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化石     
系指成因与生物毫无关系而在地层中存在的某些物体或构造,易被误为化石。常见的假化石有结核类(包括燧石结核、僵石)、树枝石、龟鳖化石,另有人常把地层中所含有不规则石块或华误为牙齿化石。假化石@大地  相似文献   

2.
王谦  孙历 《化石》2002,(2):2-4
南非共和国(RepublicofSouthAfrica)地处“人类的摇篮”非洲大陆的最南端 ,是最早的人科成员(南方古猿)首先发现的地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达特(RaymondA.Dart)辨认出第一个南方古猿标本———汤恩(Tuang)小孩头骨 ,迄今在南非已有9个地点发现南方古猿化石。南非在古人类学上的独特之处 ,就在于具有比较完全的人类化石出产 ,除了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外(至少2个种) ,还有早期人属(Homo)的标本(能人、匠人或直立人) ,早期智人 ,以及目前年代最早的晚…  相似文献   

3.
云南元谋古猿地点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元谋盆地西北小河村一带古猿化石地点所产6种小哺乳动物(Anourosorexsp.,Lepondaegen.etsp.indet.,Sciurotamiassp.,Monosaulaxsp.,Brachyrhizomysblacki,Rhizomyidaegen.etsp.indet),初步论证了几个合古猿化石地点(8603、8701、8704、8801、9001)的时代均为晚中新世,相当于欧洲Turolian晚期,比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时代稍晚.  相似文献   

4.
腊玛古猿被否定以后,人类最早的祖先这个空缺应由哪种古猿来替代呢?这是人们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就中新世晚期古猿化石来说,已发现有头骨化石的古猿有: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西瓦古猿、匈牙利的鲁道古猿(Rudapithecus)、希腊的乌朗诺古猿(Ouran...  相似文献   

5.
付丽娅 《人类学学报》2001,20(3):200-200
1990年初 ,云南省“人类起源研究”课题古生物组野外普查中 ,姜础等首次在雷老大树箐梁子化石层中发现 7枚古猿牙齿化石 ,该发现引起元谋人陈列馆和当地村民对该地区古猿化石采集的极大重视。雷老古猿化石地点距元谋县城西北约 50公里 ,距离小河 -竹棚古猿地点南偏西约 1 0公里 ,以密级山相隔 ,化石层位与小河古猿化石层位相当。自 1 990年以来 ,元谋人陈列馆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不断地从雷老大树箐梁子采集到古猿牙齿化石。1 992年 ,姜础等人在雷老地区进行古猿化石保护范围的测量 ,从村民文贵福家征集到一块含古猿化石的钙质结核 (也采自雷…  相似文献   

6.
王谦  孙历 《化石》2002,(3):2-4
2 德里莫伦地点新发现南方古猿粗壮种化石上个世纪末南非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安德烈·凯泽(Andr Keyser)博士于1992年发现的德里莫伦(Drimolen)地点和众多的人科化石(图1)。这是自1925年以来发现的第九个南方古猿地点 ,但是化石产量 ,在斯特克方丹和斯瓦特克兰斯(Swartkrans)之后名列第三。凯泽原来在南非地质调查所工作 ,退休之后加入威大的古人类研究组。德里莫伦也是一个废弃的方解石矿 ,位于约翰内斯堡的西北侧。凯泽于1992年在德里莫伦开始发掘 ,随即有不少重大发现。1994年吴汝…  相似文献   

7.
阎锡海 《化石》2001,(4):18-19
人类是从370多万年前的森林古猿进化来的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历史事实 ,即由森林古猿经过西瓦古猿〈sivapithecus〉、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进化为人类。人类起源的原因 ,即由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原因 ,迄今仍众说纷云 ,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原因固然很复杂 ,很多 ,至今尚无充足的证据将其证实 ,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是其进化为人类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在人类起源中具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有利于其向直立行走方向进化人与古猿的重要区别之…  相似文献   

8.
寒武纪最早期层位中获得的离散骨片化石Halkieria和Microdictyon,已在较高层位的特异埋藏化石群中找到了它们的完整生物躯体,它为研究离散骨片化石的自然分类和生物亲缘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文通过寒武纪最早期钉状化石的形状、对称性、壳质成分、矿化特征的对比,提出了离散骨化石织金钉(Zhijinites)和拟织金钉(Parazhijinites)与澄江动物群中的怪诞虫(Hallucigenia  相似文献   

9.
元谋小河村古猿上颌骨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础 《人类学学报》1996,15(1):36-40
1987年初和1989年11月,分别在云南省元谋县小河村的蝴蝶梁子和盖排梁子,发现了两件古猿上颌骨化石(YM12和YM150),原研究者将前者订名为“腊玛古猿属蝴蝶种(Ramapithecushudienesis)。”作者研究了这两件标本,从形态上看,两者十分相似,从尺寸上可分为大、小两个类型,它们可能是同一种的雌雄个体,:即前者大,为雄性;后者小,为雌性。它们与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lufengensis)的形态非常相似,它们应归为禄丰古猿属。但这两件小河的标本,又有它们的固有特点,所以暂归之于Lufengpithecussp.。  相似文献   

10.
列武  吴新智  张兆群  张翼  高星 《化石》2009,(3):58-68
南非共和园位于“人类的摇篮”非洲大陆的最南部,这里不仅以盛产钻石等珍稀矿产资源而闻名于世,同时还以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自1924年往塔翁地点首次发现南方古猿幼儿头骨化石(南方古猿是生活420—15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成员.迄今只在非洲发现)以来,迄今已经在南非9处地点发现了南方古猿化石。除了不同类型的南方古猿化石外.在这些地点还发现了早期人属(Homo)的化石(包括能人、匠人、直立人等)。在其它一些地点,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湘西北地区志留、泥盆系的遗迹化石14属,28种、亚种(包括15新种,2新亚种)。这些遗迹化石主要集中于Traueumichis-Arthrophycus群落(代表前滨下部或近滨上部),Thalassinoides-Lockeia群落(代表近滨上部或前滨下部环境)和Cruziana-Dimorphichnus群落(代表近滨环境),并对上述3个遗迹群落的古生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甘肃玉门旱峡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甘肃玉门旱峡沟口剖面下沟组,中沟组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粉37属53种;藻类化石2属2种。根据上孢粉化石建立了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Jiaohepollis组合,包括下亚组合,包括下晋组合(下沟组)和上亚组合(中沟组)。鉴定组合地质时代为Hauteriv-ian-Barremian。推测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  相似文献   

13.
王大锐 《化石》1996,(3):28-29
来自分子化石的信息王大锐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化石世界也是多姿多彩,大到恐龙、古象,小到单细胞生物有孔虫、放射虫和。这些都是人类已经认识了上百年的化石种类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又提出了一种叫“分子化石(molecularfossils)的概念。分子化石,...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甲泥盆世的3个属种,其中节甲鱼类Yuiangolepis liujingensis gen.et sp.nov. Buchhanosteus sp.及胴甲鱼类?Chuchinolepis sp.采自广西玉林。该3件标本均产自海相地层中,与海相无脊动物化古共生。还讨论了华南区几个主要产脊椎动物化石(包括脊椎动物微体化石)剖面的生物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5.
钟石兰 《古生物学报》1994,33(4):404-415
首次研究了儋县境内神尖一带海岸出露的砂岩中的颗石藻类化石,发现了Reticulofenestrapseudoumbilica带(NN15),从而证实这套砂岩的时代为早上新世晚期。同时,依据颗石藻类组合中一些环境指示种,论述了古海面升降、古地理和古环境变化,认为当时该地处于滨海潮下环境,海平面总趋势下降,水温较高,相当于热带或亚热带区域。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东部龙爪沟群七虎林组菊石之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义刚  张静 《古生物学报》1994,33(4):509-517
梁中发和王义刚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记载了产自黑龙江东部龙爪沟群六虎林组的菊石化石。这些化石标本保存相当差,均为压模标本,当时鉴定计有ArctocephalitespeideensisLiang,CalliphyllocerasyunshanenseLiang,OxyceriesyunshanensisLiang,Lobokosmoceras?sp.和Stenocadocerassp.(梁中反,1982);Arctocpthalites(Cranocephalites)hulinensisWang,Stenocadoceras?sp.和Gen.etsp.indet(王义刚,1983)9种。尽管他们记述菊石的产出地层名称不一,属、种鉴定也不相同,但这些化石确系产自同一层位或相当的层位中,而且都定其产出的层位时代为中佛罗世Bathonian期。最近,经重新研究这些化石的原标本后,认为它们应归于Kennicottia,Kossmaticeras和Pseudohaploceras(或为silesitid)这几个类型。从这几个菊石类型的地质历程来看。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三都地区阿伦尼克期疑源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首报报道了发现贵州三都地区同高组下段的疑源类化石,属种丰富,保存完好,它们多见于阿伦尼克期至兰维尔期,其中有些分子仅限一阿伦尼克期,根据组合中出现较多的Striatotheca,Coryphidium和Arbusculidium等,认为本区可能属地中海疑源类生物区,详细研究这些化石对认识疑源类组合与笔石带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宁凌源及相邻内蒙古南部宁城地区义县组发现多个重要脊椎动物化石地点,通过岩 石地层、脊椎动物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对比,建立了该地区义县组地层层序。凌源一宁 城地区义县组有 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下部道虎沟层含 Lycopteraer Ichthyofauna, Psittacosaurus Fauna和Confuciusornis Avifauna等3个动物群,可以与北票尖山沟层的四合 屯脊椎动物化石群对比,层位相当于义县组一、三段;上部大王杖子(大新房子)层含 Lycoptera Ichthyofauna和Liaoxiornis Avifauna等2个动物群,为义县组中部沉积,在四合屯地 区缺失。冀北丰宁四岔口-森吉图地区义县组脊椎动物化石层对应于凌源大王杖子层;滦平 大北沟组为义县组最下部沉积,其上覆的大店子组相当于宁城道虎沟层和北票四合屯义县组 一、三段。热河群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发现3个连续的鸟类群;义县组下部Confuciusornis Avifauna、义县组中部Liaoxiornis Avifauna和九佛堂组Cathayornis-Chaoyangia Avifauna。义 县组和九佛堂组Lycoptera I  相似文献   

19.
广西横县六景民塘组Treptichnus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澄 《古生物学报》1996,35(1):123-128
详细描述了广百横县六景民塘组的Treptichnuspollardi遗迹化石的特点,根据T.pollar-di产出层位的地质背景、宿主灰岩的碳酸盐微相特点及其遗迹化石本身特点,对照国外相同遗迹化石的沉积条件,指出六景民塘组的T.pollardi形成于生物礁或生物滩后湖的较深部位,以短期的、周期性的风暴作用和以悬浮的粘土和泥晶碳酸盐的缓慢沉积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0.
Neoarchaeocrinus在我国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 《古生物学报》1995,34(3):343-349
根据贵州石阡雷家屯志留系剖面的1块海百合化石标本建立了一新种:Neoarchaeocrinusshiqianensissp.nov。该种以较长大的初级间腕板及辐板脊与腕板脊围成菱形等特征区别于属内其他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