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苏属植物的分类及资源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描述了紫苏属植物各变种的形态特征和资源分布状况。对紫苏属的种系分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紫苏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刘月秀张卫明王红夏济珠沙宏银(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南京210042)(新曹香料研究所,东台224243)紫苏属Perila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历代本草专著均有收载。但有关紫苏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极少...  相似文献   

3.
紫苏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张隽生钟瑞张卫明刘月秀(安徽省芜湖农业学校,芜湖241000)(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南京210042)由于紫苏属(Perila)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其栽培技术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重视。1996年,我们紫苏...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的分布特点以及植物中亚麻酸含量等级,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湘西地区大力发展的亚麻酸资源植物,该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及测定种子油脂相关指标,对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从植物生长特性、油脂特性、开发利用潜能三方面选出10项评价指标,对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筛选。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共有亚麻酸资源植物64科128属171种,其中芸香科、大戟科、豆科、唇形科等8科是亚麻酸植物数量优势科,花椒属、南蛇藤属、猕猴桃属3属是亚麻酸植物数量优势属;生活型中,木本植物有122种,草本植物有49种,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中等及高含量(含油量及亚麻酸含量≥20%)亚麻酸植物有90种,占亚麻酸植物总数的52.63%,这一类群亚麻酸含量丰富,具有较大利用价值;分布格局上,亚麻酸资源植物主要分布在湘西州中北部、海拔300~1 100 m的中低山地与丘陵地区,其中海拔700~800 m范围内最为丰富,高产富油种主要集中分布在湘西州中部地区。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筛选出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香薷、藿香、刺壳花椒、杜仲、青葙、紫苏、路边青、回回苏、独行菜这11种植物为湘西地区Ⅰ级开发利用植物。  相似文献   

5.
紫苏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6份紫苏属材料进行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并对其1种(包括紫苏和白苏)及2变种材料各一份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紫苏属植物染色体数均为2n=40,其核型公式分别为紫苏[P.frutescens(L.)Britton var.frutescens(zi-su)]2n=40=20m(2SAT) 10sm 10st;野生紫苏[P.frutescens var.purpurascens(Hayata)H.W.Li]2n=40=18m 14sm(2SAT) 8st;回回苏[P.frutescens var.crispa(Benth.)Deane ex Bailey]2n=40=10m(2SAT) 14sm 16st;白苏[P.frutescens(L.)Britton var.frutescens(bai-su)]2n=40-24m 12sm(2SAT) 4st.结果表明,紫苏属不同原(变)种植物的染色体数日相同,但在核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染色体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紫苏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月秀  张卫明   《广西植物》1999,19(3):285-288
对紫苏(Perillafrutescensvar.arguta)植物叶片及种子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叶片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为28%,β-胡萝卜素含量为24.7mg/kg,全株挥发油含量为0.22%~2.70%;紫苏种子油脂肪酸中α-亚麻酸含量为62.9%,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我国野生紫苏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紫苏与白苏不同化学型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不同地区的八个紫苏、白苏样品进行了植物形态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花为白色、植物全绿者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紫苏酮,此植物为紫苏酮型。花为淡紫色,植株全紫者(老叶叶面为绿色,叶背面为紫色)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紫苏醛,此植物为紫苏醛型。花为粉白色,叶子面绿背紫绿色或者叶绿,叶柄、茎为紫绿色者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莳萝油脑或肉豆蔻醚,此植物为苯丙烯基型。  相似文献   

8.
铁轴草(T. queadrifarium Buch-Ham),又称红蒿、小紫苏和绣球防风等,为唇形科(Labiatae)香科科属(Teucrium)植物,广泛分布广西、广东、云南,以及福建、湖南、贵州三省南部地区。民间用其全草入药,它具有镇痛、利湿、防疟和止血等功效。香科科属植物富含克罗烷(clerodane)型二萜化合物;由于这类二萜成分具  相似文献   

9.
紫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紫苏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食、药二用植物,日益成为国内外医疗保健、食品、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国内外对紫苏及紫苏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张红梅  陈浒  陈静  郭城  黄菊 《西北植物学报》2020,40(10):1768-1777
为了明确毕节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该研究于2018年、2019年分别采用样线和样方法对研究区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同时通过标本采集、文献查阅等方法对研究区的植物资源及区系进行分析,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及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总计133科438属721种,其中蕨类10科13属16种,裸子植物7科9属11种,被子植物116科417属695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5科75属121种,双子叶植物101科342属574种;珍稀濒危植物共35种,隶属于14科24属。(2)资源植物分类中,药用类植物121科339属516种,蜜源植物74科180属333种,食用类植物37科60属75种,观赏类植物75科146属209种,纤维类植物42科82属89种,淀粉和糖料类植物21科37属59种,芳香油类植物25科88属132种,油脂类植物63科117属144种,树脂及树胶类植物17科17属22种,鞣料类38科63属87种,其他植物资源合计68科128属155种。(3)植物区系上蕨类植物的科、属区系分化小,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9个亚型,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级水平上共15个分布区类型、20个亚型,属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研究表明,研究区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和热带双重性质和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对云南紫金牛属植物进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评价该属植物的资源动态、现状,为本属资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采用踏查、详查和访问调查以获取相关资料.实地调查表明,在调查的几个地区中,仅在文山州的西畴县和老君山以及红河州的元阳县发现有紫金牛属资源分布;所采集的6种植物资源中矮地茶、朱砂根、柳叶紫金牛的生物产量较高.云南紫金牛属植物资源分布带狭窄,生境要求严格;各地资源破坏严重,贮量正在缩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野生紫苏的植物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分布、主要营养成分与使用价值、种植栽培方法、国内外对紫苏的利用概况及其种植产业前景。  相似文献   

13.
植物ω-3脂肪酸脱氢酶(ω-3FAD)基因是催化亚油酸转化为α-亚麻酸(ALA)的关键酶基因,通过调节该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植物ALA的含量。为了研究温度和紫外照射对紫苏PfFAD7的影响,通过RTPCR方法分析了紫苏地上组织的特异性表达和温度、紫外胁迫下紫苏叶片和茎中PfFAD7基因的积累情况。分析表明,PfFAD7基因在紫苏全植株中均有表达,但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温度和紫外照射均影响PfFAD7基因的表达,低温可诱导PfFAD7基因的表达,而高温则抑制PfFAD7基因的表达;UV-B照射下,PfFAD7基因在叶片和茎中表达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本试验对于紫苏ω-3脂肪酸脱氢酶的研究有利于高水平ALA的积累,更有利于紫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对于进一步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和代谢过程以及关键基因PfFAD7在此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京市堇菜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介绍了南京市堇菜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观赏特性,阐述了堇菜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应用价值,认为其在南京园林绿化中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苎麻属植物资源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是栽培苎麻的原产国,拥有丰富的苎麻属植物资源.深化苎麻资源的研究对了解苎麻属植物的分类与进化以及苎麻品种改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苎麻属植物的起源分类与进化、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苎麻资源研究标准与规范制定等基础性研究进展,并对苎麻资源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南紫金牛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至西北部分布的紫金牛属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及资源分布地过去的资源量、分布状况、用途、利用方法及其利用历史等走访调查。归纳概述了19种云南紫金牛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药用价值、观赏性状及其资源状况,为紫金牛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和持续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淫羊藿属多种植物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贵州是淫羊藿属植物小花类群发生和演化的重要区域和分布中心,尤以黔东北地区保存的原始种类最多。随着市场对淫羊藿提取物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淫羊藿属野生资源遭受大面积破坏,资源呈现濒危趋势,人工栽培成为保障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整理了贵州现存的20种淫羊藿属植物的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了淫羊藿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生物碱、多糖),重点论述了光照、温度、土壤及采收时间等因子对淫羊藿属植物品质含量的影响,综合当前人工栽培淫羊藿属植物的繁殖方式、种植密度和管护等栽培技术,分析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瓶颈,以期为贵州淫羊藿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栽培示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雪胆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同时因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雪胆属植物深入研究的不断展开,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缓解雪胆属植物资源匮乏的状况,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综述对雪胆属植物的组培和栽培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对雪胆属植物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雪胆属植物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野生樱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樱属植物(Cerasus Mill.)的起源中心,拥有最为丰富的野生资源。为了解和掌握我国野生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现存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受威胁因素等情况,2010-2015年持续对我国西部山区6个省(市)31个调查点的野生樱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收集。调查发现,我国野生樱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广泛,多样性丰富。但在31个调查点中,除了离城镇较远或自然保护区内的13个调查点外,其他野生樱属植物资源都是零星分布,现存资源分布量很小,约84%的调查点都处于一般保护或无保护状态,任其自生自灭,砍伐频繁,在修路或开荒过程中多会消亡。在调查过程中共收集408份种质资源叶样,进行硅胶干燥室内保存。基于对野生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原生境状况分析,讨论了可能的受威胁因素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未来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策略及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连康山石楠属植物资源的挖掘,分析其开发利用潜力.方法:应用样方法对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石楠属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河南连康山自然分布有石楠属植物8种(含2变种),约占河南省石楠属植物种数的88.8%;结合该区石楠属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编写了简易的野外识别检索表.结论:连康山石楠属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