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鸢尾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鸢尾科鸢尾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该属植物的分布,化学成分的分类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对近12年来乳菇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该属真菌含有倍半萜、甾醇、含氮化合物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癌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但目前对该属真菌活性成分和其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食用乳菇的安全性也缺乏系统评价.因此,进一步明确乳菇属真菌子实体或发酵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将为食用菌营养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新天然药物或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鹅掌楸属植物化学成分以及该属植物及其部位成分的生物活性,其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倍半萜、苯丙素、黄酮类等化合物。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疟疾、抗肿瘤等活性。  相似文献   

4.
Nigrospora属真菌是常见的药用动植物内生真菌,其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多样且生物活性显著,是药用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本文对1997年至2021年报道的Nigrospora属真菌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首次进行了系统综述,涵盖聚酮、蒽醌、萜、甾体和生物碱等199个化合物,并总结其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糖尿病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以期为该属真菌药用成分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患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30年来无患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无患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三萜皂苷、倍半萜苷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抑菌、抗肿瘤、保肝和表面活性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黄牛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从1963年以来黄牛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概括了该属植物中部分口山酮和蒽醌化合物的NMR数据。  相似文献   

7.
从化合物分类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粘帚霉属真菌代谢物50多个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化合物分类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粘帚霉属真菌代谢物50多个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不少荚迷属植物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的化学成分有二萜、三萜、环烯醚萜苷、黄酮类、木脂素及酚苷.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是vibsane型化合物,某些具有生物活性;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是齐墩果烷型和重排达玛烷型;环烯迷醚萜苷类其糖苷的连接位置主要在环烯迷醚的C11位上,C1位连有异戊烯基.生物活性研究发现一些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对A549、HT-29和PC-3和NUGC癌细胞有毒性.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荚迷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作一综述,为开发利用荚迷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泽兰属植物中的倍半萜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倍半萜化合物是菊科泽兰属植物中的一类主要化学成分,迄今从该属46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近200余个倍半萜化学成分。本文介绍了这些化合物的名称,存在的植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米仔兰属植物在我国民间应用较多,已有不少学者从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化学等方面对本属植物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相关进展综述迄今尚未见报道。目前对米仔兰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报道较多集中于三萜类成分,该成分因其结构新奇成为米仔兰属所在楝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因此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均为当前研究热点。鉴于此,作者对国内外已报道的米仔兰属植物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特别关注其中三萜的不同类型及代表性活性,拟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开发米仔兰属其它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藜科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干旱和盐碱地区,我国约有38属184种,新疆是我国藜科植物分布最多的地区。藜科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甾体、萜类和黄酮化合物,其生物活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该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张峰  王海燕  王荔  骆春丽  岑娟 《生物磁学》2013,(27):5387-5392,5380
香椿属植物在我国民间应用广泛,自1846年香椿属建立以来,不少学者已经对本属植物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包括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化学方面。但到目前为止还不曾见到对该属植物中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报道。目前对香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报道相对集中在三萜类成分,此类成分也是香椿属所在的楝科其他植物特征性成分,该科植物中存在特有的新奇的三萜类成分,不论是化学成分还是生物活性方面都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鉴于此作者对目前国内外报道的香椿属植物中三萜类成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香椿属中三萜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三萜代表性的生物活性进行系统归纳,以便为以后研究香椿属其他植物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孔垂华  黄寿山  胡飞 《生态学报》2001,21(4):584-587
胜红蓟挥发油对真菌、昆虫和植物均具有生物活性,对植物致病真菌和害虫的抑制活性尤其显著。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胜红蓟素不仅具有杀虫活性,而且引起昆虫拒食和延迟蜕皮。用GC/MS详细分析了胜红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了27个化合物,胜红蓟素及其衍生物,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真菌多样性是植物根际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与植物健康稳定的重要指标。海桑属是红树林的先锋物种,采用真菌ITS1区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六种海桑属红树根际真菌的组成和多样性,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影响不同植物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因素。结果显示,根际真菌隶属于7门、96科、155属,子囊菌门作为优势菌门在海桑属不同红树中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都超过27%,但次优势的担子菌门丰度含量有差异;属水平上,优势菌属的丰度含量不同,曲霉属在卵叶海桑的丰度最高(29.57%),在海南海桑最低(3.47%)。六种红树植物根际存在特有的代表类群,如无瓣海桑的马拉色菌(9.31%)和毛腐菌属(10.05%),海南海桑中的Talaromyces(19.61%)和Acremonium(13.58%)。比较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Shannon,发现拟海桑是六种植物中丰度最高的,卵叶海桑最低。RDA分析发现子囊菌门与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担子菌门与速效钾呈明显正相关。六种海桑属红树植物根际核心物种分析表明,优势真菌类群曲霉属和一些低丰度的真菌类群,通过降解有机质参与碳循环,对根际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六种海桑...  相似文献   

16.
藜科盐角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干旱和盐碱地区,主要含有黄酮、生物碱、色原酮、甾体和萜类等化合物,其生物活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盐角草属植物欧洲盐角草,北美盐角草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胜红蓟挥发油对真菌,昆虫和植物均具有生物活性,对植物致病真菌和害虫的抑制活性尤其显著,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胜红蓟素不仅具有杀虫活性,而且引起昆虫拒食和延迟蜕皮。用GC/MS详细分析了胜红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了27个化合物,且红蓟素及其衍生物,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薄荷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荷属(Mentha L.)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药食两用史。目前,薄荷属植物挥发性物质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等工业。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多种单萜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癌、降血压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对该属植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蚤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类型丰富,主要包括倍半萜、二萜、黄酮、单萜、挥发油、酚类等。该属植物具有抗菌、细胞毒、抗癌等生物活性。对国内外有关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该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胡桃属植物青皮和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近几年胡桃属植物青皮和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杀虫、除草等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胡桃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