动物源益生菌Nissle 1917的分离鉴定,为优良动物源益生菌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Du X  Shen Z  Wu B  Xia S  Shen 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5,245(2):295-298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from calf diarrhea cases (n=22) in the Beijing surrounding region in China were characterized for disease serotype, virulence factor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pattern and class 1 integrons. 59% (n=13) of the isolates were positive for the int I1 gene. The presence and genetic content of class 1 integrons in 13 E. coli isolates were examined by PCR and sequencing. Sequencing analysis revealed six gene cassettes, which encoded resistance to trimethoprim (dfrA1, dfrA17), aminoglycosides (aadB, aadA1 and aadA5) and chloramphenicol (cmlA). The gene cassette arrays dfrA1-orf (45%) and aadB-orf-cmlA (32%) were most prevalent among these isolates. These data revealed the high prevalence of class 1 integrons among calf pathogenic E. coli isolates in the Beijing surrounding region in China, which may provide important and useful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reflecting specific antibiotic selective pressure.  相似文献   

20.
绵羊肺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近年来,羊呼吸系统疾病日益频发,由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也日渐增多,给养羊业带来了一定经济损失。本文旨在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羊场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死羔羊的细菌性病原及其特性。【方法】采用细菌常规分离鉴定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从发病羔羊的肺脏中分离鉴定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特异基因PCR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及肺脏组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从病死羔羊肺脏组织分离得到一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该分离株呈多重耐药现象,检测到iutA、fyuA和ireA三种毒力基因;病变肺脏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界限不清,支气管管腔充血,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增生。【结论】从病死羔羊肺中分离的细菌性病原是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