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东南兴文地区长兴期腕足动物及其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川东南兴文地区长兴期腕足动物地层的研究,总结了腕足动物群的性质,指出了本区长兴期腕足动物群不同于灰岩相类群,也不同于硅质岩相类群,而属于灰岩、砂页岩混合相类群。文章重点研究了本区腕足动物群落结构,并提出了生态类群这一新观点,指出生态类群是以生态学而不是以纯分类学标准进行分类的,这有助于群落生态研究中简化群落内物种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
广西南部二叠纪长兴期放射虫动物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广西南宁南部柳桥区的长兴组上部硅质岩中存着精美的长兴期晚期放射虫动物群,共有24属39例,其中3个新种,其中以Latentifistularia最为常见,其次是Albaillllidae和Entactiniidae,属于二叠纪晚期的Neoalbaillella optima组合。半生生物有有孔虫、海绵骨针、腕足动物等。多数属在接近二叠纪-三叠世界线附近消失,但生物群中已出现少量三叠纪分子。  相似文献   

3.
文中通过对晚二叠世长兴期(Changhsingian)至晚三叠世瑞替期(Rhaetian)全球1 421个化石点采集到的9 934条腕足动物化石数据分成九个期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腕足动物随时空分布变化的基本模式。从腕足动物类群的构成上来看,晚二叠世长兴期长身贝目分子占全球总属数44%,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次为占14%的石燕目,另外7目均不超过10%。经过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长身贝目、直形贝目和正形贝目到早三叠世蒂纳尔亚期(Dienerian)完全消失,而小嘴贝目、准石燕目、穿孔贝目和无窗贝目在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Olenekian)之后开始逐渐恢复,共同成为三叠纪中后期腕足动物的主要组成分子。从纬度分布上来看,晚二叠世长兴期,腕足动物主要分布于北纬40°到南纬80°之间,而科级分异度最高的区域则主要位于北纬0—40°和南纬3°—60°;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后,早三叠世格里斯巴赫亚期(Griesbachian)的腕足动物残存于北纬0—40°和南纬50°—60°区间内,到蒂纳尔亚期仅在北纬0—40°范围内有极少量腕足动物记录,奥伦尼克期腕足动物开始恢复也是从北纬0—40°和南纬50°—60°逐渐向两侧扩大,到晚三叠世几乎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4.
广西南部晚长兴期小型有孔虫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南部板董和柳桥地区晚长兴期台地及台地坳陷区沉积地层中发育两个不同的小型有孔虫动物群,它们与放射虫相伴生,呈实体化石形式保存,展示出该时期有孔虫外部和部分内部构造特征。晚古生代以实体状态保存的有孔虫比较少见,长兴期有孔虫的研究更是主要基于薄片鉴定。本文系统描述了两个实体有孔虫动物群,它们主要由Nodosarioidea和Cornuspiroidea组成,多数是长兴期的常见分子,但同时也出现了中生代较繁盛的类型。与伴生的放射虫研究成果一致,这些中生代型有孔虫的发现指示了在古生代末一些分子穿过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而没有受到大灭绝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湘中锡矿山弗拉期晚期腕足动物一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平 《古生物学报》1993,32(6):716-724
描述产于锡矿山弗拉期晚期腕足动物Trigonirhynchiidae的一个属-Hunanotoechia,包括2新种:H.tieni sp.nov.和H.elongata sp.nov.。该属在弗拉阶顶部绝灭。  相似文献   

6.
弗拉期是了解泥盆纪弗拉-法门灭绝事件之前古代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关键阶段.贵州南部的独山地区因其所具有的完整层序及丰富的底栖牛物化石成为我国主要泥盆系参考剖面之一.独山剖面弗拉期的石燕贝类腕足动物至少包括5种类型,其中4种在本文中为首次描述和图示.Conispirifer之前只发现于欧洲及北美的弗拉期地层中,目前也首次在华南独山剖面的同期地层中发现.大多先前从贵州南部其他地区弗拉期地层中描述的多种Cyrtospirifer可归于Cyrtospirifer subextensoides新种内.鉴于前人对Emanuella的模式种E.takwanensis 的内部构造描述的矛盾状况,本文暂把研究区具有抬离壳面的纤细铰窝、固着于壳面的主突起以及其前方下面为外铰板支撑的标本归于E.takwanensis.在华南弗拉期可初步识别出三个腕足动物群组合带:Yocrarhynchus-Phlogoiderhynchus动物群以小嘴贝类-无洞贝类-双腔贝类腕足动物为特征,其时代大致从弗拉阶底部至Pa.punctata带;之后为Cyrtospirifer动物群,以Cyrtospirifer的存在为特征,又可分为早晚两部分,前者(未命名)以conispiriferid类的Conispirifer和Pyramidaspirifer、弓石燕类、无洞贝类等为特征,其时代大致为Pa."hassi"带至下Pa.rhenana带;后者为Hunanotoechia动物群,以丰富的小嘴贝类-无洞贝类.弓石燕类腕足动物为特征,其时代大致为上Pa.rhenana带至Pa.1inguiformis带.  相似文献   

7.
二叠纪腕足动物地理区系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庆华 《古生物学报》1997,36(1):93-121
建立系统、完善的二叠纪腕足动物地层、地理信息资料库、选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定量研究,从时空两方面探讨了二叠纪腕足动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和演变,分4个世详细论述了二叠纪腕足动物的世界分区及其与泛大陆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华南长兴期至格里斯巴赫期双壳类的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古生物学报》1995,34(3):350-369
对苏浙闽地区3个地点4个剖面的29属(亚属)49种(亚种)(包括1新属和4新种)双壳类的研究表明,长兴期末,华南双壳类的科属数目锐减,至格里斯巴赫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按其生活方式的不同,分别属于内栖、外栖和半内栖3个类群。长兴期末华南双壳类大量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生活环境由原来较平静变得动荡不定而引起。  相似文献   

9.
华南晚二叠世长兴期菊石古生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逢清 《古生物学报》1992,31(3):360-370
根据长兴期菊石的地理分布,共生生物(牙形石、放射虫)的生存环境,围岩的化学元素含量和元素间的比值,以及古地磁资料,认为该时期菊石生存的最宜环境为盐度正常、温暖、平静的浅海深处。又据长兴期菊石的本身特点——壳形、包卷程度、壳饰和壳体浮心和重心的位置,推测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并以游泳能力的强弱将其分为3类。又根据菊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恢复了长兴期菊石的古生态,划分出底栖慢游和浅水游泳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古生物原始资料的不断积累,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化石资料进行搜集和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丰富的原始数据,使我们进行古生物地理研究,特别是大尺度定量古生物地理研究成为可能。文章从化石数据库的建立开始,详细地介绍一种古生物地理学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二叠纪Roadian-Wordian期全球381个腕足动物属分布数据的聚类分析,区分出4个腕足动物生物域(北方域、冈瓦纳域、泛大洋域、古赤道域)和9个生物区[东北欧区(Northeast European)、维尔科累马区(Verkolyma)、格兰丁区(Grandian)、华夏区(Cathaysian)、基墨里区(Cim-merian)]、中蒙日区(Sino-Mongolian-Japanese)、泛大洋区(Panthalassan)、西澳区(Westralian)和澳纽区(Aus-trazean),这4个域和9个区的生物地理区系特征与它们当时的古地理位置基本吻合。同时,多维尺度分析表明,与纬度相关的温度梯度是控制腕足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古地理屏障和洋流可能在腕足动物空间分布模式的形成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腕足动物是贵州凯里生物群中重要的化石门类,不仅化石数量丰富,分异度高,还具有丰富的生态现象。在寒武系的化石记录上,腕足动物常与海绵、藻类、棘皮动物、水母状生物、软舌螺、威瓦西亚虫、其他腕足动物等保存在一起,凯里生物群中的腕足动物也有类似的共存现象。本文就凯里生物群中腕足动物与游泳动物的共存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腕足动物与贵州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 guizhouensis存在共栖、共埋两种关系,讨论了这两种关系的不同之处;分析了腕足动物与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加拿大虫Canadaspis的共存现象,推测一只腕足动物与Canadaspis共同保存的化石记录表明这两种生物存在共栖关系。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凯里生物群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为凯里生物群的生态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黔南紫云四大寨长兴期小有孔虫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首次报道了产自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长兴期的有孔虫动物群,共计有9属22种,将此动物群与华南长兴期其它地区的有孔虫动物群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关岭新铺晚三叠世早期卡尼期(Carnian)龙层及其下伏竹杆坡组上、中部的腕足类从上到下可划分为Linguloid,Laballa,Pseudokoninckina等3个化石群落。根据各群落特征分子的固着方式、生活习性、贝体形态和大小,以及与其他生物共同埋藏情况,并考虑围岩性质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得出Pseudokoninckina群落的古生态底域位于BA4内侧至BA3外侧,Laballa群落的古生态位置相当于BA2,而Linguloid群落则为BA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关岭新铺从竹杆坡组中部至龙层呈现明显海退过程,其古生态底域位置从BA4内侧至BA3外侧一直退到BA1。依据此变化绘出新铺卡尼期海平面下降示意图。对创孔海百合被一些学者推断为假浮游的生活方式提出质疑和讨论,得出当时创孔海百合不可能为假浮游的生活方式,它们应是营底栖的。  相似文献   

14.
EARLY CAMBRIAN BRACHIOPODS FROM NORTH-EAST GREENLAN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A diverse assemblage of late Early Cambrian brachiopods is described from the Bastion and Ella Island formations of North-East Greenland. The fauna includes nine species, representing all three extant brachiopod subphyla in addition to the stem group brachiopod Mickwitzia cf. occidens . Four linguliforms: Eoobolus priscus , Botsfordia caelata , Micromitra bella , Vandalotreta sp., three rynchonelliforms: Obolella crassa , Kutorgina reticulata , and an unidentified chileid plus a possible craniiform species occur. The fauna shows similarities to late Early Cambrian (Dyeran Stage) brachiopod faunas of easter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to faunas from the late Early Cambrian (Botomian–Toyonian equivalent) of Australia, Antarctica and Siberia.  相似文献   

15.
桂西南柳桥地区二叠纪末期浅水相小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广西扶绥县柳桥地区二叠纪末期的浅水相小有孔虫动物群。该动物群赋存于硅质岩相地层中的灰岩夹层里。动物群丰度和分异度均较高,共发现12属25种。其中包括长兴期的常见分子如Glomospira,No-dosaria,Colaniella等。此有孔虫组合与Colaniella组合大致相当,可以与类Paleofusulina带和Gallowayiella带相对比。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白沙县金波早石炭世早期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地区的石炭纪腕足动物,以往缺乏研究和描述。产于白沙县金波的早石炭世腕足动物化石群,经鉴定共有22属,30种和未定种,其中4新种;这是该岛迄今发现的最丰富、较可靠的早石炭世杜内期腕足动物群。在属种组合上,这个动物群以石燕贝目分子为优势组分;在区系特征上,它与扬子区系有一定差别,而与北方生物地理区系有较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这个动物群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和解释海南岛早石炭世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文中还详细讨论了相关地层名称的取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广西六景剖面艾菲尔-吉维特阶界线层的腕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元林 《古生物学报》1992,31(6):708-723
广西六景剖面民塘组底部艾菲尔-吉维特阶界线层的腕足类,是一个台地边缘相和盆地相之间过渡环境中的非近岸底栖型腕足动物群.该动物群以贝体小,属种分异度较高,缺乏明显的地方性分子为特征,石燕贝类占有明显的优势,具背中隔板类型的正形贝类发育,并有鸮头贝科的分子出现.Echinocoelia, Davidsonia 和 Pentamerella 是本腕足动物群的优势属群;其他重要分子有 Skenidioides, Vallomyonia, Leptathyris, Rhynchospirifer, Warrenella 和 Stringocephalus.文中描述腕足类17属19种,其中4新种: Vallomyonia sinensis sp. nov., Pentamerella nanningensis sp. nov., Davidsonia guangsiensis sp. nov., Echinocoelia guangsi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18.
河北完县中、晚寒武世无铰纲腕足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仕龙 《古生物学报》1993,32(4):400-417
研究了河北完县清醒剖面中寒武统张夏组至上寒武统凤山组酸解法所获得的无铰纲腕足类化石5500多件,详细描述了乳孔贝科2新属、16新种、3未定种,圆货贝科1新属、2新种.自张夏组至凤山组建立了8个无铰纲腕足类化石组合.对乳孔贝亚科的幼壳形态进行了分类,并研究幼壳的演化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