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南岛热带花卉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岛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环境条件,拥有丰富的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在我国热带花卉的引种驯化中有着重要地位。针对海南岛热带花卉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开发利用姜科花卉种质资源,收集84种姜科花卉种质资源进行引种,结合生长情况、观赏特点和经济用途进行引种保存的分析与评价,采用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进行种质创新。结果表明,84种姜科花卉种质资源引种成活了77种,成活率91.7%,成活种类的开花率98.7%,结果率63.6%。生长状况优的种类占59.5%,生长良好的占7.1%,生长中等的占25%,死亡的占8.3%。分布于中低海拔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大部分姜科种类能在粤港澳大湾区保存,而分布在热带、中高海拔及特殊生境地区的则不适宜。阶段驯化法可用于引种保存工作;有60.7%的种类为多用途花卉。杂交育种法既可创新种质又可转移保存优良姜科花卉基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比较引种植物和本土植物的生长状况,主要是果熟现象,讨论了引种植物对引种目的地的适应性。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和保存了国内外万种以上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并对多种引种植物进行了长期连续生长监测。本文统计分析了其中观测4年以上的569个编号的引种植物生长适应状况。结果表明:1)引种植物基本适应植物园的环境,但是不同气候区来源的植物适应性表现不同,不同地区来源植物适应性顺序为:热带亚洲植物〉亚热带和热带北缘植物/热带非洲植物〉热带澳洲植物〉热带美洲植物;2)不同科属植物个体适应表现也有差别,无患子科,蝶形花科,楝科和紫葳科等的植物个体适应性和本土植物比较相似,而大戟科植物个体适应性和本土植物差异最大;3)分析表明引种植物对植物园的适应受到来源地气候和区系起源两个因素的影响;4)紫蒇科,桃金娘科和含羞草科的一些引种植物个体果熟年比高于本土植物,其入侵性有待于进一步入评估。  相似文献   

4.
木兰科珍稀植物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位于广州市东北郊,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它是热带、亚热带珍稀濒危植物引种、保存和植物资源推广利用的科研基地,又是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及参观游览的园地。自1981年以来,我园引种成功的木兰科植物11属,110多种,占国产种的总数(150种)的73.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31种。大多数生长良好,已蔚然成林。10年生平均树高10—12米,胸径达18—21厘米,最高达  相似文献   

5.
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及其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及其发展许再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腊666303)植物园以收集、栽培多样化的植物为基本特征,具有科学研究、种质保存、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等综合功能,我国现有约120个植物园,分别隶属于城建、林业、科研和教育等部门,它们栽...  相似文献   

6.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菌中最关键的真菌类群, 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确植物园对植物上真菌资源的保护状况, 在2010-2021年间, 作者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个代表性植物园中木本植物上的多孔菌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采集和种类鉴定, 记录多孔菌164种, 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6目23科79属。其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儋州热带植物园和广西药用植物园多孔菌种类最多, 分别有90种、46种和37种; 兰州植物园、西宁植物园和乌鲁木齐植物园物种数量最少, 分别有4种、3种和2种。在植物园中, 分布最多的物种是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和黑管孔菌(Bjerkandera adusta), 分别生长在24、18和18个植物园中, 而软多孢孔菌(Abundisporus mollissimus)等32种多孔菌只发现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在164种多孔菌中, 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分别有114、40和10种。生长在植物园中的多孔菌仅占全国所有森林生态系统多孔菌总数的16%, 而植物园中发现的稀有种仅占全国稀有种总数的3.1%。在10种稀有多孔菌中, 有6种发现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天然林中, 其中4种稀有多孔菌发现于植物园内的人工林中, 占植物园所有多孔菌的2.4%, 占全国稀有多孔菌的1.3%。所调查植物园多孔菌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北半球广布和寒温带成分, 分别包括50、45、38、20和11种, 占本研究多孔菌总数的30.5%、27.4%、23.2%、12.2%和6.7%。目前中国植物园保存了我国60%的植物种类, 包括85%的珍稀濒危植物, 但对生长在植物园中的多孔菌资源保护作用有限。因此, 对稀有多孔菌的保育仍需聚焦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上。  相似文献   

7.
仙湖植物园位于深圳市东郊,北纬22°34′,东经14°10′,镶嵌在深圳市第一高峰梧桐山(主峰海拔980m)的西北麓,是深圳特区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本园始建于1982年,面积约590hm~2(公顷)。按总体规划,拟建15个植物专类区。目前已建成的有:棕榈植物区,苏铁植物区,竹类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百果园,阴生植物区,裸子植物区,稀有、濒危植物区,沙漠植物区。园内保存植物约3000种,其中从国内外引进的种类有2500种(变种、品种)。作为我国植物园之林的后起之秀,仙湖植物园正将建设成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研究中心,成为一个科研、科普、旅游和生产并举的多功能的现代化植物园之一(见“深圳仙湖植物园(本刊承办单位之一)简介”图版1—2)。  相似文献   

8.
上海辰山植物园于2005年开始筹建,与此同时启动了的植物收集工作。本文就辰山植物园基本情况、植物收集中长远规划、进展及技术策略进行了论述。活植物收集和标本收集是辰山植物园植物收集工作的两个方面。活植物收集包括以华东植物区系植物为主的物种收集和以上海适生的观赏植物为主的园艺品种收集,如鸢尾属、绣球属、荚蓬属、锦带属和绣线菊属的舭赏园艺品种。截止到2010年,辰山植物园共收集了9000种和园艺品种。其中,华东植物区系物种有1700种,来自世界范围专业苗圃的园艺品种有2800个,另有4500种和品种是种植于温室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目前共收集了近10000份标本,多数为研究和活植物收集的凭证标本,全部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气候上具有过渡性质,加之地形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地区进行植物引种驯化工作,除了可以从当地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中不断发掘新的有用植物种类、就地进行野生与家化对比试验外,还可以为广泛引种热带及亚热带经济植物起到一个地理位置上的过渡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RoyalBotanicGardens,Melbourne)座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中心。在地球上的确切位置是南纬38°,东经144°。夏季平均气温27~28℃,冬季平均气温10℃左右。年降水量500~1200mm,占地35.4hm2,已有150年历史。它的自然美和集藏的野生植物十分珍贵。目前拥有世界各种植物4.9万多种。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积极的建设,它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植物园之一。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与一般的公园、苗甫、花园不同,它的特点是保护森林与自然资源,保存自然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11.
上海辰山植物园于2005年开始筹建,与此同时启动了的植物收集工作。本文就辰山植物园基本情况、植物收集中长远规划、进展及技术策略进行了论述。活植物收集和标本收集是辰山植物园植物收集工作的两个方面。活植物收集包括以华东植物区系植物为主的物种收集和以上海适生的观赏植物为主的园艺品种收集,如鸢尾属、绣球属、荚蒾属、锦带属和绣线菊属的观赏园艺品种。截止到2010年,辰山植物园共收集了9000种和园艺品种。其中,华东植物区系物种有1700种,来自世界范围专业苗圃的园艺品种有2800个,另有4500种和品种是种植于温室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目前共收集了近10000份标本,多数为研究和活植物收集的凭证标本,全部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兴隆热带植物园,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所属两个植物园之一。地处我国海南岛东南部兴隆华侨农场,占地32公顷,始建于1957年。这里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224℃。年降水量高达21314毫米,光热丰富,雨量充沛,属热带季?..  相似文献   

13.
<正>《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本地区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汗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  相似文献   

14.
谢丹  张奕奇  任海  宁祖林  廖景平 《广西植物》2023,43(8):1392-1403
基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引种和存活记录,该文分析了其植物引种、存活以及专类园物种保育情况。结果如下:(1)自1956年以来,共引种维管植物19 154种99亚种136变种(80 597号),隶属325科3 952属,现存活11 581种52亚种80变种(24 352号),隶属290科2 777属; 引种记录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65种(现存活421种),覆盖了华南地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94.7%(36/38,存活2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76.4%(269/352,存活229种)以及受威胁植物物种的54.3%(547/1 008,存活414种)。(2)从引种地域来看,引自广东的植物最多(7 193号2 523种),其次主要为海南(3 658号1 593种)、广西(4 744号1 559种)等周边省份,另通过与全球61个国家的引种交换,获取了一些同纬度区域的珍贵植物资源。(3)木兰园等17个以植物类群为单位进行迁地保育的专类园区在引种数量及存活率方面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4)物种存活数量和引种频次相关性极显著(r = 0.85***)。(5)华南地区自然分布物种的引种存活率高于其他地区。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中应注意:(1)在调查、编目、评估和研究的基础上,强化热带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本土植物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收集,进一步提高迁地保护的数量和质量;(2)建立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体系,有效保护区域内植物多样性;(3)进一步完善迁地保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提升迁地保护效率;(4)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和物种交换。  相似文献   

15.
中国植物引种栽培及迁地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宏文  张征 《生物多样性》2012,20(5):559-571
本文在概要总结我国植物引种驯化和迁地保育的历史基础上,全面综述了中国植物园迁地保育植物的现状和特点、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野生植物种子库的进展。我国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约396个科、3,633个属、23,340个种;我国农作物资源保存数量达到41.2万份,涉及作物种及近缘种1,890个;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植物种子5.4万份、7,271种植物。文章同时阐述了我国植物迁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1)启动《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编研计划;(2)部署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整合研究;(3)加强我国特有植物类群的迁地保育原理和方法研究;(4)促进基于迁地保育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5)拓展重要植物资源的评价及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北地区的植物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北地区共有17个植物园,这些植物园在植物物种保护、固沙植物的繁殖推广、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及其他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者指出:西北地区虽然物种数目相对较少,但植物园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干旱地区物种保护的问题更为突出。“濒危生境”和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在西北干旱地区植物园,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初冬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气候宜人,花红草绿.1992年11月10日至15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植物园保护分会主持的年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各地的代表92人.会议以“植物园与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为主题.大会期间贺善安研究员作了世界植物园进展的专题报告,冯国楣先生阐述了植物种质保存的意义及其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邹寿青副主任介绍了西双版纳植物园经济植物的研究情况,还有17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8.
数字植物园     
《生命世界》2012,(2):44-45
数字化植物园是对内实现物种高效管理支撑、对外实现资源高效共享对接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植物园日常基础工作之一。如今,数字化植物园项目已经逐渐成为各大植物园优先发展的方向性项目。植物园引种驯化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科研人员对中国科学院植物  相似文献   

19.
庐山植物园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植物园成立已经60年了。半个多世纪以夹,庐山植物园在几代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努力下,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建成了一座占地300公顷的亚热带山地森林植物园,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保护保存、开发利用野生植物等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1949年以后,庐山植物园园林建设欣欣向荣,科学研究蒸蒸日上。 艰苦创业(1934—1949) 1933年8月20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召开了中国植物学会成立大会。作为大会发起人之一的胡先骕教授,深刻地认识到,要研究、发掘祖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宝库,亟须建立起既是科学研究基地、科研成果示范场所,又是植物学研究人才培训基地的中国自己的植物园。1933年12月,当时任北平静  相似文献   

20.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本地区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