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固体支撑的自组装的双层类脂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通常BLMs某些相似特性的固体支撑的双层类脂膜(S-BLM)能够通过两步自组装到新劈开的金属丝上面。如:(1)包有聚四氟乙烯的铂丝头部浸在类脂溶液里,用解剖刀把顶部切开;(2)包有类脂溶液的新铂丝末端转移到0.1mol/L KCl溶液里,电测定证实,数分钟后,在金属丝末端自动地形成了稳定的类脂双层。本文报道了这种固体支撑的BLM(S-BLM)在检测Pb2+离子中的应用。S-BLM为液晶结构,它可用于基础研究、生物传感器和分子电子器件等技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双层脂膜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和器件及其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自组装技术建立一个简单的BLMs。总结了同生物传感器和分子电子器件有关的BLMs的工作。讨论了BLMs的改进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5.
施玉lian  周亦昌 《生理学报》1991,43(2):128-133
本工作利用双室系统观察了金褐霉素对平板脂双层(Planar lipid bilayer)的作用。双室系统包括一个带直径为700μm 小孔的 Teflon 薄膜中隔,和由它隔开的两个充满盐溶液的小室。用脂双层(成膜液为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正癸烷溶液,重量比4∶1)覆盖小孔,在电压箝位下,研究脂双层的电学和通透性质。记录金褐霉素产生的电导变化和单通道电流。实验观察到,在将金褐霉素(终浓度10—20μg/ml)加入小室,20min 左右可记录出通道样活动噪音,脂双层膜电阻下降。它们的发生不依赖于跨膜电位差和离子浓度梯度的存在。将加入的金褐霉素的浓度降低至1.4μg/ml,可获得离散的单位电导涨落的记录。在对称100mmol/L 的 KCl 溶液中,这种单通道活动的优势电导为4—6pS。通过改变两小室的离子浓度,测定平衡电位,可由 Goldmann-Hodgkin-Katz 电场方程推算出通道的离子选择性。结果表明,金褐霉素在脂双层形成的离子通道对 K~+比对 Cl~有较高的通透性(P_K:P_(Ol)≈5.2)。这些结果为金褐霉素增加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降低肌细胞膜电位,以及为它在临床上的抑菌作用提供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误食裸鲤卵而致呕吐和腹泻的病例早已有报告,其作用来源于可引起平滑肌收缩的有毒成份。本文作利用卵磷脂和胆固醇形成的脂双层,在电箝位下首次观察到经Sephadex G50初步分离的裸鲤卵的有毒组分改变脂双层的膜电导,形成跨膜离子通道,这个组分至少含有两种分别可在脂双层形成阴离子和阴离子通道的成份。  相似文献   

7.
首次在铂丝新生表面上形成了碘-聚吡咯双层脂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碘掺杂浓度对双层脂膜I-V特性的影响。用此法所得到的铂支撑双层脂膜十分稳定,可进一步用于生物传感器及分子电子器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合成的双二茂铁息夫碱进行了结构表征,将它们与二茂铁、乙酰二茂铁一起作为修饰物,首次制得铂支撑的双层脂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并讨论了它们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高粱根质膜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100 m m ol/L、200 m m ol/L、300 m m ol/LNaCl依次处理萌发后3 d 的高粱(Sorghumvulgare Pers.)幼苗,分离纯化根质膜。将质膜嵌入预先涂制好的平面脂双层,然后用电学方法测定该脂双层的离子选择通透性。膜的两测分别加入NaCl和KCl,在电压钳位下测定不同膜电位时的膜电流,通过GHK 电压等式计算膜的离子选择通透性。结果表明质膜的离子选择通透性在盐胁迫下发生显著变化,对照的K+ 、Na+ 通透比(PK∶PNa)= 3.5,处理后PK∶PNa= 1.5。讨论了这一变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多种有机和无机离子作为重要的营养物质、渗透物质、辅酶和信号分子, 参与植物生殖、生长发育和逆境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离子通道是离子跨质膜和内膜运动的重要渠道和动态调控因子, 直接影响和调控细胞内离子浓度及亚细胞分布的动态变化。目前, 植物尤其是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多个离子通道家族被先后鉴定出来, 其中部分离子通道蛋白定位在细胞质膜上, 其基本生物学功能, 诸如蛋白结构、离子选择性和通透性、门控特点、活性调控机理以及不同离子通道之间的协同关系等均取得重要进展。该文概要介绍近年来植物细胞质膜离子通道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离子通道病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Wang G  Zhu Y  Kong DH  Chen SD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3):251-254
离子通道 (ionchannels)在细胞分子水平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离子通道由于某些先天性的或后天获得性的原因导致其结构和 (或 )功能发生改变时 ,其所承载的功能必将发生异常 ,从而可能导致离子通道病 (channelopathy)的发生。作为近年新兴的一门交叉型前沿学科 ,目前离子通道病的研究模型和方法日渐完善 ,对于离子通道病的研究不仅为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并且将有助于对某些离子通道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2.
应用^13C-CP/MAS和DSC方法研究蟾毒灵与磷脂膜相互作用的执致相变特性及动力学特性。DSC曲线表明蟾毒灵使磷脂膜相变温度降低,吸热峰变宽。^13C-CP/MAS谱表明磷脂膜的NMR信号峰化学位移随温度稍有变化,提示磷脂膜在液晶态脂肪烃链有不同程序的反-旁式异构化。含蟾毒灵的EPC脂双层NMR谱,随温度升高有蟾毒灵信号峰出现,EPC脂双层分子内各部分的信号峰强度和峰形变化明显,说明脂双层分子  相似文献   

13.
植物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核苷酸(cAMP/cGMP)是生命体重要的信号分子,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NGC)是环核苷酸主要的受体之一,目前已在植物中克隆并鉴定了多个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基因,它们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抗病等反应.这些通道既可通过一价阳离子,也可通过二价阳离子,其活性受Ca2+/Calmodulin调控.本文概括了近年来植物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NGC)基因的克隆、植物CNGC对离子的选择特性、CNGC的生物学功能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施玉梁  王文萍 《生理学报》1992,44(6):533-540
利用由卵磷脂和胆固醇(分别为20和5mg/ml)的正癸烷溶液形成的平板脂双层,观察了由金环蛇毒纯化的膜活性多肽B(BMAP B)形成通道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膜两侧有一定电位差或盐浓度梯度的条件下,BMAP B参入脂双层形成离子通道,在电压箝位下可记录出不同电导的单位电导涨落,随着更多通道的形成,脂双层稳态膜电阻明显降低;通过在不对称盐溶液中测定平衡电位,确定BMAP B通道的阴阳离子选择性不强,P_K/P_Cl≈1.4;和在生物膜的作用一样,二价金属离子Ba~(2+),Ca~(2+)抑制BMAP B通道的活动。这些结果为金环蛇毒膜活性多肽在生物膜的去极化作用提供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植物离子通道特征、功能、调节与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植物离子通道的特征、生理功能、影响通道启闭的因素和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植物离子通道的特征、生理功能、影响通道启闭的因素和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杨德武  李霞  肖雪  杨月莹  王靖 《遗传》2008,30(9):1157-1162
离子通道亚型与其基因共表达的关联对研究离子通道功能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将方法应用到人类和小鼠两套表达谱数据, 结果发现离子通道亚型中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氯离子通道和受体激活型离子通道的表达谱聚类结果与生物学分类有较好的一致性, 体现了离子通道亚型在mRNA水平上的共表达, 并证实了通过离子通道表达谱能很好的对离子通道的功能亚型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植物保卫细胞离子通道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保卫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通道活性变化及其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同时对各种刺激引发气孔运动过程中的信使Ca2 、H2O2和pH等对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老化红细胞SOD,LPO与脂膜流动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老化是机体老化的基础。红细胞由于直接暴露在高氧分压下,又有铁离子催化,特别易受脂质过氧化的损伤,因而成为研究细胞老化的较好材料。膜在细胞老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个体衰老过程中关于红细胞膜的研究有过一些报道然而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工作较少。本  相似文献   

20.
王颀  周虎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0):5950-5953,5987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GIC)在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多种神经性疾病有着密切联系.与受体正位调节作用相比,别构调节效应具有类内源性生理作用、高选择性及不易过度调节的优点,从而避免了一系列不良反应发生.目前,各种LGIC受体超家族均有别构调节剂发现,部分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在未来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及完善针对别构调节剂的筛选策略,别构调节剂的发现效率及生物活性将得到极大地提高,更多的药物将会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