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曦  田彩娟  李爱宁  邱金龙 《遗传》2012,34(2):134-144
植物在与病原微生物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免疫防卫体系。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免疫基于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 该免疫过程被称为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PAMP-triggered immunity, PTI), 能帮助植物抵抗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第二个层面的免疫起始于细胞内部, 主要依靠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直接或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效应子并且激发防卫反应, 来抵抗那些能够利用效应子抑制第一层面免疫的病原微生物, 这一过程被称为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ETI)。这两个层面的免疫都是基于植物对“自我”及“非我”的识别, 依靠MAPK级联等信号网络, 将识别结果传递到细胞核内, 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 做出适当的免疫应答。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不同层面的免疫反应所发生主要事件的分子基础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类型,为患儿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来院诊治260例腹泻病患儿相关资料分析,对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患儿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1-5个月阳性率为60%,6-12个月阳性率63.92%,1-3岁阳性率为66.67%,3-6岁阳性率为52.94%,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轮状病毒比率为39.23%,大肠埃希菌比率为18.46%,沙门菌属比率为14.23%,志贺菌比率为6.54%。结论:临床上加强病原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的定位到致病微生物,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恰当药物治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为基础,根据细菌类生物制品生产用菌(毒)种的特点以及该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生物制品生产用菌(毒)种中结核杆菌与肉毒梭菌分为第二类,灭活疫苗、组分疫苗、类毒素生产用菌(毒)种为第三类;活疫苗与微生态活菌制剂中除芽孢菌与条件致病菌为第三类外,其他为第四类。  相似文献   

4.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eng X  Tian CJ  Li AN  Qiu JL 《遗传》2012,34(2):134-144
植物在与病原微生物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免疫防卫体系。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免疫基于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该免疫过程被称为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能帮助植物抵抗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第二个层面的免疫起始于细胞内部,主要依靠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直接或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效应子并且激发防卫反应,来抵抗那些能够利用效应子抑制第一层面免疫的病原微生物,这一过程被称为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这两个层面的免疫都是基于植物对"自我"及"非我"的识别,依靠MAPK级联等信号网络,将识别结果传递到细胞核内,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做出适当的免疫应答。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不同层面的免疫反应所发生主要事件的分子基础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双向交流和串扰,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直接影响寄主植物的生存状况,而植物和益生微生物互作则有利于宿主的生长和健康,共生微生物也会从中受益。不管是病原微生物还是有益微生物进入植物体内,植物miRNA都会迅速做出响应,同时微生物也可以产生miRNA样RNA(miRNA-likeRNA,milRNA)影响植物健康,可见miRNA(或milRNA)是植物与微生物互作过程中迅速响应的重要媒介分子,其内在机制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许多进展。文中概述了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益生微生物互作中miRNA的调控作用,重点阐述了植物miRNA在植物-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对寄主植物抗病性的调控作用和植物-益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对宿主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的调控,以及真菌milRNA对寄主植物的跨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比较脓毒症肺外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不同预后的肺部微生组的基线水平的异同,尝试寻找肺部微生物组在ARDS疾病转归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相关的标志微生物。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肺外感染导致ARDS(ARDSexp)的病例55例和非ARDS患者对照组(Control组)25例。按照不同预后分为:存活组(ARDSexp-Survival组)20例和死亡组(ARDSexp-Dead组)35例。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比较3组患者基线水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间微生物的异同,尝试寻找与预后相关的标志微生物。结果 ARDSexp细菌负荷量增加。在病原微生物方面,发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在背景菌方面,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脓毒症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物组变化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中E.coli或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增加可能是ARDSexp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促进胃癌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其中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 A,VacA)因能引起宿主各种效应故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自噬是真核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高度保守过程,可清除细胞内的病原微生物,对维持机体内坏境起重要作用,并可通过溶酶体对受损、衰老的细胞器及生物大分子等进行吞噬降解,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因暴露时间不同,VacA可造成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不同的自噬变化,而这与胃癌的发生、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昆虫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但其防治效果不稳定、速效性差、自然流行慢,因此探索增强昆虫病原生物流行技术是提升其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自传播技术利用昆虫自身传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该技术提高了昆虫病原微生物在田间的传播效率和精准防控效果,是目前害虫防治具有开发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结合信息物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自传播技术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自传播技术的原理、昆虫病原微生物类群、防治对象和装置等,并对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控害虫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常建  陈芳艳  韩黎 《微生物学报》2015,55(12):1537-1542
摘要: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细胞是其引发有效感染的必要环节,该过程依赖于宿主细胞内肌动蛋白骨架的重排。丝切蛋白(cofilin)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解聚因子,参与多种病毒、细菌及真菌的感染过程。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诱导宿主细胞肌动蛋白发生两相变化,同时伴随cofilin的磷酸化水平改变。通过突变、抑制或过表达改变cofilin 的活性均能有效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本文将对宿主细胞cofilin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及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刘晓宇  陈芳艳  韩黎 《微生物学报》2018,58(8):1340-1348
LC3相关吞噬作用(LC3-associated phagocytosis,LAP)是一种宿主细胞吞噬和降解病原体的高效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AP在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在外源刺激下,宿主细胞通过招募自噬相关的蛋白实现LC3向单层膜吞噬泡的聚集,从而提高其吞噬和杀伤病原体的效率。不同病原微生物应对LAP的杀伤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本文对LAP发生的一般规律、各种微生物感染过程中LAP发生的不同情况及其近期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中指示与病原微生物动态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s)、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粪链球菌(fecal streptococci)、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6种指示和病原微生物,采用多管发酵法和倾注平板法研究其在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效果、相关性及动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进水中沙门氏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数量最低;人工湿地对不同指示和病原微生物去除效果存在差异,对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去除效果最好,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93.4%和84.0%;对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去除效果较差,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8%和63.6%,并且存在较大波动;出水中粪链球菌数量高于进水;人工湿地对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在不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但迸水中总大肠菌群数量、进出水中沙门氏菌数量及进水中产气英膜梭菌数量在不同季节间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以及大肠杆菌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沙门氏菌和粪大肠菌群以及产气荚膜梭菌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间存在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水中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PCR方法的多种分子检测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水体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而以DNA芯片为代表的微型化、快速化手段将是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可实现对病原微生物实时和快速的检测。新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建立水体污染早期预警机制,同时,可靠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可降低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水体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在水污染相关疾病风险控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陈欢  王宇  黄钰  焦新安  张云增 《微生物学报》2022,62(9):3271-3288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RISPR/Cas)自发现以来,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除在基因编辑方面出色的应用能力外,近年来Cas12、Cas13等蛋白反式切割活性的发现,使其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也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CRISPR/Cas系统建立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通过设计不同靶向的引导RNA能够对不同的目标进行快速检测,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检测技术。本文对基于CRISPR/Cas开发的部分代表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类型进行总结。由于引导RNA在CRISPR/Cas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鲜见相关总结文章,本文对部分Cas蛋白引导RNA特点以及特异性靶标的获取也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为开发基于CRISPR/Cas系统新型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对疫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基于PCR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耗时长、免疫学检测存在窗口期等问题,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筛查方法。然而,对精确控温热循环仪的依赖却严重限制了其在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虽然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可摆脱对高精度温控设备的依赖,但仍需要进行样本核酸分离提取、扩增与检测等步骤。近年来,微流控技术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多种病原微生物等温扩增微流控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设计芯片结构、优化进样模式及检测方式,实现了病原微生物核酸提取、扩增与检测一体化,并具备多重检测、定量检测等功能,具有对仪器依赖度小、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样本量需求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在多种环境下的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本文从核酸等温扩增原理、进样方式、检测方式等方面对核酸等温扩增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筛查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提升公共卫生领域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杆状病毒是一类感染节肢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大小为80~180kb。杆状病毒科包括核多角体病毒属(Nucleopolyhedrovirus,NPV)和颗粒体病毒属(Granulovirus,GV),其中NPV根据病毒粒子在包膜中的粒子数目不同而划分为多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multiple nucleocapsid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非妊娠期妇女阴道真菌感染情况,并分析与其他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4例接受阴道微生物全面检查的非妊娠妇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阴部卫生习惯、性生活习惯及其他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下阴道真菌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 354例受试妇女共检出102例(28.81%)存在阴道真菌感染,分离出115株真菌,其主要构成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不同文化程度、内裤更换频次、卫生护垫使用习惯、阴道冲洗频次、口服避孕药应用史及阴道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条件妇女阴道发生真菌感染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内裤材质、性生活频次、安全套使用习惯及阴道滴虫感染条件妇女阴道发生真菌感染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妊娠妇女阴道真菌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需对相应高危人群展开系统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重视对其他阴道病原微生物阳性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ITD)患病率逐年在增高,已成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生是遗传、环境、感染、精神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被认为是引发AITD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诱发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现就病原微生物对AITD的影响及特定病原微生物在AITD中的发病机制作一概述,为甲状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提供新的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所以先天免疫系统是其抵御外来病原入侵的唯一方式,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和体液防卫机制,这2种机制可被模式识别受体(PRR s)分子所触发,PRR s可与微生物表面特异的物质识别并结合,通过结合,这些PRR s通过包囊和噬菌作用直接杀死微生物,或者通过丝氨酸蛋白酶级联反应和细胞内免疫信号途径间接引发不同的防御反应以抵御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菌结合蛋白(GNBPs)和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作为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在识别微生物病原并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做出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GNBPs和PGRPs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先天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生物芯片技术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该技术在微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和基因变异性及基因多态性分析、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宿主机体基因表达的变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王敏  田德桥  郑涛  杨瑞馥 《生物技术通讯》2011,22(2):243-247,276
目的:分析全球及我国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明确我国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通过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检索统计70种重要病原微生物SCI文献的年度数量变化、主要国家或地区分布、主要研究机构。结果:中国在很多病原微生物研究领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结论:中国应通过增加科研投入、调整科研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等途径,提高病原微生物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