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沼虾继饥饿后补偿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0±1℃条件下,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湿重, 0.52~0.64 g )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C连续饱食投喂18 d;处理组S2、S4和S8分别饥饿2、4和8 d后再饱食投喂16、14和10 d.结果 饥饿结束时各处理组的湿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束时S2、S4组与对照组间的湿重差异不显著,而S8组的湿重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恢复生长时各处理组的湿重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和生长率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又逐步达到对照组水平.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日本沼虾标准代谢率降低.在恢复投喂后又逐步回升到对照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不仅是由于增加食欲,提高了摄食水平,同时也改善了食物转化率.因此,补偿生长是这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1999年7至8月份,在25.0±0.5℃条件下对中国对虾(湿重,1.454±0.150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C连续饱食投喂32d;处理组S4、S8和S12分别饥饿4、8和12d后再饱食投喂28、24和20d。主要结果如下饥饿结束时各处理组的干重和湿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S4组和对照组间的干重和湿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S8和S12两组的干重和湿重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生长后各处理组的湿重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且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恢复生长阶段食欲增大,摄食水平提高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饥饿对食蚊鱼仔鱼摄食、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饥饿胁迫下食蚊鱼仔鱼的摄食、生长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温(28.5±1.2)℃时,仔鱼产出2h后鳔完成充气即建立巡游模式并开始觅食,摄食比率迅速达到100%,其混合营养期仅有4h.实验期间,投喂组仔鱼的摄食比率一直保持在100%;饥饿组仔鱼在饥饿0-3d内初次摄食比率同样可达到或接近100%,但第4天开始下降,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降至0,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时间为产出后第5.5天左右.投喂组初产仔鱼对1-2龄期库蚊幼虫的摄食强度为(2.9±1.4)ind/individual·h,摄食强度随日龄显著增长;饥饿组仔鱼在饥饿0-5d内其初次摄食强度也随日龄及饥饿时间的延长显著增长,但均显著低于相应日龄的投喂组仔鱼,其初次摄食比率与初次摄食强度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饥饿仔鱼在PNR前约1.5d时其累计死亡率已超半数,达(64.4±18.1)%,抵达PNR后数小时内残存个体全部死亡.实验结束(6d)时投喂组仔鱼5项生长指标呈不等速增长,其中体重增长最为显著,瞬时增长率达0.0275/d,此时腹鳍发育基本完备,进入幼鱼期.而同期饥饿组仔鱼形态发育停滞,多项生长指标出现负增长,其中体高负增长最为明显,其瞬时增长率为-0.0511/d;体重次之,体长负增长则不甚明显.饥饿仔鱼在接近或处在PNR期时腹部萎缩呈弧形,体长/体高>5,而同期投喂组仔鱼体长/体高<4.5,两者差异显著,可作为鉴别饥饿仔鱼和健康仔鱼较理想的形态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饥饿对银鲫血液组分和卵巢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进行投喂、饥饿 (1~ 4周 )、饥饿投喂 (饥饿 2周再投喂 2周 )处理后 ,测定其血液组分和卵巢发育的指标。结果表明 :饥饿处理后银鲫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降低 ;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胆固醇含量先显著降低 ,随后回升到投喂组水平 ;在饥饿过程中白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长短径、红细胞沉降率和总蛋白均无明显变化。饥饿投喂处理的银鲫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与投喂组无差异 ,但血糖含量仍显著低于投喂组 ,而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投喂组。饥饿 4周延缓了银鲫卵巢发育 ,其性腺成熟系数和卵径均显著低于投喂组 ;饥饿投喂组的性腺成熟系数和卵径仍显著低于投喂组。分析说明饥饿阻碍了银鲫的卵巢发育 ,而饥饿对银鲫血液组分的影响在再投喂后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5.
吴立新  邓宏相  耿志孚  王国栋 《生态学报》2006,26(11):3711-3717
2004年4月4日~5月22日,在(23.0±0.5)℃条件下研究了牙鲆(平均体重,(8.80±0.18)g)继蛋白质限制后恢复投喂对其生长的影响。整个实验期间对照组(C组)连续48d饱食投喂含能17.29kJ/g,含粗蛋白50.00%的饵料。蛋白质限制阶段(1~18d)处理组T30和T40的饵料蛋白含量分别为27.95%和40.47%,但饵料含能与对照组相同,在恢复投喂阶段(19~48d)各处理组均投喂与对照组相同的饵料。实验结果表明,在蛋白质限制阶段,饵料蛋白质水平下降显著降低了处理组鱼的体重、特定生长率、饵料湿重、干重以及能量转化率(p<0.05),而摄食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蛋白质转化率随饵料蛋白水平降低而显著升高(p<0.05)。恢复投喂结束后,处理组上述各指标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此外,除实验结束时T30组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整个实验期间各处理组的表观消化率及鱼体成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牙鲆幼鱼继蛋白质限制后的恢复投喂阶段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初始体重为(2.90±0.01) g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为研究对象, 探究不同蛋白源对瓦氏黄颡鱼生长、体组成、前肠PEPT1和肝脏TOR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鱼粉(FM)、大豆浓缩蛋白(SPC)、水解鱼蛋白(FH)和晶体氨基酸混合物(CAA)为主要蛋白源, 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9.0%)等脂(粗脂肪含量为9.0%)的实验饲料, 投喂实验鱼66d。结果显示, 不同蛋白源虽然对瓦氏黄颡鱼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 但显著影响了瓦氏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其中, SPC组瓦氏黄颡鱼SGR低于FM组, 却显著高于FH组和CAA组(P<0.05)。虽然SPC组瓦氏黄颡鱼粗蛋白含量低于FM组, 但其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M组(P<0.05)。不同蛋白源显著影响了瓦氏黄颡鱼PEPT1基因表达(P<0.05), 在35d时, SPC组PEPT1表达量虽然低于FM组, 但显著高于FH和CAA组(P<0.05);在66d时, SPC组瓦氏黄颡鱼前肠PEPT1表达量显著高于FM组(P<0.05)。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鱼体肝脏TOR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 SPC组瓦氏黄颡鱼生长性能虽然低于FM组, 但显著高于FH组和CAA组, 这可能是通过上调前肠PEPT1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为10.4~14.9℃条件下,研究了延迟初次投喂对太门哲罗鱼仔鱼的生长、存活和个体大小差异的影响.该试验共分5组:S0(饥饿0d,对照)、S1(开口9d后投喂)、S2(开口12 d后投喂)、S3(开口15 d后投喂)、S4(开口18d后投喂).结果表明:经过36 d试验,S1组生长率和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试验结束时总体的死亡率低于S0组,两组个体大小和体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S2组生长率和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两组个体大小差异不显著,但S2组体质量明显低于S0组,且总死亡率和自残死亡率均高于S0组;S3组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总死亡率、自残死亡率和个体大小均高于S0组,虽然生长率接近S0组,但体质量明显低于S0组;S4组生长率和体质量均小于S0组,总死亡率和自残死亡率高于S0组.相同条件下延迟9d投喂太门哲罗鱼仔鱼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可应用于太门哲罗鱼初次摄食期仔鱼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淡水养殖太平洋鲑循环饥饿后补偿性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6.1%脂肪,38.1%蛋白质含量日粮饲养108尾初始重约为240g的太平洋鲑(Oncorhynchusspp.)于0.25m3的水族箱中64d,水温为15.5±3.7℃。实验分6组,分别为对照组(每天投喂),实验1组(隔天投喂),实验2组(隔2天投喂2天),实验3组(隔4天投喂4天),实验4组(隔8天投喂8天),实验5组(隔16天投喂16天)。每组设3个平行水族箱,每箱6尾鱼。研究淡水养殖太平洋鲑多重周期饥饿后补偿性生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太平洋鲑成活率均为100%。实验1、2、3组太平洋鲑鱼体增重接近对照组,其恢复摄食期间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实验4、5组鱼恢复摄食期间虽摄食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其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食物转化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实验各组鱼肥满度、肝体比、肝脏脂肪和糖原含量、肌肉中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肝脏脂肪中总饱和脂肪酸比例上升,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下降;(3)实验1、2、3组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葡萄糖、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初重约240g太平洋鲑饥饿1—4d,再循环投喂相同时间64d后,获得了接近完全补偿生长效果,表现为其恢复摄食期间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明显上升,生长速率明显加快,饲料报酬明显提高,鱼体增重接近持续喂食的对照组,养殖效益明显提高。但饥饿8—16d再循环投喂相同时间后,表现为无补偿生长效应,食物转化率和生长速率明显下降,鱼体增重极显著低于持续喂鱼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5种投喂水平:饱食(R100)、80%饱食(R80)、60%饱食(R60)、40%饱食(R40)、饥饿(R0),旨在探究上市前一个月的池塘养殖中,采用不同程度限喂的投喂策略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投喂水平小于60%,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下降,而屠宰率则表现出相反趋势。饥饿组实验鱼呈现出较瘦体形和较硬的肌肉质地。对可能影响肌肉质地的脂肪含量和胶原蛋白总量分析发现,随着投喂水平的降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减少但胶原蛋白总量无显著差异。投喂水平的降低导致鱼体各组织脂肪含量的降低,尤其是内脏脂肪的显著减少。通过SGR与脂肪含量的线性模型,SGR分别解释背肌、腹肌、内脏脂肪含量总变化的56%、66%、71%。在各投喂水平条件下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维持相对稳定,表明在上市前一个月的池塘养殖中,限喂的方式并未对肌肉的蛋白营养价值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长吻(鱼危)仔鱼为实验对象, 探讨不同投喂水平对7-14日龄阶段和21-29日龄阶段的长吻(鱼危)仔稚鱼存活、生长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7-14日龄阶段设计6个投喂水平, 分别为: 20、30、40、50、60和70 % IBW/d(IBW: initial body weight); 21-29日龄阶段设计6个投喂水平: 10、20、30、40、50、60 % IBW/d。实验结果表明: (1)投喂水平显著影响长吻(鱼危)仔稚鱼的存活和生长(P0.05)。7-14日龄阶段, 投喂水平为30%-60% IBW/d处理组的仔鱼存活率显著高于20%与70 % IBW/d投喂组(P0.05)。特定生长率随投喂水平的增加显著上升, 以60% IBW/d投喂组最高(P0.05)。21-29日龄期间, 10% IBW/d投喂组存活率显著低于50% IBW/d投喂组(P0.05), 特定生长率(SGR)则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 (2)鱼体体长体重变异系数未受投喂水平的显著影响。鱼体产出与饲料投入之比、鱼体水分含量随投喂水平升高显著下降(P0.05), 粗蛋白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 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 (3)分别通过存活率和投喂水平做一元二次回归、特定生长率与投喂水平做折线回归得到7-14日龄阶段的仔鱼最适投喂水平为43 % IBW/d; 通过仔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与饲料投喂水平做折线回归得到21-29日龄阶段的仔鱼最适投喂水平分别为30.62% IBW/d和28.41% IBW/d。    相似文献   

11.
选取相同养殖条件的10月、22月和34月龄的黄颡鱼和新品种杂交黄颡鱼(黄颡鱼P. 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 vachelli♂)“黄优1号”进行形态及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通过形体指标测量发现“黄优1号”生长性能显著优于黄颡鱼; 在22月和34月龄黄颡鱼中, 雄性的体重是雌性的2倍左右, 雄性生长速度显著高于雌性; 而在“黄优1号”中, 两性生长异形现象被显著减弱。基于性腺解剖形态分析发现雌性“黄优1号”卵巢完全退化, 呈细线状结构且没有卵子产生, 故“黄优1号”雌鱼完全不育; 雄性“黄优1号”精巢组织呈现透明状和退化状态。精巢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发现10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为空腔状几乎没有精子产生, 22月和34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内出现极少量精子。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分析发现, 相比于黄颡鱼, “黄优1号”精巢中精子量非常少, 有效活力低下; 经过繁殖能力测试, 22月龄“黄优1号”雄鱼不具备繁殖能力。新品种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在生长性能提高上显现了杂交优势, 具有推动黄颡鱼产业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区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及其杂交种,前期研究构建了一个YY超雄黄颡鱼的BAC文库并筛选到了一个包含性别连锁标记Pf62-Y的BAC克隆。研究对该BAC克隆进行测序并鉴定到了一个新基因Inad-like,而且Inad-like的外显子序列在X和Y染色体上基本一致。通过黄颡鱼Inad-like的外显子序列及序列的保守性我们设计引物在瓦氏黄颡鱼中扩增获得了其部分内含子序列。通过内含子序列比对,发现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少了一个DNA片段。基于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显著遗传差异,设计了一对引物,该引物在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1908和1178 bp DNA片段,而且在杂交黄颡鱼中同时扩增出这两个DNA片段。总之,这个新的遗传标记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识别黄颡鱼及其与瓦氏黄颡鱼杂交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和Toll样受体的影响, 研究设计了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维生素D3饲料(1120、2260、3950、8030和16600 IU/kg), 对体重为(5.0±0.2) g的黄颡鱼进行了为期12周的生长实验, 并在生长实验结束后进行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攻毒72h。于攻毒前(0)和攻毒后(72h)采样, 每个饲料组分别取6尾鱼的脾脏、头肾、肝脏和前肠四个组织, 检测不同浓度维生素D3处理对攻毒前和攻毒后TLR18、TLR19和TLR2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同时另取6条新鲜黄颡鱼的肌肉、头肾、肾脏、皮肤、脑、鳃、脾脏、胃上皮、小肠和肝脏, 检测TLR18、TLR19和TLR21基因在黄颡鱼中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 不同的维生素D3添加水平会显著影响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 TLR18、TLR19和TLR21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 但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D3含量在攻毒前后均会显著影响TLR18、TLR19和TLR21在头肾、脾脏、肝脏和前肠中的表达, 攻毒后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攻毒前; TLR18、TLR19和TLR2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浓度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合适剂量的维生素D3, 可以促进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 从而增强黄颡鱼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15.
为研究全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瓦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和杂交黄颡鱼(黄颡鱼P.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 vachelli♂)对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的抗性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黄颡鱼皮肤黏液蛋白质组,发现其血红蛋白源抗菌肽(HBβ-C)位于血红蛋白β链HBβ的碳端,共33个氨基酸。利用化学合成的不同浓度的HBβ-C肽段进行体外抗虫实验,研究发现其能有效杀死滋养体、包囊体和掠食体阶段的多子小瓜虫,其中15μg/mL的HBβ-C能在3min内杀死所有滋养体。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在杂交黄颡鱼的鳃和皮肤组织中, HBβ的mRNA表达量高于全雄黄颡鱼;但在应对小瓜虫感染的过程中,全雄黄颡鱼的HBβmRNA转录水平快速提升,其表达水平和上升倍率显著高于杂交黄颡鱼。蛋白表达量分析显示,HBβ在全雄黄颡鱼鳃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杂交黄颡鱼。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抗菌肽HBβ-C特异地在红细胞中表达,可以分泌并附着在滋养体上。综上所述,相对于杂交黄颡鱼,全雄黄颡鱼中H...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探索开放流水养殖模式下,暂养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选用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15.69±2.28) g黄颡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暂养0(对照组)、20d、30d和40d,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间投喂黄颡鱼配合饲料,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测量水质。在试验结束后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质构特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暂养期间试验池的水质氨态氮含量在0.03—0.05 mg/L,亚硝态氮含量均在0.01 mg/L,溶氧水平均超过9.0 mg/L。(2)暂养时间延长,黄颡鱼末体重和增重率呈上升趋势,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暂养20d、30d和40d组的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及脏体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暂养30d和40d组血清中的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但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对照组、暂养2...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三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长江中上游流域黄颡鱼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和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出10个黄颡鱼微卫星标记,并利用其对长江中上游流域3个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野生群体(赤水群体、乐山群体、洞庭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获得65个阳性克隆并测序,得到36个含有微卫星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2对微卫星引物,经筛选得到10对多态性稳定的引物,其中高多态性位点6个,中多态位点3个。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2-9个,平均4.8。3个群体(赤水、乐山和洞庭)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438、0.4568和0.396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分别为2.9928、2.5401和2.1713,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280、0.5277和0.4757,表明这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赤水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洞庭群体最低。种群分化指数(Fst)和遗传距离(Ds)分析表明,洞庭群体和乐山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赤水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聚类分析显示,乐山群体和洞庭群体聚为一支,赤水群体单独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出膜后1-35日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仔稚鱼的胃肠发育.水温为23-25℃时,2日龄仔稚鱼的消化道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肠;3日龄肠道分化为前肠、中肠、后肠.3日龄黄颡鱼开口摄食时其胃贲门部黏膜层下出现胃腺,为已有鱼类研究报道中胃腺最早出现的日龄.超微结构显示3日龄胃腺细胞中可见胃蛋白酶原颗粒和丰富的管泡系统,为典型的泌酸胃酶细胞;随日龄增加,胃蛋白酶原颗粒越来越丰富而管泡系统越来越不明显.3日龄时前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可见脂肪泡,后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可见蛋白质胞饮体.直到25日龄后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尚可见蛋白质胞饮体.以七结果表明黄颡鱼在3日龄开口摄食时消化道具备细胞外消化功能,但此功能不完善,期间继续通过胞饮作用等细胞内消化来弥补胞外消化的不足,直到25-30日龄后细胞外消化功能发育完善.采用符合其生理机能发育过程的投喂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大规格苗种培育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Sex control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some farmed fish species because of significant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s and males. In yellow catfish (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adult males are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female adults. In this study, six Y- and X-linked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fragments were screened by sex-genotype pool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and individual screening. Interestingly, sequence analysis identified two pairs of allelic genes, Pf33 and Pf62 . Furthermore, the cloned flanking sequences revealed several Y- and X-specific polymorphisms, and four Y-linked or X-linked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SCAR) primer pairs were designed and converted into Y- and X-linked SCAR markers. Consequently, these markers were successfully used to identify genetic sex and YY super-males, and applied to all-male population production. Thus, we developed a novel and simple technique to help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YY super-males and all-male populations in the yellow catfish.  相似文献   

20.
【背景】安徽省当涂县某池塘养殖黄颡鱼发生暴发性出血病,而当前对该病的病原存在争议。【目的】确定引起黄颡鱼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菌,并明确分离菌株的生物膜形成特性,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取濒死期黄颡鱼病变脏器分别接种EPC细胞与培养基(TSB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分离病原,并通过人工感染回归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表型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菌株,并对其生物膜形成最佳条件、成膜能力及携带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进行研究。【结果】从病变脏器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菌株(HSY-2),对黄颡鱼的半数致死量为1.05×106 CFU/mL。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等分析确定分离株HSY-2为简达气单胞菌。其形成生物膜的最佳条件是将细菌接种TSB培养基于30 °C培养静置96 h,可形成中等强度的生物膜。同时,分离菌株携带气单胞菌甘油-3-磷酸脱氢酶D编码基因glpD、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裂解酶基因luxS和LuxI家族蛋白同系物编码基因ahyI三种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但未检测到甘露糖敏感型血凝素菌毛合成蛋白Q编码基因。【结论】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简达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并且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简达气单胞菌感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