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实验以二甲基氨基偶氮苯(DAB)诱发大白鼠肝癌的动物模型为材料,观察了在诱癌过程中和肝癌形成后大白鼠肝细胞质膜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肝细胞质膜,分光光度法对酶活性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诱无病癌过程中,肝细胞质膜上5′-AMPase活性上降,γ-GTase活性显著升高。γ-GTase活性升高幅度与病理变化正相关,并且在诱癌早期就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叶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单核小孢子期、二—三核小孢子期蛋白质变化作了分析。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叶片中,有一个33KD/P16.3蛋白组分存在,保持系中没有发现这个蛋白组分。在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二—三核小孢子期,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53KD/P15.5、50KD/P15.7、48KD/P15.6和20KD/P17.5四种蛋白组分存在,而保持系中也没有存在。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片和小孢子发育过程中存在的这五种特异蛋白可能参与育性调控,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特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叶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单核小孢子期、二—三核小孢子期蛋白质变化作了分析。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叶片中,有一个33KD/PI6.3蛋白组分存在,保持系中没有发现这个蛋白组分。在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二—三核小孢子期,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53KD/PI5.5、50KD/PI5.7、48KD/PI5.6和20KD/PI7.5四种蛋白组分存在,而保持系中也没有存在。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片和小孢子发育过程中存在的这五种特异蛋白可能参与育性调控,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特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二甲氨基偶氮苯(DAB)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运用组织病理学、血清学、免疫组化及免疫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诱癌过程中各个不同时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肝癌阳性标志物AFP的表达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早在血清AFP浓度上升和由卵圆细胞转变而来的小肝细胞表达AFP之前,肝小叶中就出现了散在的AFP阳性肝细胞,我们认为这种AFP阳性肝细胞可作为肝细胞癌前病变的早期征象之一。在AFP阳性的肝细胞内,AFP主要定位于核周间隙、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个用多媒体微机对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处理的系统,并给出用该系统分析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蛋白组分比较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拟南芥蛋白质组研究中双向电泳技术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工具之一.而提高双向电泳图蛋白质点的数目和分辨率,可以提高蛋白质组技术平台的信息完整性.通过对拟南芥双向电泳技术过程中的适当改进,如蛋白质的提取与溶解方法、上样量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加入硫脲,硫代硫酸钠等,对拟南芥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双向电泳图谱的蛋白质点数目与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诱发肝癌过程中脂类和磷脂酶动态变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1,2-甘油二酯(DAG),磷脂和磷脂酶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高效薄层层析发现肝中DAG在第8周出现第一高峰,以后维持高于正常的水平,14周进一步增高,但以后下降,磷脂组分测定发现只有磷脂酰胆碱(PC)和肌醇磷脂类(PIs)在诱癌过程中降低,有可能成为DAG的来源,但PC可能是主要的,因PIs减少的量远小于DAG增加的量,进一步用酶偶联比色法测定PC专一性磷脂酶  相似文献   

9.
提纯人血浆运铁蛋白,经链霉蛋白酶水解,再经肼解法制备Tf中的二天线N糖链,后者经还原末端的氨基吡啶化进行荧光标记,再切除外链的唾液酸和半乳糖残基,获得Gn2Man3Gn2-PA荧光标记糖链,以此制备的糖链为受体底物,UDP-GlcNAc为供体底物,用反相HPLC分离底物和产物,建立了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测定法,用GnT-V作为肿瘤生化标志物,观察到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过程中,此酶在诱癌第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研究中细胞质膜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质膜是构成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屏障和细胞内外环境交流的界面,镶嵌或连接于其中的蛋白质参与细胞/细胞以及细胞/细胞外基质的识别、信号的接受和跨膜传导、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此外,质膜蛋白质在药物研发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药靶中质膜蛋白质占70%.因此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在质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由于很难获得高纯度的质膜样品,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现主要对质膜及其微区结构的纯化方法和质膜纯度的评价标准作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弹性分析和边际分析数学方法对离体厚朴叶片衰老中的SOD活性对叶绿素,蛋白质及质膜透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朴叶片衰老中,SOD活性对叶绿素或蛋白质或质膜透性的边际量和弹性系数的效应,是随着外源营养条件和温度变化而变化的,SOD活性与叶绿素及蛋白的弹性系数呈显著正相关,SOD对它们的效应处于递增阶段,而SOD活性与质膜透性的弹性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其效应处于负效应阶段。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薄胶电泳技术对陆地棉花粉发育各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以及蛋白质的种类及活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之前,存在大量的低分子量酯酶和过氧化物酸酶,花粉成熟后又新出现一些大分子量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在花粉第一次有线四分体阶段,了一种特异蛋白,推测具有调控作用。在有丝分裂结束后,出现了一些新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存在的时间很短。之后大量蛋白质开始合成,并在数量和种类上有逐渐增  相似文献   

13.
植物寒害和抗寒机制中膜与蛋白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温对细胞膜体系的损伤是植物寒害的重要机制。膜体系的稳定性与植物的抗寒性成正相关,但不同的细胞膜体系对细胞外结冰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抗寒锻炼中膜磷脂的生物合成与抗寒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但不是抗寒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可能是对发展高水平的抗寒力起作用;而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是植物对低温生长的反应,与抗寒性无直接关系。近年来膜脂-膜蛋白相互关系的研究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已在多种植物低温锻炼中观察到抗寒特异蛋白质合成与基因表达均有所改变,并发现抗寒力的诱导主要是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鼠诱发肝癌过程中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应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Shh、Ptc、Gli1 mRNA在对照组、模型组(6w)、模型组(14w)、模型组(22w)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模型组(6w)大鼠肝脏的肝小叶周边可见嗜酸性、气球样变性等肝细胞损伤的表现,模型组(14w)大鼠肝脏中可见肝假小叶和非典型增生结节,模型组(22w)大鼠肝脏中可见到高分化的肝细胞癌结节.Shh、Ptc、Gli1 mRNA阳性表达细胞主要分布在大鼠肝脏中的肝细胞损伤区、增生结节、癌结节、小叶间胆管上皮和癌旁组织中,Shh、Ptc、Gli1 mRNA在模型组的大鼠肝组织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Shh信号通路在诱癌过程中异常激活,可能促进肝损伤后的正常修复、异常增殖及肝细胞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弹性分析和边际分析数学方法对离体厚朴叶片衰老中的SOD活性对叶绿素、蛋白质及质膜透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朴叶片衰老中,SOD活性对叶绿素或蛋白质或质膜透性的边际量和弹性系数的效应,是随着外源营养条件和温度变化而变化的。SOD活性与叶绿素及蛋白质的弹性系数呈显著正相关,SOD对它们的效应处于递增阶段,而SOD活性与质膜透性的弹性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其效应处于负效应阶段。  相似文献   

16.
提纯人血浆运铁蛋白(Tf),经链霉蛋白酶水解,再经肼解法制备Tf中的二天线N糖链,后者经还原末端的氨基吡啶(PA)化进行荧光标记,再切除外链的唾液酸和半乳糖残基,获得Gn_2Man_3Gn_2-PA荧光标记糖链,以此制备的糖链为受体底物,UDP-GlcNAc为供体底物,用反相HPLC分离底物和产物,建立了N乙耽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的测定法。用GnT-V作为肿瘤生化标志物,观察到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过程中,此酶在诱癌第4周轻度上升,第6周恢复,第10周后持续升高,至18周达正常鼠肝的20倍以上,与病理学上的癌变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测定了非洲紫罗兰叶片脱分化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发生脱分化的叶片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而RNA含量则高于对照,DNA含量无明显差异,叶片培养的第一天内,发生脱人化的叶片叶的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对照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脱分化过程中,淀粉含量有一个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对照中淀粉含量一直上升。  相似文献   

20.
肿瘤组织的核酸代谢和正常组织有所不同,已有不少工作证实,Skipper,Bennett等观察到肿瘤组织利用甘氨酸、甲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酸嘌呤的能力较正常组织强,而利用嘌呤碱、嘌呤核苷及嘌呤核苷酸的能力则不如正常组织。de Lamirande等发现核酸嘌呤化合物代谢酶系活力在大白鼠Novikoff肝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有明显区别,如黄嘌呤氧化酶和尿酸酶活力在肿瘤组织中完全不能测到。但有关核酸嘧啶化合物在癌组织中代谢的报导则较少,Reichard和Skold曾报告艾氏腹水癌尿嘧啶核苷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