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召开)之后于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2日至13日举行了首脑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7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团,102位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金鉴明 《生物学通报》1993,28(7):21-24,14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幅员辽阔,有不同的地带,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地区差异很大。我国历史悠久,开发很早,社会背景、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人均生物资源很少,对环境的压力很大。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大发展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建设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大幅度地上升,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十分严峻的。  相似文献   

3.
金鉴明 《生物学通报》1993,28(10):22-23
5.生态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环境危机的爆发,西方学者曾出现过一种悲观论调,要求经济停止发展以保护环境。实践证明,这种“因噎废食”的观点是行不通的,相反,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自觉运用生态规律,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例如澳大利亚利用科学管理的办法,既开阔了肥沃的牧场,又发展了效率极高的畜牧业;瑞典等国对森林采取采伐和种植并重,使木材资源得以持续开发;工业先进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大规模治理污染已大见成效,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金鉴明 《生物学通报》1993,28(9):22-23,31
(一)几个概念性问题 1.自然环境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广义的自然环境,可泛指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但比较确切的涵义,通常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阳光、空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都属于自然物质,这些自然产物与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措施根据到本世纪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任务的要求,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是: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提高植被覆盖率;综合防治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得到缓和;人民生活和劳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政策、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绿色植物与环境保护郑启大(浙江省台州师专,317000)当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带有全球性,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和生活垃圾急剧增加,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同时.由于滥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导致了生态平衡失调和破坏。绿色植物的地衣、苔...  相似文献   

7.
王师克 《生态科学》1996,15(1):80-83
环境保护发展途径的设想王师克(广东省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人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为了生存而生产开发的同时,又强烈的干扰和影响着环境,带来环境污染,造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设法将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这就是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地球只有...  相似文献   

8.
魏翠英 《生物学通报》2002,37(5):J001-J001
1 什么是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 ,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 ,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 ,维护生态平衡。环境管理包括以下 4个方面 :1)管理由生产和生活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 :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及噪声、震动、恶臭、放射性、电磁波污染等 ;交通运输排放的污染物及噪声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化学品 ,如农药、化肥、药品、其他有毒化学品 ;生活排放物 ,如烟尘、污水、垃圾等。 2 )管理由建设和开发引起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曾经是森林茂密的国家。几千年前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其中东北地区90%以上,中南地区80%以上,西北地区也有大面积森林区,森林覆盖率达40%。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异和几千年来人为的破坏,到20世纪初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人...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一切所需的物质绝大部分来自绿色植物。例如,人们每天食用的粮食、蔬菜、植物油和水果等都是植物产品。即便是动物蛋白和脂肪,归根结底也是植物饲料转化而成的。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燃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燃料除了来自植物柴草外,还有煤、天然气和石油等,而这些矿物燃料却都是几百万年前陆生和水生动、植物遗体产生的。人们所穿的纺织品来源于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人造纤维,后两者尽管是来自动物或以石油、煤等为原料制成的,但寻根究底它们最终也离不开植物。  相似文献   

11.
罗明 《生物学通报》1997,32(6):31-33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如何在人口高度密集,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我于1994年赴港参加“环境教育研修活动”期间,对此进行了初步考察,深感香港的一些做法对大陆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无启发,现将所见所闻介绍如下。香港全境有40%为高地山坡,所有建筑主要集中在其余60%土地上。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与生活区不断扩展,带来郊区和整个地区自然资源较严重的破坏。为发展新市镇和大型屋屯,山丘被移平,土地、空气和海水受到污染,野生生物馆受侵扰,同时大片大片的海滩和植物永久性消失,情…  相似文献   

12.
梁松  钱宏林 《生态科学》1993,(1):171-172
港湾是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区域,如何做到既要开发利用港湾自然资源,又要保护好港湾的生态环境,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持续地为人类服务,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1980~1986年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综合调查,1987~1989年广东省港湾调查和1988年~1992年广东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等资料。论述了粤东主要港湾——汕头港、  相似文献   

13.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1,36(6):17-17
1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患者的主要表现70 %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典型的发病表现 ,它们是 :1)疼痛 :通常是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即患者感到胸部好像被某种无形物质紧紧挤压一样。疼痛程度较严重 ,常常难以忍受 ,一般持续在 30 min以上 ,休息、吸入氧气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这是与心绞痛的区别。除此之外 ,部分患者表现为左侧胸疼痛 (俗称心前区疼痛 )、后背疼痛、左上肢疼痛、上腹部疼痛 ,甚至牙痛、脖子痛 ,少数患者还有头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 ,而不是像用针刺或刀割一样地锐痛。 4 0岁以上的人如果突然出现上述部位原因不明的疼痛 ,…  相似文献   

14.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1,36(5):15-15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脏病 ,该病发病突然 ,病情发展快 ,危险性大。特别是大多数患者都在医院外发病 ,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据统计 ,急性心肌梗死的医院外死亡率很高 ,占该病死亡的 4 2 %~75% ,也就是说 ,在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的患者中 ,有4 2 %~ 75%的人在到达医院前就已经死亡。由此可见在发病现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是何等的重要。1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心脏的职责是向全身各个组织输送血液 ,血液沿着血管被送往全身。心脏本身也需要血液供应 ,供应心脏本身的血管称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分左右两条 ,然后各自…  相似文献   

15.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1,36(9):14-14
3 高血压紧急状态能出现什么后果高血压紧急状态发生后 ,由于患者的全身小动脉、特别是脑部的小动脉突然发生持续痉挛 ,造成患者的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全身各脏器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情况 ,功能发生紊乱。几种因素互为因果 ,使患者病情越来越重 ,直至生命受到威胁。高血压紧急状态可能出现的后果有 :1)急性脑部病变 :由于脑组织高度缺氧 ,脑水肿是必然结果。过高的血压 ,超过了脑血管的承受能力时 ,脑部血管可能会突然破裂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常见于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畸形的患者。脑出血是我国高血压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1,36(2):22-23
4. 2. 3第三步: C.人工循环(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术 人的胸壁很有弹性,当急救者按压胸壁时,胸壁腔容积变小,腔内压力大,把心脏内的血液压出,通过动脉使其流向全身。当急救者将手抬起时,胸壁恢复原状,胸腔容积增大,压力变为负压,可将静脉血吸回到心脏中。就这样,只要有节奏地,不间断地按压、放松,就能使心脏源源不断地将血液泵出。虽然胸外按压时心脏泵出的血远较心脏自己搏动时泵出的血液为少,但只要按压正确,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体重要脏器供血的最低需要。胸外心脏按压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有二:…  相似文献   

17.
——环境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如何评价环境生物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邓宁谭爱华(湖北三峡学院生物系,443000)(湖北宜昌农业学校,宜昌443000)TheKeyforImprove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ThreeGorgesReserviorAr...  相似文献   

19.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1,36(1):20-21
(上接2000年第12期第13页)3 心肺复苏简介心肺复苏简称“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对患者持续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也就是说用挤压胸壁的方法迫使心脏被动向全身泵血,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向患者肺部输送氧气,两者结合,代替了患者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工作,使患者的全身重要脏器尤其是大脑保持含氧的血液供应,避免了因缺氧而发生的脏器坏死。现场急救时心肺复苏必须持续进行,不能停顿,直到患者心脏恢复功能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4 人工徒手心肺复苏术4.1 胸部捶击 胸部捶击是抢救心脏聚停的…  相似文献   

20.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1,36(12):17-17
毒物进入人体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能进入人体内并对组织和器官造成物理和化学破坏的物质被称为毒物。世界上的毒物大约有 30 0 0 0种以上。毒物根据其毒性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剧毒和低毒 ,前者仅仅微量就能造成中毒 ,比如氰氢酸 ,口服 0 .0 6 g就可以置人死亡 ,后者只有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造成中毒 ,比如酒精。1 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1)经消化道吸收 :这是毒物进入体内最常见的形式 ,即饮用或食用了含有毒物的水、食物或有毒药物 ,然后毒物在胃肠道被吸收。2 )经皮肤和粘膜吸收 :一般情况下毒物是不容易经皮肤进入体内的 ,但皮肤及粘膜破损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