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高等植物的运动大半是由于生长速度不同,引起部位上的不对称所致,如像茎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等种种运动累积的效果往往表现于固定的生长形态,它的效应很容易被忽视.这类我们叫生长运动.如果由于结构上的不均,膨压有变化时就引起气孔的开合或豆科植物叶的开合等则属于膨压变化运动,也就是我们在此要讨论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顾来  胥晨漪 《生物学通报》2003,38(10):43-45
1 知识点评1.1 植物激素部分1)围绕植物向性运动归纳复习 :1单侧光照射下的 :暗盒开孔类、切割移置类、琼脂块替换类、云母插入、锡纸遮盖类及匀速旋转类等 ;2地心引力影响下的 :幼苗横置类、横置匀速旋转类及失重类等。2 )熟练掌握几个原理及应用 :1植物向光性原理 (受单侧光照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但应同时明确 ,单侧光照并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2茎的背地性原理 (地心引力影响生长素分布 ,但失重状态下不再影响分布 )。3根的向地性原理 (受地心引力影响 ,同时明确根比茎对生长素的质量分数更敏感 ,根的向地生长现象反映了生长素作用具双…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系向地性感应的分子机理与养分吸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根系向地性是决定根系空间生长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认识根系向地性感应和根系生长变化的分子机理及其与养分吸收的关系,可为遗传改良根系性状、提高植物养分吸收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重力感应、信号转导和生长素非对称分布等方面总结了植物根系向地性感应的分子机理,探讨了根系在养分胁迫下(特别是磷胁迫下)向地性变化的生理基础及其与养分吸收(特别是磷吸收)的关系,最后对根系向地性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系向地性是决定根系空间生长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认识根系向地性感应和根系生长变化的分子机理及其与养分吸收的关系, 可为遗传改良根系性状、提高植物养分吸收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重力感应、信号转导和生长素非对称分布等方面总结了植物根系向地性感应的分子机理, 探讨了根系在养分胁迫下(特别是磷胁迫下)向地性变化的生理基础及其与养分吸收(特别是磷吸收)的关系, 最后对根系向地性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生长素浓度梯度对生长素调控植物胚胎和器官发育、向地性和向光性生长等具有重要作用。生长素浓度梯度的形成依赖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极性运输主要由极性定位于细胞膜上的输出载体PIN(pin-formed family)家族蛋白  相似文献   

6.
植物在空间的取向,除受植物携带的遗传指令的控制外,还受外界环境条件例如光照、重力、水分以及化学物质等刺激的影响。在这些外界单方向的刺激下,植物产生的定向生长运动,称为向性运动。根据外界刺激的不同,可以相应地称为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化性等。那么,植物是怎样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呢?多年来,人们为探讨此奥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向光性早在一百年前,达尔文就发现金丝雀(?)草的茎尖,在单方向光照下,会发生向光弯曲。植物这种随光的方向而发生弯曲的能力,叫向光性。许多窗台上生长着的植物,都具有这种能力。由于这种茎的生长取向于光照较强的一面,故称之为正向光性。而有些植物例如向日  相似文献   

7.
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 (全一册必修 )第 12 2页 ,解释植物的向光性时说 :“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 ,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得快。结果 ,茎就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 ,即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使植物的茎显示出向光性。”这表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使植物生长快 ,低浓度时植物生长慢 ;而第 12 3页又说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与其浓度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地说 ,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 ,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并以此解释顶端优势现象 ,似乎与前者形成矛盾。究竟是高浓度促进生长还是低浓度促进生长 ,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  相似文献   

8.
以一种新观点(假设)解释植物的向地性。新观点主要内容:植物的茎在横截面上受到压应力时,生长快;受到拉应力时,则生长慢。根对应力的反应与茎相反,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茎尖、根尖。新观点简称为应力的植物效应。  相似文献   

9.
La^3+对墨兰根状茎生长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a~(3 )具有调节细胞膜透性,抑制糖和色素外渗、促进根对磷的吸收、促进根的发育等生理功能,但对其在植物生长和激素水平上调节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墨兰根状茎为材料,探讨了  相似文献   

10.
1 “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1.1 实验设计前的准备 植物的向性运动是由于受到单向外界刺激引起植物两侧的生长状况不同。单侧的光照、地心引力、水和肥都可以引起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的类型有 :向光性、向重力性 (根有正向重力性 ,茎有负向重力性 )、向水性和向肥性。其中向光性、向重力性是由于单向外界刺激引起植物两侧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致 ;向水性、向肥性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与单侧的营养供给不均匀共同作用所致。1.1.1 选择实验材料 教材中使用的实验材料不一定是最实用的 ,效果也不一定最好。因此 ,实验材料的选…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根总是向地而生,茎总是背地而长。这种现象一直被称作向地性(geotropism)。因根茎生长的方向相反,故又分别叫做正向地性和负向地性,以示区别。近年来,国外的有关文献对此已作了更改,将geotropism改为gravitropism。国内有些同志不知其缘由,不但认为这种更改没有必要,而且还将geotropism和  相似文献   

12.
植物根构型特性与磷吸收效率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7  
植物根构型,即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与磷吸收效率密切相关;认识植物根构型,可为植物磷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长期以来,人们试图定量描述植物根构型,确立一个能客观全面地描述根系三维立体构型的综合指标。试验指出,植物主要通过向地性变化和根冠之间的碳源分配来改变根构型,从而影响磷吸收效率;根系向地性变化可由缺磷等因素所诱导,且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变异性。有证据表明,根构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是  相似文献   

13.
怀地黄块根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观察了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cv.Hueichingensis Hsiao.)块根的形态发生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怀地黄的传统栽培方法,即用上一年的块根作母根进行繁殖,分别从母根和不定芽的茎基部发生不定根。怀地黄不定根的初生结构和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但其次生生长却有两种方式,即正常次生生长和异常次生生长。一类不定根的形成层产生的次生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即次生木质部中主要是导管,而薄壁细胞较少。这类不定根其次生生长为正常次生生长(normal secondary growth),是担负吸收和固着作用的正常根。另一种类型的不定根,其形成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含有大量的薄壁细胞,少量的导管分散在薄壁细胞之间。这种次生生长为异常次生生长(anomalous secondary growth),从而使不定根膨大,形成块根。因此,怀地黄的药用部分在起源和结构上都属于根的性质,其药用部分应称为块根。  相似文献   

14.
初中《植物学》“茎生长的向光性”一节里提到:“幼苗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在初中《生理卫生》“垂体”一节里提到:“生长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这二者实际上并非同一种物质,后者应称“生长激素”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化学名称为吲哚乙酸(简称IAA)。它没有专门的分泌器官,是由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茎尖、根尖、幼叶以及其他分生组织等产生的。因为它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故取名为生长素。生长素具有二重性,即在低浓度时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时抑制植物的生长。自从发现吲哚乙酸以后,已  相似文献   

15.
植物,尤其是克隆植物,能够通过表型变化来缓解外界压力,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该文研究了水生克隆植物乌菱(Trapa bicornis)对底泥磷含量(Sedim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SP)、植株密度(Plant density, PD) 及两者间交互作用的可塑性响应,探讨可塑性是否能促进其在富营养化环境中的生长。结果显示,底泥磷含量对乌菱的主菱盘叶数、同化根比根长、吸收根比根长以及叶、茎、同化根、吸收根与植株总磷含量等都有显著影响 (p<0.05),而植株密度对乌菱各生长及生理生态参数均无显著作用 (p>0.05);SP与PD的交互作用弱化了底泥磷含量对乌菱的效应。底泥磷含量和植株密度甚至改变了同化根、吸收根、茎、叶与总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乌菱的表型可塑性变化主要受底泥磷含量的影响,乌菱通过器官生物量分配、形态结构及生理生态特征的调整来响应底泥磷含量的变化;同时,高的植株密度也可以提高其在富营养化生境下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玉米根系生长及向水性的模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技术组建了玉米(Zea m ays)根系生长的三维模型,并用该模型模拟了根系在不同土壤水分剖面以及有、无向地性响应时的生长过程,探讨了根系向水性产生的机制以及向水性与向地性之间的关系.模型中将根系前沿看作由根尖构成的群体,每个根尖都对其周围环境独自作出响应,其中只有少数能继续分支. 模拟结果显示,玉米根系各单根受局部水势的影响而以不同速率伸长,即可造成总体的向水性. 如果土壤剖面上的水势由下到上递减,由此引起的单根伸长速率的不均匀分布将使整个根系在总体上表现出收拢和一致向下的生长趋势,并导致下层的根量相对增加.根系的向地性虽能使上述趋势增强,但它与向水性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檵木生物量分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量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反映了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策略,是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灌丛是中国亚热带灌丛生态系统最具优势的一种灌丛类型。该研究以该灌丛建群种檵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收获法在个体水平上研究了器官间的异速生长、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以及与个体大小、灌丛更新起源和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檵木地上-地下相对生长关系符合等速生长规律,但随径级增大其等速生长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较小径级檵木叶-茎、叶-根为等速生长,随径级增大转换为异速生长。不同灌丛起源间,檵木叶-茎、叶-根相对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器官间相对生长的尺度系数与生境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灌木层盖度和坡度通过影响檵木生长初期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影响其生物量在器官间的分配。檵木平均叶质比为0.11,茎质比为0.55,根质比为0.34,根冠比为0.65。随径级的增大,茎质比(0.50–0.64)逐渐增大,叶质比(0.12–0.08)、根质比(0.38–0.28)和根冠比(0.91–0.43)逐渐减小。在次生灌丛中,檵木叶质比为0.12,根质比为0.33;在原生灌丛中,檵木叶质比为0.07,根质比为0.36。生物量向地上部分的分配与灌木层盖度正相关,叶质比与坡度负相关,根质比与年平均气温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个体增大,檵木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关系由等速生长转换为异速生长,生物量向地上部分的分配增加,地上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茎干中;干扰通过影响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影响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干扰导致生物量向叶的分配增加,向根的分配减少;光照减少促进生物量向地上部分的分配,坡度增加导致生物量向叶的分配减少,年平均气温升高促进生物量向根系的分配,年降水量的变化对生物量分配无显著影响。檵木生物量分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最优分配假说。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向性运动及机理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等植物不能象动物一样自由移动整体的位置 ,但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可以产生移动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就是植物的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主要有两种类型 :向性运动 (tropicmovement)和感性运动 (nasticmove ment)。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 ,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触性、向化性和向水性等。向性运动大多是生长性运动 ,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1 向光性 (Phototropism)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能力称为向光性 ,向光性是植物为捕获更多光能而建立起来的对不良光…  相似文献   

19.
石刁柏外植体组织培育成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材料类别二年生未出土的嫩茎。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 MS。培养温度27±1℃恒温,每天10~15小时光照,光强2000Lux。生长和分化情况接种2~5天后,接种物逐渐变绿,出现绿色小芽,并不断增加。接种20天左右的茎切段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长出向地性的根,  相似文献   

20.
向地性是决定植物根系空间构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植物锚定和水分养分吸收至关重要。除了重力,根系向地性还受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本文采用琼脂培养方法,研究了铵对拟南芥主根向地性反应的影响及相关作用途径。结果表明:短期内,不同浓度(NH4)2SO4均显著抑制主根向地性弯曲,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根尖向地性角度逐渐变小。而等(NH4)2SO4浓度的NaCl对主根向地性抑制效应较小,不同浓度的甘露醇不阻碍主根向地性弯曲。纽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铵处理12h以内,Col-0根尖没有淀粉体的快速降解过程,并且铵对淀粉体缺失突变体pgm—1主根向地性的影响同Col-0相似。铵处理部分恢复生长素转运载体突变体auxl-22和eir1-1主根向地性缺失。这些结果表明,铵对拟南芥主根向地性的影响独立于根尖淀粉体参与的重力感应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