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用内引物法自pHBVNC-1质粒DNA经Sau3A1降解的1.3Kb片段中,快速、连续测定了HBV adr NC-1表面抗原基因全顺序,与其它三株adr亚型S基因比较,顺序同源性为99%,与adw及ayw亚型比较,同源性为94%。不同亚型间的错义突变比同一亚型不同毒株间的错义突变多。比较11株adr亚型、2抹adw亚型与2株ayw亚型的S基因全顺序,发现在第47,110,113,126,160位的密码子在r亚型中有同源性,在w亚型中也有同源性,所以是w/r亚型决定簇的候选部位。第46,68,134,159,168位的密码子在d亚型中有同源性,而在y亚型中也有同源性,所以是d/y亚型抗原决定簇的候选部位。  相似文献   

2.
克隆的adr亚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pADR-1)的核苷酸顺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报道了应用化学法测定克隆的adr亚型HBV的pADR-1 DNA全顺序,共长3215个碱基对。与已报道的ayw和adw亚型HBV DNA的核苷酸顺序差异较大,分别为9.7%和9.3%。与Ono等报道的adr pHBr 330相差约2%,这证实了同一亚型的变异株之间差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患者中病毒的基因型及其HVB S区是否有变异。用放射免疫试剂检测HBsAg阳性样品中的抗-HBs抗体,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阳性样品中的HBV DNA,然后对阳性样品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并将所得序列与HBV不同基因型的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89例HBsAg阳性样品中有10例为抗HBs抗体阳性;该10例双阳性样品中有5例为HBV DNA阳性;序列分析显示该5株HBV均为B基因型,其中4株为adw亚型,1株为adr亚型;其中有2株在S区的“a”决定簇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患者中病毒的基因型及其HVB S区是否有变异.用放射免疫试剂检测HBsAg阳性样品中的抗-HBs抗体,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阳性样品中的HBV DNA,然后对阳性样品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并将所得序列与HBV不同基因型的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89例HBsAg阳性样品中有10例为抗HBs抗体阳性;该10例双阳性样品中有5例为HBV DNA阳性;序列分析显示该5株HBV均为B基因型,其中4株为adw亚型,1株为adr亚型;其中有2株在S区的"a"决定簇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乙肝病毒 (HBV)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患者中病毒的基因型及其HVBS区是否有变异。用放射免疫试剂检测HBsAg阳性样品中的抗 HBs抗体 ,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阳性样品中的HBVDNA ,然后对阳性样品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 ,并将所得序列与HBV不同基因型的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389例HBsAg阳性样品中有 10例为抗HBs抗体阳性 ;该 10例双阳性样品中有 5例为HBVDNA阳性 ;序列分析显示该 5株HBV均为B基因型 ,其中 4株为adw亚型 ,1株为adr亚型 ;其中有 2株在S区的“a”决定簇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自1992年以来,山东省归国劳务人员HIV-1感染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我们采集了11份确认为HIV-1感染者的全血分离单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用套式PCR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并对其env C2-V3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0名归国劳工人员及1名归国劳工配偶的样本经序列测定和基因分析发现了HIV-1的4种基因亚型A、B、C、E亚型。其中C亚型7名,B亚型2名,A和E亚型各1名。由此可见;山东省归国劳务人员中HIV-1毒株的感染情况较复杂,通过计算发现这些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相差较大。提示应加强归国劳务人员的教育、检测和控制以防其它国家毒株传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血清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在赤峰市敖汉旗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血清标本,巢式PCR方法扩增HBV S区,测序后应用Mega6.0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基因型、血清型,并分析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结果:在72例HBV患者中,B基因12例(16.7%),C基因型40例(55.65%),D基因型20例(27.8%)。不同性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亚型分析结果显示:adw2血清亚型15例(20.8%)、adrq+血清亚型37例(51.4%)、ayw2血清亚型20例(27.8%)。HBV S基因"a"抗原决定簇突变率为34.7%。结论: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其次是D型和B型,血清型主要为adrq+,有34.7%患者携带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自1992年以来,山东省归国劳务人员HIV-1感染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我们采集了11份确认为HIV-1感染者的僵血分离单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用套式PCR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并对其envC2-V3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0名归国劳工人员及1名归国劳工配偶的样本经序列测定和基因分析发现了HIV-1的4种基因亚型:A、B、C、E亚型,其中C亚型7名,B亚型2名、A和E亚型各1名。由此可见;山东省归国劳务人员中HIV-1毒株的感染情况较复杂,通过 些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相差较大,提示应加强归国劳务人员的教育、检测和控制以及其它国家毒株传入。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的最主要的病原[1]。目前根据HBsAg的共同抗原决定簇“α”和两对相互排斥的抗原决定簇将HBV分为ayw1, ayw2, ayw3, ayw4,ayr, adw2, adw2, adw4, adrq 和adrq-9种不同的血清学亚型,1988年Okamoto[2]等根据HBV基因组核苷酸的差异又提出了HBV基因型的概念,并以全基因组核苷酸差异≥8%,定为基因型分型标准。目前从世界不同地区分离的乙型肝炎病毒分离株已被分为A、B、C、D、E、F、G、H等8种不同的基因型[3~5]。包括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在内的亚洲地区主要流行B、C两种基因…  相似文献   

10.
湖北咸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的最主要的病原[1].目前根据HBsAg的共同抗原决定簇"α"和两对相互排斥的抗原决定簇将HBV分为ayw1,ayw2,ayw3,ayw4,ayr,adw2,adw2,adw4,adrq+和adrq- 9种不同的血清学亚型,1988年Okamoto[2]等根据HBV基因组核苷酸的差异又提出了HBV基因型的概念,并以全基因组核苷酸差异≥8%,定为基因型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11.
12.
W. C. MacDonald  A. Bogoch 《CMAJ》1961,84(20):1105-1113
  相似文献   

13.
Hepatitis 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Hepatitis A is a disease of worldwide distribution which occurs in endemic and epidemic form and is transmitted primarily by person-to-person contact through the fecal-oral route. Common source epidemics due to contamination of food are relatively common, and water-borne epidemics have been described less frequently. The presumed etiologic agent of hepatitis A has now been visualized by 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ic (IEM) techniques in early acute-illness-phase stools of humans with hepatitis A as well as in chimpanzee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material known to contain hepatitis A virus. In addition, several new serologic tests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body against hepatitis A virus have been described. These include complement fixation and immune adherence techniques. Current data suggest that hepatitis A is caused by a single viral agent lacking the morphologic heterogeneity of hepatitis B viral components and that there may be relative antigenic homogeneity between strains of virus recovered from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Serologic studies to date also indicate that hepatitis A virus is not a major contributing cause in 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Hepatitis B     
M L Tepper  P R Gully 《CMAJ》1997,156(7):1033
  相似文献   

20.
C. H. A. Walton 《CMAJ》1945,53(6):573-5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