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枝中桑皮苷A的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桑枝中桑皮苷A为响应值,考察了甲醇比例、溶剂体积、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对桑皮苷A含量测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桑枝中桑皮苷A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甲醇水溶液,溶剂体积55 mL,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35℃。在该条件下,桑枝中桑皮苷A质量分数为7. 63 mg/g,与预测值7. 64 mg/g接近。桑皮苷A在0. 012 8~0. 064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9 3),9批桑枝药材中桑皮苷A含量范围为4. 97~13. 14 mg/g。结果表明根据Box-Behnken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桑枝中桑皮苷A提取优化工艺准确可靠,可用于检测桑枝中桑皮苷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黄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响应因素,黄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实验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结果:确定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29.53 min、超声功率为400.76w、料液比为1:42.19、乙醇浓度为79.6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1.15 (mg/g).结论: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问题,将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修正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w、料液比1:40、乙醇浓度80%,进行3次平行试验,结果总黄酮提取率为11.09 mg/g,绝对误差为0.057%,说明实验结果与模型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刺梨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超声波作用下刺梨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刺梨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响应面试验表明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对响应值刺梨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优化得到超声辅助提取刺梨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20 W,液料比40m L/g,提取温度80℃,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的刺梨多糖提取率可达2.18%,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4.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油橄榄鲜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测定8个油橄榄品种5个成熟度的多酚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以油橄榄鲜果中多酚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2(g/m 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7℃。经验证,多酚的平均提取量为6.8145 mg/g,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1.35%。说明模型拟合度好,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实用价值。油橄榄鲜果多酚含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在总体变化趋势上,多酚含量在第一成熟度最高,之后随着成熟度增加逐渐下降,在第三成熟度达到最低,之后略有增加,最终趋于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甘草浸膏为原料,利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超声提取甘草浸膏中甘草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考察固液比、超声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甘草苷含量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2.5 g/L、超声时间24 min、乙醇体积分数59%,甘草苷一次提取含量达到0.832%。此研究对甘草浸膏的综合利用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为响应因素,多糖提取得率为响应值,根据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功率174.94 W,超声时间为18.94min,在80.71℃下提取3.01 h,得到的香菇多糖提取率最高,为9.61%。当香菇多糖的浓度为3 mg/mL,其·OH清除率为52.1%。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太子参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超声波作用下太子参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太子参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响应面试验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水料比对响应值多糖提取得率均有显著影响,优化得到太子参多糖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4℃;提取时间为65 min;水料比为26 mL/g;超声波功率100 W。在此条件下太子参多糖的提取得率为2.48%,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8.
以毛花猕猴桃根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从毛花猕猴桃根中提取总三萜的最佳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素的水平,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A)进行预测和分析,获得最佳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72%,料液比1∶20 g/mL,超声功率400 W,提取时间45 min,验证实验结果为12.65 mg/g,理论值与实际值接近。实验结果表明,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较好的对毛花猕猴桃根中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细叶杜香抗氧化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并研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合实际操作,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3 h、提取温度69℃、料液比为1∶23,在该条件下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4.37±0.17%,接近预测值。抗氧化物质得率为4.68±0.24 g/100 g,总黄酮含量为236.17±2.16 mg/g,多酚含量为73.97±3.18mg/g。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细叶杜香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对复合酶法提取黄秋葵嫩果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中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和果胶酶的最佳配比浓度,分别是2%、3%、1%;在此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黄秋葵多酚提取含量为响应值,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模块设计3因素组合试验,建立多项式回归方程,经响应面回归分析优化组合条件,得到复合酶法提取黄秋葵嫩果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4.97℃,液料比(mL:g)58.80∶1,提取时间3.99 h,预测多酚提取值为29.193 mg/g,验证值为29.156 mg/g。研究结果可为黄秋葵多酚的批量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金刷把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优化提取条件,得到金刷把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20 g/m L,此时金刷把多糖提取率的理论预测值为4.62%,最优条件下多糖得率的实验值为4.42%,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4.3%。经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提高了提取率,适用于金刷把粗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栀子黄色素的醇提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栀子黄色素乙醇提取工艺。乙醇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液固比8:1、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2次、每次1h。在此条件下,栀子黄色素、栀子苷和总三萜酸的提取率分别为1.32、110.76和94.91mg/g。  相似文献   

13.
以桦褐孔菌总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设计方法对超声提取过程中影响总酚得率的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及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总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55%乙醇,料液比1∶30,在52℃下超声提取4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酚得率为19.42 mg/g,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相对误差为+0.78%。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对三峡库区城口乌皮香核桃内隔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粗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超声功率、时间及料液比为实验因素,以粗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同时考察了隔膜粗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隔膜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功率310 W,提取时间87 s,料液比1∶24(g/m L)。在该条件下乌皮香核桃隔膜粗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26.94 mg/g,验证值为24.88 mg/g。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隔膜粗多糖具有自由基清除效果,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1.91 mg/m L和1.21 mg/m L。  相似文献   

15.
以余甘子中总多酚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余甘子中总多酚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余甘子总多酚提取的因素主次为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4%、超声时间39 min、提取温度43 ℃。验证试验中总多酚提取量为186.17 mg/g,与模型预测值190.33 mg/g较接近。Box-Behnken响应面回归方程拟合度良好,适合用于余甘子总多酚提取工艺的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6.
以具有地域特色的野生樱桃李叶为实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野生樱桃李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提取温度72℃、料液比1∶45 g/m L,在300 W功率下超声提取30 min,提取次数2次,总黄酮提取量为38.27 mg/g,达到预测值的98.3%。超声辅助提取较传统索氏提取操作简单,耗时少,提取效率高,是野生樱桃李叶总黄酮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具有地域特色的野生樱桃李叶为实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野生樱桃李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提取温度72℃、料液比1∶45 g/m L,在300 W功率下超声提取30 min,提取次数2次,总黄酮提取量为38.27 mg/g,达到预测值的98.3%。超声辅助提取较传统索氏提取操作简单,耗时少,提取效率高,是野生樱桃李叶总黄酮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优化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优化提取工艺,结合HPLC法以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60∶40,v/v)为流动相,1.0 m L/min为流速,在238 nm处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所建立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良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纯甲醇,提取温度60℃,液固比20∶1 m L/g,超声提取1 h,酸型与内酯型Monacolin K得率分别为2.51 mg/g和1.65 mg/g,经验证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优化青稞红曲中两种Monacolin K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优化提取工艺,结合HPLC法以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60∶40,v/v)为流动相,1.0 m L/min为流速,在238 nm处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所建立测定两种Monacolin K含量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良好,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纯甲醇,提取温度60℃,液固比20∶1 m L/g,超声提取1 h,酸型与内酯型Monacolin K得率分别为2.51 mg/g和1.65 mg/g,经验证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经脱脂处理后的凤丹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为自变量,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优化凤丹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此模型得出:超声时间对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最为显著,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模型预计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1 g/mL,超声时间49 min,超声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平均值为9.015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