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乃是植物学教学和科研的基础工作之一:而标本的制作则是这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植物标本的制作无疑是以保形、保色、保质、保鲜为理想目标的。其中尤以保持原有的形状(特别是细微结构)和色泽为重要目标。古往今来,许多植物工作者为了标本的保存,研究出了不少的方法,如浸制、压制、喷塑等等,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浸制标本难于保色,且不易携带;压制标本则常常由于受潮而发霉,或因枯干而变形变色,且极易碎折、虫蛀;喷塑标本则需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保存条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多年来在努力探索一些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保色保形效果较好的植物标本的保存方法。经过三年的试验,初步认为用胶纸粘贴法对小型植物和一般植物的花、叶标本的保存具有这些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滦河上游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琳  赵建成  边文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71-1676
于2001~2005年在滦河上游地区共采集藓类植物标本1 810份,并对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地区共有藓类植物27科75属175种1亚种12变种2变型,分别占全国藓类植物科、属、种(含种下分类单位)总数的41.54%、18.16%和7.74%.其中,河北省藓类植物新纪录6种1变种.该地区的优势科为丛藓科、柳叶藓科等6科,优势属为真藓属、青藓属等11属.该地区藓类植物可划分为10种区系成分,北温带成分居各种区系成分的首位,占该区系总种数的64.42%,东亚成分次之,占13.50%.该区系中温带性质的的种共计158种,占整个区系总种数的83.16%,而热带性质的种仅5种,显示了该地区藓类区系显著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3.
贵州台江早-中寒武世凯里组保存大量的生物化石,它构成了寒武纪重要的生物群之一——凯里生物群。在凯里生物群中保存有丰富的碳质薄膜藻类化石,新发现类似苔藓植物化石(Parafunaria sinensis Yang(gen.et sp.nov)),它具有藓类植物所拥有的典型的叶状体轮生现象、孢朔、孢朔柄和复杂的根系特征。推测它是藓类植物祖先,它为进一步研究藓类植物和陆生高等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植物标本是植物分类工作的物质基础。为了正确地鉴定和利用植物,必须要具备有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的植物标本。但由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不同,往往有很多植物难以制作出完整的腊叶标本,铁杉类植物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类植物采集后,一经干燥叶便纷纷脱落(见图1),制作出来的标本既不美观,更无科学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经过多年来的反复实践不断探索,终于摸索出一套采集和制作的有效方法。制作出了便于鉴定和分析,以及具有保存价值的铁杉类植物标本。一、铁杉类植物标本的采集多年的实践表明,采集铁杉类植物标本的…  相似文献   

5.
贵州台江早-中寒武世凯里组保存大量的生物化石,它构成了寒武纪重要的生物群之一--凯里生物群.在凯里生物群中保存有丰富的碳质薄膜藻类化石,新发现类似苔藓植物化石(Parafunaria sinensis Yang(gen.et sp.nov)),它具有藓类植物所拥有的典型的叶状体轮生现象、孢朔、孢朔柄和复杂的根系特征.推测它是藓类植物祖先,它为进一步研究藓类植物和陆生高等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植物分类教学实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尽可能多的,熟练地掌握和准确地识别各种植物,以便为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指导生产打下牢固的基础。几年来,我们在植物分类教学实习时,除要求每名学生制作一定量的标本充实标本室外,还要求每人制作一套腊叶标本,装订成小型植物标本册,并由学生自己保存,以便随时学习使用。 小型标本册主要收集一些常见植物,包括  相似文献   

7.
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研究和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传统的制作方法比较繁锁、费时费工而标本却难长期保存。为此人们采取了种种其它的方法,但都难以很好地克服诸如变形、变色、虫蛀、霉变、易折碎、易受潮,孢子花粉在保存中易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每年的4-8月,是绿色开花植物生长最繁盛的时期,应抓紧这一时机进行标本的采集制作工作,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大量的植物标本辅助教学。 (一)采集前的准备: 1根据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订出采集计划。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地面藓类植物的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曹同  陈怡  于晶  宋国元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85-1791
在上海市选取20个公园和2个化工厂设立22个样点,对地面藓类植物进行野外样方调查、标本鉴定和数据统计.基于75种记录的藓类植物及其盖度数据,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分析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上海市地面藓类植物可聚类为3个样点组,样点组1为市中心2个公园和2个化工厂,共有藓类23种,总盖度最小(21.29%);样点组2为部分市中心公园和外围公园,共有藓类44种,总盖度37.94%;样点组3主要为外围公园和市郊公园,共有藓类49种,总盖度为49.66%.结果反映了藓类植物分布与不同生境,环境污染及人为干扰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2~2015年间采集自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的2 600余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物种鉴定和文献研究,分析了中越边境地区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点,并将中越边境地区与邻近地区和国家的藓类植物进行物种丰富度、属种相似性和区系谱的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共有藓类植物51科、155属、45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卷边麻锦藓[Taxithelium kerianum(Broth.)Broth.]为中国新记录种。(2)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共有优势科9科,优势属12属。(3)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以热带亚洲成分所占比例最高,达31.19%,其次为东亚成分(25.46%)和北温带广布成分(13.76%)。(4)与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属及种的相似性最高的分别是越南和中国贵州。(5)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与贵州、广东、福建及台湾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1.
实验通过模拟传统方法制作和保存蜡质标本, 旨在探究制作和保存的不同阶段对3种沉水植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作和保存标本的过程均会对沉水植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产生影响。植物标本压制的过程显著降低了沉水植物平均碳稳定同位素值, 其中马来眼子菜下降了1.78‰, 穗花狐尾藻下降了0.98‰, 金鱼藻下降了0.72‰。在压制过程中氮稳定同位素值只有金鱼藻显著下降了1.1‰。沉水植物标本制作的浸泡过程使穗花狐尾藻和马来眼子菜的碳稳定同位素值分别出现了1.00‰和0.52‰的上升, 金鱼藻的碳稳定同位素值增长小于0.08‰, 氮稳定同位素值没有显著变化。沉水植物对标本制作和保存的过程响应存在种间差异。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对植物碳稳定同位素产生的影响大于氮稳定同位素值。因此建议, 如果所研究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差异小于3‰, 蜡质标本的样品需要进行实验校准, 不然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植物腊叶标本的消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腊叶标本消毒是腊叶标本制作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腊叶标本发挥其应有作用和长久保存的保障。对腊叶标本的消毒方法进行了总结.将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并对各种消毒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提高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植物腊叶标本保存技术,对于中、小学生物学教学及野外实习具有实用价值。该方法为:将制作好的腊叶标本封存于文件整理夹中,并按一定次序排列于文件整理夹的塑料活页内。标本的制作要求标本签及记录签要小型化。资料整理夹式的标本存放以整理夹作为科或属级的分类阶元。其优点是便于保存、分类,防虫,携带方便等。  相似文献   

14.
如何引导学生制作和使用好植物标本,是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少教师都能引导学生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进行直观教学。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所采集和制作的标本典型性差,又极不规范。一些蜡叶标本在台纸上纵横比例严重失调;带花、果的标本,花瓣脱落,果实霉烂;大多标本因保存不当而受潮、发霉、虫蛀等等。一些浸制标本大多皱缩、少数暴裂;保色标本,严重脱色,瓶口密封不严、浸制液浑浊。有的学生在观察苹果的剖面标本时,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调查黄土丘陵区不同发育年限退耕地上藓结皮发育状况,结合室内测定,提出了藓类植物生物量测定的回归方程法.运用该方法测定了研究区9个不同发育年限藓类植物的生物量,并分析了其随发育年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藓类植物个体微小,株高相同的藓类植物生物量变异很小,不同株高的藓类植物的株数与其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6,n=7).因此,可以利用藓类植物株数与生物量之间的统计回归关系式估测生物结皮中藓类植物的生物量.用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估测的研究区不同年限退耕地藓类植物生物量的绝对误差为1.3%~27.3%.研究区藓类植物生物量随结皮发育年限而变化,在退耕的前11年里,藓类植物生物量随发育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至11年时藓类植物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03.8g/m2),此后藓类植物生物量变化不大甚至还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四川金佛山藓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半个世纪以来对金佛山近2000号藓类植物标本的鉴定,现确定金佛山藓类植物有40科,133 属和245种(包括4亚种、9变种和1变型)。其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33.77%),其次为温带成分 (28.57%)及热带、亚热带成分(24.68%)。文内还全面分析了金佛山藓类植物区系及我国南北8个山区藓 类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用排序方法统计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非相似性系数,并着重就金佛山藓类植物区 系的过渡性特点作了探讨,提出在该山区与其邻近地区,存在一个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7.
黄山藓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山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考察和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收集整理有关黄山藓类的研究资料,目前黄山藓类植物有46科、135属、401种(包括7亚种和22变种),与20世纪50年代陈邦杰等以及后来对黄山的调查研究结果相比,藓类植物增加了4科、28属、184种;科内种数(≥15种)优势科有10个,属内种数(≥6种)的优势属有18个。黄山藓类植物地理成分类型复杂,东亚成分(包括中国特有)占37.82%,温带成分占35.1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26.75%,表现出明显的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对黄山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考察和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收集整理有关黄山藓类的研究资料,目前黄山藓类植物有46科、135属、401种(包括7亚种和22变种),与20世纪50年代陈邦杰等以及后来对黄山的调查研究结果相比,藓类植物增加了4科、28属、184种;科内种数(≥15种)优势科有10个,属内种数(≥6种)的优势属有18个。黄山藓类植物地理成分类型复杂,东亚成分(包括中国特有)占37.82%,温带成分占35.1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26.75%,表现出明显的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连续2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鉴定及文献研究,分析了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探讨藓类植物在不同林分类型(原始林、次生林、人工林)下的分布,并通过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与周围6个地区(玉树、佛坪、神农架、峨眉山、金佛山、大围山)藓类植物的比较,揭示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与周围地区藓类植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涵盖藓类植物33科、111属、227种(包括5个变种)。(2)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中,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及中国特有种占有优势。(3)王朗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下,藓类植物的种类有明显的差异性,共有属40个(占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总属数的36.04%),非共有属71个(占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总属数的63.96%),且不同林分类型下,次生林藓类物种丰富度最高、原始林次之、人工林最少。(4)王朗自然保护区与佛坪、峨眉山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其中,属的相似性系数达到60%以上,种的相似性系数在35%以上。  相似文献   

20.
1 标本采集及处理1.1 采集 参照植物标本采集方法及分类词典,从低至高、从小至大、从低级至高级、从山阴至山阳全面采集植物标本。同时,对单一植物生存的典型环境拍摄彩色照片,并记录相关的地质、气候、土壤、光照、地势及其它植物等影响因素。1.2 制作 标本采集后,按生化原理进行防腐、防变色等处理制作标本,对其名称、种类、形态、生长、分布、用途、在群落中的数量比例及作用等信息分栏记录,建立卡片,拍制彩照,分类编号,上架保存。1.3 处理 用真彩扫描仪或实物投影仪把照片按编号制作计算机图形文件;整理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