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各种化学试剂修饰红花菜豆(Phaseoluscoccineusvarrubronanus,Berry)凝集素(简称PCL)分子,测定与其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经NBS修饰表明PCL具有8个Trp残基,其中4个暴露于分子表面,此4个Trp残基被修饰后,PCL的凝血活性完全丧失.比较PCL修饰前后的CD光谱表明修饰不改变其二级结构。修饰Tyr,Arg,His残基和游离氨基及羧基不影响PCL的血凝活性.巯基也不是血凝活性所必需,但是PCL分子中的二硫键被还原,或被CNBr分解为两个片断则使蛋白质丧失血凝活性,提示分子的完整结构对PCL的血凝活力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白茯苓凝集素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茯苓凝集素(SLL)分子中含有4个色氨酸(Trp)残基,NBS修饰测得这4个Trp残基位于分子表面。SLL在天然状态下荧光发射峰位于335nm处,离子强度和温度对其荧光光谱均无明显的影响。NBS修饰后的SLL失去凝血活性,相应荧光光谱的强度减弱,荧光发射峰发生蓝移,提示SLL的构象发生改变。用KI·CsCl和丙烯酰胺淬灭剂研究SLL分子中Trp残基的微环境,发现丙烯酰胺和CsCl能淬灭分子中100%和50%的Trp残基的荧光,而KI完全不能淬灭SLL分子中Trp残基的荧光,因此Trp残基周围存在阴离子区,或者Trp残基处于分子表面的疏水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野花生豆凝集素的化学修饰与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花生豆凝集素(CML)经Sephadex G-200测得分子量为103.O kD。用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DAB)为显色剂,测得每个CML分子含有5.9个色氨酸残基。在pH5.1,含8mol/L脲的醋酸缓冲中,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可修饰CML分子中的5.6个色氨酸(Trp)残基,同时使CML的凝血活性完全丧失。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和N-乙酰顺丁烯酰胺(NEM)分别修饰CML的组氨酸残  相似文献   

4.
野花生豆凝集素(CML)经SephadexG-200测得分子量为103.OkD.用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DAB)为显色剂,测得每个CML分子含有5.9个色氨酸残基.在pH5.1,含8mol/L脲的醋酸缓冲液中,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可修饰CML分子中的5.6个色氨酸(Trp)残基,同时使CML的凝血活性完全丧失.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和N-乙酰顺丁烯酰胺(NEM)分别修饰CML的组氨酸残基和半胱氨酸巯基后,CML的活性均无变化.CML在天然状态下荧光发射峰位于336nm处,用CML的专一性抑制糖N-乙酰半乳糖胺研究色氨酸的微环境,发现N-乙酰半乳糖胺可以淬灭CML中88%的色氨酸残基萤光,Stern-Volmer常数K=1.73L/mol.同时发现N-乙酰半乳糖胺能够保护CML,避免NBS对CML的修饰作用,表明色氨酸可能是CML维待活性所必需,并直接参与和专一性抑制糖的结合,其微环境较为疏水.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修饰、内源荧光和荧光淬灭等方法研究了油麻藤凝集素(MSL)的溶液构象变化和微环境的构象特征。研究发现MSL分子中总共有9个色氨酸(Trp)残基,它们的荧光能被丙烯酰胺淬灭,但不易为KI接近而淬灭,MSL经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修饰后,其内源性荧光发射谱发生相应变化,结果表明MSL分子中部分Trp残基埋藏于分子内部,而位于分子表面的Trp残基可能处于分子的疏水袋中。  相似文献   

6.
油麻藤凝集素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修饰,内源荧光和荧光淬灭等方法研究了油麻藤集素(MSL)的溶液的象变化和微环境的构象特征,研究发现MSL分子中总共有9个色氨酸(Trp)残基,它们的荧光能被丙烯酰胺淬灭,但不易为KI接近而淬灭,MSL经N-溴化琥珀酰亚胺(NBS)修饰后,其内源性荧光发射谱发生相应变化,结果表明MSL分子中部分Trp残基埋藏于分子内部,而位于分子表面的Trp残基可能处于分子的疏水袋中。  相似文献   

7.
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经用二硫苏糖醇,对氯汞苯甲酸和碘乙酸修饰后,对木瓜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并无改变;用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与CPI反应,可以测出CPI分子内有19个巯基被修饰,被修饰后,抑制活性仍无改变,表明水稻CPI的抑制活性不需要巯基参与;应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CPI反应,可测出CPI分子内有2个Trp被修饰,修饰后,抑制活性全部丧失,表明Trp是保持抑制活性所必需的基因,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利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红花菜豆凝集素(Phaseoluscoccineusvar.rubronanuslectin,简称PCL),结果表明PCL分子各亚基中的两个色氨酸(Trp)残基分别位于PCL分子表面和分子内。标记了DNS的PCL荧光偏振研究指出,致使PCL在10mmol/LSDS条件下失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亚基解离。荧光偏振研究还表明,甲状腺球蛋白、甘露聚糖、海参多糖硫酸酯可与PCL结合。荧光探针bis-ANS与PCL的结合可引起明显的荧光增强和发射谱蓝移,表明PCL分子中存有疏水区域。结合了的bis-ANS还可和PCL中的Trp发生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9.
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PI)经用二硫苏糖醇,对氯汞苯甲酸和碘乙酸修饰后,对木瓜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并无改变;用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与CPI反应,可以测出CPI分子内有19个巯基被修饰,被修饰后,抑制活性仍无改变,表明水稻CPI的抑制活性不需要巯基参与;应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与CPI反应,可测出CPI分子内有2个Trp被修饰,修饰后,抑制活性全部丧失,表明Trp是保持抑制活性所必需的基团。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稻瘟病菌丝体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后者的抑制作用比前者更强,若将两种抑制剂混合使用,则对稻瘟病菌丝体的抑制作用非常强烈;当抑制剂加入量达72μg时,即可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花粉凝集素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天花粉凝集素在天然状态下荧光发射峰位于332nm处,以丙烯酰胺,KI及CsC1等淬灭剂研究TKL分子中Trp残基的微环境,发现只有丙烯酰胺能淬灭TKL分子Trp的荧光,同此推断大部分的Trp残基位于TKL分子内部,其荧光不易为I^-或Cs^+接近而淬灭。疏水探针TNS能够检测到TKL中疏水微区的存在,并且这一疏水微区亦不同于TKL的半乳糖结合位点,TKL中不存在金属离子的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11.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中膜结合的33kD外周蛋白对锰分子簇的稳定及PSⅡ高放氧活力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NBS对菠菜33kD蛋白中唯一的色氨酸残基(近C端241Trp)的修饰研究了该残基在光合放氧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241Trp位于33kD蛋白内部的疏水区。修饰后的33kD外周蛋白对PSⅡ颗粒的重组能力减弱。部分重组上经NBS修饰的33kD蛋白的PSⅡ颗粒放氧活力得不到恢复。表明241Trp对33kD蛋白与PSⅡ的结合及功能的实现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猪精子凝集素在精卵结合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精子凝集素(BSL)位于精子头部,既与精子蛋白结合,亦与透明带糖蛋白ZP3结合。并且BSL自身分子间亦会聚合。与ZP3结合的片段亦结合于岩藻素-Sepharose亲和柱,但不与胎球蛋白-Sepharose柱结合。该片段具有较强的抑制精卵结合的活性。BSL经NBS修饰后,血凝活力大大下降,同时推动与精子结合的活性,但不影响它与ZP3的结合。修饰后的BSL亦显著抑制精卵结合。表明BSL以两个不同的部  相似文献   

13.
天然态岩豆凝集素(MDL)远紫外圆二色性(CD)谱显示216nm处单一负峰,是一种高β-折叠构象凝集素;近紫外CD谱呈现282nm处负峰和260~275nm及295nm处的负肩,经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NEMI)和对氯汞苯甲酸(PCMB)修饰MDL的巯基,其近紫外CD谱未发生变化,远紫外CD谱仅发生细微变化,MDL凝集活性保持不变;PCMB过量时,CD谱呈现典型的无规卷曲谱形,MDL完全丧失凝集活性,去除PCMB后,活性又全部恢复.二硫苏糖醇(DDT)修饰MDL的二硫键并用碘乙酸(ICH2COOH)保护巯基,MDL远紫外CD谱216nm处的负峰红移至225nm,且显著减小;同时,近紫外CD谱282nm处负峰几乎消失,两负肩分别保持完整,分子中α-螺旋降低,无规卷曲增加较多,MDL凝集活性未发生变化.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修饰MDL分子中的色氨酸,导致216nm负峰蓝移至208nm且变小,分子中无规卷曲和α-螺旋增加,β折叠减少,近紫外CD谱295nm负肩消失,282nm负峰红移至287nm,MDL凝集活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4.
用CM-52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PtdienNO3〕Cl修饰细胞色素c(Cyt.c)的反应产物,获得了Cyt,c的单标记和双标记衍生物。对此衍生物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表明,〔PtdienNO3〕Cl对Cyt.c的修饰作用不仅涉及位于蛋白分子表面的氨基酸残基His-33,而且还涉及处于Cyt.c分子内部疏水区的Trp-59。该衍生物为探讨Cyt.c中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Trp-59)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5.
NBS修饰^241Trp对33kD外周蛋白与PSⅡ的结合及放氧活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中膜结合的33kD外周蛋白对锰分子的稳定及PSⅡ高放氧活力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NBS对菠菜33kD蛋白中唯一的色氨酸残基(近C端^241Trp)的修饰研究了该残基在光合放氧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钙离子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C的溶液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脱辅基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C。结果表明:(1)apo-HRP(C)与其他“B”类蛋白质不同,有明显的Tyr荧光;(2)低浓度变性剂(〈2mol/L脲或0.2mol/L盐酸胍)能增强酶的Trp荧光,但并不改变光谱特性;(3)进一步增加变性剂浓度则使Trp残基暴露于水溶液中,荧光强度略有降低,荧光谱红移;(4)Ca^2+络合剂EDTA对色氨酸荧光的影响与低浓度变性剂相同。有意思  相似文献   

17.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皖南尖吻蝮蛇蛇毒中纤溶组分。研究了Acr对FP内源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FP分子含有多个Trp残基,这些Trp残基约有83%可被Acr所淬灭,而且这些Trp残基位于FP分子的较疏水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OPT修饰GAPDH及gGAPDH的荧光衍生物与Trp残基之间存在非辐射的能量传递。在不同浓度的GuHCl溶液中,糖基化和非糖基化酶OPT衍生物的荧光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两者的荧光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淬来有明显的不同。OPT修饰动力学研究表明,gGAPDH的修饰速度快于GAPDH的修饰速度。以上结果提示:糖基化的位点可能在赖氨酸残基上,并且被糖基化的残基可能位于或靠近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9.
OPT修饰GAPDH及gGAPDH的荧光衍生物与Trp残基之间存在非辐射的能量传递。在不同浓度的GuHCl溶液中,糖基化和非糖基化酶OPT衍生物的荧光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两者的荧先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淬灭有明显的不同。OPT修饰动力学研究表明,gGAPDH的修饰速度快于GAPDH的修饰速度。以上结果提示:糖基化的位点可能在赖氨酸残基上,并且被糖基化的残基可能位于或靠近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0.
黄精凝集素Ⅱ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囊丝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的根状茎,经浸取、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猪甲状腺球蛋白-Sepharose4B柱亲和层析、CM-Sepharose柱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可以分离纯化出黄精凝集素Ⅱ(PCLⅡ).纯化的PCLⅡ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显示单一蛋白染色带;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中亦为单一蛋白峰,经分子筛层析测得分子量为15.9kD,最大紫外吸收值在278nm,PCLⅡ只凝集兔红细胞,当浓度为0.25μg/ml时,即可发生凝集反应,此凝集兔红细胞的能力可被D-甘露糖和猪甲状腺球蛋白所抑制.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PCLⅡ分子中富含酸性氨基酸,N末端为丙氨酸.经测定PCLⅡ分子中含有3个色氨酸和2.4%的中性糖.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凝集素分子中含有Mg和Ca两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