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番茄几丁质酶基因西瓜植株的获得及其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构建了以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含有番茄几丁质酶基因(Chi3)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EHAl05中。用叶盘法转化西瓜(Citrullus lanatus)栽培种“中育1号”,通过PCR、Southern blot和RT-PCR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西瓜基闪组中,并获得表达。利用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进行的转基因植株叶片粗提液抑菌效果检测,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使用双抗真菌蛋白基因提高水稻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将含有串联的RC24基因和β-1,3-Glu基因的pGB12质粒与含有hpt基因的p35H质粒用基因枪法同时导入华南地区一优良籼稻(OryzasativaL.ssp.indica)品种“七丝软占”中。Southernblot分析证明获得17个同时整合有RC24基因和β-1,3-Glu基因的转基因系。而Northernblot分析表明在不同的转基因系中两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很大差异。对R1及R2代转基因植株的分子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已稳定遗传到R1、R2代,并在RNA水平上持续表达。转基因植株苗期抗稻瘟病试验表明,部分R1代转基因植株苗对广东省稻瘟病菌(Magnaphorthagrisea)中的5个代表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提高。而其中18株抗性提高的R1代转基因植株的R2代各苗对广东省稻瘟病菌优势生理小种中的3个代表菌株表现出一致的抗性提高,结合分子分析,初步证明获得10株整合有RC24和β-1,3-Glu双基因的稻瘟病抗性提高的R1代转基因纯系植株。且这些转基因纯系植株的离体叶片对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Kuhn的抗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含有菜豆(Phaseolus limensis)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pBLGC(16.5kb)质粒用基因枪法导入滇型杂交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恢复系“南29”中,总计获得93个转化再生植株,以β-1,3-葡聚糖酶基因制备探讨对T1代株系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17个株系为杂交阳性,证实外源基因完整结构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连续多代的PCR追踪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遗传至T4代;对所获得的6个PCR检测阳性T4代品系进行了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生理小种接种鉴定和稻瘟病大田诱发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获得了稻瘟病新抗源,但不同品系稻瘟病抗性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表达γ-亚麻酸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大豆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所获得的9株无筛选标记基因的T1代莆豆8008转基因大豆的T2代进行了分析。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标记基因已不存在于转基因株系中,同时目的基因以纯合或者杂合状态存在于部分株系中,除草剂抗性分析也表明这些转基因株系已不再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Northern杂交检测表明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可以转录。GC分析表明其中6个转基因植株富含GLA。  相似文献   

5.
将土壤细菌(A.globiformis)的乙酰胆碱氧化酶(COD)基因(codA)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到烟草中,应用抗性筛选得了抗性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codA已整合到抗性植株染色体中;Western印迹鉴定及金标免疫分子定位的结果表明:乙酰胆碱氧化酶基因(codA已整合到抗性植株染色体中;Western印迹鉴定及金标免疫分子定位的结果表明:乙酰胆碱氧化酶基因(codA)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表达产物COD定位在叶绿体中,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抗盐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比对照植株具有更高的抗盐性,其中幼小植株(1.0-1.5cm)可在400mmol/LNaCl的培养基上存活30天以上,并获得具有一定抗盐性状的转基因植株(T4-400),能在300mmol/LNaCl浓度下较好生长;较大植株(6-8cm)能在400mmol/LNaCl浓度下较好生长。  相似文献   

6.
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基因导入西南地区的3个小麦栽培品种,共获得7个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在0.45%~1.2%之间,转化周期缩短至3个月左右。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PCR_Southern 杂交检测,初步确定bar基因已导入小麦基因组。做转基因植株叶片对除草剂PPT的抗性试验,有4株呈抗性,3株呈部分抗性,表明bar基因已在小麦植株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7.
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基因导入西南地区的 3个小麦栽培品种 ,共获得 7个转基因植株 ,转化频率在 0 .45 %~ 1 .2 %之间 ,转化周期缩短至 3个月左右。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PCR_Southern杂交检测 ,初步确定bar基因已导入小麦基因组。做转基因植株叶片对除草剂PPT的抗性试验 ,有 4株呈抗性 ,3株呈部分抗性 ,表明bar基因已在小麦植株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8.
转双价水解酶基因番茄植株对枯萎病抗性的提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首次将莱豆几丁质酶和烟草β-1,3-葡聚糖酶双价水解酶基因导入番茄品种A53(Lycopersicon esculentum cv.A53)中,获得批量转基因再生植株。对外源基因的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其拷贝数1-8个不等。Northern杂交和卡那霉素喷施表明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均已得到表达,抗病性鉴定初步表明转基因植株对枯萎病的抗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组成型表达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LGC转化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H165,并得到了抗卡那霉素(Kanamycin,Kan)的再生植株。我们对所得到的抗Kan的再生苗进行了初步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在K15(Kan15mg/L)培养基上的绿苗中有30%为PCR阳性植株,而在K25(Kan10mg/L)培养基上的绿苗有53%的阳性率。对部分PCR阳性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点杂交分析,结果均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信号,这初步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的活体接种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ium)试验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比对照显示较强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AtNPR1基因是拟南芥系统获得抗性的一个重要调节基因,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AtNPR1基因能使拟南芥对细菌和真菌的抗性同时增强.为了研究在水稻中过量表达AtNPR1基因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将该基因转入到广西主栽籼稻恢复系品种桂99中.经PCR验证得到了79株转基因植株,DNA斑点杂交表明ATNPR1基因已经整合到桂99染色体DNA中.Northern杂交和RT-PCR分析表明,AtNPR1基因在桂99中已经表达;同时还检测了转基因植株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该两种病害的抗性均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