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邦启 《化石》2019,(1):28-31
<正>2015年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遗址出土20余件古人类化石,其中1件直立人头骨化石将被命名为"东至人"(通称,非学名)。这是继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江苏南京之后,成为我国第五处发现较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地点。结合近些年来东至华龙洞遗址考古一系列重要发现及科研成果,本文从遗址位置、化石类型、人属特征以及遗址地层发育、气候环境、动植物分布等角度,探析东至华龙洞遗址出土直立人头骨等人类化石的主要特色及重大学术价  相似文献   

2.
正2007年5月,主持华龙洞发掘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立刚因病去世,使得华龙洞的发掘陷于停顿,但各方对华龙洞的关注并未减少。时间进入2013年,距离2006年华龙洞发掘已经7年。为争取下一步的发掘与研究,东至县文物部门多次前往合肥,商请省考古所尽可能促成此事。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与安徽的同事对2006年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1月29日2015年11月28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在安徽合肥盛大开幕,上海复旦大学终身教授翁心华教授,北京301医院、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教  相似文献   

4.
云南老君山发现福建华珊瑚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4月20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君山的季风常绿阔叶林(22°57′0.97″N,104°36′17.27″E,海拔1 218 m)采集到蛇类标本1号,经鉴定为福建华珊瑚蛇(Sinomicrurus kelloggi,图1)。该物种国内已知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广东、广西、贵州和重庆,国外分布于越南和老挝。本次发现为云南省首次发现。标本现保存在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是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狭窄地分布于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交接的大别山区域。为明确安徽麝的活动节律及其与其他动物的相互关系,2021年1月至12月,在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县区域内布设43台红外相机,对安徽麝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究。根据红外相机拍摄的时间,统计安徽麝及其他物种的活动规律,并进行节律重叠分析。结果表明:(1)监测的43台红外相机,共10 142个工作日,拍摄野生动物照片1 042张,其中10台红外相机拍摄到安徽麝,共有效监测到安徽麝40次。安徽麝的相对多度(IRA)为3.84;(2)安徽麝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落叶阔叶林是安徽麝优先选择的生境(χ2 = 98.99,df = 2,P < 0.001);日活动高峰为9:00 ~ 11:00时和21:00 ~ 23:00时,4月和12月是安徽麝的年活动高峰期,6至10月安徽麝的活动强度很低;昼夜节律分析发现,安徽麝具有较强的夜行性活动能力(INRA = 0.64);(3)安徽麝的活动节律与保护区内同属鲸偶蹄目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及野猪(Sus scrofa)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正>孙祥钟(1908年10月16日-1994年4月21日),男,汉族,安徽桐城人,现代教育家孙闻园的次子,中共党员,著名的植物学家和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0年1月至1984年4月,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1927年,孙祥钟从安徽桐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安庆高中,1929年考入武汉大学土木系,进校后转入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研究历史虽然最早可上溯至1883年,但直到1991年才首次报道其角质层构造.到目前为止,中国华夏植物区总共描述了4种科达植物原位角质层和3种分散角质层.但与欧美植物区相比,有关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角质层的研究工作还较薄弱.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3种产自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其中2种采自华北亚区南缘的安徽淮南新庄孜矿山西组A1煤顶板,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另一种采自华南亚区的贵州水城矿区大河边矿龙潭组顶部的11号煤层,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将这3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与已知的欧美植物区和中国华夏植物区的种类进行了对比,认为它们都是新的类型.讨论了这3种新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所具有的古植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几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研究历史虽然最早可上溯至1883年,但直到1991年才首次报道其角质层构造。到目前为止,中国华夏植物区总共描述了4种科达植物原位角质层和3种分散角质层。但与欧美植物区相比,有关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角质层的研究工作还较薄弱。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3种产自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其中2种采自华北亚区南缘的安徽淮南新庄孜矿山西组A1煤顶板,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另一种采自华南亚区的贵州水城矿区大河边矿龙潭组顶部的11号煤层,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将这3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与已知的欧美植物区和中国华夏植物区的种类进行了对比,认为它们都是新的类型。讨论了这3种新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所具有的古植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原麝一新亚种——安徽亚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徽大别山区的原麝与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原麝指名亚种有所不同,经研究为一新亚种,定名为原麝安徽亚种 Moschus moschiferus anhuiensis Wang Hu et Yan su-bsp.nov. 正模:佛麝7903号,♂成体,1979年3月27日采于安徽金寨县长岭(北纬31°10′42″,东径115°53′48″),海拔约500米。 配模:佛麝7904号,♀成体,1979年4月14日采于安徽霍山县下符桥,海拔约100米。 副模:佛麝7915号,♀成体,1979年2月21日采于安徽六安县独山,海拔约150米。 以上正、副模标本存于安徽大学生物系标本室,配模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条华蜗牛在田间常见树种上栖息分布习性, 给蜗牛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依据, 用随机取样法对条华蜗牛在30 种不同树上的分布进行调查, 并用经典聚集度指标及回归分析测定在槐树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发现, 在30 种树上, 条华蜗牛连续两年(2013—2014年)在槐树上分布数量最多, 分别为5.30 头·树–1、4.90 头·树–1, 分布最少的是核桃和板栗, 都为0.10 头·树–1, 显著低于其他树种上的(P<0.05)。2013年在多个种树上的栖息量明显多于2014年的。条华蜗牛在槐树五个树干高度段分布数量随树干高度有增加趋势, 最高树干段(200—250 cm)栖息数量显著多于最低段(0—50 cm)上的, 树干高度与蜗牛栖息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条华蜗牛在槐树树干上分布有趋高性。条华蜗牛连续两年(2014—2015年)在槐树上栖息数量动态趋势相似, 基本都是6—8月多于其他月份的, 但两年高峰期有所差异, 分别在7月下旬、8月中旬。用6 个经典聚集度指标及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表明条华蜗牛在槐树上均符合聚集分布的判断。Blackith聚集均数λ都大于2, 说明在槐树上的聚集由蜗牛自身生物学习性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1.
安徽东至华龙洞因发现距今约3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大量动物化石及石制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对华龙洞遗址的地质、地貌、沉积物特点及洞穴演化过程与古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华龙洞地处扬子陆块区西北缘,周边呈现低山—丘陵—湖泊平原地貌景观。与华龙洞遗址密切关联的岩溶洞穴,发育在上寒武统微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岩系内,中更新以来的地壳运动和岩溶发育是其形成的主要营力。华龙洞遗址是一处坍塌的洞穴,其发育大致经历发育初期(中更新世早期甚至更早)—稳定发育期(中更新世中期)—坍塌埋藏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等三个阶段,岩溶发育和洞外溪谷的侵蚀使得原始洞穴和堆积物一起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洞穴坍塌沉积物主要包括围岩岩块与碎屑、各种岩溶沉积物和文化遗物,胶结坚硬,不规则地埋藏于裂隙和巨石之间。古人类在遗址的活动时间处在距今约30万年前的稳定发育期,石制品和骨骼表面痕迹证据表明,华龙洞古人类具备依据不同原料的特点采取砸击法与锤击法并用的技术策略;石片边缘的使用痕迹和动物骨骼表面痕迹显示,古人类在遗址可能进行过肢解动物的行为。本研究对揭示长江下游中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演化与适应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现我校收藏的鸟类标本中,有两个亚种以往未见分布四川的报道,现简介如下:1棕腹杜鹃华北亚种Cuculus fugax hyperythrus Gould1幼♂。1973年10月24日采于屏山县五指山,海拔1400米。体形较华南亚种(nisicolor,翅长短于183毫米)为大,翅长202毫米;枕部具显著的白色块斑;下体除颏呈暗灰色外,其余概白色;胸、腹和两胁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据以往报道,此鸟曾见于我国东北中部和南部,河北(夏候鸟);山东、江苏、安徽(旅鸟);福建和广东(冬候鸟)。在四川可能为罕见旅鸟。2田鹨云南亚种Anthus novaeseelandiae rufulus Vieillot6♂♂,2♀♀,1…  相似文献   

13.
梨瘿华蛾是梨树上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室内观察发现,梨瘿华蛾成虫寿命为7~9 d,羽化后2 d内为梨瘿华蛾求偶、交配的主要时期,交配次日可产卵;梨瘿华蛾日活动峰期主要发生于19:00-22:00;日求偶行为主要发生于19:00-22:00,此外在凌晨3:00-6:00也有求偶行为,但数量极少;梨瘿华蛾的日交配行为有两个峰期,第一个峰期为17:00-23:00,是主要交配阶段,第二个小峰期为6:00-9:00;其平均交配时长为89 min,从30~180 min不等.通过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梨瘿华蛾生物学特点,同时,为防治梨瘿华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华鳊属鱼类形态差异及其物种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为探讨华鳊属鱼类种间和种内居群间的形态差异及其物种有效性,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结合传统分类方法,获得该属鱼类不同地理居群共224尾标本的32个测量性状和7个可数性状数据,并做主成分分析。在可数性状上,海南华鳊各居群间无差异,但明显不同于其他种类;四川华鳊与大眼华鳊差别明显,与伍氏华鳊之间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大眼华鳊的乌江和珠江居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伍氏华鳊各地理居群差异不明显。在可量性状上,四川华鳊和大眼华鳊的乌江居群都明显区别于其他种或居群,而大眼华鳊的珠江居群与伍氏华鳊之间以及海南华鳊各居群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上述结果分析认为:四川华鳊和海南华鳊为两个有效的物种;大眼华鳊的乌江标本是一个未被描述的物种,而珠江居群和伍氏华鳊各居群应属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15.
亚高山草甸华灰早熟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亚高山草甸华灰早熟禾生长发育的定位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1985—2005年甘肃省玛曲县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玛曲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其线性拟合倾向率为-9.895 mm·(10 a)-1,降水量存在3 a的周期变化;气温的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其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341 ℃·(10 a) -1;华灰早熟禾生长季的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36·(10 a)-1,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明显趋于干旱化.华灰早熟禾返青到籽实成熟约需140~150 d,期间对≥0 ℃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要求分别为1000 ℃~1200 ℃、400~450 mm和1000~1100 h;华灰早熟禾在返青后54 d开始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返青后第80天的生长速度达最大,返青后104 d开始由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华灰早熟禾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黄枯期每10年分别提前15 d、7~8 d、8~9 d、3 d.研究区的气候变化使该区华灰早熟禾产量变幅明显加大,产量的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是近年来北部湾常见的有害藻华原因种,涠洲岛海域作为广西沿海藻华的高发区之一,目前仍缺乏关于该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过程的相关研究。为探究涠洲岛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过程中营养盐的状况及藻华的发生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对2017年3月下旬涠洲岛周边发生的球形棕囊藻藻华区域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藻华期间水体中溶解有机磷含量与细胞及囊体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本次藻华主要受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含量影响,多个调查站点的无机氮/无机磷(DIN/DIP)<10,且硅酸盐/无机氮(SiO32–/DIN)>1,表明这些站点存在氮限制现象,而氮限制可能是本次藻华消亡的主要因素。调查区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58种,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最高可达1.04×108 cells/L,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98.28%。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营养缺乏条件下,有利于球形棕囊藻成囊的链状硅藻种类具有相对较大的细胞密度。  相似文献   

17.
湘华鲮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华鲮是湖南沅江中上游的一种主要经济鱼类。主要以硅藻为食。1+龄鱼的平均体长为22厘米,平均体重为273.7克;2+龄鱼的平均体长31.3厘米,平均体重704克;3+龄鱼的平均体长为39.2厘米,平均体重1479克。渔获物中的年龄组成,以2+、3+、4+龄为主,渔获物中最大年龄和最大体重为6+龄、3400克。江河生长的湘华鲮,雌性性成熟年龄多为3年,雄性提早成熟一年;达性成熟年龄的雌性以Ⅳ期卵巢越冬;达性成熟年龄的雄性精巢,在冬季发育至Ⅴ期;它的生殖季节为4月底至5月下旬。在江河中有自然产卵场;4—5龄的雌性湘华鲮,成熟卵巢系数为8—17.6%,卵径约2.0—2.2毫米,每克卵粒数为293—321。    相似文献   

18.
安徽砀山煤田晚石炭世太原组(竹蜓)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安徽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该区含煤地层出露零星,多为第四系覆盖。淮北地区太原组的(竹蜓)类,以往仅见化石名单于有关地质文献和报告。除王莉莉(1980)描述过产自濉溪王庄北的2个(竹蜓)类新种外,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 早年李四光(1927)发表专著《中国北部之(竹蜓)科》,近年盛金章、王仁农(1984)和张遴信、席与华、蔡如华、方观希(1984)分别研究了江苏沛县大屯煤田及安徽淮南  相似文献   

19.
两种盲蝽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瑶  张帅  高希武 《昆虫知识》2012,49(2):348-358
本文从2009到2011年连续3年用马拉硫磷、毒死蜱、灭多威、三氟氯氰菊酯、吡虫啉、硫丹6种杀虫药剂诊断剂量监测了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重要棉产区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田间种群的抗药性。2010年马拉硫磷诊断剂量处理河北邱县、安徽望江田间种群死亡率95%以上;毒死蜱诊断剂量河南郑州、山东滨州,安徽地区的田间绿盲蝽死亡率大于80%;三氟氯氰菊酯诊断剂量死亡率接近95%以上;2010年安徽望江、2011年河北邱县、山东滨州、安徽无为田间种群在吡虫啉诊断剂量下的死亡率在78%~90%。点滴法对2011年各地绿盲蝽种群抗药性监测表明,各地绿盲蝽对毒死蜱、灭多威、吡虫啉均处于敏感阶段,对于马拉硫磷、三氟氯氰菊酯、硫丹大多处于低抗水平阶段。在对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3年的抗性监测中,作者发现种群抗性个体频率的出现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20.
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叶根 《植物研究》2000,20(1):20-26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探讨了该区系的组成特点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系属温带亚热带性植物区系,具有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古老、孑遗植物众多;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过渡性质明显,温带亚热带成分占优;特有现象显著,华东区系特征典型等基本特征。在植物区系亲缘上,该区系隶属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与华中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受西南植物区系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