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尤其是植物中大量存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据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癌症。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机制主要与其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抑制癌细胞迁移、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抗氧化、抗炎症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这几个方面有关。就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黄酮和黄酮醇通过诱导PIG3表达引发人食管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株人食管癌细胞(鳞癌KYSE-510和腺癌OE33)为肿瘤模型,在体外探讨黄酮、黄酮醇化合物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DNA片段化、吖啶橙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的分析结果表明,3种黄酮(木犀草素、白杨素、芹菜素)和3种黄酮醇(槲皮素、山奈酚、杨梅素)均能诱导两株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和黄酮醇是通过诱导PIG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经线粒体途径以非p53依赖的方式,引发两株食管癌细胞凋亡.同时,这一过程可能受到p63和p73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促进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这类化合物具有共同的母核C6-C3-C6。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改善心血管功能等生物活性。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是其抗肿瘤的机理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黄酮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也逐渐被阐明。本文简要综述国内外黄酮类化合物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研究》2017,(5):405-411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新型高关注度污染物之一,对鱼类具有强毒性。山核桃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等作用。通过硅胶柱洗脱、薄层色谱(TLC)检测对山核桃叶进行提取和纯化,得到黄酮类化合物产物B;设置4个实验组(空白对照,0.5 mg/L TBBPA,1.0 mg/L产物B,0.5 mg/L TBBPA和1.0 mg/L产物B),记录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指标;同时,检测不同处理组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山核桃叶提取的总黄酮产物B中包含50%的查尔酮、27%的黄酮或者黄酮醇、18%的二氢黄酮或者二氢黄酮醇、5%的异黄酮等22种黄酮类化合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物B对TBBPA诱导斑马鱼胚胎的卵凝结率、畸形率及32 h血流障碍等指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可显著抑制TBBPA诱导的ROS水平升高;对TBBPA诱导的凋亡基因p53上调和Bcl-2下调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总黄酮通过降低ROS水平,抑制凋亡基因的异常表达,发挥抗氧化和抑制凋亡作用。实验结果有助于了解山核桃叶有效成分总黄酮对TBBPA诱导的斑马鱼胚胎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危害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白芨中的萜类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采用萃取和色谱法从白芨中分离和纯化了该萜类化合物。通过鸡胚绒毛囊膜(CAM)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了白芨中萜类化合物及其粗提物对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含该萜类的粗提物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该萜类纯品能明显抑制HUVEC增殖,且可诱导HUVEC凋亡,包括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起泡,细胞核裂解,染色质浓缩和边集,出现凋亡小体,DNA降解。因此.白芨萜类化合物的抗血管生成作用与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植物多酚的防癌抗癌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植物多酚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多酚(如单宁)、黄酮、酚酸等。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植物多酚对多种人癌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抑制动物体内肿瘤生长。其作用机理与抗氧化、调控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影响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等有关。对植物多酚的防癌抗癌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抗肿瘤活性是其研究热点之一。其抗肿瘤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信号转导、影响细胞周期、影响血管生成、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等方面。文中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喜树碱诱导的草地贪夜蛾Sf9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植物源杀虫剂喜树碱具有优异的抑制昆虫生长发育活性, 其诱导昆虫细胞凋亡的作用方式和机制尚不明确, 极大地限制了喜树碱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开发。本研究以1 μmol/L喜树碱诱导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f9细胞呈现细胞皱缩、微绒毛消失和染色质边集等典型细胞凋亡早期超微结构形态特征, 中期凋亡小体逐渐出现并急剧增多, DNA电泳分析可见清晰DNA片段化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1 μmol/L喜树碱诱导Sf9细胞12 h凋亡率达到最大值39.67%, 是对照的13.13倍, 随后减小。喜树碱诱导Sf9细胞凋亡在12 h和24 h 时Sf caspase-1分别出现两个活性高峰, 表明其作为效应因子在细胞凋亡级联反应过程中具有影响作用。喜树碱显著抑制Sf9细胞拓扑异构酶Ⅰ活性, 阻断解旋负超螺旋pBR322 DNA, 导致DNA损伤进而启动细胞凋亡级联反应使Sf caspase-1活性增加, 提示其信号转导过程是细胞凋亡诱导机制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喜树碱的诱导昆虫Sf9细胞凋亡, 对揭示喜树碱诱导昆虫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活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抑制细菌细胞质膜的功能,抑制细菌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抑菌功效。指出黄酮类化合物是今后抗病源微生物药物开发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1,8-萘吡啶衍生物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是抗癌活性而受到研究人员的特别关注。1,8-萘吡啶生物抗癌机制主要包括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激酶的活性、抗血管生成以及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使细胞凋亡等。该文对1,8-萘吡啶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合成新的1,8-萘啶衍生物,并进一步探索其生物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了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Ⅱ的活力,证实异常增殖的肿瘤组织或细胞的酶活力较正常组织高。同对,我们选用了几类有代表性的抗癌药物或中草药成分,观察了它们对拓扑异构酶Ⅱ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抗癌药物在低浓度时对Ⅱ型酶的解结反应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肿瘤组织中解结活性异常增高说明Ⅱ型酶可能是抗癌药物的一种靶蛋白;对解结活性的抑制有可能为寻找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Diaporthin(1),松胞素4(2)是由一株红树林共生真菌Sporothrix sp.#4335中分离的两个化合物,其结构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并首次对化合物1进行了抗人的肝癌细胞hepG 2及抑制人的DNA拓扑异构酶I(hTopoⅠ)的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IC50为23μg/mL),及很强地抑制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天然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保护、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和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以及对DNA损伤的防护等作用有关。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辐射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并重点关注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天然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黄酮在抗辐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小鼠正常肝和H_(22a)腹水型肝癌细胞为材料,从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拓扑异构酶Ⅰ和细胞质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来研究磷酸化和脱磷酸化对拓扑异构酶Ⅰ活力的调节。结果表明TPK能活化拓扑异构酶Ⅰ。另外还发现PKA和碱性磷酸酶(CIP)能分别活化和抑制拓扑异构酶Ⅰ。  相似文献   

15.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天然的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和花生等天然植物中,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脂代谢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研究通过应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皮肤癌细胞A431,探讨白藜芦醇诱导皮肤癌细胞A431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MTT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后,A431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大豆异黄酮的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Yan XH  Gu JF  Sun CP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4):362-364
大豆异黄酮作为豆制食品的一类重要成分,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其它一些癌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近年来关于大豆异黄酮抗癌作用机理的研究报道剧增,现已提出了几种观点,它们包括性激素作用调节,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抑制拓扑异构酶Ⅱ活性,抗氧化作用和诱发癌细胞凋亡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癌症患病比例的逐年增加,癌症已经成为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癌肽能破坏肿瘤细胞膜结构或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肿瘤血管的形成,几乎不表现溶血性且对正常的人体细胞基本无损伤等优点,已经成为抗肿瘤新药研究的一大热点。抗癌肽主要来源可分为4类:抗菌肽类如牛乳铁蛋白肽(Lfcin B)、天蚕素等,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抑制活性,同时能够抑制多种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多肽激素类如心房利钠肽(ANP)以及在ANP形成过程中的其他一些多肽,在临床上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降压、利钠、利尿、舒张血管平滑肌、调节水盐平衡和抑制细胞增殖等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它们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强力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多肽毒素类如蜂毒、蛇毒、蝎毒等毒性较强的生物毒素,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内皮抑制素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抗癌肽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破坏细胞的膜结构,改变细胞周围或细胞内p H以及增强免疫应答等多种机制来抑制癌细胞增殖。综述抗癌肽的来源、抑癌机理,并对抗癌肽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旨为抗癌肽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阿克拉霉素对顺铂和足叶乙甙杀伤卵巢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化疗药物的选择对于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应用MTT法,分别测定了阿拉克霉素(Aclarubicin,ACR)血浆峰浓度与不同浓度顺铂(Cisplatin,CDDP)或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合用对SKOV3卵巢癌细胞24h的抑制率,并分析药物合并效应。采用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断裂;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TopoII表达与药物作用之关系。结果表明,ACR对VP-16具有拮抗作用;与药物单用相比,二合用后使细胞凋亡率减少、DNA断裂减少,拓扑异构酶II表达增强。CDDP单用可以促进TopoII表达。ACR与CDDP和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效果;表现为细胞凋亡率增加、DNA断裂增加,TopoII表达降低,尤其对TopoIIβ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因此认为:ACP与CDDP合用能够提高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效果,TopoII是其重要的作用靶点。该结果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研究王红,张卫明(国中贸易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目前,银杏叶制剂被广泛用作改善腋血管、外周血管血流的药物[1],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酮、黄酮醇及其甙类、儿茶素类和双...  相似文献   

20.
榄香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榄香烯注射液是从天然中草药姜科植物温郁金中提取获得的萜烯类化合物,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改善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免疫力.本文主要从杀灭癌细胞、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血管形成、增强患者免疫力等几方面综述榄香烯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