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和耐药性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败血症菌种分布特点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3月至2004年6月所有血培养阳性且经临床资料证实的18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结果 共获阳性血培养株26份.G^+菌4株;G^-菌17株,居前3位的是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5株,且全为院内感染.G^-菌出现多重耐药且耐药水平增高.结论 G^-菌仍占主流,真菌败血症继续升高,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常规开展产酶菌检测,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延缓预防耐药菌株的扩散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为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8月至2011年8月确诊的64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新生儿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早、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 64株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产ESBLs 29株,检出率为45.31%.其中晚发型败血症ESBLs检出率明显高于早发型(56.41% vs 28.00%,P<0.05).早、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26.00%;早、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药物的耐药率有差异,建议临床在抗感染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弗氏柠檬酸杆菌对河蟹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报道了弗氏柠檬酸杆菌对河蟹的病原性、并导致其病理变化,药物对该菌的敏感试验及生产中药物治疗效果.从垂死的病蟹肝胰脏中分离得到可疑病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此菌导致健康蟹发病死亡.该菌可导致河蟹的肝胰腺、鳃等发生病理变化,最终引起败血症而死亡.通过16种药物对该菌的敏感试验,筛选出有效药物,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0~2004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126例院内感染的复数菌败血症。结果 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均发生在较严重的基础疾病上.创伤性手术和操作、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放疗与化疗为该病的危险因素。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感染病死率达52%,致病菌以G^-菌占多数,合并真菌感染者死亡率高。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株。结论 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多系耐药菌株感染。应尽早治疗原发基础疾病,避免危险因素,严格掌握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重视院内环境卫生,严格做好洗手、消毒等是防止耐药菌播散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特点和近年来细菌学演变情况.方法对57株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发病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生~7天25株(44%),擦"马牙”31例(54%),脐部红肿或分泌物18例(32%),硬肿症16例(28%),均有不同程度黄疸.分离出77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17株(22%),表皮葡萄球菌18株(23%),L型细菌35株(45%).治疗前血清疸红素(TBS)为(318.6±67.8)μmol/L.结论早期新生儿,擦"马牙”及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败血症发病率高.可引起黄疸.金葡菌和表葡菌仍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细菌L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81例败血症患者致病菌及其耐药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近年来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方法:对1997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诊断败血症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分析。结果:3年间诊断败血症患者共81例,共培养获得病原菌86株,其中院外组有62株,院内组24株,在院外组中,G^-菌37株(59.7%),G^ 菌20株(32.3%),真菌5株(8.1%),院内组G^-菌17株(70.8%),G^ 菌2株(8.1%),真菌5株(20.8%),在院外组中,前4位致病菌依次为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珠菌,院内组中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白色念珠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有多种抗生素对院外组中的G^-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院内组致病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结论:G^-菌为败血症主要致病菌,院内获得性败血症致病菌呈多重耐药特性,了解本科室常见致病菌谱及其耐药特性对败血症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复数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耐药菌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复数菌败血症发病原因、透发因素、致病菌和耐药菌谱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70~2000年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91例复数菌败血症。结果:91例复数菌败血症中都有基础疾病,多系耐菌株感染,医院内感染占多数75.8%(69/91),医院外感染占24.2%(22/91),其发病率同期单-败血症的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相同,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从9.2%升至13.5%,诱发因素有恶性疾病、免疫抑制、化疗和放疗,操作不当、住ICU、滥用抗生素等,致病菌的特点,耐药菌或条件致病菌增多、合并真菌感染明显增加。结论:复数菌败血症危重,难以控制,病死率高,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合理用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败血症与医院感染发展的趋势、致病菌的变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综合性ICU的27例31次败血症。结果27例31次败血症中院内感染占74.19%,院外感染占25.81%;有严重基础病与易感因素占92.59%;致病菌分布特点有G 菌呈上升趋势,G-菌则有下降趋势,但仍以G-菌为主;条件致病菌、复数菌和真菌感染发生明显增加;本组院内感染病死率高(37.04%)(不包含4例自动出院者),这往往与宿主防御机能低下或诱发因素有关。结论G 菌败血症呈上升趋势,G-菌则有下降趋势,条件致病菌和真菌败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多;应注意合理用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虽然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预防及术后治疗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但术后的并发症仍可能发生,本文通过对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前瞻性检测,对其致病菌进行描述,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败血症的发生率、致病菌、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上败血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在兰州军区总医院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238例患者中6例尿路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术后随访。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败血症占2.52%(6/238),8例败血症患者中感染性休克患者3例。血培养阳性6例,5例为大肠埃希菌,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是简单有效的活检方式,但仍有发生败血症的可能,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术前适当准备及术后合理预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48 h内出现败血症的症状,则应立即入院给予碳青霉烯类治疗。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要引起足够重视,早期的直肠及尿液耐药大肠埃希菌检查可有助于败血症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0.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细胞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有荚膜的革兰阴性嗜盐弧菌,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该菌主要引起原发性败血症和严重的创口感染.原发性败血症病人多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创伤弧菌感染的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动物实验发现该菌的毒力可能包含诸多因素,如胞外溶细胞素(VVC)、金属蛋白酶(弹性蛋白分解酶)、荚膜多糖(CPS)等.VVC是由结构基因vvhA编码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Mr)为50 851的细胞外蛋白质,是一种能使细胞形成孔道的细胞毒素和溶血毒素,是创伤弧菌向胞外释放的唯一细胞毒素,由大多数致病菌株产生,具水溶性,对热不稳定,能溶解哺乳动物红细胞及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具有血管渗透因子活性.经VVC注射的实验鼠可出现与创伤弧菌败血症病人同样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毫克以下水平即可对实验鼠致死.VVC在创伤弧菌感染致病机制中的确切地位尚有争议,但因其具有穿孔特性而颇受人们关注.目前对VVC的细胞毒性机制已有广泛研究和报道,但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将近年来国外有关研究的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弗氏柠檬酸杆菌对河触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报道了弗氏柠檬酸杆菌对河蟹的病原性、并导致其病理变化,药对物该菌的敏感试验及生产中药物治疗效果。从垂死的病蟹肝胰脏中分离得到可疑病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此菌导致健康蟹发病死亡。该菌可导致河触的肝胰腺、鳃等发生病理变化,最终引起败血症而死亡。通过16种药物对该菌的敏感试验,筛选出有效药物,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Bact/Alert全自动血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2003~2005年深圳市儿童医院794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794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细菌177株,总阳性率为22.29%,其中革兰阳性菌134株,占75.71%,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菌的85.07%,占总分离率的64.41%.革兰阴性菌43株,占24.92%,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居多,占阴性菌的41.03%,占总分离率的9.04%.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率最高的为青霉素,其次为头孢唑啉、苯唑西林、红霉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在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均在50%左右,这些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表现了较低的耐药率.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该地区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了解该地区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致病菌特点与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院内败血症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4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30例老年院内败血症。结果本组老年院内败血症有严重基础病与易感因素占93.3%(28/30)。30例老年院内败血症共分离出致病菌41株,以非发酵菌为主,其中G-菌27株,占65.9%;G 菌6株,占14.6%;真菌8株,占19.5%。复数菌败血症1例,占2.4%。本组病例病死率高,达26.7%。结论G 菌败血病呈上升趋势,G-菌则有下降趋势,条件致病菌和真菌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多;本组院内感染病死率高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注意合理用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根据其病原学特点进行基础疾病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疗法,严密观察病情,侵袭性诊疗操作护理及抗菌药物应用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控制院内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蓝如料  钟秀珍 《蛇志》1999,11(1):37-38
我院1988年1月至1998年11月收治经血培养出需氧菌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8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根据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经血培养确诊为需氧菌感染的败血症患儿88例。其中男56例,女32例,男∶女=1.75∶1;足月儿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0年至2005年住院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及细菌耐药性。结果3045例次住院血液病患者中,血液感染大肠埃希菌者38例,多数为恶性血液病,感染均发生在化疗、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广谱抗生素之后,除2例ITP外,中性粒细胞<0.5×109/L。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磺胺药耐率达90%以上,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氟氧沙星耐药率达80%以上,产ESBLs菌达58.8%。结论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是由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粒细胞缺乏,菌群失调引起,以内源性感染为主,故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粒细胞缺乏者应进行肠道除菌,治疗上可选用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舒普深、头孢替坦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抗体在金葡菌L型败血症中的意义。方法:金葡菌L型败血症的细菌诊断组38例,临床诊断组46例及对照组41例的血清做试管定量凝集反应测定其效价。并以金葡菌细菌型和L型分别感染动物,停止感染两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结果:以1:80以上作为阳性,阳性率细菌诊断组947%、临床诊断组869%、而对照组仅146%。细菌诊断组及临床诊断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而细菌诊断组与临床诊断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葡菌抗体在金葡菌L型败血症中具有快速的病原学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26例经血培养证实的蜡样芽胞杆菌败血症。婴儿占50%,院内感染发生率88.5%,全部病例均继发于基础病上,88.5%病例发病前均使用过1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提示该菌为临床感染不可忽视的菌。  相似文献   

18.
嗜水气单胞菌侵袭力与宿主细胞信号转导和骨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是淡水鱼暴发性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该菌能够引致淡水鱼等的败血症和人的腹泻等^[1]。嗜水气单胞菌有多种致病因子,如毒素、蛋白酶、S层蛋白等^[2],还发现它具有侵袭作用,有报道嗜水气单胞菌粪分离株能侵袭HEp-2细胞^[3],但对于鱼源菌株的侵袭特性知之甚少。仅有一些报道认为嗜水气单胞菌能引致细胞病变^[4,5]。  相似文献   

19.
13年败血症的致病菌变迁和耐药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阐明败血症多得耐药菌分布。方法 对我院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13年住院的1705例经血培养阳性证实的败血症进行致病菌分布与年代比较、耐药性分析。结果 发现以金葡萄为主的G^+菌占49.55%、大肠杆菌为主的G菌占49.06%、L型菌0.93%、真菌0.44%,复数菌4.51%。葡萄球菌725(40.00%)占首位,有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嗜麦芽黄单胞菌等崛起并增多;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0.
猪链球菌毒力因子和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能够引起猪疫病,人类感染该菌可导致脑膜炎、败血症甚至死亡。鉴于其对养猪业的巨大经济影响和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威胁,关于猪链球菌的研究日益深入,即对其毒力相关蛋白和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