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华血簇虫在其无脊椎动物寄主中的发育已另有文描述。这里报道的是中华血簇虫在中华鳖中的发育。这一时期包括三个阶段:组织细胞内裂体增殖、深部血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和外周血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组织细胞内裂殖体产生14—32个裂殖子。深部血红细胞内的裂殖体分为两类:一类是X裂殖体,它产生14—18个小裂殖子;另一类是Y裂殖体,它产生4—6个大裂殖子。外周血红细胞内的初期裂殖体可产生多至14个裂殖子,而随后的裂体增殖却产生越来越少的裂殖子,且裂殖体和裂殖子的大小也渐趋变小。外周血晚期的裂殖体只形成2个裂殖子。配子母细胞来源于Y裂殖子。营养体是由上一代裂殖子向下一代裂殖体发育的中间时期。  相似文献   

3.
龟鳖类寄生血簇虫六新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血簇虫(Haemogregarina Danilewsky,1885)属真球虫目(Eucoccidia)血簇虫科(Haemogregarinidae),这一属的寄生虫,其寄主以爬行动物为主,两栖动物和鱼类也有寄生。至今已记载有300余种。龟鳖类的血簇虫研究,国内尚无报道。作者在1984年3月—1985年3月,对我国龟鳖类寄生的血簇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解剖检查了中华  相似文献   

4.
中华血簇虫是湖北产的中华鳖体内发现的一种寄主虫。在其生活史发育中,存在着两种寄主的交替。本文只介绍它在无脊椎动物寄主——鳖穆蛭体中的发育情形。这一时期包括两个阶段: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配子生殖的特点是,两性配子母细胞先融合,然后才进行配子分化,产生4个雄配子核,其中1个核与雌配子核受精,形成合子核。孢子生殖以单核卵囊的核分裂开始,最后形成含8个裸子孢子的成熟卵囊,并解体释放出子孢子。整个过程都发生在蛭消化道内。脊椎动物寄主的感染,很可能是因为吃下含成熟子孢子的无脊椎动物寄主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太阳虫、钟虫和喇叭虫韩志泉(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037)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已描述的有2万多种,绝大多数属世界性分布。太阳虫、钟虫和喇叭虫就是其中的习见类群。太阳虫(Actinophrys)常见的有放射太阳虫(A.sol)和多泡太阳虫(A.Ve...  相似文献   

6.
李道生 《动物学报》1989,35(3):238-242
本文详细描述了广东肝血簇虫(Hepatozoon guangdongensis)在实验宿主、中国水蛇肺部裂体生殖整个发育过程各期虫体的超微结构。成熟裂殖体内的裂殖子与肺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裂殖子的超微结构是相似的。裂殖子(3.4×1.3μm)外被由外膜和内膜构成的表膜,它与球虫一样具有包括类锥体在内的完全顶复结构。内皮细胞内的裂殖子和滋养体都没有围虫泡和围虫泡膜包绕。具有内膜的长形滋养体变圆,并外被由宿主细胞产生的围虫泡和围虫泡膜包绕,转变成为圆形的幼期裂殖体,然后发育成为成熟的裂殖体。成熟裂殖体(23×10μm)内含30—50个裂殖子。裂殖体内没有观察到残余体存在。  相似文献   

7.
肝血簇虫属一新种记述(真球虫目、血簇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研究肝血簇虫Hepatozoon已有近80年历史,从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中描述了近80个种Levine,1980。我国只有Nauck 1927在松鼠Sciurus vulgaris的外周血液中观察到Hepatozoon sp.的寄生,但既没有描述也没有命名。作者在1980年6月到1981年7月,对来自广东各地的81条灰鼠蛇Plyas korras进行血检,发现其中5条感染  相似文献   

8.
虫具美     
笼是畜养鸣虫最常见的虫具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早的虫具。唐朝宫女畜养的蟋蟀,就是以“小金笼”盛之。用笼畜虫既能使鸣声充分传出,又可直接观赏,这是它的最大优点。虫笼主要用于蝈蝈、扎嘴儿、纺织娘等的夏秋时饲养,不适于冬季。笼子造型多异,使用材料也很广泛。常见者有秸笼、竹笼、木笼等。秸笼在农村最常见,是用高粱秸(吾乡称“秫秸”)破成的篾子编成的,其形状为十二角形,大小如拳。这种笼取材最为方便,价亦甚贱。城里沿街叫卖蝈蝈者,均以此笼贮虫。另一种呈扁圆形,编织工艺比较复杂,笼也更为美观,较结实,能长期使用,甚至用来养冬虫揣进怀里也是可以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表明定远虫(Tingyuania)和双岛虫(Dinesus)这两个三叶虫属足有效的,前者并不是后者的晚出异名.双岛虫类的地质延限被下延至传统早寒武世晚期的清虚洞组.补允描述首次发现的定远虫的尾部,并描述双岛虫的一新种.  相似文献   

10.
卤虫     
  相似文献   

11.
12.
鸽血变虫(Haemoproteus columbae Kruse,1980)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凌仙  林宇光 《动物学报》1989,35(3):306-312
本文首次报告我国鸽血变虫的生活史。自然和人工感染实验证明虱蝇是其昆虫媒介。本虫的配子体进入虱蝇体内6—10天后完成孢子有性增殖。 实验观察了本虫在鸽体内无性增殖期的形态、部位及在末梢血液中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并证明其潜隐期(prepatent period)为28—30天。 本工作亦对羽虱体腔中的卵囊和子孢子作了描述,提示羽虱也可能是本虫的媒介昆虫,有待今后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中华球孢虫(Sphaerospora chinensis)的结构与发育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球孢虫呈卵圆形,孢质均匀。极囊和极丝都有透明中间层包围,极丝有粘性且易释放;孢子母细胞边缘有壳瓣形成体,是壳瓣细胞的发育起点,成熟孢子的壳瓣外周有突起的条纹,但两个壳瓣的条纹不尽相同,两个壳瓣之间以紧密连接的方式相连;孢质母细胞的发生属单孢子发育模式;随着细胞的成熟,球孢虫所含的内质网、微管等结构会退化乃至消失。文章还讨论了中华球孢虫极丝易释放性与其对寄生方式适应性的关系。重庆为该虫新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世界胭脂虫业再度兴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庄馥萃 《昆虫知识》1995,32(6):372-373
  相似文献   

15.
郑发科 《昆虫学报》1998,41(2):171-173
This paper reports 1 new species of the gigantulus group of the genus Bledius Leach from Sichuan, China. Key to the known species is given. The type specimens are deposi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y, Sichuan Teachers College.  相似文献   

16.
重新建立滇虫脩属Dianphasma Chen & He, 1997 rev. stat. 为1有效属,并记载1新种:陈氏滇虫脩Dianphasma cheni sp. nov.,重新记述了滇虫脩属的特征,提供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丽虫齿科Calopsocidae在中国及越南的分布,并记述该科1中国及越南新记录种:背突丽虫齿Calopsocus infelix (Hagen)。该种头橘红色,胸部黄褐色,腹部紫色。翅宽,微革质,两面均布满毛。雌虫生殖突发达,外瓣具刚毛。  相似文献   

18.
象虫     
简要介绍了动物界中最大1个昆虫类群-象虫、包括象虫的简要识别特征、名称、种类、基本形态特征、主要类群、生活方式和经济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19.
胡霞  刘强 《昆虫知识》2008,45(1):58-61,F0002
中华食蜂郭公虫Trichodes sinae Chevrolat是西鄂尔多斯地区重要传粉昆虫火红拟孔蜂Hoplitis pyrrhosoma Wu的寄生性天敌。文章报道中华食蜂郭公虫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幼虫和成虫的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该虫在西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陆续羽化出巢,成虫取食植物补充营养后,开始交尾、产卵。1龄幼虫能够寻找并钻入火红拟孔蜂的巢室,取食火红拟孔蜂幼虫,直至结茧化蛹。室温条件下,卵期约6~8d,幼虫期约260~280d,蛹期约40~50d;雄虫寿命约28~30d,雌虫寿命约35~40d。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并叙述我国四种寄生于淡水鱼上的锚首虫,它们是:福建锚首虫、江西锚首虫、鄱阳锚首虫和钱塘锚首虫,分别寄生于鳅、(鱼勾)和(鱼骨)属淡水鱼的鳃丝上,分布在我国福建建瓯、江西鄱阳湖、浙江曹娥江、钱塘江等淡水江湖中。文内各新种和相似种列表并描述了在形态特征上的相互差別,以确定该新种的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