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3株分离自药用植物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的内生放线菌的酶活性以及抗菌、抗氧化等重要特征来首次探讨地锦草内生放线菌的生物活性,以期为开发新的活性物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观察菌落周围是否有透明圈对分泌的胞外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常见酶进行活性测定;使用滤纸扩散法检测菌株抗菌活性;利用PCR特异性扩增检测菌株的PKS-Ⅰ,PKS-Ⅱ,NRPS基因;对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抑菌、抗氧化活性检测,并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及16S r DNA系统进化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3株菌中至少12株菌具有一种酶活性,其中2株可同时产生以上3种酶。4株具有稳定且较强的抑菌能力,13株菌生物合成基因PCR筛查结果均为阴性。1株菌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清除作用(清除率≥50%),2株菌对·OH自由基有较强清除作用(清除率≥50%)。其中L57的活性物质粗提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2. 62 mm,并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率,经形态观察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L57归属为噬油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leivorans)。研究证明地锦草内生放线菌可作为探寻新型活性物质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2.
采用MTT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已分离得到的68株贵州青蒿内生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共筛选获得12株活性内生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分别隶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其中,有8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占总菌株数的11.8%;5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占总菌株数的7.4%;1株内生真菌同时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胀果甘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从甘肃产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中分出12种成分,其中8种为黄酮类化合物,即甘草查尔酮甲(licochalcona A.),甘草查尔酮乙(licochalcone B),甘草黄酮(licoflavone),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芒柄花甙(ononin)和4,7-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另外3种为三萜类化合物,即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和11-脱氧甘草次酸(11-deoxyglycyrrheti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sitosterol)。其中除甘草查尔酮甲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得,4,7-二羟基黄酮和芒柄花甙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胀果甘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从甘肃产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中分出12种成分,其中8种为黄酮类化合物,即甘草查尔酮甲(licochalcona A.),甘草查尔酮乙(licochalcone B),甘草黄酮(licoflavone),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芒柄花甙(ononin)和4,7-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另外3种为三萜类化合物,即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和11-脱氧甘草次酸(11-deoxyglycyrrheti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sitosterol)。其中除甘草查尔酮甲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得,4,7-二羟基黄酮和芒柄花甙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从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和秋茄(Kandelia candel)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自由基清除法(DPPH、.OH和ABTS+)和MTT法对其发酵液上清乙酸乙酯抽提物的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有12株菌株至少对一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占总供测菌株的48%;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作用(0 mg/mL﹤EC50≦1 mg/mL)的菌株分别有3株、12株和8株;对HepG2肿瘤细胞或HeLa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50%)的有8株菌株。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植物来源的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丰富的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物质,是开发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21株蒺藜内生真菌的抗氧化活性及筛选出一株抗氧化活性较好的菌株,本实验首先以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评价PDB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发酵条件下所有菌株的抗氧化活性,选出总抗氧化能力都较强的前9株菌株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发现JL13、JL14和JL17菌株发酵产物的清除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对三株菌株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进一步评价,结果显示:JL13菌株发酵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都是最强的,ECs0依次为149.67、439.91和514.77μg/mL.该结果表明,蒺藜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潜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JL13菌株,可以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新疆胀果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及产甘草酸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甘草植株中分离其内生菌,并从中筛选出1株可以产甘草酸的菌株。方法:用PDA和LB等培养基,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研磨分离法从甘草的根、茎、叶中分离甘草内生菌,将分离的内生菌发酵培养,其发酵液经薄层层析初筛及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及定量检测来获得产甘草酸的内生菌。结果:分离到237株甘草内生菌,其中129株为细菌,经鉴定属于13个属;108株为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确定属于6个属。获得1株产甘草酸的内生菌,产量可达0.22mg/L。结论:甘草内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生理活性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筛选产黄酮的灯盏花内生放线菌,研究灯盏花产黄酮内生放线菌在PDA、高氏1号和淀粉3种培养基上的产黄酮能力。结果表明:59株灯盏花内生放线菌中,8株菌的镁粉+浓盐酸、氯化铝、浓氨水3种颜色反应均成阳性,能够产生黄酮。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这8株菌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3种培养基中,在PDA培养基上灯盏花产黄酮内生放线菌的菌丝体生物量、黄酮含量和产量较高。8株灯盏花产黄酮内生放线菌中,菌株RA′1-7生长较好,菌株ELA′3-2和RA2-1菌丝体黄酮含量较高,菌株ELA′3-2菌丝体黄酮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鸡骨草进行黄酮提取及抗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以70%乙醇为溶剂,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鸡骨草中的黄酮;采用比色法测定鸡骨草黄酮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鸡骨草黄酮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为DPPH·O-·2;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清除率与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黄酮的浓度为0.306 mg/mL时,其对O-·2清除率为12.57%;当黄酮的浓度为0.228 mg/mL时,其对DPPH·清除率为50%。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体强弱是:DPPH·O-·2;还原Fe3+能力随黄酮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细脚拟青霉不同菌株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初筛基础上选择不同地理来源的10株细脚拟青霉,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比较了不同提取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菌株中细脚拟青霉的两个菌株清除自由基活性均较高。10株细脚拟青霉间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少数相似,多数差异显著;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不同;菌丝体不同溶剂先后提取所得物清除率也不同,其中氯仿提后甲醇提取物无论提取量,还是活性均较高,5分钟时的清除率最少也有66.0%(Pt02菌株),最高是Pt69菌株达到93.5%,Pt57菌株的清除率为92.8%;氯仿提取量极少,活性也不高;经氯仿和甲醇提取后的水提物,得率只有甲醇的一半左右,而活性与氯仿提取物相当,在14.11%~45.3%之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和马关产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内生真菌的分布、种群差异及其抗氧化、抗菌潜力,并为获取新型天然活性代谢产物提供资源。通过植物组织表面灭菌法分离纯化阳春砂内生真菌,利用ITS序列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同时用滤纸片法评价真菌发酵物对5株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评价真菌发酵物的抗氧化活性。从两个产区阳春砂中共分离鉴定出77株内生真菌,其中西双版纳阳春砂中鉴定了39株,优势菌属为Penicillium、Colletotrichum、Xylaria、Daldinia和Diaporthe;马关阳春砂中鉴定了38株,优势菌属为Penicillium、Phanerochaete、Pyrenochaetopsis、Neopestalotiopsis和Cladosporium。马关阳春砂内生真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高于西双版纳阳春砂,二者间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222 2。抗菌结果显示菌株BSR 18、BSR 32、BSR 34和MSR 15具有较强活性;而抗氧化结果表明菌株BSR 1...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4种竹叶的营养成分、黄酮含量以及竹叶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观音竹、金竹、紫竹和孖竹等4种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竹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黄酮含量,并提取获得了4种竹叶的黄酮提取物,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亚铁还原力和金属螯合能力等指标评价竹叶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粗蛋白孖竹最高,观音竹最低,粗脂肪观音竹最高,孖竹最低,粗纤维观音竹最高,孖竹最低,钙金竹最高,观音竹最低,黄酮观音竹最高,金竹最低;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竹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最好,观音竹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与BHT接近,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BHT孖竹金竹紫竹观音竹,4种竹叶黄酮提取物的亚铁还原能力均强于BHT,而金属螯合能力明显低于EDTA;竹叶中黄酮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显著的正相关性,与DPPH自由基清除和亚铁还原能力无显著相关性。表明金竹黄酮提取物和孖竹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PPH法测定赤芍总苷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根据清除率曲线,确定EC50值;采用MTT法考察赤芍总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起效剂量,并考察其量效关系.结果:赤芍总苷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作用,其对DPPH的清除率的回归方程为y=7.4432x0.6111(r=.9967),EC50值为6.64mg/L;赤芍总苷对HSC-T6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1.152mg/mL时,其对HSC-T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39.240%.结论:赤芍总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雪岩  王文全  孙建宁  刘思秦  郑巧云 《生物磁学》2011,(14):2609-2611,2641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PPH法测定赤芍总苷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根据清除率曲线,确定EC50值;采用MTT法考察赤芍总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起效剂量,并考察其量效关系。结果:赤芍总苷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作用,其对DPPH的清除率的回归方程为y=7.4432x+0.6111(r=0.9967),EC50值为6.64 mg/L;赤芍总苷对HSC-T6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1.152mg/mL时,其对HSC-T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39.240%。结论:赤芍总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千层塔中分离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千层塔内生真菌,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合薄层层析和HPLC测定活性菌株中的石杉碱甲含量,通过形态学ITS-rDNA序列分析鉴定内生真菌。共分离得到94株内生真菌,筛选到S29、L44、S94共3株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都在50%以上,筛选到一株S29能产石杉碱甲的菌株。摇瓶发酵产量为每克干菌体的石杉碱甲含量为50.64μg。形态学与IT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该内生真菌为Podospora sp.属。药用植物千层塔体内Podospora sp.属的内生真菌可产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16.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前文工作,本文报道从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根及根茎用95%乙醇渗滤后的提取部分中获得的另外五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经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Daucosterol)、甘草查尔酮甲(Licochalcone A)、β-谷甾醇(β-Sitosterol),异芒柄花甙(Isoononin)和4',7一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其中胡萝卜甙和异芒柄花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药理实验表明,甘草查尔酮甲对H_2O_2诱异的溶血有极好的抑制作用(97.3%),但甘草甙在三个体外氧化体系中都没有明显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开发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的内生真菌资源,获得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该文以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使用平板对峙法检测内生真菌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内生真菌发酵液的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评价内生真菌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具有强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菌株进行形态和ITS鉴定。结果表明:(1)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中有2株内生真菌对香蕉专化尖孢镰刀菌、柑橘树脂病菌、叶点霉菌、香蕉具条叶斑病菌、茄病镰刀菌、三七根腐病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在50.3%~91.4%之间,其中HNLF-5对柑橘树脂病菌的抑菌率为73.2%,HNLF-44对香蕉专化尖孢镰刀菌抑菌率为91.4%。(2)内生真菌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率均在80%以上,总还原能力吸光值范围为0.279 2~0.748 8。(3)HNLF-44菌株为链格孢属真菌。该研究表明,药用植物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为后续从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中挖掘潜在新型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新疆辐射污染土样中分离筛选获得的一株产多糖的耐辐射菌株W36-1的分类学地位和抗氧化特性。【方法】对该菌株进行的60Co辐照,结合菌落形态和菌丝特征显微观察、Biolog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采用Fenton法测定多糖的粗提物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用DPPH法测定抗氧化性;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结果】W36-1可耐5 kGy辐照,为一株欧文氏菌属(Erwinia)新种;其粗多糖含量为53.17%,该多糖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75.63%,对DPPH清除率为62.43%,羟基自由基去除率为54.89%。【结论】菌株W36-1产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9.
桦褐孔菌发酵及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酶标仪法,对桦褐孔菌发酵液的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进行了测定,发现该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进一步用DPPH薄层试验,结果发现该菌的CHCL3提取物中主要含有两个具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组分.在此基础上,以清除自由基活性为指标,对桦褐孔菌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g/L、甘油6mL/L、蛋白胨15g/L、CuSO4 0.005g/L、酪氨酸0.05g/L;种龄为7d、装液量为50mL/250mL、转速为180r/min、接种量为10%时,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响应面法对山茱萸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山茱萸叶黄酮在超声功率290 W、液料比31∶1(mL/g)、乙醇体积分数61%、提取时间23 min的工艺条件下提取得率最高,达到6.31%,与模型预测值相符。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山茱萸叶黄酮对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中华根霉有较弱的抑菌作用,说明山茱萸叶黄酮对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真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山茱萸叶黄酮浓度为1.2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7.24%,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3.54%;山茱萸叶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699和0.631 mg/L,表明山茱萸叶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