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菌种退化。为了探索菌种退化对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以V971为初始菌株(M0),连续继代培养19个月(M1-M19),记录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子实体多糖、蛋白质、多酚、黄酮、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M0-M19菌丝生长速度先上升后下降。仅M0-M12能长出子实体,在M0-M12中,随继代次数的增加,子实体多糖、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黄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多酚含量在M0-M7差异不显著,之后显著下降(P<0.05)。M0-M12子实体各矿质元素含量均随继代时间的延长呈显著性下降(P<0.05)。其中Cu含量变化最大,M12比M0降低了77.59%;Mg含量变化最小,M12比M0降低了19.84%。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M12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M0和M6(P<0.05)。研究表明,草菇继代培养中出现的菌种退化会引起菌丝生长速度下降、子实体营养成分降低。本研究为草菇菌种保藏、菌种质量退化和菌种质量快速鉴定积累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白灵菇退化菌种的检测方法。[方法]退化的白灵菇白10菌株和提纯复壮的自交45×49菌株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YBLB试剂、LBL液体摇瓶培养和悬浮液脱色培养基以提纯复壮的菌株为对照,对退化的菌株进行鉴别。[结果]YBLB、LBL两种方法中正常菌株均能使试剂或培养基脱色,退化菌株则不能,从而可定性区分出正常菌株与退化菌株,悬浮液脱色培养基方法定量测定了脱色培养基中的脱色率,退化菌株白10的脱色率仅为54.7%,而正常菌株脱色率高达95.44%。[结论]成功地建立了白灵菇退化菌种定性及定量的快速鉴别方法,退化菌株的脱色率D60。  相似文献   

3.
2016年秋季,漳州一农户种植的褐色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品种“43012H”发生白色突变,有的菌袋同时长出褐色、白色、褐色与白色交杂的颜色嵌合体耳片,有的菌袋长出白色耳片,而有的菌袋出菇颜色正常。采集白色耳片、褐色耳片和嵌合体耳片进行组织分离,得到的菌种进行栽培试验,从褐色耳片(正常)分离获得的菌种(AC_B),种植得到正常的毛木耳子实体;从白色耳片(突变)分离获得的菌种(AC_W),种植得到纯白色子实体;从颜色嵌合体耳片分离获得的菌种(AC_R),栽培后也只长白色子实体,没有出现嵌合体子实体。AC_B分别与AC_W、AC_R的菌种混合接种栽培,菌袋中同时长出白色、褐色和嵌合体耳片。再次进行组织分离与栽培试验,性状稳定。对AC_B和AC_W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2个与本研究中所用菌株的耳片颜色相关的SNP位点,即SNP1和SNP2。上述组织分离得到的菌株中,褐色菌株的基因型为SNP1 A/G(杂合)、SNP2 A(纯合),白色菌株的基因型为SNP1 G(纯合)、SNP2 A/C(杂合)。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大圆头蛹虫草组织分离最佳分离时期,以大圆头蛹虫草优良母种为母本,采用组织分离法制备子代母种,以优良母种为对照,通过对不同组织分离期(35、40、45、50 d)子代母种平板培养、液体培养及栽培实验,考察不同组织分离期对子代母种培养性状及子实体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分离期大圆头蛹虫草子代母种培养性状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子实体形成能力与子代母种培养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以组织分离期为40 d的子代母种性能表现最优,优良菌种筛选率最高(48%),45 d次之(44%),50 d最低(32%)。 明确大圆头蛹虫草优良菌种选育组织分离最佳时期为40 d,试验结果为大圆头蛹虫草优质菌种选育、复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蓖麻蚕蛹蛹虫草人工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蛹虫草菌种通过人工接种蓖麻蚕蛹,控制培养环境条件,经过40-60天培养,可长出子实体,最高达8.5厘米,经两年来探索研究,栽培种内已可达到100%出草率。  相似文献   

6.
刺芹侧耳生长条件和栽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生长条件与栽培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芹侧耳菌丝生长的适宜pH值为pH 5~pH 7,最适pH值为pH 6;黑暗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蔗糖,适宜的氮源为蛋白胨和钼酸铵,葡萄糖和蛋白胨的适宜浓度分别为50和1 g·L-1;在马铃薯黄豆粉培养基、黄豆粉玉米粉培养基和马铃薯蛋白胨培养基中可较好地形成菌丝球.采用液体菌种栽培,菌丝的生长速度比使用玉米固体菌种快,其中用马铃薯黄豆粉液体菌种栽培,菌丝生长最快;使用马铃薯蛋白胨液体菌种在木屑棉籽壳混合培养料中栽培,可获得菌柄长菌盖大的子实体,而且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从蛹虫草子实体栽培培养料中分离得到1个中国新记录种:卵孢单端孢[Trichothecium ovalisporum(Seifert&Rehner)Seifert&Rehner]。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与相近种的区别,并进行了ITS序列分析。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  相似文献   

8.
前期我们获得了优良性状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野生菌株W141436,其子实体虫草素含量高达3.72 mg/kg干重,子实体多糖高达6.7 g/100 g干重,但在大规模应用中发现它发生退化。针对蛹虫草人工栽培退化问题,我们提出蛹虫草子实体形成是有性生殖过程,其两种交配型发生交配是蛹虫草子实体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交配型基因分子标记研究了优良性状蛹虫草野生菌株W141436的退化机制。具体地,采用单孢子分离的方法对蛹虫草野生分离株W141436的子囊孢子进行分离,得到了72个单孢菌株。进一步采用PCR方法对单孢菌株及亲本菌株进行了交配型基因类型鉴定。在72个单孢菌株中,28株为Mat1-1类型交配基因型,31株为Mat1-2类型交配基因型,13株含有与亲本相同的交配型基因。根据鉴定结果,对2株Mat1-1型(SP28、SP33)和2株Mat1-2型(SP15、SP32)菌株进行了栽培实验。结果表明,形成子实体的栽培用亲本菌株同时含有Mat1-1Mat1-2两种交配类型基因,即只有含不同交配型基因的菌株具有发育为子实体的能力,而含同种交配型基因的菌株则不能发育为子实体。本研究为防止蛹虫草在大规模种植中退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牛蒡和食药真菌资源,以不同体积比的牛蒡木屑为基质进行赤芝Ganoderma lingzhi栽培.测定不同条件下生长的赤芝子实体多糖含量,从而确定赤芝最优栽培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栽培基质中牛蒡与木屑体积比1∶4、温度28℃、固液比为20∶0时赤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用此栽培基质,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光照条件为暗...  相似文献   

10.
蛹虫草作为虫草资源和健康食品之一业已产业化人工栽培。但是,蛹虫草菌种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频繁退化不仅导致其产量的急剧下降,而且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作者研究了蛹虫草退化菌株与正常菌株在交配型、dsRNA感染、色度和脱氢酶活性的特征差异性。结果表明,退化菌株的脱氢酶活性和在色度培养基中的脱色能力都明显弱于正常菌株;而在交配型和dsRNA感染方面,两者未表现出差异。这一结果为蛹虫草人工栽培过程中退化菌种的早期检测提供了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香菇单孢杂交子代群体灰色关联度和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秋6和K95-1为亲本,通过单孢菌株配对杂交获得21个杂交子,观察杂交子及亲本菌丝体生长情况,进行栽培出菇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个正常出菇的杂交子从8个性状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杂交子QK-8和QK-15关联度仅次于亲本秋6,农艺性状和子实体性状表现最好。采用ISSR技术对21个杂交子及亲本进行DNA多态性聚类分析,单孢杂交后代遗传分化十分明显,归于同一类群的杂交子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和农艺性状等方面常表现相似,ISSR分析能为优良杂交子初步筛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据药典记载,冬虫夏草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能。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是传统的滋补强壮药。鉴于天然冬虫夏草资源奇缺,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在某种程度上已能替代天然冬虫夏草作为药用,但人工培养的菌丝体不能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要,与天然虫草形态、药理相似的人工培养子实体仍然是人们所追求的产品。我们从青藏高原采集天然虫草的原始菌种,利用生物工程手段进行改造之后,已能进行人工子实体的大规模的栽培。采用改造的菌种以及半合成培养基和严格的培育措施生产的子实体,除具有天然冬虫夏草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13.
【背景】猴头菌多糖是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抗突变、抗衰老等多种功效。目前对于猴头菌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分析上,有关不同基质栽培对于猴头菌子实体多糖理化性质的影响鲜见报道。【目的】研究不同基质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免疫活性,筛选出高产优质猴头菌的栽培配方。【方法】采用7种不同配方的基质经工厂化栽培获得不同的猴头菌子实体,对其子实体产量和粗多糖含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测定,并对7种不同基质栽培获得的猴头菌子实体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及单糖组成等理化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其对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株释放NO的差异。【结果】综合各项指标表明,配方2 (木屑30%,玉米芯40%,棉籽壳15%,玉米粉2%,麸皮6%,米糠5%,石膏1%,石灰1%)和配方7 (玉米芯39%,棉籽壳10%,麸皮10%,米糠30%,大豆皮5%,甜菜渣4%,碳酸钙2%)栽培获得的猴头菌子实体具有较高的多糖含量和活性。【结论】所选配方适合作为栽培猴头菌深加工原料的培养基质。  相似文献   

14.
【背景】金针菇菌种在继代培养的过程中会出现菌种退化的现象,影响着金针菇的产量与质量。【目的】为研究金针菇退化菌种菌丝的生理生化特征,筛选金针菇退化菌株。【方法】以金针菇原始菌株(H)和退化菌株(T)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碳源培养基上菌丝的生理生化特征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并测定菌丝在栽培瓶中的漆酶(Laccase,Lac)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Peroxidase,MnP)的活性,记录菌丝在搔菌后的恢复情况。【结果】T在各个碳源的菌丝生长速度低于H,粉孢子等级在3-4级之间,SOD、CAT活性低于H,在栽培料中的Lac活性和MnP活性在第5天时与H相同,在第10、15、20天低于H。T在搔菌后菌丝恢复时间比H恢复时间长,恢复后的菌丝长势没有H长势浓密。【结论】通过探究金针菇原始菌株与退化菌株的菌丝生理生化特征,为判断金针菇菌株是否为退化菌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背景】工厂化栽培中,杏鲍菇是不定点出菇,通常采用人工疏蕾的方法来实现对子实体数目的控制,但目前关于人工疏蕾保留子实体的数目无具体的研究。【目的】通过人工疏蕾的方式,研究保留不同子实体数目对杏鲍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各处理组进行基质利用情况测定,对采收后各组子实体进行产量、形态指标及质构特性的测定。【结果】保留3—4个子实体的基质利用率较高,在生产实际中对成本的浪费较少;保留不同子实体数目对子实体形态指标、单菇重量及单包产量都有显著影响,保留1个子实体时,单菇重量最大但单包产量最低,保留4个子实体时,单包产量较高且子实体形态一致;从质构特性来看,保留子实体数目为4个时,杏鲍菇子实体品质最好、口感最佳。【结论】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人工疏蕾环节,保留子实体数目为3—4个时可以减少对成本的浪费,获得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作为一种大型的真菌,所形成的大型肉质或是胶质的子实体或是菌核类组织具有丰富的营养,味道鲜美,目前已成为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文中从食有菌栽培过程中培养料的选择、配制和消毒入手,同时对优质菌种的选择、接种和发菌培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出茹棚场建设及出茹阶段的管理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为主料设计了10个栽培配方,研究不同配方下7株荷叶离褶伞的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结果表明,各菌株菌丝颜色以雪白色为主,在玉米芯为主料的配方上菌丝体生长优于以棉籽壳、木屑为主料的配方,但均无子实体形成;以棉籽壳为主料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特别是棉子壳添加少量木屑、树叶、腐殖土、发酵料和小麦更利于子实体形成,菌株3001的出菇周期最短(108d),产量最高(214.80g/袋),各菌株出菇的顺序为3001、1035、1004和1013。因此,栽培料组分对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高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的蛹虫草菌株,从野生蛹虫草中分离单孢子并进行分型,之后进行产子实体实验;同时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了产孢结构的观察,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子实体和培养基中的虫草菌素。结果表明,菌落背面颜色为橙铬色的菌株容易产生子实体;出发(原代)菌株所产子实体在形态上更接近野生蛹虫草,而角变株的子实体畸形;出发菌株产子实体能力要比该菌株未发生角变部分分离株和角变部分分离株都强。在虫草菌素的产量上也以出发菌株为高,表明表型多态性对蛹虫草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有很大的影响。这对于优势菌种的筛选和生产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菌质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菌种老化,寻找食用菌菌种分离的简便途径,于一九九○年六月我们对木耳、猴头、金针菇、佛罗里达平菇、香菇采取培养中诱发子实体形成原基,直接分离接种在加富PDA培养基上,获得98%的成功率,无污染,方法简便,现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汪乔  王祥锋  杨晓君  郭玉峰  周婷  朱孟娟  王丽 《菌物学报》2021,40(12):3182-3195
以3种林木枝条废弃物(金银花、松木、杨木)作为栽培基质,对4株综合性状较优异的肺形侧耳菌株进行栽培,测定不同栽培基质的肺形侧耳子实体中粗蛋白、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糖及5′-核苷酸组成与含量,研究不同菌株、不同栽培基质下肺形侧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及呈味物质的含量,以柞木+棉籽壳传统栽培基质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不同栽培基质之间肺形侧耳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及呈味物质都具显著差异,其中以金银花作为栽培基质时,菌株P2、P3、P45子实体粗蛋白和水解氨基酸含量在4种基质中最高;以松木作为栽培基质时其游离氨基酸总量在4种基质中普遍最高;所有样品中的等鲜浓度值(EUC)范围为67.91-146.13g MSG/100g,其中以金银花为基质的菌株P3子实体EUC值最高,而以柞木+棉籽壳为基质的菌株P7子实体EUC值最低。本研究可为基于各地农林废弃物开展肺形侧耳的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