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薄芝糖肽注射液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试验小鼠建立肝损伤模型,然后分为三组,一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另两组分别注射薄芝糖肽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测定NK、IL-2、TNF的活性.结果采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能显著提高NK、IL-2、TNF的活性.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具有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能治疗肝细胞损伤.其机制与免疫网络有很重要的关系,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6~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入组后均给予原发病对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尿氮素、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血尿氮素、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有助于缓解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蛋白尿症状,具有保护和促进肾脏功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与化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化疗前后CD8+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疾病控制组(DCR)患者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显著高于治疗后进展(PD)组患者组(P<0.05);CD8+细胞的比例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NSC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化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灌注化疗对患者血清CEA(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A19-9(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全身静脉化疗组(对照组)和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1例。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治疗前)与化疗1个月后(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清CEA、CA19-9、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及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肠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478,0.668,0.315,0.552);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5.37%,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P=0.017)。结论:与单纯全身化疗相比,胃癌根治术后腹腔灌注化疗可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艾迪联合化疗对大肠癌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选择病例随机分两组,A组(试验组):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50 ml每日1次静滴,共10 d;B组(对照组):单纯FOLFOX4方案化疗.分别观察两组化疗前后肠道常驻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指标及机体免疫状态(CD3 、CD4 、CD8 、CD4 /CD8 )的变化.结果 A组与B组比较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明显增多,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组CD8 明显下降, CD4 /CD8 比值上升,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具有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的作用;艾迪注射液可降低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改善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69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N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NP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8天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用药2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组患者在疗效控制情况、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可显著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DC-CIK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癌胚抗原(AFP)的变化及患者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CD16+CD56+)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细胞亚群CD8+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均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平均分(167.2±15.8)显著高于对照组(133.5±12.9)(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部分出现腹痛、恶心、发热症状,对症处理后24h内均可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P<0.05),3年生存率为22.5%,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1).结论:DC-CIK辅助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探讨薄芝糖肽预孵育的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胃癌细胞AGS形态特征、增殖、迁移的影响,为胃癌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提供基础。采用薄芝糖肽注射液预孵育PBMC,去除薄芝糖肽继续培养的PBMC,其培养上清液作为实验因素,未用薄芝糖肽预处理PBMC的上清液作为对照,作用于胃癌细胞AGS及其迁移模型,IPP软件测量AGS的形态学参数、迁移平均宽度,计算迁移率。薄芝糖肽预处理及未预处理的PBMC与AGS混合培养,MTT检测AGS的增殖活性。分析发现,实验组AGS的核浆比、梭形细胞面积、Feret最小值、Feret最大值、Feret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划痕宽度显著增加(F=11.277,p0.05);实验组AGS的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F=12.96,p0.01)。结果表明,薄芝糖肽可以调节胃癌患者PBMC的功能,使PBMC减小胃癌细胞AGS的核浆比和直径,抑制其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对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er大鼠腹腔注射D-GalN(D-氨基半乳糖)诱发急性肝衰竭(ALF).48h后存活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薄芝糖肽注射液或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w.观测动物存活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肝组织学检查.结果:薄芝糖肽注射液3个剂量治疗组大鼠的存活率分别为42.1%、57.9%和63.2%,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1.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相差显著(p<0.05).治疗组大鼠ALT水平在给药第2d即明显下降,第7d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直到实验结束才恢复正常.4组动物病理切片显示,注射D-GalN后肝细胞大量坏死,呈现ALF状态.第15d高剂量治疗组基本恢复正常,但对照组仍见散在肝细胞坏死灶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薄芝糖肽注射液可明显提高ALF大鼠存活率,改善肝功能.提示薄芝糖肽注射液可用于临床救治急性肝功能衰竭或重症肝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96例处于初治诱导缓解治疗阶段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患者在进行常规化疗的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 L,1次/天,共28天;对照组48例患者仅接受常规化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治疗前后造血系统、T和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为89.6%,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14天及化疗结束后1周,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化疗结束后1周,治疗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CD3-CD19+含量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化疗所致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抑制,而且能够提高其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化疗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