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Z189质粒DNA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含SV40复制起点的质粒DNA在真核细胞抽提物中进行复制的DNA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 在外源性蛋白质SV40大T抗原(SV40 Tag)的参与下,穿梭质粒pZ189能在猴肾vero细胞胞浆抽提物中,利用其中参与体内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成分,有效地进行体外DNA复制. 从而为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由许多复制子组成。一个复制子所需的复制时间短于S期时长,这意味着染色体DNA的各个复制子并非同时复制,而是按某种先后次序进行复制的。许多学者以人和动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有关染色体DNA复制顺序的研究,但是关于植物染色体DNA复制顺序的研究报道还不很多。植物根端分生组织细胞在周期时长方面差异很大。Evans曾经研究过蚕豆根端细胞染  相似文献   

3.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的控制陆长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真核细胞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细胞DNA复制的控制从狭义上看发生在DNA复制的起始上;从广义上看,也发生在参与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的基因表达调控上。关于这些调控机制虽然远还没搞清,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与近来细胞生物学,以及肿瘤研究的一些进展结合起来,可以说已初露端倪。进一步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的控制进一步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的控制无疑对于搞清细胞周期在G1\S 期的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真核生物DNA复制需要精确的调控,复制起始顺利开启至关重要,其中复制解旋酶的组装是复制起始的核心。作为解旋酶的核心组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Mcms)在真核细胞DNA复制的起始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对Mcm2-7复合物的功能研究已开展较多,其在复制起始中的作用已有较为全面的解释。近些年研究发现,Mcm10也在DNA复制的起始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近些年Mcm10在真核细胞复制起始中的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Ⅱ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新生霉素对多瘤病毒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发现新生霉素对细胞和病毒DNA的体外合成具有不同的抑制曲线。新生霉素在复制过程中抑制复制中间物转变成成熟的病毒DNA分子的过程,同时影响病毒DNA分子的负超螺旋密度。本文结果提示Ⅱ型拓扑异构酶是病毒DNA复制末期所必须的酶。  相似文献   

6.
张林琳  谢正德 《病毒学报》2021,37(4):974-982
细胞自噬是一种依赖于溶酶体的细胞内降解途径,用于细胞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中.研究发现自噬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且多向化的过程,一方面自噬能够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发挥抗病毒效应;另一方面,细胞的自噬机制也可被病毒操纵,以利于其自身复制.本文对近年来细胞自噬与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进展,尤其是病毒如何调控自噬以促进其复制和致病的机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为其基因组(RNA或DNA),并必须在活细胞中增殖。虽然病毒复制需要细胞组分参与,但病毒基因编码的酶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各种不同的病毒具有不同的病毒酶,包括复制核的酶、整合人细胞染色体的整合酶、引发(priming)DNA  相似文献   

8.
9.
人们对原核细胞DNA复制机制早已有较深入的了解 ,但对真核细胞DNA复制机制的认识 ,直到 90年代中期才比较清楚。SV40DNA复制系统是研究真核染色体DNA复制的理想体系。在SV40DNA复制系统中由病毒编码的唯一的复制因子是T抗原 ,其余的复制因子全依赖于宿主细胞。利用纯化的蛋白质或人细胞抽提物在体外重新构建SV40DNA复制体系 ,可以细致、深入地研究真核DNA复制的起始、延伸和滞后链的成熟。1 .在DNA复制的起始至延伸阶段发生DNA聚合酶α/δ转换哺乳动物细胞有 5种DNA聚合酶 (α、β、γ、δ、ε、)。由…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作为一种嗜肝DNA病毒,在感染肝细胞后会在细胞核中形成病毒转录复制的模板和基因储存库--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其持续存在是乙型肝炎慢性化和难以治愈的核心,也是此研究领域内的重点。从细胞样品中稳定抽提获取cccDNA对于保证cccDNA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Hirt法是一种抽提真核细胞染色体外DNA的方法,被用于HBV cccDNA的抽提,但存在操作复杂和耗时长等问题。为简化操作,有研究对Hirt法进行改良,结合硅胶膜离心柱来抽提染色体外DNA,但尚不清楚该法用于HBV cccDNA抽提与传统Hirt法的效果差异。本研究基于HBV cccDNA细胞转染系统、HBV复制细胞系及感染系统,以DNA印迹(Southern blot)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作为检测评价手段,平行比较了传统Hirt-酚/氯仿法与改良Hirt-过柱法抽提HBV cccDNA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相当的抽提效率和抽提特异性,而改良Hirt-过柱法耗时更短,提示在进行细胞HBV cccDNA抽提时可选择改良Hirt-过柱法以提高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状瘤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涛  马正海 《生命科学》2010,(8):743-748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以游离和整合两种形式存在于感染细胞中。游离形式HPVs的复制依赖于上皮细胞的分化,病毒E1、E2蛋白和复制起始位点(origin,Ori)为复制必需元件,E1和E2蛋白与Ori结合起始病毒DNA的复制。随后,病毒DNA通过E2蛋白与Brd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等细胞蛋白的互作而与染色体结合,并随细胞分裂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中。在肿瘤中,高危型HPVs的基因组通常以整合形式存在,并随细胞的增殖而复制。  相似文献   

12.
紫外线(254nm)能诱导一系列DNA损伤。嘧啶二聚体是至今所知的主要损伤产物。然而,由于细胞基因组结构和复制方式的复杂性以及DNA损伤修复途径的多样性,定量地研究特定DNA损伤的生物学效应是困难的。微小病毒是一种良好的探针,因它们有特有的基因组结构和复制方式,它们已被成功地用于探测细胞的诱发性易错修复功能和突变过程。在此项研究中,自主性微小病毒  相似文献   

13.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和原料进行复制和增殖,同时能引起宿主细胞启动抗病毒免疫应答的防御机制。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病毒感染能够引起宿主细胞的DNA损伤应答,该反应是细胞另一种防止病毒入侵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时发现,病毒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机制来对抗宿主细胞的DNA损伤应答,从而消除细胞对其复制和繁殖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和阐述病毒感染后引起宿主细胞DNA损伤应答途径的机制,可使我们采取相应对策选择新的抗病毒靶点,从而有利于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专性宿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组装是其特有的过程。不同类型病毒之组装的机制有很大差异,目前对双链DNA(dsDNA)病毒的组装机制研究较多,包括位点特异性组装和满头组装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组装与其基因组编码的末端酶有关。该文介绍末端酶介导的dsDNA病毒组装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5.
DNA聚合酶在DNA合成过程中需要的引物包括RNA引物、DNA自我引物和蛋白质引物3种类型。新DNA链(如冈崎片段)的复制多是在DNA模板上合成一段RNA引物,细小病毒利用其基因组末端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s)自我折叠成DNA引物,而一些DNA、RNA病毒及真菌质粒起始复制反应的引物则是蛋白质。以感染原核生物的噬菌体Phi29和真核DNA病毒腺病毒为例,从复制过程所涉及的蛋白质、对复制原点的识别、复制起始反应、新链的延伸、复制终止过程等方面详细阐述DNA病毒由蛋白质引发的复制机制,并对已商品化的Phi29 DNA聚合酶产品多重置换扩增及单细胞测序等的应用以及基于噬菌体Phi29蛋白质起始的最小复制系统体外扩增异源DNA等最新的应用研究作相关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6.
经基因工程产生的小鼠可为AIDS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并有助于科学家找到抗AIDS的有效药物。国立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研究所的John Leonard和同事一直从事HIV遗传信息的研究。HIV感染人类细胞时,病毒自身的酶复制遗传信息,从病毒RNA到DNA,这种DNA就整合到人类细胞的DNA中去,这种形式称为潜伏病毒,一旦细胞被激活,潜伏病毒就指导病毒蛋白的制造和装配。研究者将这种潜伏病毒的DNA注射到小鼠受精卵,再把受精卵植入小鼠子宫,在13个子代小鼠身上发现了HIV潜伏病毒的DNA,这些小鼠是健康的并分离不到病  相似文献   

17.
DNA聚合酶δ(Polδ)在真核细胞的DNA复制过程中具有核心酶的作用,同时还参与DNA的修复。Polδ是一种由多个亚基组成的复合体,目前已从哺乳动物、裂殖酵母和芽殖酵母等多种真核生物细胞中分离出,并对它们的亚基组成进行了分析,但还未得到确切一致的结果。Polδ在DNA复制中的具体作用已基本了解,它参与催化整个前导链的复制以及一些或大部分滞后链的复制。此外,Polδ还参与DNA的修复,此酶的这一功能可减少DNA的变异,但目前对其作用机理还知之较少。在Polδ活性调控方面,主要研究了一些相关蛋白因子对Polδ活性的调控作用以及转录因子对催化亚基表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真核生物中,DNA复制在染色体上特定的多位点起始.当细胞处在晚M及G1期,多个复制起始蛋白依次结合到DNA复制源,组装形成复制前复合体.pre.RC在Gl-S的转折期得到激活,随后,多个直接参与DNA复制又形成的蛋白结合到DNA复制源,启动DNA的复制,形成两个双向的DNA复制又.在染色体上,移动的DNA复制又经常会碰到复制障碍(二级DNA结构、一些蛋白的结合位点、损伤的碱基等)而暂停下来,此时,需要细胞周期检验点的调控来稳定复制叉,否则,会导致复制又垮塌及基因组不稳定.本文就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复制起始的机制,以及复制又稳定性的维持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APOBEC3A抑制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在肝癌细胞HuH7中过表达APOBEC3A,通过MTT法检测了APOBEC3A对细胞毒性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检测了APOBEC3A在细胞中的定位,通过IP试验进一步证实了APOBEC3A与病毒颗粒的相互作用;并通过ELISA,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了HBV复制的参数包括上清中HBsAg,病毒核心颗粒中HBV DNA以及核内的cccDNA的表达水平;最后通过3D PCR方法分析了核心颗粒中HBV DNA脱氨基作用。结果:过表达APOBEC3A对HuH7细胞毒性没有显著性差异;APOBEC3A主要位于细胞核,但APOBEC3A可以与病毒颗粒结合,在逆转录环节对HBV复制发生抑制作用;共转染HBV复制质粒和APOBEC3A表达质粒后,细胞上清中HBsAg,核心颗粒中的HBV DNA以及核内的cccDNA均显著下降;最后通过3D PCR和克隆测序表明核心颗粒中的HBV DNA负链发生了大量的G-A突变,同时正链也发生了较多的C-T突变。结论:APOBEC3A可与病毒颗粒结合,在HBV复制的逆转录环节可作用于HBV单链,发生脱氨基作用,从而抑制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20.
杆状病毒是一类大分子的双链DNA病毒,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农药、蛋白质表达和疫苗生产。DNA复制是杆状病毒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事件,其中DNA聚合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杆状病毒DNA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DNA聚合酶参与病毒复制和装配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