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利平  卢兰芳  覃淑英 《蛇志》2014,(3):347-34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均获成功,5例患者出现反复室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生室颤患者,应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抢救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何义川 《蛇志》2017,(2):250-25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患者61例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1例患者中,冠脉再通53例,冠脉再通率为86.89%。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严密观察的,实施合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赵燕喜 《蛇志》2005,17(3):199-200
硝酸甘油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肯定,其有效作用主要是改善心肌供血及心脏泵血功能,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作用报道较少。笔者总结了近7年来使用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90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总结救治方法及护理效果。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5%(74/80),死亡率为7.5%(6/8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前接受急诊护理,可以有效救治及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住我院CCU并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9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唐利平 《蛇志》2011,23(2):199-200
大面积心肌梗死指梗死面积>25%,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心力衰竭是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心力衰竭一旦发生,病情危重,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我科对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我院从 1 996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8月收集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伴 ST段抬高的患者72例。其中 40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并与常规治疗的 3 2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2例伴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的病人。溶栓组 40例 ,均符合 1 996年 7月修订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1]的标准入选。其中 ,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3~ 87岁 ,平均 6 4岁。对照组 3 2例中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47~ 83岁 ,平均 6 2岁。两组性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救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实施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对策。结果本组84例患者有效75例,显效4例,无效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4.05%。出院随访12~24个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专科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任果  蓝洲  李金鹏 《蛇志》2014,(2):186-188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其中溶栓治疗34例,常规治疗68例,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溶栓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溶栓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内溶栓治疗死亡率为8%,超过6h溶栓治疗死亡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有效、安全的,早期溶栓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黄秀琴 《蛇志》2011,23(1):76-7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是减少死亡率、赢得进一步治疗的关键。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急性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日趋年轻化,近年来中青年男性成为患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为了能够提前预防和控制AMI的发生,分析中青年AM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近6年里46例45岁以下和106例60岁以上AMI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中青年AMI的发病特点及原因有助于减少中青年AM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李淑旻 《蛇志》2004,16(4):34-35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是临床上早期溶栓治疗的关键。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因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不呈现心肌梗死典型表现,常易被漏诊,错过了最佳溶栓时机。因此,当胸痛时V1—3导联ST段压低则可作为其早期的心电图特征。从1995~2003年,我院收治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14例,现对其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唐利平  罗丹  黄宵 《蛇志》2012,24(1):88-8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死亡率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已成为早期再灌注抢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将我科2010年8月~2011年12月行PCI术成功抢救15例AMI病人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入住我院CCU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住我院CCU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于发病12小时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急诊手术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的靶病变,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评价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等.结果:200例患者急诊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植入支架数量为1.41±0.711枚,未发生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2例,非心源性死亡1例,无院内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心梗,临床随防7.3±1.9(5-15)个月,136例患者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随访率72.3%,随访终点内死亡5例(死亡率2.66%),含心源性死亡3例,非心源性死亡2例,其中再发心肌梗死1例,6例患者进行了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3.19%).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中安全可行,且院内、术后7个月随访观察显示疗效显著,并明显降低靶血管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3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论: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熟知疾病特征,密切观察病情,提高预防护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焕志 《蛇志》2017,(3):329-330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疗的老年人(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收治≤6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研究组心肌梗死后诱发疾病如典型胸痛、心律失常及休克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吸烟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较多,并发症多,预后效果差。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心功能Killip分级分为Ⅱ级组54例、Ⅲ级组57例、Ⅳ级组47例。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Trx1、FGL2水平;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并根据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rx1、FGL2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FG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rx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Ⅳ级组患者血清Trx1水平明显低于Ⅱ级组、Ⅲ级组(P<0.05),血清FGL2水平明显高于Ⅱ级组、Ⅲ级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Trx1、LVEF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而年龄、血清FGL2及血尿酸、血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高)、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Ⅳ级、Trx1下降、FGL2升高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rx1、FGL2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811,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Trx1水平降低,FGL2水平升高,且血清Trx1、FGL2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c间期延长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Tc值延长的临床意义,本文分析了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组Q-Tc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大面积梗死组的Q-Tc间期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大于小面积梗死组。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的Q-Tc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冬娜 《蛇志》2003,15(4):40-41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冠心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急症 ,且并发症多。在美国每年有 90万人患急性心肌梗死 ,大约 2 2 .5万人死亡 ,其中包括 1 2 .5万人在未获得医治之前死于“现场”。早期治疗不及时 ,会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 ,入院前及时正确处理是关键 ,时间是抢救的前提。我科自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3年 3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1 0 9例 ,抢救成功 1 0 6例 (97.2 % ) ,死亡 3例 (2 .8% ,其中有 1例是安装人工起搏器后 )。现就其抢救护理方面谈几点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 0 9例 ,男 83例 ,女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