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我国南海三亚周边海域贪婪倔海绵(Dysidea avara)中分离海绵共附生细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假丝酵母、宛氏拟青霉、黑曲霉7种指标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抗菌活性菌,同时对于得到的活性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共分离获得个149个细菌菌株,发现20株具有抑制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活性,占细菌总数的13.4%。经过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发现此20株活性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  相似文献   

2.
贪婪倔海绵中抗菌活性细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我国南海三亚周边海域贪婪倔海绵(Dysidea avara)中分离海绵共附生细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假丝酵母、宛氏拟青霉、黑曲霉7种指标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抗菌活性菌,同时对于得到的活性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共分离获得个149个细菌菌株,发现20株具有抑制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活性,占细菌总数的13.4%。经过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发现此20株活性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3.
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属于肠菌科。1980年国际上公布了枸橼酸杆菌属包含三个菌种: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freundii),异型枸橼酸杆菌(C.diversus)和柯氏枸橼酸杆菌(C.koseri)。为正确鉴定这类细菌,便于临床感染的治疗和病原学分析,我们对近两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枸橼酸杆菌的生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筛选出几项鉴别该菌的主要试验,作为这类细菌常规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拮抗辣椒疫病菌的红树内生细菌筛选及RS261菌株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树内生细菌分离及拮抗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筛选结果表明:各红树体内均有大量的内生细菌, 不同红树种类及部位内生细菌的数量均不同, 被测定的红树内生细菌中约有27.97%的可培养菌株对辣椒疫霉具有拮抗作用; 其中18株拮抗作用较强的细菌在辣椒果上对辣椒疫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以来自红海榄叶片内的RS261菌株效果最好; 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等测定分析, 将RS261菌株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将利用新发明的生物技术工具鉴定贝壳类水生动物病原细菌的来源.在Puget Sound,病原细菌是最令人烦恼的污染问题.一种被称为核糖体RNA定型(typing)的技术最近被研制成功.这使得科学家可以用遗传材料的片段来吻合细菌的相同菌系.其程序与现在被用来为某些法庭提供证据的DNA指纹方法相似.  相似文献   

6.
生孢噬纤维菌的一个新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滤纸纤维素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好氧性纤维素降解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该菌株被鉴定为生孢噬纤维菌(Sporocytophaga)的一个新菌株。  相似文献   

7.
从白云鄂博稀土矿区分离到20株纯培养菌,对其个体形态、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反应和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作了初步鉴定。其中,细菌14株,11株鉴定到种,3株鉴定到属;放线菌5株均鉴定到种;真菌1株鉴定到种。同时,经相关试验还测得,20株菌中有极耐酸菌10株;极耐碱菌11株;既耐酸又耐碱菌6株;耐受pH值1~12的菌7株;20株菌都能耐受pH2;耐盐菌17株;耐冷菌20株;耐热菌3株;既耐冷又耐热菌3株。  相似文献   

8.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红色素的细菌H31,根据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序列比对的结果,并结合菌落形态和常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在细菌分类学上属于肠杆菌科,其与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同源性最高,但该菌株生理生化实验中的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以及精氨酸双水解酶实验与报道的S. marcescens的结果不一致,为一株新的黏质沙雷氏菌S. marcescens H31。通过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确定其产生的红色素为灵菌红素。  相似文献   

9.
高效聚磷菌的诱变选育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15 keV不同剂量的低能氮离子束注入G菌,选育出两株高效聚磷菌K1、K2。其聚磷率明显高于实验出发菌,为G菌的1.43倍~3.89倍。经多次传代实验表明这两株菌遗传稳定性较好。根据生理生化及生长实验,这两株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 onas spp),K1、K2两株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为30℃;pH分别为6和8。菌量OD值(optim al density)在λ为218 nm、220 nm时,分别为0.6和0.4。K1菌在3天时繁殖量达到最大,K2菌在4天时繁殖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陕西花马池和苟池盐湖嗜盐细菌和古菌的群落多样性特征。方法:从两地盐湖采集卤水样品,提取总DNA后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花马池和苟池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细菌优化序列被分入222个操作分类单位(OTU),花马池细菌优化序列经筛选后得到26 698个序列,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主要地位,占总序列数的24.13%,其次20.02%的序列归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苟池细菌优化序列经筛选得到31 329个序列,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样品中最主要的门类,占总数的60.56%。古菌优化序列经筛选后有81 286条,被归入86个OTU中,绝大多数属于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在属水平上,2个盐湖共有的优势古菌群落包括Halonotius、盐红菌属(Halorubrum)、盐杆状菌属(Halorhabdus)和Halobellus等。花马池特有Halolamina、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Halobellus和Halovenus。结论:研究揭示了陕西花马池和苟池嗜盐细菌和古菌群落组成,表明陕西花马池和苟池盐湖微生物群落分布具有相似性和独特性,同时存在丰富的嗜盐菌资源和潜在的新类群,为新种的挖掘及嗜盐菌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东海表层沉积物纯培养与非培养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1年7月采集了浙江舟山沿岸海底沉积物样品(122°10′41″E,29°49′7″N),通过埋片原位观察、荧光显微计数、纯培养菌分离以及非培养细菌构建克隆文库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东海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埋片原位观察和荧光显微计数法的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的细胞数量为(9.30±3.44)×107 cells/g;通过分离纯化共获得313株细菌,分属于20个属,4种培养基对细菌的分离效果依次为RO>M l>Zobell 2216>MR2A;常规形态学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海球菌属(Marinococcus)从数量和种类上皆为优势菌属,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21.08%和17.25%;对73株典型海洋细菌进行16S rDNA分子鉴定发现,厚壁菌门(57.5%)、γ-变形杆菌纲(32.9%)、黄杆菌纲(4.1%)和放线菌纲(5.5%)等为主要类群.非培养细菌克隆文库序列分析发现:细菌克隆子主要属于厚壁菌门和变形杆菌门,而芽孢杆菌纲和γ-变形杆菌纲是上述两个门的优势类群.综合纯培养与非培养数据得出东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丰富,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饱水木质文物易受到微生物侵害,目前国外围绕饱水木质文物微生物病害已开展多方面研究,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而国内在饱水木质文物微生物学技术方面的报道比较少。【目的】研究保藏水环境中出土饱水木漆器F446及水中细菌的种类,以及对木材的腐蚀作用。【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及生理生化试验,对饱水木漆器F446及水环境中细菌进行鉴定,并选取典型菌按5×10~8个/瓶菌量接种马尾松心材(悬于无菌自来水中),37°C培养120 d,测试木材的损失率。【结果】从F446文物和水样中分离的53株细菌中,21株被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其中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19株,病研所芽孢杆菌(B.idriensis)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各1株;11株菌被鉴定为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此外还有4株短波单孢菌属(Brevundimonas),5株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5株Altererythrobacter,2株水氏黄杆菌(Flavobacterium mizutaii);另外,还有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 saccharolyticum)、梭型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Leucobacter aridicollis、Ochrobactrum pseudogrignonense、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菌株各1株。菌株A5、A6分别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和Altererythrobacter属中的疑似新种。从典型菌中选取15株菌回接木材进行腐蚀试验,结果显示,9株细菌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这些菌对马尾松木材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但是腐蚀率非常低,最高仅1.38%,表明这些细菌对试验木材马尾松腐蚀并不严重。【结论】F446木漆器文物样品中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水样中优势菌属依次为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短波单孢菌属(Brevundimonas)和Altererythrobacter。从F446木漆器文物和水样中分离出的细菌对木材的降解非常缓慢,短期内腐蚀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3.
API20E鉴定系统在肠杆菌科细菌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致人类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种、属的不断增加,国内外新的生化鉴定系统不断推出,以传统试验来鉴定微生物已不能适应鉴定的需要,而成套鉴定系统及编码鉴定方法,使细菌鉴定简易化。微量化和快速化。在目前众多的细菌鉴定系统中,API细菌鉴定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应用较广,已被国际微生物学家所公认。近2年来我们应用Anl鉴定技术鉴定了48株肠杆菌科细菌,与国产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GYZ-15e做了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三.且材料API20E生化反应试条(法国海里埃公司生产);API20EPI。US软件(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细菌…  相似文献   

14.
橘小实蝇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3个种群(实验室正常喂养种群、实验室无菌糖水喂养种群和野生种群)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技术,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细菌种类。【结果】从橘小实蝇3个种群成虫肠道600株可培养细菌得到53种不同细菌遗传型,分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和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等3个科。其中肠杆菌科是肠道可培养细菌最优势的细菌种类。同样以序列相似性大于97%的菌株归为相同的细菌种类为标准,找到了橘小实蝇3个种群可培养细菌的共有菌种,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确定共有菌种为肠杆菌属5株,克雷伯氏菌属2株,柠檬酸杆菌属1株,泛菌属1株,肠球菌属2株,以及芽孢杆菌属4株。【结论】通过研究橘小实蝇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可为探讨肠道菌群对寄主的生理功能和生态学意义奠定基础,最终为利用微生物防治此类害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床板珊瑚形珊瑚的系统分类特点,自动鉴定程序从高级分类单位开始,逐步向较低级别进行,直至将标本鉴定到种。在仔细分析研究属以上级别分类单位鉴定特征性质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归属度的概念,通过归属度计算判定被鉴定标本的归属;在对每一属的各个种进行数值分类的基础上,利用相似性系数对被鉴定标本进行统计识别,将标本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手机肠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对采集的11部手机样本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氧化酶反应、生化实验和16S rRNA鉴定。结果鉴定出5种肠杆菌,分别为:霍米奇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蜂房哈夫尼亚氏菌(Hafnia alvei)、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志贺氏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和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优势菌为霍米奇肠杆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  相似文献   

17.
诺卡氏菌形放线菌的化学分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8株分别代表12个属的诺卡氏菌形放线菌及有关分类单位的胞壁组分、枝菌酸、甲基萘醒、磷酸类脂等化学特性的分析,结合数值分类,在相似值(s.m)80%水平上将这类菌分成了两个大的化学类群,在90%水平上再分成四个小的类群。除拟诺卡氏菌属是显著的化学异源类群外,其余均与传统分类的属一致,形成独立的化学分类单位。讨论了化学分类在诺卡氏菌形放线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及对出现的化学异源类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斑头雁(Anser indicus)粪便中携带细菌多样性及其耐药情况,对青海湖斑头雁粪便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 RNA基因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进行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从30份斑头雁粪便中共分离到123株细菌,可分为10类细菌,分别从每类细菌中挑出一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这10株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litis)、柠檬节杆菌(Arthrobacter citreus)、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lrefaciens)、河生肠杆菌(Enterobacter amnigenus)、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和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选取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药敏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水生拉恩菌、杀鲑气单胞菌和成团泛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其他细菌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有一定的耐药性,对其余受试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野鸟携带耐药性的条件致病菌,可能会对野生动物健康造成威胁,本研究对斑头雁粪便中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进行探究,以期为野鸟携带细菌的耐药机制提供研究理论依据,同时也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大熊猫的生殖道微生物菌群进行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平板计数等方法以及生理生化测试鉴定。结果显示,大熊猫阴道主要细菌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其中优势菌为乳杆菌。  相似文献   

20.
黄鳝病原性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殖患出血病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肝脾肾中分离到大量菌落形态和色泽一致的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证实随机挑选的5个分离株为同一种细菌,其中一株编号为HS120920进一步鉴定。结合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和gyrB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Aerom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该菌对黄鳝的半致死浓度约为5.79×107 CFU/m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HS120920对7种喹诺酮类,5种氨基糖苷类等17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其他3种抗菌药物低敏,或有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