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更新世马类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报告中,我們記述了一个新种和其他两种更新世的化石馬类。材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最近几年来在山西境內收集的。标本都是零星的頰齿,也沒有确实的地点和地层紀录,但在古生物学上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予以記述发表。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于1963、1964和1966年连续在新疆天山南北麓的陆相盆地地层进行考察,发现了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有关材料大部分都已研究完毕并陆续刊出。本专刊是新疆古生物考察之三。它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六篇文章,报道了准噶尔盆地  相似文献   

3.
新疆兽头类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秋间新疆地质翻查所李逢源同志来京参加1951年召集的地质会议,带来一包化石,让我鉴定。这化石是李同志未参加新疆地质调查所工作之前收集的,他同意把这些化石送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作为研究材料。经过初步鉴定工作,作者觉得这些化石十分重要。因为大部分材料属于一个头骨,并且无疑地可归于兽孔类的兽头类一亚目。这一类的化石,一向仅在南非洲的喀鲁系发现过,从未见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因之,我们的发现,无论从地层方面看或是古生物方面看,都是极有价值的。而且这个头骨除了后部损坏外,保存得十分完好,使得我  相似文献   

4.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缘地区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地方。在那浩渺的大沙漠的北边,沿着乌伦古河的两侧,为了寻找地下的宝藏,正在展开多学科的野外考察。极目四望,是那绵延不断、色泽不一的地层露头。在这片异常荒凉的戈壁滩上,古脊椎动物的研究者却能感到来自地下的“无限生机”。我们是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支古脊椎动物考察队。1982年我们野外考察的地区主要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缘中部,在乌伦古河的南北两侧。我们所发现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很丰富的。它在历史上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这些动物的面貌、它们的演变及其地理分布的某种规律。作为动物迁徙的重要地区,这里的发现必将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1957年四川石油勘探局的一个野外队由关耀武領队,在四川渠县湧兴区平安乡太平砦,发見了些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化石送到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鑑定,这是第一次在中国所发見的比較保存較好的剑龙化石,而且是由地貭工作者亲自在产地采集的材料,所以特別值得重视。因为以前的材料都很破碎,有些产地不是那末肯定。  相似文献   

6.
新疆疑似馬脑炎病的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形态学,病原分离,流行規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已有过一系列的工作,并已初步分离出数株病毒。又曾测定过馬血清中轉氨酶的活力,发現在病馬血清中的谷草轉氨酶活力較正常馬中的活力高25倍以上。本文对已分离的病毒,用电子显微鏡作病原体形态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切片技术上,有些材料在制片过程中是较难处理好的,往往一种切片,經过多次重复,花費了不少时間,药物和精力,結果仍是很不滿意。如用馬蛔虫卵制作动物细胞分裂片时,由于馬蛔虫卵的卵膜很厚,当用二甲笨、氯仿等透明时,因为这些油剂的渗透力强而快,掺入膜內沒有問題,但在较高溫的溫箱内浸蜡时,会很快渗水而挥发掉,蜡的渗入則较慢,赶不上油渗出的速度,于是材料内外蜡的浓度相差很大,自然容  相似文献   

8.
新疆的一新翼龙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63年夏,新疆石油科学研究所勘探室古生物组魏景明采集了一批有重要意义的化石。这批化石随后由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新疆的工作队人员孙艾磷、赵喜进带来本所作鉴定。这批材料为第一次在我国发现的翼龙类,归于广义的翼手龙类亚目,在本文加以描述和讨论。关于化石的保存情况和地质情形,除了孙、赵两位一些口头报告外,只有标签所记述的那些。因此本文只拟就古生物部分加以探讨。如以后续有标本采获,再考虑补充。  相似文献   

9.
文昌鱼sfy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早期发育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鱼是公认现存最接近于脊椎动物的一种头索动物,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但简单得多的身体图式[1],因而是研究脊椎动物发育机制起源和进化的宝贵材料,也是发育生物学的经典实验模型之一.近年来,人们在对果蝇和脊椎动物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之后,利用发育调控基  相似文献   

10.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巨犀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进行调查时,根据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同志们所提供的线索,从玛纳斯系褐色层的中部采集到一个相当完整的巨犀头骨和下牙床,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枚巨犀头骨。在同一层位的另一地点还找到了一段蝽齿鼷鹿的下牙床。这些化石对于确定一直没有化石依据的褐色层的地质时代很有意义。嵴齿鼷鹿化石已经研究发表(邱占祥,1965,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九卷四期);本文是对上述巨犀材料的研究。准噶尔巨犀 Dzungariotherium orgosensis gen.et sp.nov.(图版Ⅰ—Ⅲ)  相似文献   

11.
1983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六道湾发现了一个新的脊椎动物化石点。它是驻军某部在建造营房挖地基时发现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新疆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业人员都到现场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2.
刘俊 《化石》2016,(2):42-46
正美国保存了世界上最佳的早二叠世脊椎动物群,这一时期的脊椎动物化石主要来自于德克萨斯。德州中北部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历史有一百多年,经过几代古生物学者的工作,发现了许多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类群,如异齿龙(Dimetrodon)、基龙(Edaphosaurus)、引螈(Eryops),等等。这些化石是美国大大小小许多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德州二叠系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始于1876年的春天,达拉斯的博尔(Jacob Boll)在阿彻(Archer)县东部采集动物标本,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以及别的材料。次年美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先驱科普(Edward D.Cope,1840-1897)来到达拉斯,见到这些标本,很  相似文献   

13.
制作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的薄片,其目的是通过显微镜的检查,探明其细微构造特征,了解这些细微结构的演化过程,以及这些细微结构和机能与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切片:制作脊椎动物化石的显微镜标本一般采用岩石薄片标本切片法。由于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很脆,易碎,在制作薄片之前,需用粘合剂加固。制作恐龙蛋皮化石标本的薄片,同样要经过对标本的加固这一步。  相似文献   

14.
新疆哈密雷兽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9年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在哈密野马泉采到几块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这几块标本是一种副雷兽(Parabrontops)的臼齿。雷兽化石在新疆发现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5.
本文記述了馬属的一新种。材料是1951—1952年在北京周口店第21地点采集的。关于这一地点的地貭及哺乳动物化石情况,賈兰坡等(1959)曾經有过报导。他們认为,这一地点的地貭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鉴于我們对这一段时期我国馬化石情况所知甚少,同时根据作者的研究,认为本文記  相似文献   

16.
关于牙形石和早期脊椎动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脊椎动物的起源是古生物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地牙形石这类已经灭绝的、神秘动物的详尽研究,使这个古老的问题有一缕新的光明。相当数量的、保存有软体组织的牙形动物化石的不断发现,地这些化民得到的牙形动物软体解剖学、硬体(牙形石分子)组织学和牙形石器官功能形态学诸多方面的证据、揭示了最早出现在五亿多年前晚寒武世海海关占的牙形动物脊椎动物大家族中的成员。这些研究成果将脊椎动物的起源追溯到了寒。  相似文献   

17.
<正> 制作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的薄片,其目的是通过显微镜的检查,探明脊椎动物化石细微构造的特征,了解这些细微结构的演化过程,这些细微结构与机能以及和它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制作脊椎动物化石的显微镜标本一般采用岩石薄片标本磨片法,由于脊椎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18.
甘肃秦安中新世哺乳类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报告是記述甘肃秦安蓮花鎮发現的板齿象(Platybelodon)和无角犀(Aceratherium)的零星材料。这些化石是秦岭地貭队104队1958年发現后寄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产这些化石的詳細地点及层位皆不知,随化石所附野外标籤的記录,說明这些化石是产在一种“紅色粘土夹砾石結核层”中。  相似文献   

19.
河南淅川早始新世冠齿兽化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冠齿兽是一类食草、体形庞大、早已绝灭了的钝脚类。它们的化石仅见于晚古新世-中渐新世。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的内蒙、湖北、新疆、山东、江西、广西、河南以及蒙古的哈沙头等地,相继发现了代表晚古新世到中渐新世的各种类型的冠齿兽(Coryphodontidae)化石。这些材料的发现,大大地扩大了这类动物在亚洲的地理分布和地史分布。而北美和欧洲,对冠齿兽的研究,却依然停留在十九世纪的阶段。笔者在参加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的河南(1973)、湖北(1975)野外地质调  相似文献   

20.
同源异形盒(homeobox)基因是最先在果蝇中发现的一段长约180碱基对的DNA片段,这些基因影响果蝇的早期发育,并能编码出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区域。近来,在一些脊椎动物中亦分离到同源异形盒基因,这些基因在脊椎动物中的胚胎期表达形式类似于果蝇。因此,一些脊椎动物同源异形盒基因可能控制早期发育,并且可能在成年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B淋巴细胞等血液细胞是从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实验结果表明,同源异形盒基因可能参与造血细胞分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