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9种泡桐叶片蛋白质的多态性,并根据其叶片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单向和双向电泳结果,将它们聚类为白花泡桐组[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和白花兰考泡桐(P. elongata f. alba)]、南方泡桐组[南方泡桐(P. australis)和成都泡桐(P. albiphloea var. chengtuensis)]和毛泡桐组[毛泡桐(P. tomentosa)、川泡桐(P. fargesii)、鄂川泡桐(P. albiphloea)、山明泡桐(P. lamprophylla)和兰考泡桐(P. elongata )]。该结果可为了解泡桐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和种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泡桐叶片蛋白质多态性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9种泡桐叶片蛋白质的多态性,并根据其叶片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单向和双向电泳结果,将它们聚类为白花泡桐组[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和白花兰泡桐(P.elongata f.allba)]、南方泡桐组[南方泡桐(P.australis )和成都泡桐(P.albiphloea var.chengtuensis)]和毛泡桐组(毛泡桐(P.tomentosa)、川泡桐(P.fargesii)、鄂川泡桐(P.albiphloea)、山明泡桐(P.lamprophylla)和兰考泡桐(P.elon-gata)]。该结果可为了解泡桐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和种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泡桐属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熊金桥  陈志远 《植物研究》1992,12(2):185-188
本文对泡桐属进行了数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属宜分为三个组:即白花泡桐组, 毛泡桐组、楸叶泡桐组。同时对某些种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泡桐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毛泡桐,白花泡桐和兰考泡桐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0。这与已报道的紫葳科大多数木本植物染色体数目是一致的,而与玄参科的大部分届不同。结合形态特征,认为将泡桐属归于紫葳科可能是更为合理的。并对白花泡桐和兰考泡桐的核型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泡桐属七种植物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1 3个 1 0 mer的随机引物对中国泡桐属的 7个种进行了 RAPD分析 ,对扩增形成的谱带进行了对比 ,发现 7个种间存在较丰富的多态性带纹。经用 UPGMA法聚类结果说明可把研究的 7个种分成 2个类群。其中白花泡桐与川泡桐亲缘关系最近 ,二者与揪叶泡桐、南方泡桐、山明泡桐归为 1个类群。毛泡桐与兰考泡桐亲缘关系也较近 ,二者在系统演化上比较原始 ,归为 1个类群。  相似文献   

6.
以毛泡桐、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叶片为外植体,在其体外器官直接再生的最适MS和1/2MS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泡桐叶片体外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为24 h的光周期可促进泡桐叶片芽的诱导,但不同种泡桐叶片芽诱导率达到最大所需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对幼芽根诱导来说,不同光周期对3种泡桐幼芽生根的作用存在差异.当幼芽诱导根时间为7 d时,光照时间长于或短于16 h的光周期都会抑制毛泡桐和兰考泡桐幼芽根的诱导,并且这些不适宜的光周期对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幼芽生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兰考泡桐.  相似文献   

7.
1 属的起源根据地质历史资料和形态、生态综合分析 ,我们认为在第三纪早期 ,泡桐属中还只有一种 ,到第三纪中新世时 ,才分化成华东泡桐 ( Paulownia kawakamii)和毛泡桐 ( P.tomentosa)两个种。在第三纪地层中 ,毛泡桐叶的化石在我国山东、法国、捷克和北美都有发现 ,特别是同一时期在日本歧阜县发现类似华东泡桐直径 1 55cm的矽化树干 ,这样的大树 ,在现存的华东泡桐中是从未见过的 ,这说明在当时的环境下 ,华东泡桐是适应生长的。另外 ,在形态上两种泡桐均为树形较小、叶宽有角、叶缘有锯齿、宽大圆锥花序、深裂的花萼、较小的果实和种…  相似文献   

8.
泡桐进入农田,使风沙区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干热风的抗御能力,促使小麦稳产高产,对此已有广泛的报道;然而泡桐对麦田土壤水分和盐分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动态,尚未见系统报道,这正是泡桐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小麦高产稳产的有力论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江西鄱阳湖周边平原岗地的泡桐纯林及桐-药复合经营模式(泡桐-玉竹、泡桐-麦冬和泡桐-射干)下泡桐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 AMF)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泡桐AMF群落主要由球囊霉科、巨孢囊霉科、无梗囊霉科和多孢囊霉科组成,其中球囊霉科真菌占绝对优势,但不同科的相对丰度在不同经营模式下仍存在差异。与泡桐纯林相比,桐-药复合经营模式会降低泡桐菌根侵染率及AMF群落多样性。只有泡桐-射干经营模式中的泡桐含有多孢囊霉科真菌,且相对多度占2.73%。研究结果表明桐-药复合经营模式下中药材种类的差异会不同程度地改变泡桐AMF的群落结构。这为进一步研究桐-药复合经营模式下泡桐AMF的生态功能和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源毛泡桐种子发芽状况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不同毛泡桐种子的发芽状况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处理有利于提高毛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室温贮藏不利于种子活力的保持,根据不同条件下毛泡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差别,利用聚类方法将其划分为四组,该结果为泡桐引种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泡桐优良无性系相关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年生的泡桐无性系测定林的研究材料,通过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表明:叶部性状与泡桐无性系的材积、胸径、树高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叶面积大、叶干重小、叶柄短、叶基凹入较深是材积和胸径速生的标志;叶面积小,叶柄较长、叶基较宽是树高速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泡桐属15个植物种类作了叶绿体DNA的RFLP分析,根据估算的相似系系,用平均链锁聚类方法构建权 图,结果可将研究材料分为南方泡桐组、毛泡桐组和白花泡桐组,种间相似系数多在0.70以上,说明各种类间亲缘关系较近,尤其是台湾泡桐和海岛泡桐,相似系数接近1.00,最后讲座了一些泡桐种类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泡桐无性系苗期生长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群体遗传结构模式,将毛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兰泡桐F1无性系的年生长进程划分为早中后期。通过用Logistic曲线对各无性系的年生长的模拟,估测了各无性系生长速率的最大点和速生期天数。根据速生期对早中后3个时期的覆程度,对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形式作了分析。以正交多项式模拟生长曲线,检验了苗高,地径增长曲线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无性系间苗高,地径生长曲线在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田间实验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与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F1无性系的22个自然接干性状具有广泛而明显的遗传变异和变异差异,其中接干高、全干高、接干材积、全干材积、接干材秽全干材积、通直度和丛枝病等级是变异最大的7个自然接干性状(CV〉30);在6个正交F1无性系间和5个反交F1无性系间,绝大多数自然接干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毛泡桐与白花泡桐正交F1无性系和反交F1无性系间,22个自然接干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树木气候学,树木年代学的研究方法,经典林木研究手段和个体生态学理论相结合,对兰考泡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材积指数更能反映兰考泡桐生长和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10℃积温、土壤质地、土层深度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对兰考泡桐生长影响较大,另外还对兰考泡桐速生条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证明兰考泡桐在黄淮海平原中部大有发展前途,农桐间作、农田林网是一种合理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6.
泡桐无性系苗期叶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15个泡桐无性系苗期叶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叶大小和叶形状是泡桐无性系苗期叶部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作为主成分可代表叶部信息量的87%。因而在苗期选择时可作为主要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17.
泡桐丛枝病与超氧物歧化酶的关系(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丛枝病的泡桐叶片,枝条和根韧皮部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总是低于健康植株,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相反;组织内的丙二醛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18.
24个提取泡桐叶片蛋白质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用UKC(9.5 mol/L尿素,5 mmol/L K2CO3,1.25% CTAB,0.5%二硫苏糖醇,2%两性载体电解质pH3.5~10,5% Triton X-100)提取由10%冷(-40℃)三氯醋酸(丙酮配制,内含0.07%的巯基乙醇)处理的泡桐叶片干粉提取出的蛋白质总量和种类最多。这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泡桐叶片蛋白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泡桐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4个提取泡桐叶片蛋白质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用UKC(9.5mol/L尿素,5mmol/LK2CO3,1.25%CTAB,0.5%二硫苏糖醇,2%两性载体电解质pH3.5~10,5%TritonX-100)提取由10%冷(-40℃)三氯醋酸(丙酮配制,内含0.07%的巯基乙醇)处理的泡桐叶片干粉提取出的蛋白质总量和种类最多。这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泡桐叶片蛋白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泡桐属一新天然杂种——圆冠泡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研究泡桐的过程中,于河南省内黄县白条河一带发现与已记载的泡桐各个种均不同的特殊种。经查证,它于1979年3月定植,其来源为河南省林洲市任村镇的一株母树。后者属楸叶泡桐。我们判断它是以楸叶泡桐为母本,以毛泡桐为父本的天然杂交种。现命名并记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