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回顾白刺属(Nitraria L.)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全球所产白刺属的12种植物作了详细的考证和系统整理。根据果皮结构及演化趋势,花粉形态及分布区等方面的研究资料,探讨了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提出了属下的分类系统,在此系统下编制出分组及分种检索表。根据其地理分布,绘制了白刺属植物的中国及世界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白刺属植物的分类学及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在回顾白刺属(NitrariaL)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全球所产白刺属的12种植物作了详细的考证和系统整理。根据果皮结构及演化趋势,花粉形态及分布区等方面的研究资料,探讨了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提出了属下的分类系统,在此系统下编制出分组及分种检索表。根据其地理分布,绘制了白刺属植物的中国及世界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兰科植物系统学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科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现已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其种间或品种间的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的研究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一个早期的、辅助的、选择性的指标。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兰科植物在比较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百合品种间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西丽  周厚高  周焱  宁云芬   《广西植物》2000,20(4):325-328
根据 4 8个形态学性状 ,应用聚类分析将 9个不同来源的百合品种分为 3个类群 :亚洲系、东方系和麝香系。并显示了东方系和麝香系亲缘关系较近 ,符合北美百合协会对百合品种的分类与百合的育种历史、演化关系。文中将 4 8个形态学性状数据集划分为营养器官性状与生殖器官性状两个数据子集。单独采用营养器官性状子集进行聚类分析时 ,出现较大的差异 ,而对生殖器官性状子集的分析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泥炭藓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小兰  敖志文 《植物研究》1989,9(4):135-144
本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泥炭藓属的14个种及一个变种进行了数量分类的研究。通过对15个OTU×42个性状的原始数值矩阵的标准化及复杂运算后,其结果表明:1.由聚类过程所得到的树系图,并结合生物分类学的实际意义,将泥炭藓属分为6个组,即Section Sphagnum、Sect.Squarrosa、Sect.Acutifolia、Sect.Subse-cunda、Sect.Polyclada及Sect.Cuspidata。其结果与经典分类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2.通过对泥炭藓主要性状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排序,初步反映了各性状所占的信息比例,找出了泥炭藓植物分类中所应依据的重要性状。3.通过对泥炭藓植物的排序,进一步阐明了泥炭藓属内的各个种之间的系统位置。本文首次将数量分类用于泥炭藓植物,通过研究,认为该方法用于其它苔藓植物也是可行的,这对苔藓植物定量地、准确地表现分类群的系统位置及亲缘关系,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的数量分类杨远兵刘玉成方任吉(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重庆630715)NumericalClasificationoftheForestVegetationintheJiuzhaigouNatureReserve.YangY...  相似文献   

7.
山西蜜源植物花粉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系统聚类模型对山西13种蜜源植物花粉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将它们分为5类,并论述了每类的显著特点,结果表明系统类方法应用于蜜源植物花粉的分类是有效的,此外,还讨论了系统聚类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芍药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将数量分类方法应用于芍药品种的分类。选取了56个性状,对60个品种进行烽量分类,结果表明,由于组成花朵的单花数量不同,芍药品种首先分成了单花类和台阁花类两大类,有2朵花乃至数朵花叠合构成台阁花类。由于花瓣来源不同,各类中的芍药品种又分成了两个亚类;以花瓣自然增多为主形成的千层亚类和以雄蕊瓣化为主形成的楼子亚类,最后由于花部基本结构的差异及重瓣程度不同将艾药品咱分成了14个花型。对芍药品种的因子分析  相似文献   

9.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重要的性状多为数量性状。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寻求解释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遗传操纵。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离等研究提供了条件。本文从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作图群体类型及其特点,QTL定位方法,植物QTL研究现状,以及QTL精细定位、克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植物QTL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0种卷柏属植物茎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分类鉴定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北省及邻近地区产10种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茎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解剖学方面既存在共性特征,又各有其自身的特征.其共性特征表现在:(1)表皮细胞壁多少增厚.(2)皮层通常具机械组织(纤维、厚壁细胞,通常仅有厚壁细胞).(3)内皮层以内有大型气室,中柱由多数横桥悬于气室中.(4)中柱鞘由1至数层薄壁细胞环列而成.(5)维管束周韧型.但10种卷柏属植物茎的横切面外侧是否具脊状突起,皮层是否具纤维,皮层外侧是否具厚壁细胞以及厚壁细胞的层数,构成横桥的薄壁细胞的形态、数目,气室及中柱的形态、数目,木质部形态等方面具有种间差异,可作为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同时,利用茎的解剖学特征,可辅助解决某些仅靠形态学性状难以解决的分类鉴定问题.根据其相似程度,还可进行部分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沙拐枣属植物的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玲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5):1073-1085
选择了中国19种沙拐枣属(CalligonumL.)植物,共测定及引用了35个形态分类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MANOVA)和主成分分析(PCA),分别对形态因子进行了单元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种间形态指标均差异显著,冠幅(BC),木质枝枝节长度(LKWB),果实直径(DF),雄蕊长度(SL),同化枝枝节长度(LKAS)和同化枝化枝角度(ARAS)指标在沙拐枣属植物的数值分类上,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分析意义。依据平方欧氏距离,应用类平均法(UPGMA)将19种沙拐枣植物聚为5类,系统聚类结论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排序结果基本一致,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忍冬属植物区系地理的定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资料,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将甘肃省所产忍冬属41个类群划分为18个地理范畴各异的分布式样,分别归属于中国特有,东亚、中国-日本、中国-鼓马拉雅、热带亚洲,西亚喜马拉雅至东亚北部等6个分布型,其中,中国特有分布类群占73.2%。多数分布式样体现出西南至东北部的适应性辐射方向,少数呈现山西至西北方向。将甘肃省忍冬属植物分布区划分为3个区,11个小区,其中白龙江中上游山地,小陇山微成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Thermodynamic taxonomy (ThT) is established from both a theoretical and pragmatical point of view. An application of thermodynamic taxonomy is given.  相似文献   

17.
甘肃草本植物区系的一条分界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甘肃产5科161属531种草本植物(不包括栽培属种)进行了鉴定和登记,且对它们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区系地理研究,从种数与纬度的关系图中得出,北纬36°05′一线为甘肃草本植物区系中的一条可能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国分布单叶蔓荆的种内变异.每个居群随机采取5个以上的完整植株,以16个居群单叶蔓荆作为分类运算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ti,OTU),选取11个有变异的形态学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形态性状以各植株的平均值作为OTUs的原始数据,形成16×14的原始数据矩阵,对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根据Q...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Leaves of 8 species of Betula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 were collecte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growing season. After drying, total flavonoid (TF) and quercetin (Q)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Finally the TF/Q ratio was calculated. All the values describing taxonomical features were used to obtain the data matrix.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values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vention of phenetic taxonomy, yielding a set of dendrograms. The objects representing the same species (especially Betula verrucosa) were grouped in one cluster indicating that the overall similarity of birches based on flavonoid contents was not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in part, the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by PAWLOWSKA (1983) based on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romosome number.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唐古拉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了其成分。分别从唐古拉特白刺叶和西伯利亚白刺叶中的挥发油中鉴定出40、33个化合物,二者共有成分27个。对比二者的挥发性成分,发现唐古拉特白刺叶烃类化合物(25.54%),远高于西伯利亚白刺叶(12.00%),并且以二十一烷为转折点,在此之前,各烃类化合物的在唐古拉特白刺叶中的含量均高于西伯利亚白刺叶,在此之后,烃类化合物在前者中的含量低于后者;乙酸仅存在于西伯利亚白刺叶中,且含量高达20.00%,二氢猕猴桃内酯为二者叶中的主要赋香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