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将大肠杆菌K-12中的B-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和L-阿拉伯糖异构酶基因araA以串联方式克隆到载体pET-28a(+)上,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重组菌株能表达出大量可溶性B.半乳糖苷酶蛋白和L-阿拉伯糖异构酶蛋白。以重悬菌液为酶源,可将乳糖降解为D-半乳糖,并将D-半乳糖转化为D-塔格糖。在温度为50℃,pH7.0的缓冲液中,经一段时间反应后,D-塔格糖的转化率可达21%以上。加入Mn^2+、Co^2+和Fe^2+均能够使D-塔格糖的转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制备型HPLC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从珍珠菜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槲皮素(2)、cinchonain Ib(3)、芹菜素-6-C-β-D-吡喃木糖基-8-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芹菜素-6,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芹菜素-6-C-α-L-吡喃阿拉伯糖基-8-C-β-D-吡喃木糖苷(6)、芹菜素-6,8-二-C-β-D-吡喃木糖苷(7)、芹菜素-6-C-β-L-吡喃阿拉伯糖基-8-C-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6-C-α-L-吡喃阿拉伯糖基-8-C-β-D-吡喃葡萄糖苷(9)、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8-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0)、blumenol A(11)、(3S,5R,6R,7E,9S)-大柱香波龙-7-烯-3,5,6,9-四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化合物3-8和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12均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10 μM)。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胞杆菌降解木质纤维素能力及产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林废物堆肥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经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将该细菌用于木质素类化合物利用.固态培养条件下考察其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及产酶特性,另外对发酵前后的稻草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兼具低分子量木质素酚型、非酚型类物质的降解能力.其对木质素降解是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验条件下,培养30 d使木质素降解率达9.47%,同时对纤维素、半纤维素也有较高程度的降解;降解率分别为38.8%、41.84%.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稻草木质素结构被破坏,枯草芽胞杆菌对木质素各官能团的降解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诱变得到十一株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降低的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突变株,用灰色理论分析了其木素过氧化物酶类的产生与木素降解能力间的相关性,并从中筛选到一株木素过氧化物酶缺陷、锰过氧化物酶酶活明显降低的突变株,其木素降解能力为原始菌株的80%左右。该菌粗酶液作用于纤维素酶酶解杉木木素和天然褐腐木素,可产生小分子的木素降解产物,此反应不需H2O2参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粗酶液对木素的作用主要为氧化作用,因此推测此突变株粗酶液中含有不同于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与木素氧化降解有关的酶类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番茄花柄脱落相关酶—哆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的性质,采用离体培养条件下经乙烯处理的番茄花柄,分离和纯化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并测定其性质。结果表明:用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和CM Sepharose CL-6B阳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可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约为30.2kDa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纯化倍数为30.85;纯化的PG活性最适pH值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0℃;Km值为26.14mg·mL^-1;1mmol·L^-1Ca^2+、Cu^2+、Ba^2+、Co^2+和Mn^2+可抑制PG活性,而1mmol·L^-1的Mg^2+、K^+、Fe^2+、Zn^2+、Fe^2+促进PG活性,20mmol·L^-1的Fe^2+和Fe^3+促进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迷迭香水溶性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用^13C NMR、^1H NMR、Ms等方法鉴定出3个化合物:迷迭香酸(1)、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2)、木犀草素(3),其中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对化合物2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为:对金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木霉菌(Trichoderma spp.)是一类重要的植病生防因子,该菌产生的包括几丁质酶在内的细胞壁降解酶,在木霉重寄生中起重要作用。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葡萄糖浓度、铵盐浓度、胶状几丁质三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绿木霉菌(Trichoderma,Virens)几丁质酶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葡萄糖(0.1%)和低浓度铵盐(10mmol/L)有利于几丁质酶的分泌,几丁质酶活性最高可达到6.83U;高浓度葡萄糖对几丁质酶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在3%葡萄精浓度条件下几丁质酶的分泌水平均小于0.45U,在高铵盐浓度(100mmo/L)时,几丁质酶分泌水平在0.59~1.29U;胶状几丁质的添加可在术霉菌丝体生长早期(培养前72h)诱导几丁质酶的分泌;葡萄糖与铵盐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几丁质酶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8.
纤维二糖脱氢酶生成羟自由基和还原各种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研究了纤维二糖脱氢酶(CDH)生成·OH和还原各种自由基的能力.以纤维二糖为电子供体时,CDH可以生成·OH.·OH生成量与CDH、Fe3+和O2的浓度有关.加入过氧化氢酶可使·OH的生成明显减少.CDH可以还原自旋加合物[PBN-OH]·、氮氧自由基和天然木素分子中的自由基.结果表明,CDH具有生成·OH和还原各种自由基的能力.对该酶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红蓼中木脂素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中分得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牛蒡子甙(1)、拉帕酚B(2)和红蓼脂素(3)。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陈巍  詹佳  余川  魏炜 《工业微生物》2012,42(1):68-73
从黑曲霉发酵液中经硫酸铵分级沉淀,Phenyl-Sepharose疏水柱层析,DEAE-Sepharose 4B阴离子交换柱得到电泳纯的脂肪酶,纯化倍数达10倍,回收率50%。对脂肪酶的性质分析表明:该酶分子质量约为35kDa,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37℃和9.5,50℃以下和pH6.0~11.0之间保持稳定,属于碱性脂肪酶。Mg^2+、Ca^2+、Cu^2+、Zn^2+、Co^2+、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而Al^3+、Fe^2+、Fe^3+对酶有严重抑制作用。变性剂盐酸胍和脲对其未见显著影响,而SDS强烈抑制其酶活。用不同氨基酸修饰剂对酶进行修饰,其中NBS和PMSF强烈抑制该酶活性,NBSF和DTT在低浓度下对酶活影响不大,2,3-丁二酮在高浓度下影响其活性。外加稳定剂如NaCl、PEG、甘油、山梨醇、海藻酸钠,均可不同程度的延长脂肪酶的半衰期。在一定质量比条件下,该酶有良好的抗蛋白酶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及筛选降解海水养殖区甲胺磷的降解菌,并确定最适的降解条件。方法从被有机磷污染的海水样中分离,以有机磷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M-1,并对其降解能力和所需条件进行测试。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结果初步鉴定菌株M-1属于腊样芽胞杆菌。菌株M-1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8.0。Zn^2+(200mg/L)、Cd^2+(50mg/L)与Pb^2+(200mg/L)不影响菌株M-1对甲胺磷的降解作用,但Cu^2+(50mg/L)、Cr^2+(50mg/L)对菌株M-1有毒性作用。SDS-PAGE测得降解菌的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分子质量约为45kD。结论海洋微生物在甲胺磷污染的海水养殖区自净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roxp3 mRNA和血浆IL-6表达的意义。方法对38例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 CD25^+ T regs百分率,RT-PCR检测roxp3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IL-6水平。结果①SLE活动组和非活动组的CD4^+ CD25^+ Tregs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SLE活动组的r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SLE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血浆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活动组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④38例SLE患者的CD4^+ CD25^+Tregs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F0xp3mRNA水平与CD4^+ CD25^+Tregs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血浆IL-6水平与SLEDAI评分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血浆IL-6水平与CD4^+ CD25^+Tregs/CD4^+细胞比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D4^+ CD25^+Tregs和Foxp3以及IL-6可能在SLE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华南地区采集土样,采用愈创木酚平板筛选产漆酶菌株,获得了一株短周期产漆酶的小型丝状真菌。通过观察菌落特征、生长情况以及显微镜下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木霉属的一个种(Trichodermaspp、),命名为木霉LaTr01菌株。通过单因素方法研究该菌产漆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LaTr01的产酶培养基以麦芽糖为最佳碳源;以酵母提取物为最适氮源;培养24h后加入Cu“比培养开始加入Cu ^2+LaTr01产酶活高出约1倍。采用麦芽糖、酵母提取物、Cu^2+浓度L9(3^3)的正交试验优化漆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氮源是影响该菌产漆酶的最重要因素,碳源次之,Cu^+浓度影响较小;LaTr01菌株产生漆酶的最佳条件为:5g/L酵母提取物、20g/L麦芽糖、1.5mmol/LCu^2+,Cu^2+加入时间为培养24h后。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该菌酶活可达480.556U/L。  相似文献   

14.
水稻叶片光谱对亚铁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控制氮、磷的输入,还应考虑铁(Fe)的调控作用.本文基于“Fe^2+假说”,探索性地将植物光谱效应应用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遥感预警机制研究.在水培条件下分析了亚铁(Fe^2+)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 L.)体内Fe含量、叶绿素浓度及可见一近红外特征光谱的影响,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应用3个光谱定量化指标A1(Fe^2+胁迫水稻叶片在460~670nm波段反射率变化积分值)、A2(Fe^2+胁迫水稻叶片在760~1000nm波段反射率变化积分值)、S(Fe^2+胁迫水稻叶片光谱曲线红边“蓝移”强度)分别建立了水稻叶片Fe含量与叶片光谱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培养液中Fe^2+浓度的升高,水稻体内Fe含量逐渐增加,叶绿素浓度降低,叶片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升高,在近红外波段降低,同时红边发生“蓝移”.水稻叶片的3个光谱指标A1,A2,S与叶片中Fe含量都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P〈0.01),-0.965(P〈0.01)和0.946(P〈0.01),且A1,A2和S3个参数都能够较好地模拟(复相关系数R^2〉0.96)和估测水稻叶片Fe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从黄棉木(Metadina trichotoma(Zoll.et.Mor.)Bakn.)树皮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3-oxo-29-hydroxy-urs-12-en-27,28-dioicacid(黄棉木素A,1)和3-oxo-21β-hydroxy-urs-12-en-27,28-dioicacid(黄棉木素B,2)。其结构主要通过MS,1D以及2DNMR等波谱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16.
从白粉藤(Cissus repens Lank)地上部分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和8个三萜,其中一个木脂素是新化合物,它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和碱水解的方法鉴定为:(+)-异落叶松树脂醇-9′-(2-对-香豆酰)-O-β-D-吡喃木糖苷(1)。其余化合物分别是:(+)-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木糖苷(2),(+)-Lyoniside(3),(—)-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木糖苷(4),(7′R,8′S)-4′-hydroxy-3′,5-dimethoxy-7,8′-dihydrobenzofuran-1-propanolneolignan-9′-O-β-D-xylopyranoside(5),木栓酮(6),表木栓醇(7),蒲公英赛醇乙酸酯(8),熊果酸(9),2α-羟基乌索酸(10),积雪草酸(11),Niga-ichigoside F1(12),羽扇豆醇(13)。这些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降解菌PBM11。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定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BM11能以3-PBA为唯一碳源生长,降解试验表明:在基础盐培养基中,初始pH7.0,3&C,160r/rain,装瓶量为100mL/250mL的条件下,PBM11经过24h可完全降解200mg/L的3-PBA;添加低浓度的外源营养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降解;Cu^2+和Co^2+等对其降解性能有抑制作用,而Fe^3+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底物利用情况,初步推断3-PBA降解的中间产物能为原儿茶酸和苯酚。经过7d的处理,PBM11对土壤中100mg/L3-PBA的降解率为66.25%。从PBM11中检测到一个质粒。  相似文献   

18.
零价铁对2,4-二氯酚生物还原脱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间歇试验,接种驯化两月的厌氧混合微生物,考察厌氧体系中添加零价铁(Fe^0)对2,4-二氯酚(2,4-DCP)生物还原脱氯效果的影响,并对影响“Fe^O+微生物”体系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与零价铁或微生物的单独作用相比,“Fe^O+微生物”体系能够有效促进2,4-DCP的脱氯反应,最佳Fe^O投加量和微生物接种量分别为0.5g/L和376.2mgVSS/L;初始pH=8.0对2,4-DCP的转化效果最好,偏酸性环境不利于污染物转化;微生物接种量与铁用量之间有一适宜比例,一定范围内增加微生物接种量可催生出更多可降解污染物的酶或酶系,提高2,4-DCP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酚水法提取Pg ATCC 33277株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免疫磁珠法分离BALB/c小鼠脾脏CD4^+CD25^+Tregs并进行体外培养,同时给予不同剂量(0~500ng/ml)Pg—LPS干预,培养48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Real-TimePCR法测定培养细胞Foxp3mRNA的表达,ELISA法分别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采用体外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法对Pg-LPS干预后的CD4^+CD25^+Tregs进行功能抑制试验。结果Pg-LPS干预不影响CD4^+CD25^+Tregs分泌IL-10和TGF-β,但是能够显著上调CD4^+CD25^+TregsFoxp3mRNA的表达,增强其免疫抑制作用;当Ps—LPS浓度低于300ng/m1时,CD4^+CD25^+TregsFoxp3mRNA表达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的增强与Ps—LPS浓度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Pg-LPS能够增强CD4^+CD25^+Tregs的免疫抑制作用,这种免疫抑制增强效应可能与CD4^+CD25^+Tregs Foxp3基因表达的上调有关,并且不具有抑制性细胞因子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分离自总状蕨藻盾叶变种的多糖CrvpPS与纳米硒反应之后形成稳定的多糖纳米硒(CrvpPS-nano—Se)系统.实验检测了CrvpPS和CrvpPS—nano-Se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调节功能.用氢化可的松制造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动物模型,给模型小鼠分别连续10天灌胃CrvpPS、蔗糖-纳米硒、CrvpPS—nano-Se溶液和阳性对照药物左旋咪唑,检测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脾脏NK细胞百分比.结果表明,CrvpPS和CrvpPS-nano-Se对胸腺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能使模型小鼠的CD3^+,CD3^+CD4^+,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CrvpPS-nano—Se提升CD3^+,CD3^+CD4^+细胞百分比的作用明显优于CrvpPS、蔗糖-纳米硒及左旋咪唑(P〈0.05).表明CrvpPS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胸腺指数、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硒化产物CrvpPS-nano-Se对CD3^+,CD3^+CD4^+细胞的调节作用优于单纯多糖和单纯纳米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