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穆素梅  余玲 《遗传》2003,5(6):499-9
小麦除了由整个染色体的丢失或重复所产 生的非整倍体以外,还可能由单个染色体的错 分裂而产生不完整的染色体。因为这种错分裂 多是从着丝点处断裂,然后形成2个臂(1个臂 带着丝点,1个臂不带着丝点),带着丝点的臂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其它染色体一样传到F, 代,形成端着丝点染色体。这个臂如果是长臂 则定为L,是短臂则定为S,等臂定为a和9 (Kimber和Sears, 1968)。不带着丝点的臂就 丢失了。  相似文献   

2.
小麦除了由整个染色体的丢失或重复所产生的非整倍体以外,还可能由单个染色体的错分裂而产生不完整的染色体。因为这种错分裂多是从着丝点处断裂,然后形成2个臂(1个臂带着丝点,1个臂不带着丝点),带着丝点的臂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我国南部三种(四亚种)松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组型。其中,赤腹松鼠的两个亚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castaneoventris和C.e.michianus)具有非常相似的核型、它们的2n=40,FN=72,其中包括7对中着丝点染色体,8对亚中着丝点染色体,两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体和两对端着丝点染色体。有一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休(N0.18)的短臂上带有随体。X染色体是较大型的中着丝点染色体,Y是甚小的亚端着丝点染色体。这两个地理亚种核型的差异仅仅是某些染色体(如N0.3.4.5.10.11.X和Y)的臂比指数和相对长度的变化。 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 flavior)的2n=40,FN=70,19对常染色体由8对中着丝点、8对亚中着丝点和3对端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其中,第18染色体是一对在紧靠着丝点下方带有明显次缢痕但无随体的端着丝点染色体。X染色体是较大型的中着丝点染色体,Y是中型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 侧纹岩松鼠(Sciurotamias forresti)的2n=38,FN=72,18对常染色体由8对中着丝点、9对亚中着丝点和1对在短臂上带有随体的亚端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都是中着丝点染色体,其中X是较大型的,Y是最小的。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我们分析和比较了东洋区树松鼠族(Callosciurini)4属松鼠的核型及其演化。  相似文献   

4.
周洪福  孟阳春 《遗传》1985,7(1):43-45
革螨的M胞遗传学研究主要对象是染色休。六十 年代以前,革螨的染色体资料非常罕见,随Oliver, Wysoki等相继报道后,至今已记载9科61种革螨的染 色体(表1),其中植绥螨科的染色体研究较多(表2)0 由表1, 2可见,革螨的染色体数目自3-18条不 等,绝大多数革瞒的核型为单二倍体(haplo-diploidy), P维维为单倍体(niIp雌蟠为二倍休(20。革螨的 染色体为单着丝点,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和臂指数不同, 可分等臂、异臂、头臂和单臂染色体;着丝点依次叫中、 亚中、亚端和端着丝粒;臂指数(长臂:短臂)分别) 1:8, 1.7, 3。0积7.0-000  相似文献   

5.
番鸭、连城鸭及其属间杂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胚胎组织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短期培养法,分析了番鸭、连城鸭及其属间杂种F_1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番鸭的染色体2n=78,连城鸭2n=78±。它们的第1、2对常染色体分别为亚中或中间着丝点,其余均为近端着丝点;性染色体ZZ—ZW按大小顺序排列,Z为4,W为7—8。番鸭的Z和W染色体均属近端着丝点;连城鸭的Z染色体具明显短臂,属亚端着丝点,W染色体不具短臂,属近端着丝点,杂种F_1与亲本比较,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总臂数不同;第1、2对常染色体着丝点指数和臂比介于两亲本之间,其两个同源姐妹染色体的臂比分别偏向于父本和母本;性染色体着丝点位置具备两亲本的特点,可作为鉴定属间杂种真实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薛妙男  黄广  麦适秋   《广西植物》1985,(2):107-110
本文以沙田柚为材料,对其染色体组型及带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组型分析:染色体数目2n=18,根据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分成大小染色体两种类型,前者包括1、2、3、4和5对,后者为6、7、8和9对,根据臂比,9对染色体能够被分成中部着丝点和近中着丝点染色体两种类型。即第5、7,9对为亚中部着丝点,其余为中部着丝点,第6对染色体上有随体;Giemsa带型:除第二对染色体只显中间带外,其余都显着丝点带,并在3、4、8对染色体短臂上和2、3、1对染色体长臂上均显端带,第2、3,6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C带显示杂合性。  相似文献   

7.
小麦的21个染色体,没有一个着丝点是在顶端或接近顶端的,每个染色体都有两个臂。这虽给用臂比大小识别染色体带来了困难,但却为产生端着丝点染色体提供了可能性。端着丝点染色体简称端体,是只有一个臂的染色体,它是完整染色体在单价体状态着丝点(或接近着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的白细胞培养技术及BSGC-带技术分析了白豚的核型、C-带核型。结果是:白豚的染色体数目2n=44,其核型由1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8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所组成。染色体臂数(NF)雌性为76,雄性为75。C-带异染色质呈现出很深的着色区,主要分布在染色体臂上,着丝点区则几乎没有。C-带异染色质的量约为总染色质量的12%。这一结果表明白豚与海生豚类的核型、C-带核型有较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1.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染色体数均为2n=24。按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点指数可将12对染色体分成三组。染色体1—4为第一组,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5—8为第二组,除染色体7为亚中部着丝点外,其余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9—12为第三组,除染色体9为中部着丝点外,其余都为亚中部着丝点。东方蝾螈和肥螈染色体核型相似,但却各具独特的C-带带谱图式。 2.经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后,在东方蝾螈和肥螈肠上皮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和长、短臂的端粒部位都显示棕褐色的5-甲基胞嘧啶特异位置的深着色,染色体的长臂、短臂上则为浅棕色。 3.东方蝾螈和肥螈雌雄个体肠上皮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中均未见染色体的异型性配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连锁图上着丝点的位置,常常需要一些特殊的遗传材料,如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材料等等。在水稻上,为了获得这类遗传材料,从中籼3037同源三倍体后代产生的非整倍体中,在筛选初级三体的同时,进行了等臂染色体变异材料的筛选。其中在三体10的后代中发现了1株形态与三体10相似的变异株,经细胞学检查,证明它是第十染色体短臂的等臂四体。利用该等臂四体及其自交后代中分离出的次级三体,以及相应染色体的初级三体和正常二倍体为材料,通过RFLP不同分子标记在这些材料上所表现剂量效应的不同,确定G1125、G333、L169等3个分子标记位于第十染色体短臂上,G1084及其它16个分子标记位于第十染色体长臂上。参照Kurata等的分子图谱,将第十染色体的着丝点定位在分子标记G1125和G1084之间,两标记相距3.2cM[8]。  相似文献   

11.
三种姬鼠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染色体分带技术(G-,C-带和银染色),对中华姬鼠(Apodemusdraco)、大林姬鼠(A.peninsulae)和大耳姬鼠(A.latronum)的核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3种姬鼠的2n均为48。中华姬鼠的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大林姬鼠的常规核型中,除1对中着丝点染色体(No.23)外,其余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大耳姬鼠的核型中,有13对端着丝点染色体,2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体,1对亚中着丝点染色体和7对中着丝点染色体。中华姬鼠C-带核型中,所有染色体着丝点C-带都呈强阳性,异染色质非常丰富,Y染色体整条深染。在大林姬鼠C-带核型中,Nos.7,11,15,21,22着丝点C-带弱化甚至近阴性,其余染色体着丝点异染色质C-带都呈现程度不同的阳性。且Nos.2,4,7有强弱不同的端位异染色质带。X染色体着丝点区有大块的异染色质斑带出现,Y染色体整条深染。大耳姬鼠除Nos.3,4,10,12,13染色体着丝点C-带很弱外,其余染色体着丝点C-带均呈阳性,并有8对(Nos.16-23)染色体出现异染色质短臂。从总体上看,大林姬鼠和大耳姬鼠的着丝点异染色质明显比中华姬鼠的少。中华姬鼠的Ag-NOR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四品种黄牛性染色体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对4个地方黄牛品种(蒙古牛,秦川牛,岭南牛和西镇牛)共63头牛(37♂,26♀)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表明,性染色体在品种间和品种内均存在多态性。Y染色体有中、亚中和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其频率有一定的分布规律。X染色体均为一大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但臂比和着丝点指数有品种差异。本文从性染色体多态性上揭示了中国黄牛起源的多元性,为中国黄牛品种的系统分类增添了又一新的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3.
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彭泽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鱼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6。它们的核型组成是:3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6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NF)为238。本研究结果与其它雌核发育类型的鲫鱼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以Giemsa C带技术处理串叶松香草根尖细胞染色体(2n=14),全部着丝点及第5和第7对染色体短臂端部显稳定的C带,第6对染色体长臂有两条明显的居间带,其他居间带小而不稳定(重复率不高)。间期细胞核染色体呈Rable构型,其着丝点一极最多出现20个染色中心。统计分析表明,靠近着丝点的短臂端带区和居间带区异染色质有易与着丝点区异染色质融合的倾向。分裂中期Giemsa C带数目与间期染色中心数目存在数量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分带技术是用某些细胞化学和免疫化学显色方法,在染色体臂、着丝点上显示出着色深浅相间的带谱的技术。一、染色体分带技术简述 Caspersson等(1968)首先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中期染色体用喹吖咽氮芥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染色体呈现明、暗相间的荧光带谱,简称Q-带。此后Arrighi和徐道觉(1971)报道了一种对着丝点异染色质区有特殊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诱导虹鳟四倍体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虹鳟卵受精后5—9小时期间,用热休克处理,12月龄时检查,四倍体出现频率为5%。较高的温度处理可导致卵的高死亡率。2n=60的虹鳟核型中,有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2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1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7对,总臂数NF=104。4n=120的虹鳟四倍体核型中,有22套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套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和7套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总臂数NF=208。未发现有染色体倍性镶嵌的个体。分析比较了二倍体和四倍体两类鱼的红细胞及其核的9个度量值(DNA相对含量,细胞及核的长轴、短轴,面积和体积),为应用红细胞鉴定四倍体虹鳟提供了倍性标准。在形态、解剖和生长速度方面未发现两类鱼有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17.
普通小麦4A染色体重排的原位杂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民 Gust.  JP 《遗传学报》1997,24(2):141-148
以普通小麦第四部分同源染色体组的13个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为探针,通过原位杂交进行了物理定位和4A染色体重排的物理特征研究。RFLP分析确定的标记所在的染色体臂和原位杂交结果相一致。位于4AL上的9个RFLP探针有6个的杂交点集中分布在距着丝点约60%~70%的区域内。本结果支持了4A染色体来自于双重易位的假说,第一次易位产生的4AL/5AL染色体又和7BS发生易位,现在的4A染色体结构为4AL/5AL/7BS,保留在4A的5AL、7BS染色体片段约分别为05μm、22μm。所用RFLP标记杂交点聚集的区段分布于染色体臂的近端部,可能和易位断点及染色体的交换重组有关。4AL上C-带距着丝点的相对距离和各标记杂交点集中区段距着丝点的相对距离接近。  相似文献   

18.
亲体生殖细胞受照射,导致子一代在早期胚胎死亡,谓之辐射诱发的显性致死效应。已经知道。显性致死主要是由于染色体断裂伴随而发生的无着丝点和双着丝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丢失,致使基因平衡破坏所造成的胚胎死亡。显性致死率是生殖细胞发生不能存活性的染色体重组频率的指标;同时,显性致死反应了遗传损伤的直接后果(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BSG染色体C带显示法,研究了两个蚕豆(Vicia faba)品种嘉定白和平鲁的染色体带型。 平鲁的染色体带型:(1)70%M染色体显示出三条带,一条付缢痕带,二条着丝点带(C臂、O臂各一条);30%M染色体却显现出四条带,除付缢痕带以外,有三条着丝点带(C臂两条,O臂一条)。(2)第二对染色体均有三条带,着丝点两侧有两条着色较浅的带,长臂中央有一条中间带。(3)第三对染色体只有两条带,均位于长臂,一条着丝点带,另一条中间带。(4)第四对染色体与第三对有相似的两条带,但是中间带特别阔,着色最深。(5)第五对染色体虽然也是在长臂上显示两条带,但中间带的位置稍偏着丝点方向。(6)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引进的二倍体燕麦种质的核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砂燕麦、西班牙燕麦和短燕麦3个二倍体燕麦种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砂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组的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68.17%;西班牙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7对染色体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59.31%;短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6m+4sm+4st(2SAT),具近端部、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6对染色体组的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63.91%。虽然3个燕麦种的核型均为2A,但它们的染色体形态有明显不同,比较认为砂燕麦相对进化,短燕麦次之,西班牙燕麦较原始。本研究对燕麦种质资源的核型分析及进化地位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