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产甲烷菌抑制剂溴氯甲烷(BCM)对采食高、低脂肪水平日粮小鼠的肠道微生物以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21日龄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低脂日粮组、对照低脂日粮加BCM组、高脂日粮组及高脂日粮加BCM组,每组8个重复,BCM通过饮水添加。饲养周期为6周,试验期结束,采集小鼠血液样品,用于生化指标分析;采集小鼠盲肠内容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其菌群;气相色谱法分析粪样中短链脂肪酸含量;real-time PCR技术分析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高脂日粮和BCM处理对小鼠体增重均无显著影响;DGGE图谱中低脂日粮组和高脂日粮组样品聚于不同簇,但对各组总细菌、产甲烷菌和硫还原菌数量无显著影响。高脂日粮组粪样中乙酸占总挥发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BCM处理显著增加小鼠粪样丙酸比例(P0.05);高脂日粮处理显著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高脂日粮处理促进了甘油三酯水解酶表达(P0.05)。【结论】高脂日粮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以及脂肪代谢有明显影响,而BCM处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产甲烷菌抑制剂溴氯甲烷(BCM)对采食高、低脂肪水平日粮小鼠的肠道微生物以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21日龄的雌性C57BL/6J小,随机分成4组:对照低脂日粮组、对照低脂日粮加BCM组、高脂日粮组及高脂日粮加BCM组,每组8个重复,BCM通过饮水添加。饲养周期为6周,试验期结束,采集小鼠血液样品,用于生化指标分析;采集小鼠盲肠内容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其菌群;气相色谱法分析粪样中短链脂肪酸含量;real-time PCR技术分析 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高脂日粮和BCM处理对小鼠体增重均无显著影响;DGGE图谱中低脂日粮组和高脂日粮组样品聚于不同簇,但对各组总细菌、产甲烷菌和硫还原菌数量无显著影响。高脂日粮组粪样中乙酸占总挥发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BCM处理显著增加小鼠粪样丙酸比例(P<0.05);高脂日粮处理显著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高脂日粮处理促进了甘油三酯水解酶表达(P<0.05)。【结论】高脂日粮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以及脂肪代谢有明显影响,而BCM处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以体外培养的猪原代皮下脂肪细胞为研究材料,检测Leptin介导AMPK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水平,旨在阐明Leptin介导AMPK信号通路对脂肪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用0和100 ng/m L Leptin分别处理脂肪细胞48 h,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试剂盒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皮下前脂肪细胞中AMPK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皮下前脂肪细胞中,Leptin组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Leptin可以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Leptin组中AMPK信号通路中的基因lep R、AMPK、CPT-1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C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Leptin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启动AMPK信号通路的信号传递。皮下前脂肪细胞中,lep R、AMPK和CPT-1基因表达量均与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ACC基因表达量与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Leptin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降低ACC基因的表达量,提高CPT-1基因表达水平,促进甘油三酯分解及脂肪酸的氧化,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实验旨在研究饲料缬氨酸水平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初始体质量为(40.90.8) g]鱼体脂肪含量、血浆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梯度添加晶体缬氨酸, 配制出缬氨酸含量分别为1.26% (缺乏组)、2.21% (适量组)和2.62% (过量组)3种等氮等脂饲料, 饲喂养殖在海水浮式网箱的军曹鱼10周, 每天饱食投喂2次。结果表明, 缬氨酸缺乏组的军曹鱼鱼体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缬氨酸适量组和过量组(P0.05)。肝脏脂肪含量随着饲料中缬氨酸含量从1.26%升高到2.21%而显著升高(P0.05), 然后随之而逐渐下降(P0.05)。军曹鱼血浆总蛋白和总胆固醇含量在缬氨酸缺乏饲料组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饲料缬氨酸水平对军曹鱼血浆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无显著影响(P0.05)。军曹鱼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 SREBP-1)基因表达水平和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量, 均随着饲料缬氨酸水平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军曹鱼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表达量在缬氨酸适量组, 显著低于过量组(P0.05), 而与缺乏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随着缬氨酸含量升高,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 (CPT-1,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表达量逐渐下降(P0.05)。总之, 饲料缺乏缬氨酸可减少军曹鱼鱼体脂肪积累。饲料中缬氨酸水平对军曹鱼鱼体脂肪沉积的影响, 可能是通过调控脂肪合成和-氧化相关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玉米肽结合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体脂肪和肝细胞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以32只肥胖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玉米肽组(DCP)、运动组(DEX)和玉米肽运动组(DCE)(n=8)。玉米肽组和玉米肽运动组给予玉米肽饲料,其它各组给予普通饲料。运动组和玉米肽运动组进行有氧运动,干预4周后处死取材。剥离腹腔脂肪组织和肝脏,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肝组织ATGL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4周后,与肥胖对照组相比,玉米肽运动组大鼠体重以及脂肪系数显著下降(P0.05,P0.01),且显著低于单独玉米肽补充组(P0.05);肝细胞ATGL蛋白表达显示,玉米肽运动组均高于其它各组,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玉米肽运动组肝细胞TNF-α蛋白结果均低于其它组,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米肽结合有氧运动能有效地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以及脂肪含量,可能是玉米肽与有氧运动的协同作用,调节了肝脏ATGL和TNF-α的表达,促进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海藻粉和抗菌肽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鸡504羽,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2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1.0%、3.0%、5.0%)的海藻粉和抗菌肽(300 mg/kg、600 mg/kg)。试验分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共42 d。结果表明:(1)添加不同水平的海藻粉对前期、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2)添加不同水平的抗菌肽对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3)海藻粉和抗菌肽交互作用对前期、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明显影响(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海藻粉和抗菌肽能促进肉鸡生长,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改善肠道菌群,且二者间存在协同效应,添加5%的海藻粉和300 mg/kg抗菌肽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ACC、FAS及CPT I活性变化及葡萄糖和维生素C溶液分别浸泡对它们的影响。采用酶学方法研究了普安银鲫卵黄囊仔鱼过程中ACC、FAS及CPT I活性变化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在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对照组与维生素C组中ACC和FAS活性呈上升趋势,CPT I活性呈“下降-上升”变化趋势,而葡萄糖组ACC、FAS及CPT I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3种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C组ACC活性在内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FAS活性在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CPT I活性在内源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ACC、FAS及CPT I在维持普安银鲫卵黄囊仔鱼发育中脂质代谢的动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15g/L的葡萄糖溶液可通过调节仔鱼体内脂质代谢酶的活性而形成新的脂质代谢水平,以满足仔鱼生长发育需要;而30mg/L的维生素C对维持仔鱼发育中体内正常的脂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草鱼幼鱼实用日粮中添加紫花苜蓿草粉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旨在评估苜蓿草粉作为草鱼饲料的潜在蛋白原料的可能性。360尾草鱼幼鱼[(8.72±0.34)g]分成6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平行组,每组20尾鱼,养殖于250 L循环水族箱中。试验日粮1、2、3、4、5添加2.5%、5%、10%、15%和20%苜蓿草粉,分别占日粮总蛋白的1.75%、3.50%、7.0%、10.5%和14%。对照组日粮以大豆粕、花生粕、棉籽粕和菜籽粕作为对照蛋白源。所有日粮为等蛋白质(粗蛋白28.5%)和等能量(15.92 mJ/kg)。实验期为56d,实验各组鱼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死亡。2.5%和5%苜蓿草粉日粮组(试验日粮1、2)鱼较对照组鱼生长性能与饲料效益有所提高,10%组(试验日粮3)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15%和20%日粮组(试验日粮4、5)鱼较对照组鱼显著性下降(P<0.05)。结果表明,苜蓿草粉在草鱼日粮中适宜添加量为7.8%,最多可以添加到1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调围脂滴蛋白基因(PLIN1)表达对3T3-L1细胞脂解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3组阳性及1组阴性sh-PLIN1重组载体,并进行菌液PCR和DNA测序鉴定。Western blot测定PLIN1A蛋白表达,评价载体下调效果。细胞转染有效载体2天后,Bodipy 493/503染色脂滴;酶学方法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和甘油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及其磷酸化蛋白(p-HSL)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 AMP)和蛋白激酶A(PKA)的浓度。结果:各sh-PLIN1干扰载体构建成功,且3组阳性载体均能显著下调PLIN1A蛋白的表达(P0.05)。转染有效载体后,与阴性转染组相比,sh-PLIN1转染组细胞中脂滴减小,甘油三酯含量降低,甘油含量升高,ATGL和HSL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HSL相对表达量及c AMP、PKA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调PLIN1基因表达可加快3T3-L1细胞脂解速率,其可能通过上调ATGL和HSL的表达而实现,c AMP/PKA信号通路对其无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草鱼高脂(7%)实用日粮磷酸二氢钙(MCP)适宜添加量对草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以磷酸二氢钙[Ca (H2PO4)]为磷源, 配制含MCP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和4.0%的5种等氮等能实用日粮, 饲喂初始均重为(105.23±0.55) g的试验草鱼, 每种日粮设置3个重复, 每个重复15尾鱼, 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 在高脂日粮中添加适宜的MCP可显著增加草鱼增重率(WGR)和全鱼磷含量, 降低饲料系数(FCR)和脏体比(VSI)。以WGR、FCR和全鱼磷为观测指标, 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日粮MCP适宜添加量分别为3.26%、2.96%和2.63%; 全鱼、内脏、肌肉和肝脏粗脂肪含量随日粮中MCP的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 而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含量则呈相反趋势; 在MCP3.0%组, 草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 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高, 血清甘油三酯、肝脏丙二醛含量,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最低; 添加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肝脏肉碱脂酰转移酶(CPT-I)活性随日粮MCP添加量增加而渐增。研究表明, 草鱼高脂(7%)日粮中MCP适宜添加水平为2.96%—3.26% (饲料总磷1.43%—1.50%), 该添加水平能促进草鱼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减少鱼体及肝脂蓄积, 增加鱼体蛋白, 提高抗氧化机能, 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海藻粉对种蛋孵化的影响。方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机抽取600枚种蛋进行孵化实验,每组150枚。其中Ⅰ组为对照组的种蛋,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不同水平(1%、3%、5%)的海藻粉的种蛋。结果: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海藻粉可以显著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P0.05)。结论:以上结果说明,饲料中添加海藻粉可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且添加5.0%海藻粉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探究辣木叶粉对SD大鼠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血液与肝脏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以及灌胃剂量分别为0.45、0.9、1.8和3.6 g/kg/体重(BW)的辣木叶粉悬浊液的实验组,预饲3 d,连续灌胃21 d后,摘眼球取血,处死,摘取脏器称重,所有样品用于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辣木叶粉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的含量(P0.05),提高大鼠血液及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g A)和免疫球蛋白G(Ig G)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另外,血液及肝组织中的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液中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以及肝组织中的白介素-17(IL-17)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果表明辣木叶粉对大鼠生长性能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可有效降低血液中血脂、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改善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提高SD大鼠血液及肝脏的抗氧化活性及免疫能力,且剂量在0.9~1.8 g/kg(BW)范围内效果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120头21日龄5.64kg左右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抗生素组)和基础日粮+5%菊粉+0.1%刺五加提取物(实验组),试验期为14d,观察日粮中复合添加菊粉和刺五加(AS)提取物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仔猪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而料肉比(F/G)则显著降低(P0.05),但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仔猪血清中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乳酸脱氢酶(LDH)和尿素氮(BUN)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第14d,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显示,日粮中添加菊粉和刺五加提取物对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下调脂肪特异性蛋白27(Fsp27)基因表达联合杨梅素干预,观察对3T3-L1细胞中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究脂滴发生、发展变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鸡尾酒"法诱导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脂质体法转染sh-Fsp27干扰载体,以杨梅素浓度为100μmol/L的完全培养基干预成熟脂肪细胞72h。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态及大小的变化;酶法测定细胞内甘油及甘油三酯的含量,观察细胞脂质代谢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sp27、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1. 3T3-L1细胞诱导分化后,形态由纤维样变成圆形,并伴随有细胞体积的增大。2.与对照组相比,杨梅素组和转染组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下降,甘油含量升高(P 0. 05)。与其他三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减少,甘油含量增加(P 0. 05)。3.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细胞内Fsp27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ATGL和PPARγ的表达量升高(P 0. 05)。另外,联合干预组和杨梅素组细胞内HSL的表达量和p-p38MAPK/p38MAPK的比值均大于sh-Fsp27组和对照组(P 0. 05)。结论:1. Fsp27基因沉默与杨梅素联合干预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脂肪分解代谢。2.杨梅素可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上调HSL和ATGL的蛋白表达来发挥其促脂解的作用; sh-Fsp27干扰载体通过调节PPARγ和Fsp27蛋白的表达,增加ATGL含量来加速脂肪分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小鼠脂质代谢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肥胖模型小鼠。灌胃给药CB1抑制剂利莫那班(SR141716),观察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CB1在皮下脂肪、内脏脂肪、骨骼肌、肝脏、心脏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着重探索CB1对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 SR141716抑制了CB1在小鼠各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了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P0.05),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和瘦素含量(P0.05);CB1受抑制后,组织中CPT1A和CPT1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未检测到CPT1A和CPT1B在心脏的差异表达。结论证实CB1通过作用于CPT1A、CPT1B基因发挥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为靶向调控脂质代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基因的cDNA序列, 并探究了不同组织中的GPR43 mRNA表达量及黄连素对其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克隆得到的团头鲂GPR43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026 bp, 含有1个长度为 981 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了326个氨基酸。RT-PCR检测发现GPR43在团头鲂的肠道、肌肉、鳃和肝胰腺中具有较高的表达。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选取均重为(80.00±0.90) g的团头鲂320尾, 随机分于16个网箱中, 饲喂4种不同的试验日粮, 分别为正常日粮(脂肪含量为5%)、正常日粮+50 mg/kg黄连素、高脂日粮(脂肪含量为10%)、高脂日粮+50 mg/kg黄连素。结果显示: 在肠道组织中, 与正常日粮组相比, 高脂组的GPR43表达量降低, 添加黄连素能够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P<0.05)。与正常日粮组相比, 高脂组的胆固醇(CHO)含量以及细胞分裂素蛋白激酶(p38)的表达量均呈现了显著上升(P<0.05)的趋势, 添加黄连素后其含量及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肝胰腺组织和肌肉组织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变化也有着相似的趋势, 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 Ⅰ)、过氧化物酶体增值因子α&β (PPARα&β)、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量以及2个组织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呈现出了相反的趋势。此外, 在正常日粮中添加黄连素并不能对上述各指标产生明显的调控效应, 有时反而会导致轻微的负调控效应。综上结果表明, 黄连素能够显著上调GPR43在高脂抑制下的表达量, 同时能够缓解高脂诱导的团头鲂肝胰腺脂肪沉积, 改善其脂肪代谢性能。黄连素对于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GPR43受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cordataextract,MCE)替代促生长抗生素(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AGPs)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盲肠微生物及紧密连接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型均匀、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温氏新黄鸡二号公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分别饲喂基础日粮(NC)、抗生素日粮(ANT,基础日粮添加50 mg/kg那西肽和50 mg/kg金霉素)和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800 mg/kg MCE),试验期60 d。【结果】日粮添加400 mg/kg MCE替代AGPs显著降低了料肉比(P0.05),并显著增加了盲肠长度(P0.05)。日粮添加MCE显著提高了肉鸡盲肠食糜中Firmicutes细菌数量和ClostridiumclusterXIVa数量(P0.05);MCE替代AGPs显著降低了盲肠Escherichia coli数量(P0.05)。400 mg/kg和800 mg/kg MCE替代日粮中AGPs显著增加了肉鸡盲肠食糜中总短链脂肪酸、乙酸和丁酸含量(P0.05);400 mg/kg MCE替代AGPs显著提高了盲肠中支链脂肪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浓度(P0.05)。日粮添加MCE显著上调了肉鸡盲肠Claudin-1、JAM2、ZO-1的mRNA表达量(P0.05),并降低了黏蛋白MUC2、MUC5ac和MUC13的表达量(P0.05)。【结论】MCE替代AGPs可通过提高盲肠有益菌数量和短链脂肪酸浓度,促进肠道发育,提升肠道屏障功能等途径,改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本研究中其最适添加量为400 mg/kg。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牛磺酸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为牛磺酸预防/改善机体高脂状态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在DMEM培养基中添加0.05 mmol/L油酸建立高甘油三酯细胞模型,分别以终浓度为1、5、10、20 mmol/L的牛磺酸处理细胞24、48、72 h,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并检测5 mmol/L牛磺酸作用24 h后细胞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脂肪合成相关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AceC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ACSL1)的蛋白表达水平。1 mmol/L牛磺酸作用72 h,5和10 mmol/L牛磺酸作用24、48、72 h,20 mmol/L牛磺酸作用24和48 h均可使高脂HepG2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P0.05);5 mmol/L牛磺酸作用24 h,高脂HepG2细胞的SREBP-1c、FAS、ACC、AceCS1、ACSL1表达明显减少(P0.05),磷酸化ACC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牛磺酸通过调控SREBP-1c及其下游靶基因而抑制高脂HepG2细胞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甜菜碱对猪的抗脂肪肝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许梓荣  冯杰 《动物学报》2002,48(3):358-362
采用不同甜菜碱添加量(0、1000、1250、1500和1750mg/kg)的同种饲料,分别饲喂5组(150头)肥育猪(63kg)40d,对肝脏、血液脂类相关代谢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菜碱可以提高肝脏卵磷脂含量,其中1250mg/kg组效果最为明显(P<0.02),较对照组提高25.29%,游离肉碱和长链脂酰肉碱含量亦显著升高(P<0.01),1750mg/kg组二者分别提高了30.18%和44.44%;肝脏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同时表明,饲料中添加甜菜碱,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其中1750mg/kg组最为明显(P<0.01),提高了21.27%,血清胆固醇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1750mg/kg组降低了9.72%,由此可见甜菜碱可以影响肝脏脂肪代谢,并具有一定的抗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肉鸡日粮中添加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Pers.ex Gray.)Pat.]发酵浸膏对肉鸡盲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空白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5 mg/kg黄霉素)、3个剂量的GAC添加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7,3.15,6.29 g/100 g的GAC),每个处理3组重复,每组重复15只。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肉鸡21日龄时,各GAC添加组沙门氏菌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乳酸杆菌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盲肠乙酸、丙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6.29%GAC添加组盲肠丁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肉鸡42日龄时,1.57%和6.29%GAC添加组沙门氏菌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6.29%GAC添加组效果较好;各GAC添加组乳酸杆菌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1.57%与6.29%GAC添加组盲肠乙酸、丙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盲肠丁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GAC在肉鸡生长过程中可以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浓度,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的增殖,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