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一般认为,人唾液中EGF主要来自颌下腺,即和小鼠唾液中的EGF来源一致。最近,芬兰学者Theslff等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分别收集了全唾液、腮腺唾液以及颌下腺加舌下腺的混合唾液,以RIA测定其中EGF含量,以HPLC分析EGF分子量的大小,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EGF在腮腺和颌下腺中的分布进行定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GF在腮腺唾液、全唾液和颌下腺加舌下腺混合唾液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04pg/ml、864pg/ml和357pg/ml,腮腺唾液中EGF浓度比全唾液中EGF高出3倍,而全唾液中EGF又  相似文献   

2.
成年小鼠颌下腺的交感神经支配有显著的性差异:雄性小鼠颌下腺内的肾上腺能神经末梢基丛的荧光素较雌性小鼠的粗而明亮。用生化方法测定的颌下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以整个腺体计,在雄性小鼠为225.39毫微克,在雌性小鼠为111.05毫微克;以每克腺体计,雄性为4.18微克,雌性为2.91微克。但成年小鼠虹膜内和幼年小鼠颌下腺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无性差异。 多次注射丙酸睾酮后,雌性成年小鼠的颌下腺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上升到同年龄的雄性小鼠的水平;多次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后,雄性小鼠腺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总量不变。 成年雄性小鼠的颌下腺内有较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显然与成年雄性小鼠的颌下腺有高度分化的卷曲小管,产生大量的神经生长因子(NGF)有关。由于虹膜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没有性差异,颌下腺NGF的作用途径看来是通过神经末梢摄取,经轴突逆向运输到达细胞体,而不是通过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边交感系统的营养性影响已有广泛的研究(Black,1978;Purves等,1978)。但是,内源性NGF是否同样行使这种影响,至今还没有被人证实(Nja等,1978)。1979年,Carstairs等人利用丙酸睾酮慢性处理,提高小鼠颌下腺内NGF含量以后,观察到颈上神经节(SCG)中有部分神经元肥大,但其它交感神经节不受影响。作者认为SCG内肥大的神经元就是支配颌下腺的那部分交感神经元。由于雄性小鼠颌下腺内的NGF含量是雌性小鼠的92倍(Hirata等,1979),我们实验室直接检查了小鼠颌下腺和虹膜的交感神经支配,发现成年雄性小鼠颌下腺的荧光基丛索远较雌性小鼠的  相似文献   

4.
雄性成年小鼠颌下腺醋酸提取物经Bio-Gel p-10凝胶层析可得七个色谱峰,经放射受体结合及放射免疫分析后,证实第七峰的EGF比活性最高。收集该组分,再经Sephadex G-10层析及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可得纯化的EGF样品。SDS-PAGE证明样品的分子量为6 000。RRA,RIA结果表明,样品与标准mEGF具有相同的受体结合活性及抗原性。生物学研究证明样品可以促进新生鼠睁眼和萌牙,刺激成纤维细胞DNA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5.
1.去交感后,成年小鼠颌下腺的总蛋白量的变化时程有显著的性差异:雌性小鼠在去交感后第6小时,腺体总蛋白量超过对照侧(P<0.001),此时雄性两侧腺体无明显区别(P>0.5)。但是,在去交感6小时以后,与雌性小鼠相比,雄性小鼠手术侧腺体的总蛋白量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所持续的时间较长。2.经丙酸睾酮慢性处理的成年雌性小鼠,去交感引起的颌下腺总蛋白量下降的时程类似于雄性小鼠。但是,去神经后6小时内出现的腺体总蛋白量升高不因雄激素处理而消失。3.去交感后,小鼠颌下腺总蛋白量的丧失不是由于蛋白合成速率的降低,而是由于腺体变性分泌的结果。4.小鼠颌下腺内卷曲小管细胞的蛋白分泌是受交感神经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表皮生长因子与肿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由53个氧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为6100。除颌下腺外,体内许多其它组织和器官也含EGF。多种因素可调节其合成、贮存及分泌。EGF能诱导正常细胞出现转化细胞的表型;能促进病毒和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能产生免疫抑制作用。EGF、EGF受体与癌基因及其产物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它亦与转化生长因子的功能相似或相关,EGF在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幼小鼠对种内几种化学信息的识别和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志勤  盖寒炎 《生态学报》1989,9(4):290-296
50年代以来,国际上相继开展了一些关于化学信息在小家鼠繁殖中作用的研究,并在实验室中揭示了一些反应:如集群雌鼠气味使雌鼠性周期延长的Lee-Boot效应,雌鼠气味能解除集群雌鼠对性周期的抑制、并促使它们同期发情的Whitten效应,以及陌生雄鼠气味中断妊娠的Bruce效应等等。但是,在成鼠间起作用的几种化学信息,是否能被幼鼠感受,对幼鼠的发育和性成熟是否产生影响,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影响小鼠发育的因素很多,除环境因子外,近来还出现了有关社群因素中外激素对小鼠性成熟影响的报道,发现雄鼠或给予雄激素的雌鼠有促进幼雌鼠性成熟的作用,范志勤发现父本气味和陌生雄鼠气味对幼雌鼠性成熟均有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种内雌鼠气味、集群雌鼠气味、幼鼠气味影响性成熟的研究尚不多见。有关各种气味对性成熟效应的比较的报道亦少。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方法,阐明种内的几种化学信息,诸如父本、陌生雄性、雌性、集群雌性、幼雌等几种气味,对幼雌小鼠性成熟的影响,并据此了解幼鼠识别这几种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聪  田春华  李玮琳  刘定震 《生物学通报》2010,45(9):42-46,F0003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副作用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尚缺乏有关的行业标准。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电磁炉电磁辐射暴露实验.检查验证电磁辐射暴露是否对小鼠体重和血液免疫细胞数目具有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雌性与雄性暴露组和对照组体重表现明显的性别差异。辐射暴露雌鼠体重从第5d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雌鼠。而雄性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暴露2周后.雌性暴露组小鼠血液白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雄鼠则正相反,即暴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数在雌雄辐射暴露组和对照组都不存在显著差异。雄性小鼠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在暴露1周和4周后都明显下降。结果表明,电磁炉辐射暴露对雌性小鼠的体重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对血液免疫功能影响与否.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的堤治用小鼠实验证明,在切除一侧肾脏时,使另一侧肾肥大的代偿性肾肥大现象与表皮生长因子(EGF)有关。这说明,也许能在肾衰竭的治疗和肾脏摘除后的补助疗法中使用 EGF。这项结果已在1988年4月23日于东京召开的日本临床代谢学会上发表。摘除小鼠的一个肾时,另一肾发生重量增加15%左右,蛋白质含量增多等代偿性肾肥大,还发现了 EGF 的前驱体。堤通过切除小鼠颚下腺,形成了血中 EGF 水平近于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雌二醇对大鼠颌下腺EGF、NGF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雌二醇(estradiol-17β,E2)对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外源性投予雌二醇后的大鼠颌下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证实E2明显促进颌下腺EGF和NGF的生成。提示雌二醇可能对EGF和NGF的合成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55头雌性及雄性大鼠每周一次灌喂四氯化碳,其前后各两天灌喂防老剂D溶液。在半年至一年半期间,雄鼠中69.7%发生肝硬变,硬变肝的405有胆管细胞癌,33%兼有肝细胞癌或微癌。实验雌鼠40%有肝硬变,其中一例有胆管细胞癌合并肝微癌。存活较久的14头实验雌鼠尚发生11例癌瘤,包括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及颌下腺癌。单纯多次灌喂四氯化碳的对照雌雄性大鼠36头发生16.7%肝硬变,无任何癌瘤。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肝硬变、肝癌及全部癌瘤的发生率方面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实验证明防老剂D和四氯化碳在雄大鼠肝硬变和肝癌的发生有协同作用。实验中使用雌鼠数目偏少,未见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移植技术,荧光组化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生化测定方法,在不同性別的成年小鼠颌下腺内,比较观察了颈上神经节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生长。结果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含量较高的雄性腺体是神经纤维生长的较优越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SPF级CBA/Ca J小鼠的基础生物学指标,为更好利用该品系小鼠,从事生物医药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选取6周龄和12周龄的CBA/Ca J雌性和雄性小鼠,分别称量不同性别小鼠的主要脏器重量,应用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结果主要脏器重量显示同周龄(6周或12周)雌雄小鼠相比较,雄鼠体重、心脏、肝、肾重量均显著高于雌鼠(P0.01);同性别CBA/Ca J小鼠,12周龄雄鼠体重显著高于6周龄(P=0.000)。血液学生理指标显示6周龄雄鼠MCV、RDW、PLT、PLCR、BUN及CHOL均显著高于雌鼠(P0.01),而雄性的MCHC显著低于雌鼠(P=0.000)。血液学生化指标显示12周龄雄鼠的ALKP显著低于雌鼠(P=0.001),CHOL显著高于雌鼠(P=0.000)。12周龄同性别CBA/Ca J小鼠MCV、RDW、MCH及ALKP明显低于6周龄(P0.01),而BUN显著高于6周龄(P0.01)。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显示该品系小鼠B细胞、T细胞、NK细胞和粒细胞都占有一定比例。结论建立了CBA/Ca J小鼠的基础生物学数据。CBA/Ca J小鼠是具有免疫活性的小鼠,其龄期和性别因素对其基础生物学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鹿茸表皮生长因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等通过应用一凝肢柱或DEAE凝胶柱和固定金属离子亲和凝腔柱(Lmmobilised Metal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Column,IMAC)的组合,成功地从梅花鹿的鹿茸表皮层中分离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此半纯化的EGF能刺激小鼠Balb/c 3T3的静态成纤维细胞对~3H-胸嘧啶的渗入,渗入量随EGF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在鹿茸表皮层的组织中亦同时含有大量的EGF受体,而骨轴组织不舍有EGF,只含少量受体。  相似文献   

15.
对配种前昆明小鼠的雌鼠日粮中添加葡萄糖、精氨酸和氯化钠以观察其对子代性比(雄性百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具有明显降低了代性比的效应,且不降低产仔数,氯化钠也具有降低子代性比的作用,但使产仔数降低。并且发现:使子代性比降低的添加物葡萄糖使雌鼠血清睾酮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配种前昆明小鼠的雌鼠日粮中添加葡萄糖、精氮酸和氯化钠以观察其对子代性比(雄性百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具有明显降低子代性比的效应,且不降低产仔数;氯化钠也具有降低子代性比的作用,但使产仔数降低。并且发现:使子代性比降低的添加物葡萄糖使雌鼠血清睾酮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制备的兔抗鼠表皮生长因子(EGF)抗血清放免效价为1:10~6,抗体的特异性强,亲和常数K为8.29×10~(-10)mol/L,最大结合容量B_(max)为2.61×10~(-10)mol/L。在固相二抗放射免疫法测定中,0.1~100ng的EGF可以竞争性抑制~(125)I-EGF的结合,Logit分析相关系数为-0.993,低限检出量为0.5ng/ml。本方法的回收率及变异系数分别为92%~102%和5.7%~7.0%。应用此方法测定小鼠颌下腺中EGF的含量约为0.66mg/g腺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脾虚证的机理。方法运用HE染色显示胃组织结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下颌下腺EGF含量的变化,运用免疫印迹法显示胃黏膜ERK2含量的变化。结果经过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后,脾虚胃溃疡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内EGF阳性反映产物的含量减少,胃黏膜磷酸化的ERK2增加,胃溃疡愈合加快;而自然恢复组上述变化不明显。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可能通过影响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传递途径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胰腺β细胞过度表达人类ras原癌蛋白质(oncoprotein)的转基因小鼠,90%多5~8月龄雄性鼠发生β细胞变性及糖尿病。相反,尽管雌性小鼠表达与雄性小鼠相当水平的原癌蛋白质,但大多数雌鼠β细胞可抵抗ras基因的作用,血糖也维持正常,直到超过2岁。这种性别的二型现象的产生可能有激素基础或者可能是  相似文献   

20.
布鲁斯效应是一种由非配偶雄性的化学信号所诱发的雌性妊娠终止现象,曾被认为是雌性对抗雄性杀婴行为的一种进化策略。布鲁斯效应最初在实验小鼠中发现。后续的研究证明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多种啮齿类动物中存在布鲁斯效应。布鲁斯效应是否为实验室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的普遍规律,目前尚无定论。本实验首先探讨了布鲁斯效应在金色中仓鼠中是否存在。在交配之后给予实验组雌鼠陌生雄鼠的非直接接触刺激,对照组雌鼠接受配偶雄鼠的非直接接触刺激。同时还测定了雌鼠的体重、胚胎质量以及生理器官(肾上腺、脾脏、卵巢和子宫)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雌鼠的流产率、体重、胚胎质量、生理器官(肾上腺、脾脏、卵巢、子宫)质量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本实验结果表明:陌生雄鼠的化学信号对雌性金色中仓鼠的怀孕状态没有影响,实验室条件下的金色中仓鼠不存在布鲁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